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PDA检测器)同时测定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植株地上部分3种水溶性活性成分含量,为滇丹参的合理开发和全株植物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戴安U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PDA检测器),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缓冲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80nm、286nm和330nm,柱温箱25℃。结果三种水溶性成分均呈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丹参素为0.9979,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为0.9999。其中丹参素进样范围0.472~1.770μg,丹酚酸B进样范围0.648~2.430μg,迷迭香酸进样范围2.960~11.100μg。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8.703%,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9.475%,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为98.935%。结论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植株地上部分水溶性成分含量有很大差异,嵩明产药材植株地上部分水溶性成分含量最高,其中迷迭香酸含量最高。新平产药材植株地上部分中丹酚酸B含量也相对较高,6个产地中药材植株地上部分中都含这3种水溶性成分。建立了另一色谱方法,可同时测定滇丹参中11种化学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3和水溶性成分8种。方法简单准确高效稳定性好,可为滇丹参地方资源及药材全株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壮族习用药材滇桂艾纳香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 (Bl.) DC.的干燥全草,其与传统中药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种属上相近,但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有较大差异。滇桂艾纳香在广西民间主要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等症,艾纳香则主要用于抗炎、抗菌,二者均含黄酮类、甾醇类化合物,而滇桂艾纳香中还含多糖类及水溶性活性成分,艾纳香则主要含挥发油类活性成分。为梳理滇桂艾纳香的独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特性,尤其是阐明其与中药艾纳香的具体区别,文章对近年来围绕滇桂艾纳香及重要艾纳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述了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丹参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滇桂艾纳香为壮医常用妇科产后止血药材,疗效好,临床应用广泛。滇桂艾纳香的质量标准不够完善,随着近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不断深入,使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预测成为可能。对滇桂艾纳香进行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和可入血成分方面对滇桂艾纳香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可推测滇桂艾纳香中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比例或许可作为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特异性不足的Q-Marker专属性补充,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9):1088-1091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17倍、2倍、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早慧  都晓伟 《中草药》2023,54(9):3032-3048
对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评价及构效关系进行系统综述,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结合滇重楼中化学成分与其功效主治、药性、可测性、质量传递与溯源等方面的关联性分析滇重楼潜在的Q-Marker。在功效与滇重楼中化学成分关联中发现,滇重楼作用于肝、肾、肺、血、胎盘等组织,干预癌症、高血压、癫痫、肝损伤、关节炎等疾病;结合中药Q-Marker理论指导原则,揭示了重楼皂苷Ⅰ、Ⅱ、Ⅲ、Ⅵ、Ⅶ、H,纤细薯蓣皂苷,蜕皮激素、多糖、黄酮等可作为滇重楼功效相关的Q-Marker,为制定更加科学全面的滇重楼质量控制标准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滇龙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为传统中草药,主产于中国云南、四川等地,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作为民间重要药物使用并记载。滇龙胆为龙胆科Gentia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苯甲酸酯类和其他类化学成分,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保肝、利胆、镇痛、抗炎、抗氧化、促神经活化等。该文对滇龙胆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为滇龙胆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滇丹参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滇丹参Salvia yunna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取,经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对滇丹参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丹参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1),咖啡酸(2),阿魏酸(3),迷迭香酸(4),丹酚酸A(5),丹酚酸C(6),紫草酸(7),紫草酸B(8),9′-紫草酸B甲酯(9),9-紫草酸B甲酯(10),9′,9-紫草酸B二甲酯(11),9′-紫草酸B乙酯(12)。结论:化合物1,2,3,5,6,9,10,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9.
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研究现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方法根据丹参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将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二萜醌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及其他类型化合物3个部分。结果介绍了已报道的100多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结论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将为丹参的作用机制研究、丹参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养血安神、活血祛瘀、凉血消肿之功效药理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化学成分有丹参酮、丹参酚酸类、挥发油及无机元素等。现将其主要研究作一综述,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11.
3种滇产鼠尾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薄层扫描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了三种滇产鼠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法,并与正品丹参作对比.结果:甘西鼠尾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其次为滇丹参,褐毛甘西鼠尾中丹参酮ⅡA与正品丹参相当.结论:实验结果对其质量评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LTQ Orbitrap MS)技术快速鉴别分析中药丹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电离模式对中药丹参化学成分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归纳总结了丹参酮IIA、丹酚酸B等标准品的特征碎片及质谱裂解规律,并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在丹参提取物中共鉴定出70种化合物,包括二萜类、酚酸类、醌类等。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对丹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能够为丹参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复杂中药成分的全面表征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与标准汤剂的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丹参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测定饮片与标准汤剂的物性参数(pH值、相对密度、过氧化值);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含量;HPLC测隐丹参酮含量;测定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出膏率、计算隐丹参酮转移率;运用SPSS 24.0结合Excel及Graphad Prims6.0进行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间相关性分析,建立相应回归模型。结果除酒醋盐丹参饮片的pH值、醋丹参饮片的相对密度、酒丹参标准汤剂的过氧化值及总黄酮含量与其对应的标准汤剂或饮片的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无相关性外,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与标准汤剂的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依据相关性建立的8个回归模型分析所得R2均大于0.9,模型拟合度高,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该研究选用物性参数、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学成分3种指标进行综合考察,预测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制备所得标准汤剂的质量,可为制定其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沙秀秀  宿树兰  沈飞  江曙  严辉  郭盛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15,46(22):3414-3419
目的对丹参地上茎叶、花序中7种丹酚酸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探讨其在丹参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动态积累规律,以期挖掘丹参地上部分的资源化利用价值与产业化开发前景。方法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以Acquity UPLC BEH C18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 L/min,柱温35℃,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检测(MRM)方式,对7种丹参酚酸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检测。结果丹参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学成分,但未检测到脂溶性的丹参酮类成分;不同生长期丹参茎叶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的量差异较大,除丹酚酸A外,各酚酸类成分量均在7~8月积累量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降低。丹参花序中的丹参酚酸类成分总量在花盛期达到峰值,其在达到花盛期前动态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当花冠进入凋萎期时,丹酚酸类成分量急剧下降。结论丹参非传统药用部位茎叶及花序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丹酚酸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尤其是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量较高,生长茂盛期其酚酸类成分的总量明显高于丹参根及根茎中的量。因此,丹参茎叶、花序可作为获取丹酚酸类化学物质的重要原料资源。  相似文献   

