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0引言食管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平均水平列恶性肿瘤前列[1]。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已是临床中晚期,自然病程仅6~8月[2]。在欧美同步放化疗已成为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它包括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同步放化疗及非手术同步放化疗。本文综述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近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症状隐匿, 疾病发现时大多已到局部晚期, 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推荐同步放化疗, 然而放化疗后复发率高。复发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联合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 但复发患者治疗后生存率仍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各项实体肿瘤中应用, 对晚期及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也得到了认可。文章通过对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包括免疫治疗在内各项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旨在为该类患者提供疗效高毒性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所有患者行同步放化疗,中位放疗剂量60Gy。治疗后1~3月评价肿瘤的治疗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3~103月)。3年总生存率47.6%,中位存活时间35月。总体反应率70.9%(73/103),完全缓解率41.7%(43/103)。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后肿瘤的反应(P=0.000)、至复发的时间(P=0.028)及ECOG评分(P=0.090),有益于总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后肿瘤的反应(P=0.000)及ECOG评分(P=0.010)为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步放化疗后,共70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39例局部复发,22例远处转移,9例远处转移伴局部复发。结论:同步放化疗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治疗后取得完全缓解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率低,发现时绝大部分已失去手术机会,放疗或化疗生存率也不乐观。近年研究表明,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成为标准治疗方式。我国食管癌以鳞癌为主区别于欧美国家,研究适合于我国食管癌特点的同步放化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单一疗法疗效均欠佳,综合治疗已广泛应用临床。同步放化疗,包括单纯同步放化疗和术后、术前同步放化疗已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或术前同步放化疗较单一的手术或放疗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毒性增加在可接受范围内。近年来一些新药也显示了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虽然治疗模式多样但总体5年生存率较低。基于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是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标准。随着食管癌手术术式的革新、放疗靶区及技术的进步、化疗药物和方案的优化以及靶向、免疫治疗的加入,使食管癌患者在不降低生存质量的前提下,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时间。本文查阅了近期发表的食管癌治疗相关文献,重点回顾了食管癌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汇总,对食管癌围手术治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和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方法 16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91例;序贯放化疗组77例.同步放化疗组:放疗2 Gy/次,总量50~ 56 Gy.同步化疗2周期,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4周期;序贯放化疗组:放疗2 Gy/次,总量60 ~64 Gy.待放疗结...  相似文献   

8.
许亚萍  毛伟敏 《中国肿瘤》2015,24(11):938-943
摘 要: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学科综合治疗疗效较单纯手术、放疗或化疗疗效有显著性提高,CROSS试验结果使新辅助放化疗成为以腺癌为主的西方国家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手段。然而一些研究发现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序贯手术与序贯放疗的总生存相似。全文就针对新辅助放化疗后疗效显著患者继续手术或非手术干预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研究组38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 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并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化疗结束后2周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直接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性切除率为94.7%(36/38),对照组完全性切除率73.3%(22/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5.3%、42.1%和66.7%、30.0%、16.7%,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应用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临床分期,提高完全性切除率,并可提高术后1、2、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前放化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路军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5):897-899
手术治疗是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对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但是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存在较多的局部区域复发,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多个大型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提示,无论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还是腺癌,联合应用同步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常用的同步化疗方案为顺铂及氟尿嘧啶方案,而放疗剂量及靶区不一。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后病理例完全缓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因而疗前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选择对放化疗抗拒的食管癌患者直接接受手术治疗,避免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时机的延搁。目前的常规临床检查手段难以预测及早期判别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联合应用分子生物标记物有望选择放化疗敏感的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而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则直接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实现食管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分析早期宫颈腺癌、腺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6—2012年ⅠB—ⅡA期宫颈腺鳞癌62例、腺癌149例、鳞癌2687例,部分术后盆腔±腹主动脉延伸野±后装放疗,行DDP、TP和FP化疗。一般临床资料χ2检验,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结果 腺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相近(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宫体受侵、病理分级、病变类型的P=0.639、0.107、0.522、0.956、0.204、0.182),高危腺癌即使辅助放(化)疗复发率仍高于低危患者(P=0.000)。手术+放疗中位生存期似乎腺鳞癌<腺癌<鳞癌(腺鳞癌比腺癌P=0.787;腺癌比鳞癌P=0.134;腺鳞癌比鳞癌P=0.582);手术+同步放化疗中位生存期似乎腺癌<腺鳞癌<鳞癌,腺癌与鳞癌间不同(腺癌比腺鳞癌P=0.131;腺鳞癌比鳞癌P=0.643;腺癌比鳞癌P=0.000)。腺鳞癌、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比术后放疗的近期不良反应率均更高(P=0.037、0.003),远期不良反应相近(P=0.861、0.655)。腺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较术后放疗远处转移率低(P=0.003),中位OS、DFS期似乎延长了17个月(P=0.811、0.799);腺癌似乎分别减少了11个月和9个月(P=0.330、0.115)。结论 早期高危宫颈腺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较放疗可减少远处转移率,腺鳞癌和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较放疗并不改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术前同时放化疗加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初诊时病变多为中晚期,预后很差。多年来,行同时放化疗治疗食管癌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为了提高疗效,国外目前较多地研究术前同时放化疗加手术治疗食管癌,初步结果尚令人满意,5年生存率可达到30%~40%;术前同时放化疗与单纯手术及与单纯同时放化疗相比较都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术前同时放化疗加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但患者可以耐受。