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薇  刘继华  毕海  付于 《天津中医药》2013,30(7):412-414
中医理论认为,肾精亏虚是Alzheimer病(AD)的基本病机.近年来中医临床广泛应用补肾生髓法治疗AD,但对其疗效评价存在评价指标单一,缺少客观评价手段等问题.f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成像方式,能够从血流动力学?脑白质完整性及脑内代谢物水平等不同角度评价补肾法治疗AD的疗效,并为探讨中医药治疗AD的机制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认为脑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口角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证的脑血管病,其具有高发、高致残、高致死的特点.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虚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致,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是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曾提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循经感传活动客观存在支持了经络现象的存在。历年来,众多学者应用现代物理学技术,从光学、热学(红外)、电学(阻抗)、磁学、声学以及同位素示踪等方面探测经络和穴位的物理表征,不同程度地证实经络现象的存在,尤其是近年来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PET/CT)成像观察到肢体穴位注射18F-FDG循经迁徙[1]。目前用PET/CT方法研究经络本质、穴位与靶器官效应等,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这必将为生命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近来用PET/C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针刺机制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针刺对脑功能影响的成像,能够在生理状态下无创的研究人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定位大脑皮质和不同核团等功能活动区,利用合适的示踪剂定量地完成活体的脑部检测,为针刺机制、中草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PET/CT技术一般用15O-H...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Alzheimer病的机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zheimer病(AD)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在美国是继心血管疾患、脑血管疾患、癌症之后居成人死因的第4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AD在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3%~5%,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相近。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AD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以最终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意义:中药治疗AD的药理研究近年来受到世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现将中药治疗AD的药理学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兰蕾  吴凤  曾芳  梁繁荣 《中国针灸》2013,33(5):426-430
目的:通过剖析近年来研究针刺中枢效应机制的国外发表文献,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整体趋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acupuncture”和“fMRI”为检索词,检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Pubmed数据库,最终纳入3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研究多以健康受试者为观察对象,主要从针刺镇痛的中枢响应特征、穴位特异性的中枢响应特征、针刺效应的时间特性3个角度切入研究.然而正常受试者的脑功能活动显著不同于患者,针刺疗法也不同于现代疗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尽量规避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偏倚.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lzheimer病的实验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药治疗AD可能作用的环节包括:提高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具神经生长因子样作用,调节自由基代谢,促进脑内蛋白蛋、核酸的合成,改善突触的形态、等,并针对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刺申脉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针刺申脉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激活脑区的定位信息。方法:利用血氧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的申脉穴在行针及留针不同针刺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SPM信号处理系统,对比分析不同针刺状态下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申脉穴主要激活边缘系统(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额叶、颞叶等脑区,在行针和留针过程中激活的脑区存在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行针过程中首先激活对侧脑区,留针后逐渐由对侧延伸到双侧。结论:激活的脑区可能在申脉穴治疗失眠等心境障碍性疾病时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增加了个人及社会的负担。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从阴阳经选穴方案切入,以期通过分析近10年针刺治疗脑卒中过程中阳经穴位、阴经穴位和阴阳经穴位共选在静息态fMRI(resting-state fMRI,rsfMRI)和任务态fMRI(task-based fMRI,tbfMRI)中所影响脑区的异同,进而优化临床针刺治疗脑卒中选穴方案,并对未来针刺治疗脑卒中fMRI研究范式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Alzheimer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精血衰少,髓海不充,神明失养所致。长期脑力劳动不足、肝郁不舒、痰浊内蕴、瘀血阻窍均与本病形成有一定关系。临床可分肝郁不舒、精血衰少、元气大亏、脾虚痰蒙、瘀血阻窍五型,分别选用逍遥散、补肾益髓汤、还少丹、启心救胃汤、通幽汤治疗。有报道专方当归芍药散、黄连解毒汤、清宫长春丹及专药天麻、石杉碱甲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指出了目前治疗本病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发病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对PubMed、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近10年国内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偏头痛的针刺治疗机制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8篇文献。fMRI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以对偏头痛患者失调的三叉神经痛觉通路、前额顶网络、默认模式网络、下行疼痛调节机制、疼痛矩阵或疼痛调节相关脑区进行调节,达到治疗作用。对8篇临床研究所纳入的对象与对照的选择、扫描时点、fMRI分析方法、穴位选择、研究结果分析等方面对所纳入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临床疗效显著,但机制研究尚未明确.本文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对AD的针刺效应神经机制及成果予以综述,发现针刺可通过调节AD患者认知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及局部自发活动,改善临床症状,rs-fMRI可作为AD早期预测和诊疗评价的客观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症已成为严重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研究并建立可靠的AD动物模型对于探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AD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内源性甲醛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性甲醛对人体的损害及机制早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最新研究证实哺乳动物体内具有生成和清除甲醛的完整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生成和清除甲醛系统的平衡破坏,将导致内源性甲醛在体内出现异常聚集。内源性甲醛的异常聚集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内源性甲醛浓度增高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诱导因素之一。探讨内源性甲醛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运用端提旋转手法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该病30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文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文献的质量。方法:检索1997-2006年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著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文献,收集文献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共纳入病例数大于10例的临床文献201篇。对文献的一般情况、研究方法情况、研究分组情况、中医药辨证分型及证候分类、药方剂型、药物信息、干预方式、疗效评价标准、样本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文献质量呈增高趋势,设计日趋严谨。但亦有不足,当根据中医药的特色,规范严谨的制定临床方案,使临床研究结果准确可靠,使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结果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6.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电针百会、风府、肾俞、悬钟穴位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力(T-AOC)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及针药结合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电针组:针刺百会、肾俞、风府、悬钟穴。西药组:脑复康灌胃,每日1次,隔日给予与电针组相同方式的固定和抓取。针药结合组: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方法同上。模型组:每天给予电针组相同的抓取和固定。治疗后测试行为学及检测血清MDA、T-AOC的含量。结果:电针组、针药结合组能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P<0.05),降低血清MDA及提高T-AOC含量(P<0.05)。结论:电针百会、风府、肾俞、悬钟可以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T-AOC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白藜芦醇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记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记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构建AD小鼠模型。Res治疗组在造模的后60 d灌胃Res(22 mg/(kg.d),44 mg/(kg.d),88 mg/(kg.d))。跳台实验观察Res对AD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AD模型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血清和脑组织GSH-PX、SOD活力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多(P均<0.01);Res治疗组学习和记忆能力升高,血清和脑组织GSH-PX、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减少,与AD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Res对AD小鼠认知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改善AD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梁迪赛 《河北中医》2016,(7):981-98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音乐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128例A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予中医辨证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62例予单纯中医辨证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83.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DL、ADAS-Cog评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ADAS-Cog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但2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为疗效的保护因素(P=0.04,OR=0.48,95%CI:0.24-0.96)。结论中医辨证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但总体有效率与单用中医辨证治疗无显著差异,且受到辨证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贾宁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9):110-110,112
分析火针对乳腺疾病的治疗,文献涉及的乳腺疾病有2种,其中治疗乳腺炎的占文献总量的0.8%,治疗乳腺增生的占文献总量的1.0%.说明在乳腺疾病方面,火针治疗乳腺增生和乳腺炎是有优势的.火针尚有治疗其它乳腺疾病种类的潜力,今后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促进火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