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454例鼻咽癌IMRT±化疗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本中心2007—2012年采用IMRT±化疗的454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放疗处方剂量:鼻咽大体肿瘤69.96~73.92 Gy分33次, 颈部转移淋巴结69.96 Gy分33次, 高危引流区60.06 Gy分33次, 低危引流区50.96 Gy分28次。诱导化疗438例, 同期化疗420例, 辅助化疗216例, 顺铂、紫杉醇为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Logrank 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 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年样本数为210例, 3年OS、LRFS、NRFS、PFS、DMFS分别为88.1%、91.0%、90.7%、80.5%、85.1%。影响OS因素有年龄(P=0.011)、T分期(P=0.005)、N分期(P=0.033);T、N分期对DPFS (P=0.017、 0.005)、DMFS (P=0.012、0.019)均有影响。≥3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口腔黏膜反应, 口干、吞咽困难和脑损伤。结论 IMRT提高了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 远处转移是主要失败原因, IMRT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诱导化疗+奈达铂同期IMRT与顺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1—2012年间5个治疗中心共 223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 113例采用多西他赛(65 mg/m2第1天)+奈达铂(80 mg/m2第1天)诱导化疗2周期,奈达铂(40 mg/m2第1天)每周方案同期IMRT;对照组 110例采用相同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IMRT顺铂(40 mg/m2第1天)每周方案同期IMRT。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两组差异,不良反应行z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99.1%。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均为100%,试验和对照组 2年LRFS、RRFS、DMFS、OS分别为94.0%和93.4%、94.2%和94.1%、88.2%和86.7%、90.3%和87.3%(P=0.757、0.478、0.509、0.413);试验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对照组高(P=0.027、0.028、0.035),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0);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低于对照组(P=0.023),两组口腔黏膜炎、口干发生率相近(P=0.483、0.781)。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诱导化疗+奈达铂同期IMRT的近期疗效与顺铂的相似,胃肠道反应轻患者可耐受,但其骨髓抑制较重使用时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方法初治鼻咽癌81例,其中Ⅲ期50例,ⅣA期31例。单纯放疗组(RT)30例,常规放疗加化疗组(RT+CT)33例,调强放疗加化疗组18例(IMRT+CT)。常规放疗鼻咽部剂量70~76 Gy,肿大淋巴结60~65 Gy,颈部预防剂量50 Gy;调强放疗设鼻咽大体肿瘤为GTV(nx)、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高危临床靶体积CTV1和低危临床靶体积CTV2。处方剂量分别为GTV(nx) 70.6~76.6 Gy分31~33次、GTV(nd) 61.6~70.6 Gy分28~33次、CTV1 60 Gy分28次、CTV2 53.2 Gy分28次,化疗方案包括诱导、同期与辅助。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ogrank检验,RTOG或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1.5个月,全组2和3年局部区域无进展、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0%、85%、86%和83%、83%、83%;RT组分别为63%、82%、65%和52%、76%、60%;RT +CT组分别为76%、83%、77%和73%、83%、60%;IMRT+CT组分别为100%、94%、100%和89%、94%、100%。RT组与RT+CT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473),RT组与IMRT+CT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P=0.007),RT+CT组与IMRT+CT组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P=0.028)。全组多数患者仅表现为1~2级急性反应和0~1级晚期损伤,RT组1例出现放射性脑病。放疗后1年中重度口干发生率RT组和RT+CT组总计92%,而IMRT+CT组仅表现为轻度口干。结论IMRT加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获得理想的局部区域控制和总生存率;IMRT可明显减轻放疗引发的口干。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对比IMRT同期EGFR单抗、同期化疗和单纯IMRT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8—2012年间收治的68例接受IMRT同期EGFR单抗的Ⅱ—Ⅳb期初治鼻咽癌患者纳入BRT组,应用SAS软件进行1∶2配对形成单纯IMRT (IMRT)组136例及同期放化疗(CCRT)组136例,共340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BRT、IMRT、CCRT组3年样本数分别为14、69、47例。全组3年OS、DFS、LRC、DMFS分别为91.2%、80.2%、93.1%、87.2%。BRT、IMRT、CCRT组的3年OS分别为91.9%、 92.1%、89.9%(P=0.379),3年DFS分别为82.1%、77.9%、81.6%(P=0.594),3年LRCR分别为98.2%、90.6%、93.0%(P=0.249),3年DMFS分别为85.2%、85.2%、90.3%(P=0.383)。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及同期EGFR单抗是LRC的影响因素(P=0.034、0.032)。结论 鼻咽癌单纯IMRT即可达较好疗效。三组之间整体疗效相近,但BRT组有提高LRC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6.