术前同时放化疗加手术治疗食管癌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措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的长期OS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2007—2013年间共46例食管鳞癌患者入组,化疗方案为顺铂75 mg/m2分3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共1个周期。同期3DCRT 常规分割40 Gy。放疗结束后4周行手术切除。结果 全组46例患者均完成术前放化疗,44例接受手术切除。术前放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轻微。R0切除率为96%,pCR率为30%。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声嘶、颈部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4%、7%、5%、2%、2%。全组1、3、5年样本数分别为38、29、27例,OS率分别为84%、54%、45%。pCR组与非pCR组1、3、5年OS率分别为89%、49%、49%和82%、60%、44%(P=0.681)。37例放化疗后降期的1、3、5年OS率分别为94%、68%、57%,稳定+上升的7例分别为43%、0、0(P=0.000)。结论 术前同期放化疗能提高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术后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放化疗后降期患者的长期OS显著提高,但还需大样本观察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与单纯手术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生存资料、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期间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计1450例患者。结果显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组有更高的2、5年总生存率(RR=1.14,95%CI为1.05~1.23,P=0.00)和2、5年无进展生存率(RR=1.56,95%CI为1.05~2.32,P=0.03);提高了R0切除率(RR=1.10,95%CI为1.05~1.14,P=0.00),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RR=2.45,95%CI为1.37~4.38,P=0.00)。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均相近(RR=1.12,95%CI为0.79~1.59,P=0.51和RR=1.78,95%CI为0.90~3.52,P=0.10)。结论 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较单纯手术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一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与单纯手术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生存资料、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期间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计1450例患者。结果显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组有更高的2、5年总生存率(RR=1.14,95%CI为1.05~1.23,P=0.00)和2、5年无进展生存率(RR=1.56,95%CI为1.05~2.32,P=0.03);提高了R0切除率(RR=1.10,95%CI为1.05~1.14,P=0.00),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RR=2.45,95%CI为1.37~4.38,P=0.00)。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均相近(RR=1.12,95%CI为0.79~1.59,P=0.51和RR=1.78,95%CI为0.90~3.52,P=0.10)。结论 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较单纯手术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一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尼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或术后残存或复发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开展前瞻性Ⅱ期试验,入组条件:有可测量病变的不可手术或术后残存或复发胃癌,病变可行放疗,预期生存>3个月。患者接受IMRT (PGTV 54 Gy分30次,±淋巴结预防区域45 Gy分25次)和同步卡培他滨(每天1 600 mg/m2,第1—35天)及尼妥珠单抗(200 mg,1 次/周)化疗。用CTCAE3.0和RECIST标准评估急性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2010—2013年纳入30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35~66岁)。23例为术后残存或复发,7例为不可手术患者。28例入组前接受化疗且均为疗后稳定或进展。同步放化疗期间5例(17%)3级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下降(10%)。疗后1个月野内客观缓解率和病变稳定率、全身客观缓解率和病变稳定率分别为43%(CR 4%、PR 39%)和50%、32%和43%。结论 对不可手术或术后残存或复发胃癌患者,尼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安全,耐受性、近期疗效、放疗野内控制性均好。临床试验注册 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1180166。  相似文献   

17.
临床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佳治疗方案仍未确定,根治性同期化放疗为目前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诱导化疗后同期化放疗并不优于标准的同期化放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并未能提高总生存率,但新辅助同期化放疗后肺叶手术切除能提高总生存率.同期化放疗后继续巩固化疗作用仍有争论;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维持治疗也未能带来生存受益.预防性脑照射仅能降低脑转移率,并未能提高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The optimal role of chemoradiotherapy in the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clinical trials,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is considered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medically inoperable or surgically un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 This modality provides survivals comparable to those in Western series of surgery alone and is one of the standards of care even for resectable-stage disease. Recent reports of primary chemoradiotherapy from Japan suggest survival comparable to that of surgery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I disease, but radical surgery is still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T2–3NanyM0 disease in Japan. However, it is clear that this approach has limitations in treatment outcomes. Trimodality therapy, i.e.,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is more favored than surgery alone in clinical practice,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although current data from randomized trials are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this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local control rate of chemoradiotherapy, intensification of the radiation dose has been attempted, but this has failed to demonstrate any superiority in terms of local control or survival. The addition of new agents, including molecular targeting agents, to the current standard chemoradiotherapy has shown more promising results and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 future studies. Salvag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ho do not achieve a complete response (CR)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treatment results. Salvage surgery, as well as endoscopic resection, in selected patients, may provide an improvement in survival. Until high rates of local control can be consistently achieved with chemoradiotherapy alone, these salvage treatments will be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for esophageal cancer, and should be active areas for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9.
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鳞癌的治疗日趋综合化、个体化,围绕手术这个基石,有诸多组合模式,如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术后放化疗、围手术期化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及新辅助放化疗等,也包括非手术治疗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模式,更有新的治疗模式的探讨。其中,新辅助放化疗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本文对上述治疗模式加以简要综述,以期规范食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