15.
滇产紫丹参,大紫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滇产紫丹参,大紫丹参生药及提取物流浸膏,干膏粉与丹参对照药材作薄层色谱比较。结果滇产品与药典品一定量的生药及其提取物均能检出丹参酮ⅡA,其中尤以大紫丹参含丹参酮ⅡA的量更高,值得深入开发;同时也揭示滇产紫丹参及其制剂复方丹参片,只要品种准,投料足,工艺合理,按药典方法也可检出丹参酮ⅡA。  相似文献   

16.
中江产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广萍  潘勤  程英莹  张继奎 《中草药》2004,35(9):1009-1011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丹参活性成分分为以二萜醌类为主的脂溶性化学成分和以酚酸类为主的水溶性化学成分两大类。以丹酚酸为代表的水溶性化学成分应是丹参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有效组份,因此药典委员会已新将丹参片的含  相似文献   

17.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1] 。其味苦性微寒 ,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络 ,清心除烦的功效。其分布广泛。其中以安徽、山西等地产量最大 ,此外尚有甘肃丹参、褐毛丹参、滇丹参等几种植物的根亦作丹参入药 [2 ]。丹参的活性成分为两类 ,一类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 ,具有抗菌、抗炎及扩张血管作用 ,另一类为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 ,具有明显的抗凝 ,溶纤及很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本文作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丹参酮 A 和原儿茶醛进行测定 ,比较了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 A 和原儿茶醛的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滇产甘西鼠尾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醇提取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异丙肾上腺素(ISO)恒速静脉滴注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模型,动态观察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 静脉注射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能明显改善ISO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结论 丹参及滇产甘西鼠尾属药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丹参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用中药,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丹参化学成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研究,为丹参化学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今后应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滇丹参提取及絮凝沉降法纯化丹酚酸B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滇丹参主要成分丹酚酸B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及纯化的最佳条件.结果:滇丹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采用ZTC11+1为絮凝沉降剂,药液浓度在1 g/5mL,絮凝剂的用量是B∶A=4∶2,搅拌速度为100 r/min时,得到的精制液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结论:使用絮凝澄清的方法精制水提液,用量少,污染小,丹酚酸B的含量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