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和手术治疗早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6年间河南省肿瘤医院初治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早期NSCLC患者,共227例,其中SABR组73例,手术组154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χ2检验分析组间基线资料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SABR组、手术组3年样本量分别为74、155例。SABR组、手术组3年OS率分别为81.9%、78.2%(P=0.603),3年PFS率分别为66.9%、66.9%(P=0.565),3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率分别为84.0%、90.8%(P=0.133),3年远处无转移率分别为75.4%、69.8%(P=0.095)。结论 SABR与手术治疗早期NSCLC的OS率、PFS率、局部区域无进展率、远处无转移率相近,SABR是不可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的可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Ⅰ、Ⅱ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情况,评价手术和非手术综合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共收治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358例,其中89例为临床Ⅰ、Ⅱ期病例,55例行手术+化疗±放疗,34例行化放化疗。化疗以PE、CAP方案为主,一般疗程为4~6个周期。放疗采用6 MV X线照射,包括原发灶、肺门及相应纵隔,总量达56~60 Gy,5~6周。结果总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1%、57%、48%。手术+化疗±放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0%、58%、52%;失败原因包括局部复发(4%)、远处转移(31%)、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9%)和脑转移(18%)。化放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55%、40%;失败原因包括局部复发(12%)、远处转移(44%)、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6%)和脑转移(29%)。手术+化疗±放疗组与化放化疗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4)。脑转移对预后有明显影响(P=0.001)。结论手术+化疗±放疗和化放化疗对临床Ⅰ、Ⅱ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和预后。远处转移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脑转移发生率较高。建议术后及放化疗后达CR者进行脑预防性照射。  相似文献   

3.
4.
全身γ刀治疗不能手术Ⅰ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结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全身γ刀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43例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的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国产全身γ刀治疗,用真空负压袋固定体位、慢速CT定位扫描和三维治疗计划。PTV边缘总剂量50%剂量线50 Gy分10次2周完成(肺门肿大淋巴结40 Gy),中心最大剂量80~100 Gy,70 Gy覆盖GTV 90%以上。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结果治疗后3~6个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为63%,总有效率为95%。1、2、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均为95%,1、2、3年总生存率Ⅰ期分别为100%、91%、91%、Ⅱ期分别为73%、64%、64%、Ⅰ Ⅱ期分别为88%、78%、78%。肺早晚期反应较轻,3级放射性肺炎仅1例。放射性食管反应在周围型肺癌中没有,中心型肺癌的9例中,1级8例,2级1例。结论我国独创的全身γ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好,而且放射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A期NSCLC 是一组异质性较高的疾病。治疗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ⅢA-N2期患者。本篇文章探讨了ⅢA-N2期NSCLC术前放疗或术后放疗能否提高患者生存,并评估了手术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Ⅳ期NSCLC在2DRT时代的姑息减症作用已经肯定,但是研究设计未能很好体现放疗对生存的作用、部分研究结果延长生存的作用未被人们接受。随着3DRT技术的发展、综合治疗理念的广泛应用、对不同转移状态与生存关系的认识,逐渐开展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证实,基于全身治疗联合原发肿瘤3DRT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利于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存,尤其对于寡转移的Ⅳ期NSCLC。原发肿瘤剂量与生存密切相关,高剂量放疗可能更有利于延长生存;但仍存在放疗剂量、时机、技术选择等诸多问题,需要更广泛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分析Ⅳ期NSCLC化疗同期三维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3—2010年前瞻性入组201例Ⅳ期NSCLC患者重新进行预后评价,包括依据放疗剂量>36 Gy的159例OS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120例PFS的影响因素分析。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中位周期数4个。原发肿瘤中位放疗剂量63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预后多因素分析时间从最长的3年延长至5年。结果 全组201例1、2、3、5年OS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1%、17.3%、10.2%、5.1%及10个月。近期疗效中CR、PR、SD、PD分别为7.5%、66.0%、19.5%、6.9%,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13、8、6个月(P=0.000)。化疗4~5周期同期≥63 Gy与<63 Gy患者1、2、3、5年PFS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7.4%、36.2%、27.2%、15.9%和20个月与32.6%、21.7%、0%、0%和9个月(P=0.002)。4~5周期化疗、疗后KPS稳定或增加、GTV<175 cm3为OS影响因素(P=0.035、0.000、0.008)。