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估ⅣB期血道转移宫颈鳞癌的预后因素及盆腔根治性放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ⅣB期血道转移宫颈鳞癌患者80例,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2、5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2.5%、26.3%、16.8%和25%、13.8%、8.8%,中位OS和PFS期分别为13.0和5.6个月。最常见转移部位为骨(51.3%),其次为肺(36.3%)和肝(26.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化疗联合盆腔根治性治疗、化疗≥6个周期与OS及PFS呈正相关,而ECOG体能状态评分3~4分、肝转移与OS及PFS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HR=2.23,95%CI为1.01~4.91,P=0.048)及体能状态评分3~4(HR=2.01,95%CI为1.03~3.91,P=0.040)为OS不利因素。亚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盆腔根治性放疗比化疗±姑息放疗能改善患者OS (HR=0.39,95%CI为0.18~0.84,P=0.016),接受≥4个周期比<4个周期双药联合化疗能改善患者OS (HR=0.32,95%CI为0.15~0.68,P=0.003)。结论 体能状态不佳及肝转移患者预后不佳。在化疗基础上联合盆腔根治性放疗可改善ⅣB期血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放疗对转移性鼻咽癌(NPC)患者生存的影响及其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利用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2010-2015年初诊为转移性NPC患者329例,回顾分析32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199例接受放疗,130例未接受放疗)。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总生存(OS)及疾病特异性生存(DSS),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评估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转移性NPC患者预后影响。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3、5年OS率分别为27.4%、19.7%,中位OS期17.9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男性、病理未分化型、T3或T4分期、区域淋巴结阳性、脑或肝转移、转移脏器个数1~2个的患者放疗3年后OS及DSS获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后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疗是转移性NPC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OS,P=0.004;DSS,P=0.01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60~69岁(OS,P=0.033;DSS,P=0.045)、角化性鳞状细胞癌(OS,P<0.05;DSS,P<0.050)、T4期(OS,P=0.002;DSS,P=0.024)、1~2个(OS,P=0.039;DSS,P=0.058)及3~4个(OS,P=0.003;DSS,P=0.005)脏器转移、未接受化疗(OS,P=0.000;DSS,P=0.000)的患者预后差,而性别、人种、分化程度对OS及DSS无影响。结论 放疗可显著改善转移性NPC患者的OS及DSS。放疗在转移性NPC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还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治疗初诊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3年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全部患者均经初诊病理结果确诊为乳腺癌,且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其他第二原发癌,完整接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锁骨上淋巴结复发(SCFR)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6~137个月)。65例患者中5例患者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全组患者5年SCFR、OS、PFS率分别为9%、72%、50%。术前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完全缓解是影响OS因素,是否完全缓解患者5年OS率分别为81%和54%(P=0.035)。初诊锁骨上淋巴结大小 (短径≤1 cm、>1 cm)为5年SCFR(分别为0%、21%,P=0.037)和5年OS(分别为86%、56%,P=0.001)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于初诊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完整接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方案治疗后的OS率较高,锁骨上区放疗可获得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限期SCLC的生存影响。方法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分别入组患者92、96例。超分割组采用45 Gy分30次,2 次/d。大分割组采用55 Gy分22次,1 次/d。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患者1、2、5年PFS率分别为82%、61%、59%和85%、69%、69%(P=0.27),OS率分别为85%、41%、27%和77%、34%、27%(P=0.37)。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开始到放疗开始时间≤43 d是PFS的有利因素(P=0.005),化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63 d、PCI是OS有利因素(P=0.044、0.000)。超分割组和大分割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6%、2%(P=0.009)。结论 采用加速超分割或大分割方案联合同步化疗的PFS及OS均显著提高。控制化疗开始至放疗开始、结束时间≤43 d、≤63 d有利于提高PFS和OS。但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超分割组显著高于大分割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胸部3DCRT在广泛期SCLC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4—2009年间收治的171例广泛期SCL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86例接受胸部3DCRT和全身化疗,85例只接受全身化疗。放疗采用超分割(1.5 Gy/次,2 次/d)或常规分割(2.0 Gy/次,1 次/d)方式,总量40~62 Gy。化疗方案为铂类联合依托泊甙。生存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100%。全组中位OS期、2年OS率、5年OS率全组分别为15个月、31.5%、2.4%,放疗组的分别为18个月、35.3%、2.4%,化疗组的分别为12个月、14.5%、2.4%(P=0.023)。全组中位PFS期、1年PFS率、2年PFS率全组分别为8个月、27.5%、2.4%,放疗组的分别为9个月、35.4%、6.0%,化疗组的分别为6个月、20.5%、6.0%(P=0.004)。放疗组中超分割总量45 Gy的22例患者中位PFS期11个月,常规分割总量60 Gy的26例患者中位PFS期9个月(P=0.037)。多因素分析显示3DCRT、4周期以上化疗是预后有利因素(P=0.008、0.001)。结论 胸部放疗能改善广泛期SCLC患者OS和PFS,总量45 Gy超分割放疗较佳。