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胡丙素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建立模拟缺氧再灌注模型。实验分4组:正常组(contro1):细胞正常培养;缺氧预适应组(HP):预先缺氧2 h,复氧1 h,再缺氧12 h后,复氧2 h;前胡丙素预处理组(PP):先予前胡丙素单体终浓度为100 mol/L作用1 h,再行缺氧12 h,后复氧2 h;模拟缺氧再灌注组(HR):缺氧12 h,后复氧2 h。观察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及细胞形态;细胞上清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值。结果①细胞博动率:前胡丙素能增加缺氧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搏动频率;②细胞形态:心肌细胞H/R培养后皱缩、变圆,伪足减少,PP组心肌细胞形态变化小于对照组;③LDH和CK值:与正常培养组比较,模拟缺氧再灌注组细胞上清中LDH、CK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拟缺氧再灌注组比较,HP组、PP组细胞上清中LDH、CK值明显降低(P0.01);但前胡丙素预处理组与缺氧预适应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胡丙素能保护缺氧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减轻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缺氧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影响,以及前胡丙素对模拟心肌缺氧再灌注过程中减轻钙超载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建立模拟缺氧再灌注模型。实验分4组: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缺氧预适应组:预先缺氧2h,复氧1h,再缺氧12h后,复氧2h;前胡丙素预处理组:先予前胡丙素单体终浓度为100μmol/L 作用1h,再行缺氧12h,后复氧2h;模拟缺氧再灌注组缺氧12h,后复氧2h。细胞上清检测LDH值。心肌细胞以Fluo-3/AM荧光指示剂负载,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心肌细胞([Ca^2+]i)变化。结果 模拟缺氧再灌注组心肌细胞([Ca^2+]i)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前胡丙素预处理组及缺氧预适应组(P〈0.01),前胡丙素预处理组与缺氧预适应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无明显组间差异。结论 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导致Ca^2+超载,而前胡丙素有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模拟缺氧再灌注时Ca^2+超载的作用。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以直观地进行细胞内钙离子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缺氧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影响,以及前胡丙素对模拟心肌缺氧再灌注过程中减轻钙超载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建立模拟缺氧再灌注模型。实验分4组: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缺氧预适应组:预先缺氧2 h,复氧1 h,再缺氧12 h后,复氧2 h;前胡丙素预处理组:先予前胡丙素单体终浓度为100μmol/L作用1 h,再行缺氧12 h,后复氧2 h;模拟缺氧再灌注组缺氧12 h,后复氧2 h。细胞上清检测LDH值。心肌细胞以Fluo-3/AM荧光指示剂负载,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心肌细胞([Ca2+]i)变化。结果模拟缺氧再灌注组心肌细胞([Ca2+]i)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前胡丙素预处理组及缺氧预适应组(P<0.01),前胡丙素预处理组与缺氧预适应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无明显组间差异。结论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导致Ca2+超载,而前胡丙素有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模拟缺氧再灌注时Ca2+超载的作用。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以直观地进行细胞内钙离子研究。  相似文献   

4.
缺氧预适应和前胡丙素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缺氧预适应和前胡丙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胞内钙离子浓度与细胞凋亡的影响,从而阐明其保护心肌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被随机分成5组:缺氧复氧损伤(HR)组、缺氧预适应(HP)组、腺苷预处理(AP)组、前胡丙素预处理(PP)组和维拉帕咪预处理(VP)组。在建立缺氧预适应和缺氧-复氧模型和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漏出LDH值。分别予FLUO-3/AM和Annexin-V荧光染色剂负载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和细胞凋亡率,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同HR组比较,缺氧复氧组、AP、PP和VP组的LDH值、胞内钙荧光强度值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而且PP组与其它干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缺氧预适应、腺苷和前胡丙素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均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少细胞凋亡有关;前胡丙素具有较强的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类泛素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FAT10)在心肌细胞缺氧修复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组、复氧2 h组及复氧4 h组。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将阴性对照RNA序列(si-CON)和FAT10沉默序列转入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si-CON组、缺氧4 h+siRNA组、复氧4 h+si-CON组、复氧4 h+siRNA组。Western-blot检测细胞FAT10、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复氧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心肌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凋亡率升高,在复氧4 h后最低。复氧4 h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而LDH水平及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10蛋白表达水平:复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从细胞水平揭示葛根素的作用.方法:[1]实验于2003-09/2004-02在锦州医学院科技楼完成.选用生后两三天的SD大鼠10只.[2]常规培养心肌细胞两三天后,为了减少血清中的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换含0.4g/L的小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瓶内细胞用缺糖缺氧的溶液后,直接通入体积分数0.95氮气+体积分数0.05二氧化碳培养.在上述缺糖缺氧3 h后,换用正常含糖含氧的Hanks液培养1和6 h(缺氧再给氧组),在再给氧损伤之前,分别加入葛根素50,100及200 mg/L(缺氧+50,100和200 mg/L葛根素再给氧组).