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不同感染模式对花粉诱导的气道过敏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花粉抽提物JCP致敏BALB/c鼠,在致敏前或致敏后的不同时间点经鼻粘膜感染RSV。HE染色法分类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类型并计数其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抗体含量;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肺组织细胞培养上清中IL-17和IL-5水平。结果:与对照JCP组相比,JCP致敏前RSV感染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血清IgE总量及JCP特异性IgE和IgG1抗体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淋巴细胞IL-17分泌水平升高,而IL-5分泌减少。与致敏前RSV感染模式不同,致敏后RSV感染无论是对JCP诱导的气道过敏性炎症反应,亦或对血清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RSV不同感染模式对JCP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致敏前RSV感染降低过敏原诱导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Th17细胞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无创肺功能体描仪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HE染色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IL-17、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RORγt mRNA、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RORγt mRNA、IL-17水平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RORγt表达,阻止Th17的分化,从而减少IL-17的分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致敏小鼠气道炎症和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RSV组、OVA/RSV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含量;苏木精-依红(HE)染色观察肺病理变化;采用三色光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气管旁淋巴结(PBLN)中CD4^+、CD8^+T细胞及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IL-5表达与TH2/TH1、Tc2/Tc1比值变化.结果(1)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与OVA组比较,OVA/RSV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明显增加(分别P<0.01);与RSV组比较,OVA/RSV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分别P<0.01).(2)BALF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与OVA组比较,OVA/RSV组IFN-γ、IL-4、IL-5含量均明显升高(分别P<0.01);与RSV组比较,OVA/RSV组IFN-γ无明显变化,而IL-4、IL-5显著上升(分别P<0.01).(3)肺组织病理:OVA/RSV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气道黏膜增厚,管腔狭窄、收缩,上皮破坏,管壁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加重.(4)PBLN中CD4^+(WN-γ^+、IL-4^+、IL-5^+)、CD8^+(IFN-γ^+、IL-4^+、IL-5^+)T细胞各占CD3^+T细胞百分比及TH2/TH1、Tc2/Tc1比值变化:与OVA组比较,OVA/RSV组CD8^+(IFN-γ^+、IL-4^+、IL-05^+)T细胞百分比、Tc2/Tc1比值增加(分别P<0.01),TH2/TH1比值无明显变化.与RSV组比较,OVA/RSV组CD4^+(IL-4^+、IL-5^+)T细胞、TH2/TH1比值、CD8^+(IL-4^+、IL-5^+)T细胞、Tc2/Tc1比值均明显上升(分别P<0.01).结论(1)OVA致敏小鼠RSV感染后可明显加重气道炎症,TH2、TH1型炎症均加强,且以TH2型炎症加重为主.(2)OVA致敏小鼠RSV感染后可引起CD8^+T细胞数量及功能改变,即由产生IFN-γ^+为特征的Tc1细胞向产生IL-4^+、IL-5^+为特征Tc2细胞转化,并可能与气道内IL-4、IL-5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大量募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索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介质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致敏与激发均以生理盐水代替.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BALF上清中IL-4、IL-5、IL-13、IFN-γ及IL-17的含量,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及Th17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情况.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LF上清中IL-4、IL-5、IL-13及IL-17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h2、Th17细胞明显增高(P<0.05),而Th1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介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与哮喘气道重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转录因子GATA-3 mRNA在哮喘模型小鼠体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3 mRNA在哮喘模型小鼠体内的表达。 方法:建立卵白蛋白(OVA)致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分类,评价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ELISA检测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FN-γ浓度;RT-PCR检测脾细胞和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水平。 结果:哮喘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支气管出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黏液分泌和支气管收缩,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组织和脾细胞GATA-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和脾细胞GATA-3 mRNA表达增加,可能在促进Th2细胞因子合成和介导气道炎症细胞浸润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分泌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OVA/RSV组、OVA/RSV/DEX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地塞米松1mg/kg肌肉注射;无创肺功能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4、IL-5、IL-13、IFNγ-和气管灌洗液(BALF)TSLP含量;小鼠肺组织病理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无创肺功能检测显示地塞米松抑制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增高,OVA/RSV/DEX组小鼠Penh值明显低于OVA/RSV组(P<0.01);OVA/RSV/DEX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IFNγ-浓度[分别为(86.78±27.04)、(227.66±40.87)、(194.65±73.27)和(17.33±3.06)pg/ml]和BALF中TSLP浓度[(1 