胸部放疗和4周期以上化疗对OS是独立的预后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的LC、长期OS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04—2013年间本院接受同期放化疗的373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放疗剂量分为<60 Gy组99例、60 Gy组155例、>60 Gy组1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C、OS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疗剂量<60 Gy组,60 Gy组和>60 Gy组3、5、7、10年样本量分别为97、96、56、38例,146、141、72、17例和118、115、56、20例,其LC率分别为55.3%、51.4%、48.9%、48.9%,65.1%、60.1%、55.1%、55.1%和49.4%、45.1%、37.7%、37.7%(8年)(P=0.020);OS率分别为35.4%、26.1%、22.0%、22.0%,49.0%、41.3%、32.1%、28.9%和31.1%、25.2%、14.5%、12.9%(8年)(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体积≤44 cm3、Ⅰ—Ⅱ期患者60 Gy组LC率优于<60 Gy组(P=0.040、0.035),而OS率则优于其他两组(P=0.001、0.003,P=0.045、0.006);而对于肿瘤体积>44 cm3、Ⅲ期患者60 Gy组LC率优于>60 Gy组(P=0.011、0.015),OS率优于其他两组(P=0.045、0.006,P=0.033、0.002)。>60 Gy组RE、RP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07、0.0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剂量及非手术T分期、N分期是预后影响因素(P=0.004、0.008、0.037)。结论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剂量以60 Gy为优,接受>60 Gy放疗剂量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Ⅰ—Ⅱ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WR-DLBCL)患者化疗达CR后接受辅助放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2013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0例Ⅰ—Ⅱ期WR-DLBCL资料,全部接受至少2个周期CHOP或R-CHOP化疗并达CR。R-CHOP组43例(含放疗25例),CHOP组87例(含放疗76例)。29例接受了单纯化疗,101例接受了放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量为10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0、1分的5年OS率分别为95.6%、80.1%(P=0.000),5年DFS率分别为95.7%、75.4%(P=0.029);单纯化疗、放化疗的5年OS率分别为77.1%、91.7%(P=0.048),5年DFS率分别为77%、87.4%(P=0.03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均是OS、DFS影响因素(P=0.047、0.003),加用放疗对DFS获益有关(P=0.039),但与OS无关(P=0.133)。结论 疗前ECOG评分低的Ⅰ—Ⅱ期WR-DLBCL患者预后较好,对化疗后获CR者加用辅助放疗可能获益,但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3年1376例Ⅰ、Ⅱ期(T1-2N0-1/T3N0)单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疗效。930例(67.6%)同时接受化疗,先放疗后化疗 517例,先化疗后放疗 413例。1055例(76.7%)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86例(39.6%) HER-2阳性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55个月,10年样本量 90例。全组5、10年OS率分别为98.6%和91.5%,DFS率分别为94.6%和82.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6)、T分期(P=0.006)、N分期(P=0.004)、脉管癌栓(P=0.038)和放疗距手术时间(P=0.048)是DFS独立预后因素。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44)和ER水平(P=0.026)是DFS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临床疗效满意。影响DFS率的因素包括年龄、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和放疗距手术时间。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的DFS率和N分期与ER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累及野照射(IFI)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不经意照射剂量(IID)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4年间接受根治性放疗的 81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分析治疗失败模式、IID大小及IID大小与复发及患者长期生存的关系等。Kaplan-Meier法计算OS、LC率并Logrank法检验,ROC曲线分析VPTV-NX的预测价值,Spearman法相关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1、3、5、 8年 OS和LC分别为68%、33%、21%、11%和77%、46%、36%、20%。治疗后单纯局部区域复发 21例 ,单纯远处转移 15例 ,复发伴远处转移 3例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PTV-N40~50能有效预测野外复发( P= 0. 004~ 0.031),其预测最佳临界点值分别为71.5%、68.5%和58.5%。VPTV-N40~50大小与患者长期OS无关( P= 0. 601~ 0.826),但与照射野外复发显著相关( P= 0. 005~ 0.010)。VPTV-N40~50大小与≥2级放射性损伤均无关(r= 0.151~ 0.027, P= 0.108~ 0.809)。结论 食管癌接受三维适形IFI时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所得较大的IID可能能起到预防亚临床病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2006—2014年间接受3DRT食管癌患者 307例,其中Ⅱ期 73例、Ⅲ期 234例。中位放疗剂量60 Gy,同期化疗方案为PF (166例)、TP (82例)、单药P (5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5年样本量分别为130、45例,1、3、5年OS和PFS率分别为85.6%、53.8%、36.9%和74.6%、43.7%、33.1%,中位OS、PFS期分别为41.6、29.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和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和化疗方案(P=0.007和0.013、0.000和0.000、0.000和0.000、0.002和0.000、0.141和0.005、0.018和0.16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病变部位、化疗方案是影响OS因素(P=0.024、0.000、0.007、0.028),病变部位、病变长度、N分期是影响PFS因素(P=0.004、0.033、0.035)。放疗剂量 50~60、>60~70 Gy的中位OS期和PFS期分别为47.4、37.8个月(P=0.469)和34.1、25.1个月(P=0.233)。结论 Ⅱ—Ⅲ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联合用药优于单药,低剂量与高剂量放疗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FDG PET-CT显像对复发鼻咽癌疗效监测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2008—2013年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的92例复发鼻咽癌,按中国2008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再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11、39、34例,其中复发T分期(rT1)、rT2、rT3、rT4期患者分别为10、11、38、33例。