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调查重庆市某医院肠球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集临床各科送检的标本,进行肠球菌细菌的分离和培养,使用Vitek-Compact系统对肠球菌细菌进行鉴定,采用仪器法检测抗菌药物的MIC值,并根据CLSI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到220株非重复肠球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95株(43.2%)、屎肠球菌84株(38.2%)和鹑鸡肠球菌32株(14.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对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保持高度敏感性.结论 肠球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可引起多部位感染,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0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共分离到4 046株非重复肠球菌属细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 829株(45.2%)、屎肠球菌1 817株(44.9%)、鹑鸡肠球菌78株(1.9%)、鸟肠球菌54株(1.3%)、铅黄肠球菌49株(1.2%)。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极敏感,耐药率<4%,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6%、3.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5.7%和11.3%,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4.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接近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70%,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7.3%,儿童屎肠球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10%。不同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差异。结论屎肠球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肠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依然保持极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26株泌尿系感染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送检的中段尿培养分离的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珠海黑马微生物鉴定产品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6株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占57.7%,屎肠球菌占42.3%,粪肠球菌分离率高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92.8%)、红霉素(93.5%)、环丙沙星(88.4%)、高浓度庆大霉素(76.1%)、青霉素(93.5%)、左氧氟沙星(81.9%)、利福平(77.5%)表现出高度耐药率,粪肠球菌对红霉素(82.4%)、四环素(86.2%)、高浓度庆大霉素(68.6%)表现出高度耐药率,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分别检出利奈唑胺耐药1.1%、2.9%,未检出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别较大,临床需依据细菌鉴定及药物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检出的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应引起临床医生与感控人员的注意,加强细菌耐药性检测,从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球菌属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肠球菌属细菌140株,屎肠球菌71株(50.7%),粪肠球菌60株(42.9%),其他肠球菌9株(6.4%),其中尿液99株(70.7%);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5.0%、12.5%和75.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耐药率大于80.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5.0%、4.2%)、利奈唑胺(8.4%、1.4%)极度敏感,喹奴普丁/达福普丁对粪肠球菌耐药率(100.0%)高于屎肠球菌(26.7%),达托霉素无耐药菌株。结论肠球菌属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屎肠球菌检出率略大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喹奴普丁/达福普丁仅对屎肠球菌有较高敏感性,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肠球菌属细菌保持极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71株肠球菌属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株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137株(50.6%),粪肠球菌80株(29.5%),其他肠球菌54株(19.9%)。肠球菌属细菌主要分离自尿液69株(25.5%)、脓液40株(14.8o,4)、伤口等分泌物34株(12.5%)。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1.3%和1.5%;未检出呋喃妥因耐药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8%和2.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1.0%和22.9%。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4.4%,未检出利奈唑胺耐药株,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9.1%;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8%和26.4%;但对四环素和奎奴普丁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分别为58.3%和0。结论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并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其耐药性存在地区和菌种间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9~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临床分离病原菌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2012年版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指导原则判读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非重复粪肠球菌783株,屎肠球菌664株,二者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非常敏感(耐药率均低于2.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1%和1.4%。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7%、2.6%和2.2%;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32.9%。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0%以上。结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为主,监测其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肠球菌的耐药率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9年推荐的微量稀释法进行临床分离肠球菌对各类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VRE进一步用E-test药敏试验确认;PCR法检测VRE的耐药基因。结果 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共检出粪肠球菌95株,屎肠球菌163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保持较高敏感度,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呋喃妥因三种抗菌药物敏感度也在65%以上,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度低,统计期内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菌株。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对氯霉素敏感率为7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度下降,为90.7%。期间检出15株VRE,其耐药表型为多重耐药,PCR扩增结果显示,15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VanA基因扩增均为阳性,产物长度在700~1000bp之间,约783bp,符合预期;VanB、VanC引物扩增均阴性。15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氯霉素、四环素相对敏感,对万古霉素MIC>256mg/L,对替考拉宁也表现为耐药。结论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VRE多为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医院应加强对其预防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院内感染状况以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453株肠球菌采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453株肠球菌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55.4%)的分离率高于粪肠球菌(41.2%);ICU中肠球菌的分离率最高(1 3.8%).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但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1).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2%.未见肠球菌对利奈唑烷耐药.结论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万古霉素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新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为临床治疗VRE的感染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7年本院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状况。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参照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7年版判读结果,数据分析应用WHONET5.6软件。结果 2017年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肠球菌共86株,其中粪肠球菌36株,屎肠球菌47株,鹑鸡肠球菌3株;大部分分离株来自尿液标本,且以泌尿外科分离率最高。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6.1%和22.2%;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8.1%和61.7%,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我院临床分离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为主,且屎肠球菌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临床应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延缓耐药肠球菌的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Phoneix100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共分离出632株肠球菌属,其中粪肠球菌403株(63.7%),屎肠球菌166株(26.3%),鸟肠球菌49株(7.8%),坚忍肠球菌14株(2.2%);肠球菌属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229株(36.2%)、中段尿134株(21.3%);肠球菌属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是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中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肠球菌。在粪肠球菌中分别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5株(1.3%)和耐利奈唑胺菌株2株(0.5%),而在其他肠球菌中尚未检出。结论肠球菌属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明显不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菌株类别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另外,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肠球菌的出现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390株粪肠球菌和312株屎肠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共分离病原菌11 143株,其中分离出粪肠球菌390株,占3.5%,屎肠球菌312株,占2.8%;尿液中检出粪肠球菌216株,占55.4%,屎肠球菌160株,占51.3%,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仍高度敏感,耐药率<1%,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4%、12.1%、14.1%、28.2%、30.5%,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喹诺酮类耐药率>90%,两种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40%。