873±10)pg/ml],均明显低于OVA/RSV组[分别为(274.2±103.7)、(293.3±46.1)、(330±93.5)、(30.1±5.7)、(2 127±46)pg/ml](P<0.01);病理观察显示地塞米松显著减轻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地塞米松抑制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结论:地塞米松可以抑制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减轻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对Toll样受体3(TLR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索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对RSV感染16HBE细胞TLR3和TSLP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利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病毒毒力鉴定;不同浓度人工合成双链RNA(dsRNA)聚肌胞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6HBE细胞TLR3mRNA和TSLP mRNA表达水平变化;RSV感染16 HBE细胞试验分组:对照组、RSV感染组(MOI为2的RSV病毒感染16HBE6h)、RSV/IFN-γ组(RSV病毒感染,同时重组人IFN-γ 100μg/L加入培养基)、RSV/IL-4组(RSV病毒感染,同时重组人IL-4 100μg/L加入培养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LR3mRNA和TSLPm 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经Hep-2细胞培养扩增获得足量Long株RSV病毒;聚肌胞能有效刺激16HBE细胞TLR3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并随聚肌胞浓度增加提高;RSV感染16HBE细胞6 h,TLR3和TSLP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Th2细胞因子IL-4可以加强RSV感染引起的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Th1细胞因子IFN-γ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TSL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TLR3刺激物聚肌胞能有效刺激人呼吸道上皮细胞TLR3 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RSV感染16HBE细胞引起TLR3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IL-4能协同病毒感染增加TSLPmRNA表达水平;Th1细胞因子IFN-γ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Th17淋巴细胞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索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介质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致敏与激发均以生理盐水代替。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BALF上清中IL-4、IL-5、IL-13、IFN-γ及IL-17的含量,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及Th17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情况。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LF上清中IL-4、IL-5、IL-13及IL-17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h2、Th17细胞明显增高(P<0.05),而Th1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介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与哮喘气道重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哮喘小鼠肺组织中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HE染色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IL-17、RORγt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RORγ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RORγt mRNA、蛋白水平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RORγt蛋白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BALF、外周血中IL-17含量、肺组织IL-17 mRNA表达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789、0.795、0.902、0.669、0.806、0.883,P值均<0.01).结论:RORγt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参与了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RSV感染早期对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RSV滴鼻建立RSV感染动物模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处理1 d和3 d后,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6、IL-8(KC)、IFN-γ、IFN-α、MMP-12水平以及肺匀浆中IFN-α水平,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结果地塞米松不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不能抑制炎症因子IL-6及KC的产生;地塞米松不影响肺匀浆中IFN-α水平但增加肺泡灌洗液中IFN-α水平,而对IFN-γ的水平无影响,且地塞米松抑制肺泡灌洗液中MMP-12的水平。结论地塞米松增加RSV感染早期IFN-α分泌水平,但不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IL-4或IFN7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及经IL-4或IFNγ处理后的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4或IFNγ对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以及观察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观察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卵蛋白致敏小鼠肺组织病理特点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结果 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表达CD80和MHC