28例同时伴有颈淋巴结复发。所有患者均于疗前行全身或头颈部FDG PET-CT并接受放疗±化疗,分别分析SUVmax及临床各因素与临床预后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LRFS、RRFS、DMFS,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年OS、DFS、LRFS、RRFS、DMFS分别为33.6%、32.1%、32.8%、31.8%、33.7%。肿瘤SUVmax中位数为8.35(2.70~21.50)。与3年OS相关最佳截断点SUVmax为7.0,SUVmax≤7.0、>7.0患者3年OS分别为42.0%、28.3%(P=0.01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SUVmax、rN分期与OS相关(P=0.023、0.019、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SUVmax和rN分期是OS、DFS、DMFS影响因素(HR=1.68,P=0.045和HR=2.23,P=0.003;HR=1.67,P=0.042和HR=2.39,P=0.001;HR=1.77,P=0.025和HR=2.40,P=0.001)。结论 SUVmax可能是影响复发鼻咽癌OS、DFS、DMFS的有效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术后IMRT对肢体和躯干软组织肉瘤患者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1年收治的80例肢体和躯干体壁软组织肉瘤患者资料。全组患者功能保全手术后均行IMRT,其中原发肢体的51例,原发躯干体壁的29例。71例患者获得阴性手术切缘。中位放疗剂量为64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为43例,5年LC率为88%、DMFS率为75%、PFS率为73%、OS率为84%。手术切缘阴性者5年LC率显著高于阳性切缘者(90%比65%,P=0.023),原发肿瘤≤5 cm者的5年OS率显著高于>5 cm者(95%比69%,P=0.041)。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切缘是LC率的影响因素(HR=5.33,95%CI为1.19~23.86,P=0.029)。随访期间水肿和关节僵硬总发生率分别为18%和10%。结论 肢体和躯干体壁软组织肉瘤患者行术后IMRT可获得良好LC率,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失败模式,并依据其失败模式讨论术后放疗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7-2010年符合入组条件的227例pT3N0M0期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主要分析其单纯手术后失败模式,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来探讨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性放疗意义及适合人群。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LR、DM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治疗后出现胸腔内LR 58例(25.6%),DM 27例(11.9%),其中10例为LR+DM。单纯胸腔内纵隔淋巴结复发所占比率为50%(29/58)。单因素分析显示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3、5年OS率低于胸中、下段患者(P=0.000),而其胸腔-区域复发率高于后两者(P=0.047);低分化鳞癌患者3、5年OS率低于中高分化鳞癌患者(P=0.005),而其DM率高于后者(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为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14、0.010);病变部位为影响患者胸腔内LR的影响因素(P=0.046);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为DM的影响因素(P=0.000)。结论 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行常规胸腹两野根治术后胸腔内LR为其主要治疗失败模式,且胸上段食管癌高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建议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胸上段患者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子线IORT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4年本院行电子线IORT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共167例患者的OS期、LR率、不良反应。IORT剂量10~20 Gy。术后12例体外照射、56例同步CRT、17例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中位OS期10.3个月,2年OS率为22.0%。中位PFS 6.3个月,2年PFS率为9.9%。CSS期11.2个月,2年CSS率为23.6%。仅行IORT时,<15 Gy、15 Gy和>15 Gy的中位OS及1年OS率分别为6.2个月和10.0%、9.1个月和39.6%、22.2个月和74.4%(P=0.000)。术后辅助治疗模式中IORT+CRT的中位OS期11.6个月,生存最佳(P=0.033)。单因素分析显示IORT剂量、肿瘤大小和限光筒直径为影响预后因素(P=0.000、0.006、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IORT联合术后放疗、IORT剂量为影响预后因素(P=0.006、0.000)。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电子线IORT是安全有效治疗手段,避开胃肠组织前提下适当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术后CRT可更好延长生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LR是否<150,将患者分为低PLR组(<150)125例和高PLR组(≥150)5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1、2、5年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的肿瘤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白蛋白低(P<0.05)。高PLR组和低PLR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4.2%、37.3% 和89.6%、77.6%、5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高PLR组和低PLR组1、2、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56%、42.4%、23.7% 和84.8%、72.0%、4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PLR、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年龄及白蛋白与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6.344,95%CI:4.125~9.757,P<0001);TNM分期、PLR和白蛋白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4.600,95%CI:3.272~6.468,P<0.001;HR=1.630,95%CI:1.070~2.483,P=0.023;HR=0.470,95%CI:0.259~0.853,P=0.013)。结论 术前PLR是影响胃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OS的预后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术后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2例脊髓室管膜瘤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并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结果:中位随访61.5月,11例发生术后复发,复发时间在1~80月,平均39.4月,9例为原位复发,2例发生全中枢播散。