原发肿瘤三维放疗≥63 Gy对PFS的影响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Ⅳ期NSCLC 4~5个周期化疗同期三维放疗≥63 Gy三维放疗使PFS、OS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寡转移NSCLC患者胸内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行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5年间我科初治转移灶≤5个的NSCLC患者43例,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其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均行根治性放疗,平均和中位BED10分别为101.416 Gy和102.700 Gy,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为86%,1、2、3年OS分别为74%、70%、51%,中位OS时间为48个月,中位PFS时间为1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COG<2与ECOG≥2(P=0.000)、BED10<100 Gy与≥100 Gy (P=0.006)对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约90%患者仅出1—2级不良反应,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寡转移NSCLC在接受系统性全身治疗前提下联合原发灶和转移灶根治性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OS和PFS,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放疗是NSCLC传统的主要治疗手段;肺癌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何将放疗和免疫治疗有效结合起来,最大程度让患者获益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NSCLC免疫治疗现状、放疗对免疫的影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单纯放疗或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总体疗效并不理想。近些年来,分子靶向治疗使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其中EGFR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对于局部晚期NSCLC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放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现有的Ⅰ-Ⅲ期临床研究显示,放疗联合分子靶向这种新治疗模式能否与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和单纯放疗这三种目前现有的治疗模式相比,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针对局部晚期的NSCLC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健择/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64例NSCLC前瞻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均同时放、化疗。对照组用EP方案化疗(依托泊苷100mg/m2,d1~d3;顺铂30mg/m2,d1~d3),21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外照射,DT2Gy/次,每周5次,总DT50~60Gy。试验组用GP/NP方案化疗(健择1000mg/m2,d1、d8;去甲长春花碱25mg/m2,d1、d8;顺铂30mg/m2,d1~d3),21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DT1·8~2·0Gy/次,每周5次,总DT55~64Gy。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3%(18/32),试验组总有效率87·5%(28/32),1、2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2/32)、21·9%(7/32)和71·9%(23/32)、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0。结论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NSCLC有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全切除术后放疗的疗效。方法: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有119例无肉眼和镜下残留、病理分期为Ⅲ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其中55例接受术后放疗(综合组),64例没有放疗(手术组)。综合组病人于术后28~53天开始照射患侧肺门和纵隔,总照射剂量为46~62Gy(中位数56Gy),在5~7周内分23~31次完成。用寿命表及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率与局控率。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基本相同。综合组和手术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5.5%和23.0%(P>0.05)。综合组病人从手术到肿瘤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1个月(9~40个月),而手术组为12个月(5~46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病人1、3、5年局控率分别为94.0%、78.5%、69.0%,明显高于手术组的83.1%、58.3%、50.6%(P<0.05)。综合组的5年远处转移率为54.5%(30/55),手术组为40.6%(26/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放疗能提高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全切除术后病人的局控率,并延长复发出现的时间,但未能改善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后程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程大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6例初治局部晚期(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CRT)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LCHSRT),完成治疗并且资料完整者共91例,CRT组43例,LCHSRT组48例。C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3.5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缩野加量至65.2Gy。LCHS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4.4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行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LCHSRT照射方式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计划靶区体积边缘处方剂量4~7Gy/次,隔日1次,总剂量(22.8±5.5)Gy。结果CRT组和LCHSRT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4.6%。放射治疗结束后3个月CT检查CRT与LCHSRT组局部肿瘤全消率分别为30.2%和63.5%(P<0.01);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0%和86.5%(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8%和79.2%(P<0.05)。两组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值分别为0.68和2.90,P值均>0.05)。结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后程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高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肿瘤全消率和局部控制率,但其适形性和靶区内剂量均匀性不够理想,而且当照射剂量≥25Gy时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60例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 ,A组为常规放疗 +同步化疗组( 3 0例 ) ,B组为单纯放疗组 ( 3 0例 )。A组采用直线加速器 8MeVX线 ,DT66~ 76Gy/ 3 3~ 3 8F ;Vp 1610 0mg ,静脉滴入 ,d1~d5;DDP 40mg静脉滴入 ,d1~d3 ;化疗 3周重复 1次 ,共进行 3次。B组仅做常规放疗 ,方法、剂量、时间同A组。结果 :A组CR 8例 ,PR 17例 ,总有效率为 (CR +PR) 83 3 % ( 2 5 / 3 0 ) ,B组CR 5例 ,PR 11例 ,总有效率为 5 3 3 %( 16/ 3 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相似文献   

15.