正常组:加入相等数量的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3]将心肌死亡细胞及活细胞剪下分别称质量.计算死亡细胞的相对质量.以确定心肌细胞单层的坏死范围(心肌细胞活力).[4]通过计数器计数给药前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变化.[5]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含量.[6]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齐性分析和t检验.结果:[1]心肌细胞的活力:缺氧+50和100及200mg/L葛根素再给氧组在再给氧1和6 h后明显高于缺氧再给氧组[(104.3&;#177;19.5)%,(83.4&;#177;18.2)%,(75.5&;#177;17.6)%,(190.2&;#177;36.7)%;(93.4&;#177;17.5)%,(71.8&;#177;16.1)%,(64.2&;#177;15.4)%,(183.4&;#177;32.8)%,P<0.01].[2]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正常组和3个给药组在再给氧1和6 h后明显大于缺氧再给氧组(P<0.01).[3]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乳酸氢清酶含量:正常组和3个给药组在再给氧1和6 h后明显低于缺氧再给氧组(P<0.01).结论:葛根素可提高损伤心肌细胞活力和搏动频率,降低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该种作用与再给氧时间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GPS)后处理对离体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I/R)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培养心肌原代细胞,用缺氧复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stimulated ischemia reperfusion,SI/R)。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ScrambleRNA+Veh);缺氧复氧组(I/R+ScrambleRNA+Veh);缺氧复氧+龙胆苦甙后处理组(I/R+ScrambleRNA+GPS 组)以及缺氧复氧+AktSiRNA+龙胆苦甙后处理组(I/R+AktSiRNA+GPS)。采用化学法缺氧复氧模型,缺氧2 h,复氧4 h。复氧前给予GPS药物,检测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以及TUNEL染色确定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以及抑制Akt表达后GPS的保护作用变化。结果与I/R+ScrambleRNA+Veh组相比,I/R+ScrambleRNA+GPS组LDH明显降低(P<0.01),TUNEL染色阳性率增加减少(P<0.01),Akt/Gsk3β信号通路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加(P<0.01)。与I/R+ScrambleRNA+GPS组相比,SI/R+SiAktRNA+GPS组,LDH活性显著增加(P<0.01),TUNEI染色阳性率增加(P<0.01),Gsk3β磷酸化程度减弱(P<0.01)。结论 GPS后处理对I/R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KT/Gsk3β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地氟醚预处理对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心肌细胞对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I组缺氧/复氧组、Ⅱ组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Ⅲ组地氟醚预处理组、Ⅳ组地氟西边预处理+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四组,每组六复孔,各组实验开始时测定LDH、CK-MB、H2O2,实验结束测定LDH、CK-MB、H2O2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除地氟醚预处理组外,缺氧前和复氧后LDH、CK-MB均有显著差异(P<0.01),复氧后LDH、CK-MB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缺氧/复氧组和地氟醚预处理组H2O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率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地氟醚减轻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与LDH、CK-MB酶的释放有相关性,而且与H2O2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0)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并缺氧2h,复氧1h,建立HR损伤模型。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细胞培养组(空白组),HR组,HR+EPO 10U/ml组(EPO组),HR+EPO10U/ml+U0126 10μmol/L组(U0126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LDH活性;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TUNEL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Westem—blot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ERK1/2和磷酸化ERK1/2蛋白含量。结果EPO显著降低心肌细胞HR损伤后LDH的漏出,增强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的凋亡比例,提高ERK。蛋白磷酸化水平;而经过U0126(MAPK的阻滞剂)的处理,心肌细胞LDH外溢量增加,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且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EPO对心肌细胞H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蛋白质非酶糖化是否会增加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敏感性。方法常规培养H9C2细胞,分别给予PBS(对照组)、丙酮醛(200μmol/L)、丙酮醛(200μmol/L)+氨基胍(100μmol/L)孵育6 d后接受缺氧/复氧处理,以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活性测试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变化,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细胞终末糖化晚期产物(AGEs)表达。结果缺氧/复氧降低细胞存活率,增加心肌细胞MDA含量和LDH释放;而丙酮醛处理6 d的心肌细胞的AGEs含量明显增加,并对缺氧/复氧损伤的敏感性增加,与PBS孵育细胞经缺氧/复氧处理后相比, MDA含量和LDH释放显著上升,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MGO引起的上述变化可以被糖化抑制剂氨基胍部分阻断(P<0.05)。结论蛋白质非酶糖化是糖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醛增加心肌细胞对缺氧/复氧损伤敏感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从细胞水平揭示葛根素的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3-09/2004-02在锦州医学院科技楼完成。选用生后两三天的SD大鼠10只。②常规培养心肌细胞两三天后,为了减少血清中的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换含0.4g/L的小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瓶内细胞用缺糖缺氧的溶液后,直接通入体积分数0.95氮气+体积分数0.05二氧化碳培养。