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DWI联合1H-MRS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 方法 对2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出现异常强化区的患者进行DWI、1H-MRS检查。分析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DWI与1H-MRS表现,对复发、损伤、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及复发、损伤病灶的Cho、Cr、NAA峰高与Cho/Cr、Cho/NA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ROC曲线确定比值参数(rADC、Cho/Cr、Cho/NAA)的最佳诊断阈值及诊断准确率。 结果 损伤灶ADC值[(1476.40±453.74)mm2/s]高于复发灶[(987.62±309.9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灶Cho/Cr(1.74±0.53)、Cho/NAA(2.39±1.21)高于损伤灶Cho/Cr(1.30±0.19)、Cho/NAA(1.16±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rADC(1.40)、Cho/Cr(1.51)和Cho/NAA(1.42),诊断准确率分别为:rADC(72.73%)、Cho/Cr(72.73%)、Cho/NAA(86.36%)、多参数评分系统(86.36%)。 结论 DWI联合1H-MRS多参数分析可明显提高复发与损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WI、1H-MRS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脓肿与细菌性脑脓肿的价值。 方法 对7例结核性脑脓肿、20例细菌性脑脓肿患者,治疗前行常规MRI、DWI和1H-MRS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0及1000 s/mm21H-MRS采用点分辨选择波谱(PRESS),扫描参数为TR 1000 ms、TE 144 ms。观察两类病变坏死区的常规MRI、DWI及1H-MRS表现特点,分析其ADC值有无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DWI、1H-MRS对结核性与细菌性脑脓肿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7例结核性脑脓肿共19个病灶,20例细菌性脑脓肿共23个病灶。结核性脑脓肿病灶坏死区DWI表现为低信号2个,等信号6个,高信号11个;23个细菌性脑脓肿病灶脓腔均呈明显高于脑白质的高信号。结核性和细菌性脑脓肿坏死区平均最小ADC值分别为(1.02±0.11)×10-3mm2/s和(0.55±0.2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H-MRS于7例结核性脑脓肿的8个病灶内坏死区均测到脂质(Lip)峰,未见氨基酸峰;20个细菌性脑脓肿有8个脓腔存在Lip或乳酸(Lac)峰,12个分布各异的多种氨基酸峰。ADC值、1H-MRS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脓肿与细菌性脑脓肿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80,敏感度分别为82.41%、100%,特异度分别为94.43%、60.00%。 结论 结合常规MRI,DWI及1H-MRS对鉴别诊断结核性与细菌性脑脓肿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肿瘤外周至肿瘤中心3.0T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值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各向异性(FA)值的相关性,评价1H-MRS及DTI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16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的常规MRI、DTI及1H-MRS资料,分析肿瘤不同感兴趣区的部分FA值、NAA与肌酸(Cr)比值、胆碱(Cho)与肌酸(Cr)比值及胆碱(Cho)与NAA的比值,并观察NAA值与FA值的相关性。结果 从肿瘤中心到外周(包括肿瘤邻近脑白质和对侧大脑半球白质)FA和NAA数值持续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r=0.90,P<0.05)。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组瘤体的NAA/Cr无明显差异,FA、Cho/Cr和Cho/N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胶质瘤中,从肿瘤外周至肿瘤中心脑胶质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逐渐增加,而NAA值及FA数值表现为降低趋势,反映了神经元结构和白质纤维的完整性的破坏。肿瘤中心FA、Cho/Cr和Cho/NAA数值对鉴别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斜坡复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DWI诊断鼻咽癌颅底斜坡复发瘤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活检或随访证实的22例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斜坡复发瘤患者和48例无复发患者,分析其常规MRI以及DWI特征,比较二者ADC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ADC诊断鼻咽癌颅底斜坡复发瘤的阈值。结果 MR平扫示复发与无复发患者的病灶均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呈无强化至明显强化。复发患者中,77.27%(17/22)病灶DWI呈高信号,18.18%(4/22)呈等信号,其中21例(21/22,95.45%)病灶ADC图像均呈低或稍低信号;1例(1/22,4.55%)病灶DWI呈等信号、ADC图像呈稍高信号。无复发患者中,91.67%(44/48)病灶DWI呈高信号、ADC图像呈等或稍高信号,8.33%(4/48)病灶DWI呈等或稍低信号,ADC图像呈等或稍低信号。复发患者与无复发患者病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8±0.17)]×10-3mm2/s vs(1.67±0.34)×10-3mm2/s, P=0.002)。