Ⅱ均明显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IL-4处理的树突状细胞显著增加T细胞分泌IL-4,而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显著增加T细胞分泌IL-4和IFNγ;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小鼠肺组织可见典型的过敏性气道炎症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与哮喘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IL-4活化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h2免疫反应,IFNγ活化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h1和Th2免疫反应,而且IFNγ并未改善过敏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Th1/Th2类细胞因子(IFN-γ/IL-4)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黄芪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 IFN-γ含量、肺组织中IL-4 mRNA、 IFN-γ mRNA表达和磷酸化p38 MAPK的变化,并观察BALF中炎症细胞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含量和肺组织中IL-4 mRNA、磷酸化p38 MAPK表达水平升高,IFN-γ、IFN-γ mRNA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1)。黄芪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含量和肺组织中IL-4 mRNA、磷酸化p38 MAPK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IFN-γ、IFN-γ mRNA水平明显上升,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处理能明显减轻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但黄芪低、中、高剂量干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与EOS计数、IL-4、IL-4mRNA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63,r=0.69,r=0.71,P<0.01),与IFN-γ和IFN-γ mRNA之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65,r=-0.68,P<0.01)。结论:p38 MAPK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黄芪注射液对哮喘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磷酸化、纠正IFN-γ/IL-4平衡失调、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负性调控蛋白PcDNA3.0/p27kip1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小鼠哮喘模型对Th1/Th2比例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各10只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质粒治疗组)三组。用卵蛋白致敏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以本实验室构建的PcDNA3.0/p27kip1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静脉转染小鼠哮喘模型,36小时后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27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脾CD4+、CD8+T细胞比例;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4、IL-5、IL-13、IFN-γ水平。结果:B组与A组比较,哮喘发病后肺p27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脾CD4+T细胞显著增高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血清IL-4、IL-5、IL-13水平明显升高而IFN-γ明显降低。C组与B组比较,肺p27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脾CD4+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显著升高;血清IL-4、IL-5、IL-13水平明显降低而IFN-γ明显升高。结论:PcDNA3.0/p27kip1静脉给药可在哮喘模型肺组织中表达,并通过基因干预调控细胞周期的方式调节Th1/Th2比例失衡,为哮喘防治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探讨胆红素在哮喘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能否发挥保护作用。通过用卵清蛋白(OVA)对BALB/C小鼠进行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并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间接胆红素干预。造模成功后通过肺组织病理切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哮喘模型小鼠的气道炎症程度,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OVA-sIgE及相关细胞因子IL-4、IFN-γ、IL-2、IL-17、IL-10和TGF-β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17的表达,并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研究发现,经胆红素干预后小鼠体内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OVA-sIgE和IL-4水平较低而IFN-γ、IL-2和IL-10水平较高,IFN-γ/IL-4增高;肺组织IL-17表达较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而对TGF-β的影响较小。可见胆红素在哮喘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促进IL-10的分泌从而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改变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格局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γ-促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信号对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建立毛支大鼠模型并且尾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MW167)。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IL-4、INF-γ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mRNA、IFN-γ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NICD、GATA-3、T-bet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MW167注射组较RSV毛支组病理学改变有所减轻;MW167注射组血浆中IL-4水平较RSV组降低,IFN-γ水平增高;肺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mRNA在MW167注射组表达减弱,IFN-γmRNA表达增强;Notch信号和GATA-3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毛支模型大鼠的气道炎症,可能对毛支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乳胶为致敏原,建立具有哮喘主要特征的小鼠模型,研究乳胶与气道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乳胶腹腔注射与滴鼻诱发BALB/C小鼠气道炎症,在激发后2,4小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分类、肺组织病理检查、血清总IgE及乳胶特异性IgE(sIgE)测定并检测IL-5、IFN-γ的表达。