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66例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按性别、来源、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报告中,来源于住院的患者最多,占72.7%,引发ADR的药物剂型水针剂占84.3%.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瘙痒、恶心、呕吐、胸闷、气憋、心悸等。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的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崔秀娟  崔玉红 《中外医疗》2009,28(30):76-76
目的总结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216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总结及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以以老年人最多(50.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52.3%%)占第一位,其次为中药制剂(22.1%)、抗肿瘤药物(11.4%);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5.5%;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5.4%。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ADR的报告、监测及合理用药,以预防和降低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尤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的18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药品种类和剂型、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83例ADR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涉及的药品有58种,抗肿瘤药居首位(57例,31.15%),其次为抗菌药物(47例,25.68%)及中药注射剂(42例,22.95%);注射剂引起的例数最多;临床表现以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26.19%)、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4.39%)皮肤及附件损害(23.81%)较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成药制剂;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尽量采用口服给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并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药品不良反应35例,占总例数的60.34%,其次为中药制剂15例,占总例数的25.86%;其他为8例,占总例数的13.80%。结论临床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运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为临床提供准确及合理用药的数据服务,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药品不良反应121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勤  臧云吉  范岳邦  袁勇 《西部医学》2009,21(6):1014-10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67例,占55.37%;中药注射剂11例,占9.09%;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03例,占85.12%。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6.
周菊 《四川医学》2014,(2):252-253
目的 了解我院近一年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ADRs报告85例,分别从患者情况、给药途径、药物剂型、ADRs类型和临床表现、药物种类等各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s报告85例涉及44种药品.抗菌药物7种,ADRs 20例,占总例数23.5%,其次是中药制剂.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s 31例,占总例数36.4%,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16例,占总例数18.8%.18~60岁患者发生ADRs 58例,占总例数68.2%.结论 给药剂型过于集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加强ADR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出现了药物副作用的101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抗感染药物类别、种类、途径、年龄、性别、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涉及的器官系统等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1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中青年患者;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71.29%;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例数分别居第1,2位;ADR发生频率最高的3种药品是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罗红霉素缓释片、红花注射液;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结论应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及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充分、实际的参考资料,以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2.6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的药物共18大类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及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用药风险更大,故在设计治疗方案时更应该慎重,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11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涉及大约1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占总例数64.5%,其次为中药制剂、心脑系统药、抗肿瘤药.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92.7%,ADR可涉及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以皮肤系统及胃肠系统受累为主.结论 临床科室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某院2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1~12月上报的245份ADR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中药制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45例报告涉及16类药物,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33.1%),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26.5%),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较多(38.0%),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 25例(10.2%),严重ADR 6例(2.4%).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我院近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报的94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94份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共涉及药物6大类20个品种;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93例,占98.9%;阿齐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见,有16例,占17%;变异性反应最常见,占59.5%;重度药品不良反应1例,占1.06%.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1.08:l).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必须定期监测与分析不良反应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以期通过加强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9月收集到的136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136例,涉及的药物共79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静脉用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损害.结论: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技术指导,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进而有效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及53例ADR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建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35-136
目的介绍一年来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实践,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出规范管理ADR监测工作,才能够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数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全年收集、上报的53份药品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出合理有效的对策。结果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微生物制剂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种类;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别;静脉给药途径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老年人、男性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多发群体。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降低ADR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6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由于药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病例数有限,许多不安全因素不可预测。通过收集药品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报告,可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保障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63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例数最多的是药品科577例,占91.58%;年龄分段在18~59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67.94%;静脉给药是导致ADR的主要因素,占66.98%;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占58.73%,其次为中药制剂,占8.8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9.46%。结论应高度重视ADR上报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李晓锋  朱文侠  聂书伟 《吉林医学》2011,(17):3448-3449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抗菌药ADR 204例(男138例,女66例,年龄15~68岁),并对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204例ADR的发生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中药注射剂质量、静脉给药和患者年龄有关;男性(67.6%)高于女性(32.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常见临床表现。结论:抗菌类药物使用要严格掌握和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要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用药。临床用药务必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才能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眼科用药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眼科临床合理用药与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统计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科门诊与住院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报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中的544例药品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药品剂型、临床表现、排名前5位药品和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制订相应防控措施。 结果 眼科临床用药中,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荧光素钠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数量最多,含激素眼用制剂、中药注射剂、糖皮质激素会引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医师应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护士应密切关注用药后反应,药师应加强药学查房与医嘱点评工作,多方面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结论 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掌握眼科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强化重点人群和重点药物使用监护,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降低药源性损害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10~2013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上报的29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0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高,占84.83%,其次是口服给药,占9.66%,经眼用药占3.79%,经耳给药占0.69%,经鼻腔给药占1.03%。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主要为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发生例数为72例(占24.8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发生例数为52例(占17.93%),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大,占12.41%。结论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为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31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5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132例(占4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282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最多,有104例(占33.0%);其次是中药制剂,有92例(占29.2%).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02例(占32.3%).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ADR报告212例,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占63.21%;中药制剂占16.98%;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5.38%,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占55.60%。结论: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制剂,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2010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集的63例 ADR 报告分析.结果63例不良反应中,50~60岁患者 ADR 发生率最高占(36.5%);静脉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占(60.3%);由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中最多占(39.6%),涉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占(49.2%),结论 临床应加强重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视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