3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的三维适形放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和疗效.方法 30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分割剂量3~6Gy/次,5次/周,放疗总量DT63~72Gy.靶区仅包括肿瘤原发灶.结果 总有效率为97%.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60%、5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56%、52%.随访满5年的12例,5年生存率为35%.未出现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3例在随访期间出现选择性淋巴结失败.结论三维适形放疗非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并没有明显增加区域淋巴结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观察MR引导下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可行性,并对有无磁场环境下剂量学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的入组3例SBRT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应用MR引导加速器放疗。治疗计划分别应用有磁场模型和无磁场模型进行优化和剂量计算,同时在常规加速器进行患者备用计划的制备。比较有无磁场模型剂量的分布差异。同...  相似文献   

17.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药物的快速进展,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尤其是针对转移病灶少的晚期肺癌,通过积极的局部治疗手段,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可能。近年来,随着放射技术的进步,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实现了对小靶区肿瘤的精准高剂量放射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可手术的早期肺癌,而其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也正被积极探索。本文就SBRT在晚期寡转移肺癌的研究现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CTLA‐4等)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迅速。但是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率低至15%~30%,在临床中仍存在获益人群有限、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治疗耐药等诸多问题。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立体定向放疗(SBRT)具有单次剂量高、照射次数少、免疫激活能力更强大等特点,已在晚期NSCLC寡转移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在免疫治疗时代,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SBRT联合是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显示SBRT能增强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最初的研究为了减轻潜在的不良反应,优先考虑单病灶SBRT。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多病灶SBRT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综述介绍了晚期NSCLC寡转移SBRT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机制和最新进展,更深入探讨了多病灶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和验证常规分割放疗(CRT)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在肺癌治疗中的差异。方法 基于卷积运算和有限元法构建模型,模拟放疗中传递到循环淋巴细胞(CL)的放射剂量。选取3例肺癌患者进行模型模拟,临床CRT(10例次)和SBRT(10例次)进行验证。比较两种方式下CL累积剂量峰值(PCDC)差异,分析不同治疗时间、计划靶区(PTV)对CL累积剂量的影响,并验证临床CL变化规律。结果 模拟集3例患者PTV分别为38、63、114 cm3,CRT的PCDC分别是1.26、1.79、2.54 Gy,SBRT的PCDC分别是0.84、1.22、1.55 Gy;同样PTV中,SBRT分别减少了0.42、0.57、0.99 Gy。验证集中,CRT和SBRT的CL变化值分别是(1.10±0.64)×109/L和(0.42±0.4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RT和SBRT组PCDC分别是3.56(2.79,3.82)Gy和1.24(0.697,1.73)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L变化值与PCDC呈正显著相关(r=0.455,P<0.05)。结论 SBRT比CRT的PCDC、CL变化值更小;且随着PTV的增大,两者的PCDC差异可能越明显;CRT和越大的PTV可能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健择/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64例NSCLC前瞻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均同时放、化疗。对照组用EP方案化疗(依托泊苷100mg/m^2,d1~d3;顺铂30nag/m^2,d1~d3),21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外照射,DT 2Gy/次,每周5次,总DT 50~60Gy。试验组用GP/NP方案化疗(健择1000mg/m^2,d1、d8;去甲长春花碱25mg/m^2,d1、d8;顺铂30mg/m^2,d1~d3),2I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DT 1.8~2.0Gy/次,每周5次,总DT 55~64Gy。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3%(18/32),试验组总有效率87.5%(28/32),1、2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2/32)、21.9%(7/32)和71.9%(23/32)、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30。结论: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NSCLC有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