随访中,患者死亡3例,均为肿瘤相关死亡。3年、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 68.8%(22/32)、65.6%(21/32),3年、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3.8%(30/32)、90.6%(29/32)。手术切除程度、病理级别、放疗对无进展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12、P=0.004、P=0.000),全切除术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次全切除术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性别、年龄、术后化疗既不影响无进展生存率,也不影响总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放疗影响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0.061,95%CI:0.016~0.237,P=0.000)。结论:手术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部分切除和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术后放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手术切除程度、病理级别和放疗影响室管膜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T1-2N1M0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与否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接受改良根治术后129例T1-2N1M0期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行术后常规放疗(放疗组),68例未行放疗(未放疗组)。分析两组5年总生存率、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以及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全组患者中27例(20.9%)出现局部区域复发。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提高了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88.5% vs. 70.6%,P=0.017)和5年无病生存率(78.7% vs.63.2%, P=0.068)。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2.4%(P=0.3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淋巴结阳性数、是否放疗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放疗(HR=3.432,P=0.010)和淋巴结3枚阳性(HR=2.915,P=0.020)是影响局部区域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术后放疗可明显改善T1-2N1M0期TNBC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淋巴结3枚阳性者局部控制更差,增加区域淋巴结照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427 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方法分析其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复发及生存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基因型分布为Pro/Pro 型18.3%(78/427)、Pro/Arg型44.0%(188/427)、Arg/Arg型37.7%(161/427)。3 种基因型间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 )、无远处转移生存(DDFS)及总生存(OS)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427 例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为303 例,其中Arg/Arg基因型患者OS明显优于Pro/Pro 基因型患者(χ2=6.330,P=0.042)。 在多因素分析中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是ER阳性患者LRFS、LRRFS 、DD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Pro/Pro 基因型的患者较Arg/Arg基因型的局部复发风险增加5.9 倍(HR= 5.9,95%CI 1.1~31.1,P=0.036),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增加3.1 倍(HR= 3.1,95%CI 1.1~9.1,P=0.039),远处转移风险增加2.8 倍(HR= 2.8,95%CI 1.3~6.0,P=0.010),死亡风险增加4 倍(HR= 4.0,95%CI 1.3~12.0,P=0.013)。 结论:在ER阳性的乳腺癌术后接受放化疗患者中,Pro/Pro 基因型的局部及局部区域复发风险、远处转移风险、死亡风险均高于Arg/Arg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局部晚期未手术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按纳入标准搜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未手术、局部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162例.对相关预后因素分别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位年龄73.6岁,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9.4个月,1年生存率为71.0%,2年生存率为35.9%.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示:年龄(x2=7.94,P=0.00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x2=42.12,P=0.000)、放化疗联合与否(x2=14.99,P=0.000)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示:ECOG评分(HR=0.30,95% CI为0.19 ~0.46,P=0.000)、N分期(HR =0.65,95%CI为0.44 ~0.95,P =0.02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COG评分和N分期是影响未手术、局部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胸中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危险因素,并依据结果讨论术后放疗靶区设计方案。方法 对2007—2012年间收治的 913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根治性术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治疗后出现腹腔淋巴结复发的因素,并比较高危人群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与腹腔淋巴结复发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疗后 37例出现腹腔淋巴结复发,复发率为4.1%;复发部位共53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低分化鳞癌、pT3+4期、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数≥3个和术后显示腹腔淋巴结阳性为影响腹腔淋巴结复发因素(P=0.032、0.001、0.009、0.000)。多元回归分析病理T分期、术后病理显示腹腔淋巴结阳性为影响腹腔淋巴结复发因素(P=0.011、0.000)。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术后腹腔淋巴结阳性和pT3+4期患者OS和LC,而对降低DMFS作用有限。结论 T分期和术后腹腔淋巴结阳性为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对pT3+T4期期和术后病理显示腹腔淋巴结阳性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