结果:乳胶诱发后,实验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肺组织病理切片示支气管上皮增生、脱落,粘液腺分泌现象,支气管痉挛、收缩,炎症细胞浸润;血清总IgE及乳胶sIgE水平升高;BALF及肺组织局部IFN-γ减少,IL-5增高。结论:用乳胶蛋白作为致敏原,采用腹腔致敏与多次滴鼻激发可使BALB/C小鼠发生气道炎症,具有与变应原诱导的人类哮喘迟发反应相一致的主要特征:气道变应性炎症;外周血IgE浓度升高;肺组织中Th2型CK表达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后气道的炎症反应以及采用小分子RNA技术(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治疗对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针对RSV-M2基因的特异性siRNA滴鼻治疗RSV感染的hALB/c鼠,通过显微镜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及ELASA方法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IFN-γ、IL-12和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RSV感染后,BALF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因子IFN-γ、IL-12和IL-10水平升高;siRNA治疗后,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数随着siRN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IFN-γ、IL-12和IL-10水平随着siRN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感染小鼠后,气道发生炎症反应;siRNA技术能够减轻RSV感染后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除Vγ1+γδ T淋巴细胞的哮喘C57BL/6小鼠中观察气道高反应性和支气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浓度变化、肺组织中CD4+ CD25+ T淋巴细胞变化.方法:T淋巴细胞消除是以OVA首次致敏和第二次致敏1周前注射anti-Vγ1 mAbs、anti-Vγ4 mAbs、nonspecific hanmster IgG来完成.对C57BL/6小鼠测定气道高反应性后留取支气管灌洗液,分离肺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灌洗液中IL-10和TGF-β的浓度,利用FACS分析肺组织中提取的CD4+ CD25+ T淋巴细胞.结果:(1)诱导哮喘时消除Vγ1+γδ T淋巴细胞的C57BL/6小鼠气道高反应性比注射hanmster IgG的对照组减弱.但是消除Vγ4+γδ T淋巴细胞的C57BL/6小鼠气道高反应性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2)消除Vγ1+γδ T淋巴细胞的C57BL/6小鼠支气管灌洗液中IL-10和TGF-β浓度比对照组增加.(3)消除Vγ1+γδ T淋巴细胞的C57BL/6小鼠肺组织中CD4+ CD25+ 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消除Vγ1+γδ T淋巴细胞的哮喘C57BL/6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减弱与支气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增加有关,并且与肺组织中的调节T淋巴细胞CD4+ CD25+ T淋巴细胞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大蒜素对过敏性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及对cAMP/PKA/CREB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蒜素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给药组利用卵白蛋白(OVA)致敏联合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检测炎症细胞数量变化;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气道重塑情况;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5、IL-13、IFN-γ、TNF-α及IgE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肺组织cAMP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KA、CREB、p-CRE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大蒜素能够改善肺组织炎症病理损伤,调节气道重塑;降低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降低IL-4、IL-5、IL-13、TNF-α表达、降低IgE含量,上调IFN-γ表达;上调肺组织cAMP、PKA、CREB、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 大蒜素可能通过调控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中失衡表达,探讨黄芪和地塞米松对其不同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20只雄性SPF级致敏SD大鼠脾脏中分离获得CD4+T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5、IFN-γ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4、IL-5、IFN-γ、T-bet和GATA-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bet和GATA-3蛋白表达.结果 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管壁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WA/Pi)和支气管平滑肌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ASM/Pi)哮喘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多或增厚(P均<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均<0.01);血清中IL-4和IL-5含量,哮喘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均低于哮喘组(P均<0.01),血清中IFN-γ含量哮喘组远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低于对照组(P<0.01),但黄芪组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在大鼠肺组织和致敏大鼠脾CD4+ T细胞中,IFN-γ mRNA、T-bet mRNA和蛋白表达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相似(P>0.05),黄芪组与对照组相似,但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IL-4和IL-5 mRNA、GATA-3 mRNA和蛋白表达,哮喘组异常高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均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肺组织中T-bet/GATA-3蛋白表达量比值,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相近(P>0.05),黄芪组与对照组的比值相近(P>0.0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P均(0.01).结论 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哮喘中失衡表达,黄芪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可能通过双向调节T-bet和GATA-3平衡来实现,地塞米松抑制GATA-3表达,不能增加T-bet表达,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并非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