以1.018×10-3mm2/s为ADS诊断复发瘤阈值,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45%(21、22)和91.67%(44、48),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结论 DWI诊断鼻咽癌颅底斜坡复发瘤效能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局灶性脑炎1H-M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H-MRS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局灶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确诊的23例AIDS局灶性脑炎患者进行MR检查,以1H-MRS分析32个病灶,测量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肌醇(mI)峰下面积均值,观察乳酸(Lac)、脂质(Lip)峰出现的频数,计算NAA/Cr、Cho/Cr、mI/Cr、NAA/Cho、(Cho+mI)/NAA值。比较AIDS局灶性脑炎实性区、坏死区、水肿区及与相邻正常脑组织代谢物差异。 结果 AIDS局灶性脑炎病变各区均出现NAA、Cho、Cr、mI峰。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NAA峰在病变各区均降低,Cho、mI峰在实性区略升高,在坏死及水肿区降低。Lac、Lip峰在病变各区均出现,在实性及坏死区出现频数明显高于水肿区,且Lip峰出现频数较Lac峰高。病变各区之间NAA/Cr、NAA/Cho、Cho/Cr、(Cho+mI)/NA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病变各区Cho/Cr、(Cho+mI)/NA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1H-MRS能够发现AIDS局灶性脑炎的特征性物质及能量代谢变化,为定性、定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规MRI联合DWI诊断非典型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价值。方法 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PCNSL患者的常规MRI及DWI特征,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并计算相对ADC(rADC)值,比较不同区域ADC值和rADC值的差异。结果 14例PCNSL中,单发12例,多发2例,共20个病灶,其中9个病灶位于非常规好发部位,包括脑浅表部位5个,脑干脑桥区、小脑半球、鞍区和第三脑室各1个。非典型性PCNSL的MRI表现包括3个病灶出现囊变、坏死区,1个病灶可见内部出血,7个病灶呈环形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片状强化。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为(0.70±0.15)×10-3mm2/s,rADC值为0.86±0.14,均低于瘤周近侧和远侧水肿区(P均<0.05),瘤周近侧水肿区ADC值高于远侧瘤周水肿区(P<0.05)。结论 对比常规MRI及DWI中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的ADC、rADC值的差异,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PCNS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WI和1H-MRS对不同恶性程度原发性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的DWI和1H-MRS检查资料。DWI检查中b值分别为0、400、800、1 000、1 500 s/mm2,经后处理获得相应的ADC图,并计算ADC值。对18例MRS谱线稳定的骨肉瘤患者进行分析并获得MRS谱线、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及Cho/Cr值。不同b值下高度和低度恶性骨肉瘤的ADC值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Cho/Cr值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当b值分别为400、800、1000 s/mm2时,高度与低度恶性骨肉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4.37、4.87,P=0.01、0.04、0.03);而b值为1 500 s/mm2时,高度与低度恶性骨肉瘤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P=0.12)。b值为400 s/mm2时,以ADC值诊断高度恶性骨肉瘤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为73.30%和72.70%。高、低度恶性骨肉瘤的Cho/C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5)。以Cho/Cr诊断高度恶性骨肉瘤的最佳界值为2.21,特异度为75.00%,敏感度为92.90%。结论 ADC值(b值取400 s/mm2)及Cho/Cr值均对诊断原发性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EHE患者的MRI资料,观察肿瘤分布、大小、形状、边界、信号强度、强化方式等,探讨其MRI特征,并测量病变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的ADC值。结果 18例EHE均为多发病灶,其中结节型10例,融合型8例。病变于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16例T2WI呈"靶征"(边缘稍高信号伴中央更高信号),2例呈混杂信号;DWI均呈高信号,病灶ADC值为(1.58±0.25)×10-3 mm2/s,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ADC值[(1.34±0.12)×10-3 mm2/s,t=4.014,P=0.001]。增强扫描10例结节型中7例呈环形渐进性向心强化,其中3例见"双环征",3例呈持续环形强化;8例融合型中,7例呈云絮状渐进性强化,1例呈环形渐进性向心强化。16例病灶内见血管穿行,13例血管止于病灶边缘或病灶内,15例伴肝包膜回缩。结论 肝脏EHE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DWI联合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DWI联合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共44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MRI和DWI资料。