随着诱导化疗的进行,靶区大小、周围OAR剂量分布、原靶区剂量适形性都会发生变化,临床上该怎样合理设计放疗计划呢?国际上支持诱导化疗后放疗,但倡导按诱导化疗前GTV进行靶区勾画并剂量不降低,该观点缺乏循证医学依据。而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则从靶区缩小,减少靶区高剂量区体积、提高靶区均匀剂量覆盖,降低周围OAR剂量,提高剂量适形性等方面阐明了诱导化疗后再计划的优越性,但其远期疗效与获益目前还无客观数据。另外,诱导化疗后再计划应该以什么样方案勾画靶区、怎样确定剂量分配也还没达成共识,需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局部晚期鼻咽癌按照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勾画靶区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分析大体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变化对靶区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OAR剂量的影响,并观察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为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勾画靶区安全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2012-01-01-2012-12-31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紫杉醇(paclitaxel,PTX)联合顺铂(DDP)诱导化疗2个周期,按化疗后影像勾画GTV及OAR,逆向5野调强适形(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设野,对2次放疗计划靶体积差值及剂量学差异行配对检验;同期DDP每周方案化疗,观察不良反应与近期疗效.结果 诱导化疗前后原发灶鼻咽部GTV(GTVnx)平均体积分别为(83.85±22.64)和(42.87±15.41) cm3,t=-5.905,P=0.001;颈淋巴结GTV(GTVnd)分别为(85.93±31.20)和(44.96±19.01) cm3,t=--5.905,P=0.001;化疗后GTVnx靶区CI(t=-2.311,P=0.021)和HI(t=-3.297,P=0.001)均好于化疗前靶区;化疗后GTVnd靶区CI(t=-2.907,P=0.001)和HI(t=-4.643,P=0.001)均好于化疗前靶区.诱导化疗后脑干、脊髓、眼球、颞叶、腮腺所受最大剂量(t=-5.905,P=0.001)和平均剂量(t=-5.834,P=0.00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年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LCR)、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1.3%、86.9%、80.4%和89.1%.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0.0%,Ⅲ~Ⅳ级者54.2%;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00.0%,Ⅲ级者30.4%;皮肤反应发生率为97.9%,Ⅲ级者54.2%;恶心呕吐发生率为93.5%,Ⅲ级者19.6%.结论 鼻咽癌TP方案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按化疗后病灶勾画GTV的IMRT,CI和HI可接受;OAR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减小,OAR得到较好保护;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程度略重,可耐受;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NP方案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2005-2009年62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入组,先长春瑞滨(25 mg/m2)和顺铂(25 mg/m2)诱导化疗 2~4周期,然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 72~76 Gy分 36~38次(有局部残留则γ刀加量5 Gy),颈部淋巴结区预防照射50 Gy (肿大淋巴结则加量至 60~70 Gy)。
结果 随访率为100%。鼻咽原发灶有效率为89%,颈部淋巴结有效率为90%。1、2、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92%、82%,94%、73%、65%,97%、89%、87%和97%、84%、77%。3~4级急性反应发生率白细胞减少为37%、血小板减少为18%、黏膜炎为6%。无 3~4级远期颞颌关节损伤及口干症状。
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25 mg/m2长春瑞滨、顺铂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与IMRT同期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收治的27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资料,其中IMRT同期化疗133例,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145例。结果 随访率为96.6%。全组患者5年OS为78.1%,DMFS为78.0%,LRFS为90.6%,PFS为72.0%。IMRT同期化疗和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的5年OS、DMFS、RFS、PFS分别为79.9%和76.4%(P=0.443)、77.1%和78.9%(P=0.972)、91.6%和89.8%(P=0.475),71.6%和72.2%(P=0.731)。