在上述缺糖缺氧3h后,换用正常含糖含氧的Hanks液培养1和6h(缺氧再给氧组),在再给氧损伤之前,分别加入葛根素50,100及200mg/L(缺氧+50,100和200mg/L葛根素再给氧组)。正常组:加入相等数量的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③将心肌死亡细胞及活细胞剪下分别称质量。计算死亡细胞的相对质量。以确定心肌细胞单层的坏死范围(心肌细胞活力)。④通过计数器计数给药前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变化。⑤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含量。⑥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齐性分析和t检验。结果:①心肌细胞的活力:缺氧+50和100及200mg/L葛根素再给氧组在再给氧1和6h后明显高于缺氧再给氧组犤(104.3±19.5)%,(83.4±18.2)%,(75.5±17.6)%,(190.2±36.7)%;(93.4±17.5)%,(71.8±16.1)%,(64.2±15.4)%,(183.4±32.8)%,P<0.01犦。②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正常组和3个给药组在再给氧1和6h后明显大于缺氧再给氧组(P<0.01)。③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乳酸氢清酶含量:正常组和3个给药组在再给氧1和6h后明显低于缺氧再给氧组(P<0.01)。结论:葛根素可提高损伤心肌细胞活力和搏动频率,降低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该种作用与再给氧时间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观察芬太尼与缺氧预适应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探讨芬太尼能否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并模拟缺氧预透应(APC)样心肌保护作用,试图在细胞水平上为临床应用大剂量芬太尼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常规方法 制备与培养心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不经任何处理;单纯缺氧复氧组(A/R组)、缺氧预适应组(AP组)及芬太尼组(F组)均经历2小时缺氧及1小时复氧.缺氧前,AP组预先经历20分钟缺氧及20分钟复氧;F组给予终浓度为50 ng/ml的芬太尼.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F组和AP组OD值均显著高于A/R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A/R组;F组OD值与细胞凋亡率与A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镜显示A/R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呈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AP组及F组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凋亡细胞少见.结论 芬太尼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效应与APC的心肌保护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对培养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所致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心肌缺血修复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培养细胞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培养3h);B组单纯缺氧/复氧(A/R缺氧2h复氧1h);C组缺氧预处理组(缺氧20min后复氧20min,然后缺氧复氧);D组一氧化氮预处理组[加入S-亚硝基-已酰青酶胺(s-nitroso-n-acety1-penicil—lamine,SNAP)使其终浓度为1mmol/L,预处理40min后A/R。与复氧后测定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1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及细胞内丙二醛含量和细胞存活率。结果:与正常组比,单纯缺氧/复氧组CK[(941.35&;#177;152.53)nkat/L]、LDH[(7416.48&;#177;984.20)nkat/L]、丙二醛[(1.35&;#177;0.26)μmol/g],水平显著升高(P&;lt;0.01),细胞存活率(54.68&;#177;6.00)%显著降低(P&;lt;0.01)。1mmol/L SNAP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为(74.55&;#177;4.11).CK为(582.45&;#177;140.86)nkat/L,LDH为(5766.15&;#177;941.69)nkat/L,丙二醛为(0.89&;#177;0.16)μmol/g]和缺氧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为(74.69&;#177;6.14).CK为(547.94&;#177;125.52)nkat/L,LDH为(5882.34&;#177;844.67)nkat/L,丙二醛为(0.85&;#177;0.12)μmol/g]上述变化明显减轻(P&;lt;0.01)。结论:一氧化氮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对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与缺血预处理相似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异氟醚对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后48h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氰化钠造成心肌细胞内缺氧模型),B组为Isol组(缺氧+0.28mmol/L异氟醚),C组为Iso2组(缺氧+2.8mmol/L异氟醚)。比较3组心肌细胞细胞形态学(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的变化及A值的改变。结果:缺氧12h 后,对照组细胞搏动功能变化明显,呈散在细胞膊动,而实验组搏动频率减慢。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学变化逐渐明显,对照组较实验组变化显著。结论:异氰醚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药物预适应对各部位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平  王林  顾洪雁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8):46-48,i0001
目的:分析硝酸酯类药物预适应对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的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3-05/2005-09在泰山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新生的Wistar大鼠100只,无菌取出心脏,培养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②单纯缺氧/再复氧组:在含有体积分数为0.95的N2、0.03的CO2和0.02的O2混合气体的缺氧培养箱内孵育2h,正常培养箱内孵育1h。③L-精氨酸处理+缺氧/再复氧组:先用10mmol/L L-精氨酸处理细胞2h,然后进行缺氧再复氧。④缺氧预适应组:先将细胞缺氧15min,再复氧15min,循环4次,然后进行缺氧再复氧。观察各组细胞坏死率、细胞凋亡情况、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等。 结果:①单纯缺氧/再复氧组不同部位的细胞坏死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及胞内钙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不同部位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缺氧预适应组、L-精氨酸处理+缺氧/再复氧组不同部位的细胞坏死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及胞内钙离子浓度均显著低于单纯缺氧/再复氧组(P〈0.05)。 