DWI中测量ADC值,绘制ROC曲线,获得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腮腺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ADC阈值;动态增强MRI中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计算单独ADC和TIC及二者联合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腮腺恶性肿瘤ADC值分别为(1.41±0.06)×10-3 mm2/s、(0.75±0.05)×10-3 mm2/s和(1.01±0.05)×10-3 mm2/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鉴别诊断多形性腺瘤与腮腺恶性肿瘤的ADC阈值为1.12×10-3 mm2/s,鉴别诊断腺淋巴瘤与腮腺恶性肿瘤的ADC阈值为0.70×10-3 mm2/s;ADC、TIC及二者联合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61.54%(8/13)、76.92%(10/13)、84.62%(11/13),特异度分别为64.52%(20/31)、83.87%(26/31)、90.32%(28/31),准确率分别为63.63%(28/44)、81.81%(36/44)、88.64%(39/44)。结论 DWI联合动态增强鉴别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效能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规MRI、DWI、T2-mapping和1H-MRS诊断抗肌萎缩蛋白病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和(或)基因检测确诊的抗肌萎缩蛋白病患者39例(病例组),另纳入1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双侧大腿行常规MR、DWI、T2-mapping和1H-MRS检查,常规MRI时进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评分,于右股外侧肌选择ROI,测量ADC值、R2值、脂肪分数(FF),比较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绘制诊断抗肌萎缩蛋白病的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常规MRI中92.31%(36/39)肌肉呈不同程度脂肪浸润;臀大肌(36/36,100%)最常受累,脂肪浸润评分最高[(2.79±1.38)分];长收肌(12/36,33.33%)最少受累,脂肪浸润评分[(0.56±1.07)分]。病例组ADC值和R2值均低于对照组低,FF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以脂肪浸润评分0.50分、ADC值1.72×10-3 mm2/s、R2值6.77 Hz、FF值35.20诊断抗肌萎缩蛋白病,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0%和100%、82.40%和83.30%、100%和83.30%、35.20%和64.60%,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84、0.95、0.82。结论 常规MRI中脂肪浸润评分及不同功能MRI中ADC值、R2值和FF值诊断抗肌萎缩蛋白病效能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磁共振剪影在显示脑池段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空间关系的应用及相关序列方案的优化。材料与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使用3.0T MRI对德阳市人民医院84例疑似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三维平衡式快速场回波(three dimensional balanced fast field gradient echo,3D-B-FFE)、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扫描。然后剪影:用CE-MRA的图像减去3D-B-FFE分别乘以100%、40%、10%系数的图像(剪影法)得到剪影后的A、B、C组图像;3D-TOF-MRA序列的图像减去3D-B-FFE乘以40%系数的图像得到剪影后的D组图像。计算A、B、C、D 4组图像中三叉神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动静脉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和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对比分析3D-TOF-MRA联合3D-B-FFE与剪影法B组图像判断患侧神经接触血管的情况。结果 A、B、C 3组比较,三叉神经SNR、动静脉与三叉神经CNR、静脉与三叉神经SIR,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与三叉神经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两组比较,三叉神经SNR、动脉与三叉神经CNR和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与三叉神经CNR和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TOF-MRA联合3D-B-FFE与剪影法B组图像判断血管和神经关系中,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同为阳性的患者中,B组图像挤压变形率大于3D-TOF-MRA联合3D-B-FFE(P0.05)。结论 CE-MRA和乘以40%系数的3D-B-FFE剪影,使脑脊液为低信号,神经为等信号,动静脉血管为高信号,其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间的空间关系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在胆系结石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15例超声诊断为胆结石的患者均行MRI和MRCP检查。结果:115例患者中,单纯性胆囊结石85例,单纯性肝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19例,胆总管囊肿伴结石1例,先天性无胆囊1例,急性单纯性胰腺炎1例。结论:MRI结合MRCP对胆系的先天发育异常是重要适应症,对于胆系结石的有无、大小、形态、数目、梗阻部位和胆管扩张的程度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卫军 《磁共振成像》2011,2(4):296-299
对比增强MRI已经成为重要的乳腺成像手段,但是该手段并不总能提供确切的病理.在动态增强MRI基础上增加活体MRS的初步研究显示的结果很具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将MRS加入乳腺MR检查序列.本文阐明了进行MRS检查的预期检查结果,并列举了其中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成体脑内神经发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MR已成为在体研究成体神经发生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针对MR在体研究成体神经发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张卫军 《磁共振成像》2011,2(5):368-372
