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18例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年龄﹑症状﹑病情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预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yn﹑CK﹑CgA﹑CD56﹑EMA﹑NSE﹑TTF-1﹑Ki-67﹑S100的表达.结果 所有18例患者中,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0.2±5.3)岁;16例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表现为月经不规则伴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赘生物;ⅠB1期8例﹑ⅠB2期5例﹑ⅡA2期2例﹑ⅢB期2例﹑ⅣB期1例;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呈圆形或短梭形,大小及形态较一致,呈不规则巢片状分布,细胞质少,核深染,核仁不明显,多见核分裂象;15例为单纯宫颈小细胞癌,2例合并中分化腺癌,1例合并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中,NSE 100.00%,CK 100.00%,EMA 88.89%,Syn 94.44%,CD 5672.22%,CgA 77.78%,TTF-133.33%,S10011.11%,Ki-6770%~90%;肿瘤大小在1.5~6 cm,11例患者于2年内死亡.结论 SCCC为神经内分泌癌,是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免疫组化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2009年以来粤北人民医院确诊的10例子宫颈小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肿瘤细胞弥漫或呈巢状分布,肿瘤细胞小而一致,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少,核深染,核仁一般不明显,核分裂象多,局部可见菊形团样结构及灶状坏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阳性率Syn 100%,NSE 70%,CD56 80%,CgA 60%,CK 80%,EMA 70%及P16 90%。 结论 SCCC是一种少见的宫颈上皮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低,预后差,其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SCC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 SCCC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Syn、CgA、CD56、NSE、CK、P16、P63、CK5/6、CD117、TTF-1、Ki-67的表达,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宫颈接触性出血就诊。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卵圆形或短梭形,小且较为一致,胞质少或无,染色质细颗粒状,胞核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伴大片坏死。其中2例合并鳞状细胞癌成分,3例合并腺癌成分。免疫组化示所有病例 CK 不同程度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 NSE(7/8)、CD56(6/8)、Syn(5/8)、CgA(4/8),且至少有2种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随访8例患者,2例死亡,2例复发。结论: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免疫组化有一定特异性,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王桂英  梁晋军  王丽玲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35-936,973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SCCC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 8例患者年龄33~64岁,中位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大小一致的小圆细胞组成,2例合并鳞癌,1例合并腺癌。免疫组化:CK和EMA(+);小细胞Syn和NSE(+),CgA灶状(+),LCA和Vim(-)。结论 SC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对诊断SCCC有一定帮助,应与宫颈的小细胞鳞状细胞癌、类癌、淋巴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宫颈小细胞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显示为3种不同分化的细胞区域,小细胞区肿瘤细胞小而圆,胞质少,核染色质深,核仁不明显,分裂相活跃,可见坏死,肿瘤细胞呈片状浸润;合并鳞癌及腺癌分化。免疫组化:小细胞癌CK、NSE和Syn(+),CgA和LCA(-);腺癌CEA(+)。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应与宫颈的小细胞鳞状细胞癌、淋巴瘤、肺转移性小细胞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宫内膜间质肉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嗜铬蛋白A(CgA)、突触素(Syn)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TTF-1)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在SCLC中的意义及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56、CgA、Syn及TTF-1在62例SCLC及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腺癌22例,鳞癌12例,大细胞癌6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表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CLC组织中CD56、CgA、Syn及TT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5%、9.7%、87.1%、80.6%;NSCLC组织中CD56、CgA、Syn及TT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15.0%、47.5%。CD56、Syn及TTF-1在SCLC与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2.21~74.89,P<0.01);CgA在两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LC中4项指标的表达在不同病理学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56、CgA、Syn及TTF-1在SCLC与NSCLC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其联合检测对SCL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Pan)、CK(H)、CK(L)、EMA、TTF-1、Syn、CgA、NSE、CR、MC、CD34、Vim.结果 女性33例,右肺25例,右肺下叶15例,左肺下叶11例.立方形细胞和圆形细胞构成乳头状、实性区、硬化区、出血区4种相互移行的组织结构,乳头状结构最常见,出血性结构最少见.表面立方形细胞表达EMA、CK(Pan)、TTG-1,间质内圆形细胞表达EMA、TTF-1、Vim;两种细胞均无间皮及血管内皮标记的表达,个别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Syn、NSE、CgA.结论 立方形与多角形细胞均为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具有异质性,表现不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入院治疗的SCLC患者226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yn、CgA、CD56、CK、TTF-1表达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226例SCLC患者Syn、CgA、CD56、CK、TTF-1的阳性率分别为86.7%(196/226)、65.5%(148/226)、80.5%(182/226)、89.4%(202/226)和91.2%(206/226);1年生存率为75.2%(170/226),3年生存率为34.5%(78/226),5年生存率为11.5%(26/22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TTF-1表达和治疗方式与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TTF-1表达和治疗方式与SCLC患者生存时间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SCLC大多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且多数表达广谱CK和TTF-1,其中TTF-1表达及治疗方式与SCLC的预后相关,是影响其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故对SCLC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沈剑  钱璐 《中外医疗》2016,(29):31-33
目的:探讨40例小细胞肺癌中传统神经内分泌(NE)标记物CgA、CD56、Syn表达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预后影响。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40例。 CgA、CD56、Syn的表达情况依据免疫组化报告,随访所有病例至少1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日期截止到2016年4月。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中,CgA阳性率30.0%,CD56阳性率87.5%,Syn阳性率62.5%。CgA、CD56、Syn的表达均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NE表型与SCLC的无进展生存相关(P<0.05)。结论SCLC的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神经内分泌表型,CgA、CD56、Syn的共同表达,是其无进展生存期较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垂体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病理、临床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位于鞍内或鞍上的18例垂体细胞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其中男女各9例,年龄11~69岁,中位年龄44岁.免疫组化观察CK、EMA、Vim、S-100、GFAP、TTF-1、CD56、Syn、CgA、Ki-67表达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五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幼生  解娜  罗志飞 《海南医学》2011,22(5):146-149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对5例SCCC进行观察,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43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小而圆,胞质少,核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活跃,瘤细胞呈片状浸润分布,常伴有坏死。