亚组分析显示T3~4N0~1期患者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并未明显改善LRFS (90.7%∶86.9%,P=0.376),N晚期患者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也并未明显改善MFS (57.6%∶ 69.7%,P=0.275)。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上消化道反应明显增加(100∶52,P=0.000;64∶35,P=0.010;90∶63,P=0.044)。结论 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与IMRT同期化疗相比,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并未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上消化道反应明显增加。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按化疗后肿瘤改变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对靶区体积和正常组织(OAR)剂量、近期疗效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TP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按化疗后勾画GTV及OAR,逆向5野适形调强(IMRT)设野,对两次放疗计划靶体积差值及剂量学差异行配对t检验;同期DDP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治疗失败情况。[结果] 诱导化疗前和后原发灶GTV 平均体积分别为(53.86±26.54)cm3和 (35.01±20.47)cm3(t=4.09,P=0.001);颈淋巴结 GTVnd分别为(37.42±16.39)cm3和(22.82±11.05)cm3(t=4.82,P=0.001);诱导化疗使肿瘤总体积减少了35%、39%;诱导化疗后脑干、脊髓、颞叶、眼球、腮腺所受最大剂量区体积、平均剂量减少5%~17%;3年LCR、DMFS、DFS、OS 分别为 89.1%、82.6%、73.9%、87.0%。GTV边缘复发率为10.9%,远处转移率为17.4%。[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 TP 方案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按化疗后肿瘤勾画GTV的调强放疗能使高剂量区体积减少,OAR最大剂量区体积减小,OAR可得到较好保护;肿瘤局部控制率、近期疗效较好;远处转移、GTV边缘复发是治疗失败主要原因,值得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鼻咽癌(NPC)缩小临床靶区调强放疗(IMRT)的长期疗效,为小靶区IMRT技术在NPC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03-2007年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413例,中位年龄45岁,男311例、女102例。按第6版AJCC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期66例、Ⅲ期235例、Ⅳa期78例、Ⅳb期31例。336例患者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结果 随访率100%,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93%、96%、81%和75%。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N分期、年龄是影响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01、0.001、0.002),T分期、N分期是无远处转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00、0.001)。进展期鼻咽癌患者中诱导化疗组5年总生存有高于无诱导化疗组趋势(78%∶68%,P=0.053),辅助化疗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低于无辅助化疗者(65%∶83%,P=0.003)。结论 鼻咽癌小靶区IMRT技术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IMRT)同期PF (奈达铂加氟尿嘧啶)、TP (紫杉醇加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及区域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0年间收治的152例Ⅲ、Ⅳa期患者资料,其中80例IMRT同期PF化疗,72例IMRT同期TP化疗,两组患者总化疗疗程至少为2个周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χ2检验两组急性不良反应。
结果 随访率100%。IMRT同期PF和TP化疗组2年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疾病相关死亡率分别为95%和97%、82%和83%、81%和79%、13%和12%(χ2=0.03、0.02、0.62、0.22,P=0.861、0.881、0.431、0.638);≥3级白细胞减少、≥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血小板减少、≥2级肝功能损害、≥3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3%和60%、23%和47%、14%和28%、8%和18%、12%和25%(χ2=11.33、10.29、4.59、3.94、3.94,P=0.001、0.001、0.032、0.047、0.047)。
结论 IMRT同期TP方案较PF方案化疗在鼻咽癌中并未显示出生存优势,且不良反应更高。 相似文献
13.