对比增强MRI已经成为重要的乳腺成像手段,但是该手段并不总能提供确切的病理.在动态增强MRI基础上增加活体MRS的初步研究显示的结果很具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将MRS加入乳腺MR扫描协议.本文阐明了进行MRS检查的预期检查结果,并列举了其中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时犬脑内皮层区和丘脑多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氯胺酮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3次MRS扫描,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2、3次分别通过静脉输入氯胺酮1mg/kg和 2mg/kg后进行,采集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皮层运动区和丘脑内渡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镇静状态下,NAA、Glu、Cho在丘脑、皮层呈下降趋势(P 〈0.05);GABA、Cr在上述2个区域均无显著变化。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麻醉状态下,NAA、Glu、Cho在皮层和丘脑显著下降(P 〈0.01);Cr、GABA在皮层和丘脑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皮层和丘脑内多种递质代谢的变化与氯胺酮的麻醉作用密切相关.氯胺酮的麻醉作用主要是对 NAA、Glu、Cho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应用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与联合应用1 H-MRS及DCE-MR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1 H-MRS及DCE-MRI表现,包括恶性肿瘤33例,良性肿瘤17例,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进行对比。对所有患者分别行常规扫描、1 H-MRS扫描及注射对比剂后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和胆碱(Cho)峰的显示情况。结果以TIC类型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为100%(33/33),特异度为58.82%(10/17),准确率为66.00%(33/50);应用1 H-MRS联合DCE-MRI诊断的敏感度为100%(33/33),特异度为88.24%(15/17),准确率为96.00%(48/50),与单纯DCE-MRI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2)。结论 DCE-MRI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和准确率较低。1 H-MRS与DCE-MRI联合应用可提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 1H-MRS)中多体素长、短两种不同回波时间(TE)在检出多发性硬化(MS)各种病灶和看似正常脑白质(NAWM)方面的价值。 方法 对50例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MS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扫描,并采用多体素长、短TE 1H-MRS分析,测定各感兴趣区代谢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脂质(Lip)、乳酸(Lac)和肌醇(mI)的浓度,分析NAA/Cr、Cho/Cr、NAA/Cho、(Lac+Lip)/Cr和mI/Cr在病灶和NAWM区中的变化。 结果 多体素长TE显示NAA/Cr、Cho/Cr、NAA/Cho在非强化病灶、强化病灶与对照组相应脑白质(WM)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AA/Cr、NAA/Cho在非强化病灶、强化病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多体素短TE显示MS组NAA/Cr、Cho/Cr和(Lac+Lip)/Cr在强化病灶、非强化病灶、病灶对侧NAWM区与对照组相应WM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多体素长、短TE检测NAA/Cr和Cho/Cr无明显差别,但短TE能检测到病灶内的Lip、Lac及mI峰。 结论 多体素长、短TE均能检测MS患者病灶及NAWM区的代谢异常,长TE能得到主要代谢物的波形,短TE能检测到更多代谢物,二者均可为MS的病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波谱技术诊断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1.5T单体素1H-MRS技术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对所得的波谱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20例肝硬化患者行常规MRI和MRS检查,利用Philip公司波谱软件包得出各波峰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接受检查者均获得MRS结果.正常组Lip出现率100%,Cho出现率为95.00%,Cr出现率为85.00%,Glx出现率为80.00%,肝硬化组Lip出现率10o%,Cho出现率为100%,Cr出现率为70.00%,Lac出现率为75.00%.Glx峰在肝硬化组病例中出现率仅为为20.00%,正常组中无乳酸峰.两组中Lip峰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ho和Cr峰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体素1H-MRS技术能够分析肝硬化病理改变后的各代谢物质的变化,是无创性检查和评估肝硬化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对肝细胞癌门静脉受侵的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及临床证实的2例肝细胞癌(共30例),行MRI平扫及3D DCE MRA检查。结果将门静脉主干、左、右主分支分别作为一支受累血管计数,门脉分叉部受侵按2支计数。肝细胞癌30支门静脉受累的主要表现为门静脉受压推移7支(23.3%),局部管壁浸润7支(23.3%),闭塞1支(3.3%),合并门静脉内癌栓15支(50%)。同时对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门静脉受累的表现差异进行了比较。结论3D DCE MRA诊断肝细胞癌门脉受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无创伤性和直观性,且在鉴别诊断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手术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