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系感染,它们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球菌属细菌临床分离情况与耐药性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这6年间肠球菌属细菌临床分离株在各标本、科室中的分布与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结果 2008~2013年6月共分离出肠球菌属细菌420株,其中屎肠球菌288株,占68.6%,粪肠球菌128株,占30.5%,鹑鸡肠球菌3株,占0.7%,铅黄肠球菌1株,占0.2%;肠球菌属细菌在各标本中的分布以尿液为主,占60.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20.0%;血液,占13.6%。6年来肠球菌属细菌的菌种和耐药性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屎肠球菌所占比率每年基本保持在65%左右,粪肠球菌所占比率在35%左右。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以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呋喃妥因、高浓度的庆大霉素、高浓度的链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接近或超过70%。2008年发现2株、2009年1株,共3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2008年发现1株、2009年5株、2010年7株,共13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介。结论 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不同菌种耐药性有所差异。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体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离鉴定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析其药物敏感结果。结果 138株粪肠球菌和143株屎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尿液、胆汁;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肾内科的分离率较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小于30.0%,屎肠球菌对上述药物耐药率高,均大于70.0%。2种细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50.0%),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3.6%)。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37.7%和61.5%。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菌株。结论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最为常见;两者耐药性明显不同,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临床治疗其引起的感染时,应严格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统计分析2015年重庆市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提交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监测数据,为该市有效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各成员单位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要求,对目标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标准进行结果判读,使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耐药性差异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非重复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为1 811株和1 601株,共占所有阳性菌株的13.1%,两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分别为0.5%和1.8%,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2.5%和0.5%,均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性最高,为90.1%,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也高达78.8%,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43.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低于7.0%.除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四环素外,屎肠球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P<0.05).儿童和成人患者,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非ICU患者分离株对部分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市肠球菌感染主要病原菌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两者耐药性不同.做好耐药性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规范、有效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国内主要地区12所教学医院(10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07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的耐药性监测.结果 共分离到2 634株非重复肠球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 281株(48.6%)、屎肠球菌1 017株(38.6%)、耐久肠球菌94株(3.6%)、鸟肠球菌50株(1.9%)、鹑鸡肠球菌50株(1.9%).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2.9%,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5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接近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70%,但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6.1%.全年共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6株和屎肠球菌21株,经PCR证实均系VanA型耐药,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肠球菌属耐药性较为严重,VRE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该院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临床分离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3年版的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共分离得到非重复粪肠球菌819株,屎肠球菌726株,这两种菌株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仍很敏感,耐药率均低于1.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1%和1.5%。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1.6%和1.6%;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都在87.0%以上,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该院的肠球菌感染中以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感染次之,二者的耐药性差异明显,持续监测其耐药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肠球菌属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溯性方法,收集2014 年1 月 ~2018 年12 月医院临床患者送检样本检出的肠球菌223 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监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 5 年来,223 株肠球菌多分布于泌尿外科、ICU,胃肠烧伤科、肾脏科等;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体液、血 液;其中分离出粪肠球菌123 株、屎肠球菌90 株、鸡肠球菌4 株、鸟肠球菌 3 株、坚韧球菌2 株和恶臭肠球菌1 株, 分离株主要为粪肠球菌占55.16%、屎肠球菌占40.36%;223 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屎肠球菌均高于粪肠球菌 (χ2=9.184~93.217,P <0.05), 而对四环素耐药率屎肠球菌低于粪肠球菌(χ2=23.207,P <0.05);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氨苄西林尿肠球菌耐药 率(81.1%)与粪肠球菌耐药率(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17,P <0.05),两者耐药性呈多重耐药,耐药 率逐年上升。结论 院内感染的肠球菌属主要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其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呈多重耐药,但对利奈 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临床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特征及其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常用抗菌药物对152株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球菌Ⅰ类整合子和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8%、95.2%和84.1%,粪肠球菌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3.6%、18.0%和49.4%,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01);粪肠球菌中有2株对万古霉素的MIC为8μg/mL,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均敏感。儿童多重耐药肠球菌发生率高达93.7%。屎肠球菌耐药模式以耐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四环素、高水平庆大霉素6种抗菌药物为主,占屎肠球菌的59%,粪肠球菌以耐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氯霉素、高水平庆大霉素5种抗菌药物为主,占粪肠球菌的26%。全部152株肠球菌未检测到Ⅰ类整合子,仅有5株检测到Ⅰ类整合酶基因。结论儿童肠球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儿童肠球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和Ⅰ类整合酶基因尚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苏州市中医医院2009~2010年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肠球菌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测定,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做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32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53株,屎肠球菌159株,其他为16株。有6株为β-内酰胺酶阳性。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同时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1例,屎肠球菌2例。结论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敏已出现高水平耐药,并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临床应根据耐药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和延缓多重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胆汁标本分离肠球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趋势变化。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胆汁标本分离出的856株肠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856株胆汁来源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构成比分别占46.5%和26.9%。屎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粪肠球菌庆大霉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比较敏感,耐药率均<20%。6年间屎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逐年下降(χ2=13.470,P=0.019),粪肠球菌对青霉素(χ2=14.269,P=0.014)、氨苄西林(χ2=20.906,P=0.001)耐药率逐年下降。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4株和3株、耐利奈唑胺菌株26株和8株。结论 该医院临床胆汁标本分离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下降,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