放疗同期紫杉醇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紫杉醇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T4N2~3M0)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经病理确诊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患者,按福州分期T4N2~3M0,共60例,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30例)和单纯放疗组(30例)。同期放化组化疗方案:在放疗同时给予紫杉醇60mg,每周1次,共7次;放疗方案同单纯放疗组。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同期放化组、单纯放疗组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3.3%和86.7%(P〉0.05),1,2,3年局控率同期放化组、单纯放疗组分别为93.3%、86.7%、66.7%和90.9%、63.3%、43.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3.3%、76.7%和86.7%、66.7%、53.3%。同期放化组的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等毒性副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不延长放疗总疗程。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初次治疗被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 (Ⅲ、Ⅳ期 )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与诱导化疗加放疗组 (放化组 ) ,每组各 5 0例。单放组鼻咽平均剂量 70Gy 7周 (6 6~ 76Gy) ,颈部平均剂量 6 5Gy 6 .5周 (5 0~ 74Gy) ;放化组在照射前行顺铂 (DDP)加氟尿嘧啶 (5 Fu)化疗 2~ 3个疗程 ,1周后行放疗 ,鼻咽平均剂量 70 .4Gy 7.5周 (6 8~ 74Gy) ,颈部平均剂量 6 6Gy 7周 (5 0~ 72Gy)。结果 单放组与放化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88.0 %和 90 .0 %、6 0 .0 %和 78.0 %、4 4 .0 %和 6 8.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单放组与放化组 1,2 ,3年局控率分别为 78.0 %和 86 .0 %、4 6 .0 %和 6 8.0 %、4 0 .0 %和 6 2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单放组与放化组Ⅰ、Ⅱ级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10 .0 %、2 8.0 %、2 .0 %和 16 .0 % ;单放组与放化组Ⅰ、Ⅱ、Ⅲ级咽黏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8.0 %和 4 .0 %、82 .0 %和 76 .0 %、10 .0 %和 2 0 .0 %。无因毒副作用而延迟或中断治疗者。结论 放疗前行 2~ 3疗程诱导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生存率和局控率。 相似文献
15.
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病理证实鼻咽癌患者。年龄17~74岁,男:女=3.8:1。1992年福州分期T1、12、T3、T4期分别为11、33、22、11例,N0、N1、N2、N3期分别为7、15、44、11例。临床分期Ⅲ期56例,ⅣA期21例。所有患者放疗前接受诱导化疗1~3个疗程:顺铂2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其中62例应用甲酰四氢叶酸钙100 mg/m~2,均为第1~3天,2周后重复。化疗结束后2周内放疗:鼻咽原发病灶均采用~(60)Co照射1.8~2.0 Gy/次,总剂量64~78 Gy;57例采用面颈联合野 耳前野 鼻前野治疗,20例采用耳前野 鼻前野照射,9例采用耳后野加量6~8 Gy分3~4次,13例给予颅底小野补量4~8 Gy分2~4次;颈部放射源用~(60)Co、180 kV X线和9 MeV电子束,N0期患者仅照射上颈部,有颈部转移者照射全颈,预防剂量50~55 Gy,根治剂量60~68 Gy;1例外照射结束后因鼻咽腔内肿瘤残留,给予后装治疗2次,间隔1周,10 Gy/次)。放疗结束后3周给予辅助化疗:顺铂2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甲酰四氢叶酸钙100 mg/m~2,均为第1~3天,3周后重复,共2~4疗程。结果中位随访60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8%、58%、81、75%。≥4个化疗周期与≤3个化疗周期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831)。主要急性反应有血液学毒性:1级11例,2级7例,3级2例;黏膜炎:2级33例,3级20例,4级1例;消化道反应:1级21例,2级11例,3级1例;皮肤反应:2级30例,3级4例。晚期损伤:1例发生放射性脑损伤,无其他颅神经损伤发生;张口困难轻度4例,中度1例;听力减退轻度31例,中度7例,严重1例。化疗周期≥4个与≤3个的听力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P=0.039)。绝大多数放疗结束后都有程度不等的口干,随访中都明显好转,至末次随访时轻度口干13例,中度3例。结论以顺铂和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诱导化疗 放疗 辅助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较单纯放疗无明显提高,但可能加重患者听力的晚期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N晚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及IMRT联合不同化疗模式对N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间收治的179例N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IMRT 33例,放化疗146例(同期放化疗71例、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66例,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9例)。
结果 随访率96.5%,随访时间满5年者133例。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69.0%。单纯IMRT和放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7%和73.7%(χ2=13.91,P=0.000)、49.2%和68.3%(χ2=4.97,P=0.026)、74.5%和92.4%(χ2=9.87,P=0.002)、37.5%和65.1%(χ2=11.65,P=0.001),放化疗中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的生存率相似,但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比单纯IMRT的高(χ2=4.65,P=0.031)。
结论 N晚期鼻咽癌患者单纯IMRT后远处转移率仍较高,诱导化疗加IMRT联合同期化疗也许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