3例合并腺癌,其中2例伴有HPV16/18型感染。免疫组化示5例均表达至少2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常伴有腺癌分化,并与HPV感染相关,其侵袭性强、预后差,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宫颈小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智  刘宝瑞  樊祥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1):986-988,i0007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小细胞癌(SCCC)中的表达及其与SCCC病理和临床的关系,为预测SCCC转移、评价预后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VEGF在SCCC中的表达. 结果:4例SCCC组织中VEGF均为阳性.结论:VEGF与SC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CCC早期即有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以及病情进展迅速均与VEGF的高表达有关.VEGF可作为评估SCCC的淋巴结转移状况、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 (SCCC) is a rare disease with highly aggressive behaviour and is pathologically hard to diagnose.In this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condition were examined.Clinical records and follow-up data of 7 cases of SCCC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Our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non-recurrent cases initially presented irregular vaginal bleeding or increased apocenosis of varying degrees.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the stroma was diffusely infiltrated with small monomorphous cells ranging from round to oval shape.Three cases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confirmed.One case was accompanied with squamous cell cancer.Of the 7 cases, one case was classified as stage Ⅰb 1, two stageⅠ b2, one stage Ⅱ a, one stage Ⅱb , and one stage Ⅲ b.On the basis of their stages of condition, one subject with stage III b underwent chemotherapy, and one with stage Ib2 received extensive hysterectomy plus pelvic lymphadenectomy, while the other 5 cases were treated by extensive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in combination with pre-and/or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Of the 7 patients, 4 had relapse-free survival of 14, 14, 16 and 28 months respectively.It is concluded that SCCC is an aggressive tumor with propensity for early pelvis lymph node metastases.Early-stage patients should be treated by extensive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in combination with pre-and/or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期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为临床进一步了解SCCC提供帮助。方法对于肿瘤直径大于4cm的患者先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EP(铂类+VP16)或VAC(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手术方式为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如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则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辅助化疗4~5个疗程,化疗方案仍为EP或VAC,部分患者辅助放疗。结果ⅠB1期10例、ⅠB2期2例、ⅡA期8例,深间质浸润、脉管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5%、40%、25%;Syn、NSE、CgA阳性率分别为75%、90%、80%,CerB2、p53阳性率分别为30%、35%。单纯放疗及手术治疗各1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3例,辅助放疗或同步放化疗15例。平均随访36个月,1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0%,平均生存期417个月。结论SCCC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深间质浸润、脉管、淋巴转移率高,常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放化疗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期因子在胃癌中的定量检测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测定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中期因子的含量,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中期因子与胃癌诊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血清中中期因子水平及切除肿瘤组织中中期因子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30例)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比较,并比较胃癌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的血清中期因子水平.[结果]胃癌患者组血清中期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转移组中期因子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36例胃癌患者中有28例肿瘤组织中中期因子高表达,癌旁正常组织染色不表达或低表达.[结论]血清中中期因子表达水平的升高对胃癌的诊断有意义,与胃癌的转移也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肺多形性癌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自2000年12月~2005年11月,共5例肺多形性癌患者在该科进行治疗。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3.2岁。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部位以右肺多见。术前4例取到痛理,均未获得正确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包括:全肺切除2例,肺叶切除2例,联合肺叶切除1例。pTNM分期包括ⅠB期2例,ⅡB期2例。ⅢA期1例。术后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多形性癌。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个月,平均9.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存活。结论 肺多形性癌的扩散主要以局部生长和浸润为主,淋巴和血行转移较晚。术前活检对于这种肿瘤的诊断意义不大。吸烟可能是多形性癌的诱发因素之一。积极进行扩大切除手术.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原癌基因c-myc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手术中获得的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新鲜标本共39例,提取其总RNA,然后进行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比较MMP-9及c—myc mRNA在不同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不同患者血清中的MMP-9水平。结果在甲状腺癌组织中,MMP-9及c—myc mRNA的表达均显著性高于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其他3组问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患者同时伴有血清MMP-9水平的显著性升高。结论MMP-9及c—myc mRNA的表达增高及血清MMP-9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肠癌组织细胞的表达以及它们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1例(包括各个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大肠组织的Fas/FasL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Fas阳性率为48.8%,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阳性率92.7%(P<0.01)。大肠癌组织FasL阳性率为53.7%,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L阳性率4.9%(P<0.01)。在不同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中,Fas阳性率分别为:A期87.5%,B期66.7%,C期25.0%,D期21.2%。而FasL阳性率分别为:A期25.0%,B期33.3%,C期66.7%,D期88.8%。随着Dukes分期的递升,Fas阳性率呈递减趋势,而FasL阳性率呈递升趋势。【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Fas表达下调,以及FasL表达上调,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这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增殖。Fas/FasL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