结论:L-精氨酸的预适应同经典的缺氧预适应一样,可以对缺氧再复氧损伤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来发挥作用的,而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产生药物预适应的能力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9C2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不同时间缺氧/复氧损伤对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H9C2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组及处理;正常对照组,缺氧3 h组,缺氧6 h组,缺氧12 h组。缺氧损伤结束后更换为正常培养基进行复氧培养。复氧3 h后进行相关检测,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量。结果随着缺氧处理3、 6和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株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其LDH含量明显升高,各个时点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株的TERT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其中在缺氧6 h TERT蛋白含量最高(P0.05)。结论在缺氧3~6 h期间,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TERT表达增高,但随着缺氧时间持续延长到12 h,心肌细胞TERT表达降低,导致心肌损伤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转染对心肌细胞急性实验性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进行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氧/复氧(A/R)组、热休克处理后缺氧/复氧(A/R+HS)组和pCDNAHSP70质粒转导后缺氧/复氧(A/R+pCDNA HSP70)组。用脂质体包裹pCDNAHSP70质粒,并转导入心肌细胞内。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P70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HSP70蛋白表达。以心肌细胞存活率(MTT法)、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I.DH)活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透射电镜)及Ca^2+负荷来检测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A/R组相比,A/R+HS组和A/R’pCDNAHSP7。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LDH活性明显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心肌细胞Ca^2+负荷明显减轻。A/R组HSP70mRNA和蛋白含量均较A/R+HS组和A/R+pCDNAHSP70组显著减低(P〈0.01),而A/R+pCDNA HSP70组的含量与A/R+HS组相比显著增多(P〈0.01)。结论:通过基因转染使HSP70基因高表达能对抗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这一作用与其能抗细胞Ca^2+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对培养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所致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心肌缺血修复机制。 方法:采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培养细胞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培养3 h);B组单纯缺氧/复氧(A/R缺氧2 h复氧1 h);C组缺氧预处理组(缺氧20 min后复氧20 min,然后缺氧复氧);D组一氧化氮预处理组[加入S-亚硝基-已酰青酶胺(s-nitroso-n-acetyl-penicillamine,SNAP)使其终浓度为l mmol/L,预处理40 min后A/R。与复氧后测定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f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及细胞内丙二醛含量和细胞存活率。结果:与正常组比,单纯缺氧/复氧组CK[(941.35±152.53)nkat/L]、 LDH[(7 416.48+984.20)nkat/L]、丙二醛[(1.35±0.26)μmol/g],水平显著井高(P<0.01),细胞存活率(54.68±6.00)%显著降低(P<0.01)。1 mmol/L SNAP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为(74.55±4.11),CK为(582.45±140.86)nkat/L,LDH为(5 766.15±941.69)nkat/L,丙二醛为(0.89±0.16)μmol/g]和缺氧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为(74.69±6.14)。CK为(547.94±125.52)nkat/L,LDH为(5 882.34±844.67)nkat/L,丙二醛为(0.85±0.12)μmol/g]上述变化明显减轻(P<0.01)。 结论:一氧化氮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心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细胞水平研究钙预适应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选用3日龄健康清洁级SD乳鼠15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0~15g。体外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以模拟缺血溶液和模拟再灌注溶液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过程,将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别用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钙适应缺血再灌注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心肌细胞活性、培养基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明显的心肌细胞损伤,无钙复钙可明显减少模拟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钙适应缺血再灌注组细胞的台盼蓝摄取率、LDH活性、凋亡指数[(6.2&;#177;1.2)%,(1592.0&;#177;111.7)μkat/L,(6.2&;#177;0.4)%]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4.6&;#177;1.8)%,(2873.9&;#177;43.3)μkat/L,(10.6&;#177;0.6)%](t=19.02,23.92,13.64,P&;lt;0.01)。结论:在细胞水平上证实了无钙复钙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临床康复》2012,(33):6101-6101
1阿魏酸钠预处理保护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损伤曾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6) 推荐理由:阿魏酸钠是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的钠盐,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抑制血小板聚积等,并有报道其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实验在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上,观察阿魏酸钠预处理对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