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唐代王冰于原文下注:“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自王氏之后凡注此者别无新见。纵观《内经》全书,并无阳气分“精”“柔”之论,历代注家如此随文附义,将阳气一物作“精”“柔”二质之分,实有惑后学,亦难与《内经》旨意相合。“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义理何然,若能结合其前后原文是不难正确理解的。该篇日:“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襞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  相似文献   

2.
(一)《素同·长刺节篇》;“医家不诊,听病者言。”此句“不诊”二字王冰未注。张景岳:“善刺者,不必待诊,但听病者之言,则无不中,此以得针之神者之言,非谓刺家不必诊也。”张隐庵:“不待诊察,而后知之也。”高士宗:“今日刺家不诊,但听病者言,是施治之法,有凭脉者,  相似文献   

3.
《内经》成书较早,文字古奥,且多错简,虽经历代医家注释,但其中有不少内容读起来仍感不易晓悟,笔者多年来研讨,对其中某些内容稍有领会,现写出《内经》析疑三则,以就正于有志发掘祖国医学宝藏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内经>脱简文断,破句坏字,提出敷畅玄言,先必校勘的看法.通过对<内经>三则疑难经文的校勘及校勘方法的运用,认为医学古籍的校勘,尤当慎重,校勘的结果既要符合文理,又要符合哲理、医理.  相似文献   

5.
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辨析“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州都之官”,古今医家均以膀胱为水液会聚之处解释,唯“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一句,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6.
《内经》对癫狂的论述颇详,既有专篇专论,又有散在述说,实为后世癫狂、痫病证的理论开山。稽考《内经》,通观全论,我认为《内经》所言癫狂与后世之癫狂概念有所不同,临床上不得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痈疽之病,始见于《内经》在《灵枢·玉版》篇及《灵柩·痈疽》篇中对痈疽病的病因病机、发病部位、形状、预后及治疗方法等均作了详细论述,奠定了痈疽发病学及治疗学的理论。《内经》认为,人体的营卫气血,循环周流不息,象征着天上的星辰,地上纵横的河流,故《灵枢·痈疽》篇:“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若邪气侵入经脉之中,则血  相似文献   

8.
<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本文通过三则典型案例,阐述了<内经>理论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素问·热论》是《黄帝内经》中论述外感热病的专篇,“两感”一名,首见于该篇。所谓“两感”,是指外感热病中、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的经脉及所属藏府,同时被寒邪所伤,而见表里同病、预后不良的危重证候。“《内经》两感辨析”(原载《中医函授通讯》,1996年第二期)一文,就是为阐明横帝内经件关于“两感”的学术思想而作。对笔者很有启发,捧读之余,认为有几个问题,应予以再加辨析。分述于下,共同切蹉。1关于“两感”的病机汪氏在文中指出:“‘两感’的病机为外寒侵袭,客表则经脉营卫不行,八里则五藏损伤,六府不通,邪气充盛…  相似文献   

10.
"痱"病出自<内经>:"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内经词典>解释:"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神志稍乱,轻者能言,重者不能言".<中医大辞典>:"痱,义同废.是一种中风后遗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故名".  相似文献   

11.
《内经》对积证的论述涉及积证的名称、分类、病因病机、临床特征、诊断、预后、治疗等,论述颇为精辟,尤其是确立了积证的病机,为后世对积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仍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两感”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热论》曰:“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为相互表里的阴阳二经的经脉及所属脏腑同时感受寒邪而表里同病、脏腑俱伤、营卫不行的预后不良之危重证候。《素问·热论》主要对感受寒邪而变为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临床表现、六经传变规律、治疗大法与禁忌、护理原则以及预后转归等均作系统的论述,与此同时对外感热病中较为特殊并最为严重的证候——“两感”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诊是指根据目之颜色、形态、视觉、活动等变化,来推断疾病的发生、辨别疾病的性质和判断疾病的后。因目有“机体之橱窗”之称,故目诊在中医诊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清代医家俞根初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内经》虽对目诊无专篇论述,但从散见于该书各篇中有关目诊的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其对目诊不仅最早述及,而且论述精详,后代医家多从其说。因此,笔者现将其目诊内容作一整理分析,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4.
15.
阴萎一词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黄帝曰:调此二者奈何?歧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泪俱出矣.知之则强,不知则老……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男子以八为纪,女子以七为纪,分别论述由少、长、壮、老的生理发育盛衰全过程.故张志聪注:"人年六十,已逾七八之期.天癸竭,肾气大衰而阴事痿矣."[1]说明人六十岁左右时,男女双方生殖功能衰竭,性机能减退;或者房事不节,阴阳不调,而导致阴事萎弱不用.明确指出阴萎是男女双方性功能障碍,而不是专指男性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17.
1《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脑与神明的关系.自西学东渐后.业界就一直存在争议。现代解剖学早已证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且有关脑的生理功能,《内经》也早有论述.李时珍更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8.
一、《灵枢·天年》:“黄帝曰:人之筹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肌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内经讲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以下简称教材)引马莳注云:“面之三里,即三部也……皆已耸起。”张介宾同此注。《太素·寿限》在“三部三里”处断句,“起”字连下“骨高肉满”四字为句。如此断句解释均欠妥当,又不明了。当为:“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从语法上看,“起”为不及物动词,在本句中作谓语带宾语“骨”,为意动用法;“高”是形容词,作谓语带宾语…  相似文献   

19.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曰:“真气着,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然何为”真气”,不外‘真气”或”宗气“,或“肾气”、“元气”,抑或“正气”。兹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诚然,“宗气”乃水谷精气与自然之清气相合而成,但综观全文,“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此乃“宗气”所能为焉?“宗气”的主要功能在于“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况且在《内经》中未见直言“宗气”即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合  相似文献   

20.
蒋应时 《山西中医》1999,15(5):46-46
《内经》讨论人体衰老规律的主要篇章有《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经天年》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但是只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从40岁开始讨论中年养生防衰的,这便是“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一段原文的主旨。其中“知之则强,不知则老”与“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等论述辩证地阐明了中年养生防衰要点,颇有指导意义。1 中年防衰 知之则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讨论了整个中年期人体自然衰退的表现特征,突出了40岁作为整个衰退时期关键阶段的重要性。“知之则强”则强调了能否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