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病与并病,是《伤寒论》六经病证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病是指六经病证中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数经之证同时并见的情况;并病是指六经中一经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相继为病,也具有数经之证并见的临床表现。就《伤寒论》而言,仲景将外感热病发病过程中错综复杂的情况以六经病证加以框定  相似文献   

2.
合病、并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传变的特殊形式,也是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它体现了外感病发生与传变中证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人体脏腑经络的整体性。合病并病有区别也有联系,具有不典型性和广泛性。正确认识合病、并病,有助于对《伤寒论》条文的深入研究,更好的把握辨证论治的精神,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中明确的合病条文共7条,包括第32、33、36、172、219、256、268条,并病条文共5条,包括第48、142、150、171、220条.论述了合病并病的受邪情况、发病时间、证候轻重、证候类型及证候传变等.认为合病是外邪侵袭一经后影响他经或外邪分别侵袭两经或多经,同时出现多经证候;并病是外邪在传经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在阐述二经或三经证候混同出现时提出了合病和并病的概念。条文虽不多,但经文较难理解,后世医家对此颇多争议。本文拟对合病与并病的问题作粗浅分析,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四川中医》2021,39(9):27-29
病势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总体趋势,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病势"的角度,梳理《伤寒论》中合病、并病的条文后,提出阳经合病,在于"顺势";阴经合病,在于"并行";阴阳合病,在于"同治";阳经并病,在于"分治";阴经并病,在于"独行";阴阳并病,在于"取势"。临床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合病、并病,应当针对病势,组方用药,方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在阐述二经或三经证候混同出现时提出了合病和并病的概念。条文虽不多,但经文较难理解,后世医家对此颇多争议。本文拟对合病与并病的问题作粗浅分析,以求正于同道。1概念的引出仲景是在论述二经或三经证候混同出现时表述合病与并病的,但二者间有区别。合病为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并病是指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1]。如:“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曰合则汗”(《伤寒论》268条),此条从脉象上来看,“脉浮”为邪在太阳,“脉大”为邪在阳明,“上关上”,形容关脉长直有力,因寸主外,尺主里,关为半表里,关脉长直有力…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虽为伤寒立论,实乃外感内伤诸种杂病论治之准绳,尤其太阳病篇变证部分,将杂病辨证思维展示得最为完整。16条言:“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现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坏病”即变证,实乃杂病范畴。杂病由于证候复杂,变化多瑞,政治无定法。太阳病含上、中、下三篇,凡回74条原文j:阳主表,汗法为太阳病正治法,桂技汤证、麻黄汤证、表郁轻证为太阳病本证。主证不变,由体质、瘤疾或误治等原因致兼夹其他证候者,为太阳病兼证;其余内容当属太阳病变证范畴。…  相似文献   

8.
焦玄 《中医杂志》1997,38(4):200-202
在《伤寒论》原著中,明确指出合病与并病的仅有寥寥数条,而且,都集中在三阳系统的病变中。实际上,统观《伤寒论》的全部内容,这种发病形式并不少见。从六经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六经各子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可能产生两个以上的子系统的合病和并病。其中,尤其是并病的发病形式,更为多见。而且,不仅在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是中医学著作的四大经典之一。本文尝试通过打破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划分方法 ,以其中“太阳病篇”原文为例 ,对其进行重新划分、解析 ,力求突破创新 ,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伤寒论》原文 ,进而领悟其精髓 ,找到逻辑思维形式与传统中医理论的结合点。1 逻辑概述逻辑是一门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学科 ,到现在已发展有几个主要的分支 ,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其中形式逻辑简称逻辑 ,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思维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另外 ,在现代汉语里 ,逻辑亦指运用思维形式而言。本文中这两种含义均有涉及。思维有内容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黄梅春 《新中医》1998,30(5):51-51
六经合病并病治验举隅黄梅春江西省高安市太阳卫生院,高安市太阳圩乡(330809)《伤寒论》六经合病、并病的理论,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无论是外感疾病还是内伤杂病,不论何种疾病的任何阶段,只要辨证属六经合病或并病的证候,采用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毕伟博  黄飞  钟佩恩  李建峰  姜旻 《陕西中医》2023,(11):1592-1595
回顾现代中医学对俱病、两感、合病、并病的认知,及多个单经病叠罗的基本观点与分别治之的基本原则。从文字训诂到学理辩正,精研经方中合病、并病的理、法、方、药,分析原意,归结本旨,阐释合病、并病证候,将合病、并病原旨与目前认识对照,探讨三阴无合并病、合病非因邪甚、两感俱病、合并病异同等问题。推演合病、并病、分经论治三者之神髓,提出并治、合治、分治的“复合论治体系假说”。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病因病机还是用药特点方面,古今对失眠的认识是一脉相承,但现代医家在古人认识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各医家都以深入学习《黄帝内经》为前提,并结合当下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发展自己对失眠认识的理论,从而做出相应的治疗。由于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现代人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而导致的失眠越来越多,随之引发了更多的疾病。现代医家针对以上病因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多从肝、脾胃等脏腑定病位,从痰、郁、瘀等淫邪辨证定病性,但不离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并发展了"脑为神明之腑"的理论,并提出从肺论治失眠的观点。治疗方面,现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有进一步发展,多从情志方面着手,解郁化痰、安神定志,且各医家也总结出自己善用的对药以治疗失眠,为后学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修广慧  孙丰雷 《新中医》2015,47(4):320-321
<正>吐法作为"八法"之一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即是对吐法运用的描述。狭义的吐法即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方法;广义的吐法还包括"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张子和概括为"凡上行者,皆吐法也"。1吐法的作用机理古人认为除了直接祛除体内邪气,更重要的是吐能达气,"人之百病,无非治节不行,吐能达气,气从则无所不从,而  相似文献   

14.
藤平健认为并病为临床常见的疾病,是《伤寒论》的重要理论之一。但并病除《伤寒论》中明确记载的太阳、阳明二阳并病之外,还应包括太阳之表的并病,太阳与少阳之里的并病等7种。并根据“并病是二方证或多数方证并存,其症相互关联,其治应遵循先后的原则”,解释了《伤寒论》中阴证、阳证处方同时使用等有关问题。同时总结了慢性病应用并病理论的主要征侯及治法。  相似文献   

15.
新版<中医诊断学>:"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1].虽然证候是疾病一定阶段的证候,但临床患病大多不是单一的,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证候每每成为多种疾病"合病"、"并病"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6.
除汤剂煎服之外,中医的治疗有丸、散、膏、丹内服及洗、熨、贴、敷外用,中医传统给药途径以口服和皮肤给药为主,近、现代又有借鉴现代科技成果而出现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非药物治疗除针刺、艾灸之外,还有推拿、正骨等;此外还有针、灸、药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三部六病"中合病、并病的概念为标准,重新解读《伤寒论》中的条文,明确辨证关键,总结治疗原则和运用要领,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首次将泄泻病的古今医案进行全面总结、归纳后输入数据库,利用SA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等统计分析,运用文献学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泄泻病因病机、证候类型及用药规律内涵,对泄泻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的剖析,从整体上认识泄泻病的证治规律,期望为泄泻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方法,为泄泻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用药参考。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检索其现代中医医案库中所整理的来自于期刊文献、书籍、名医工作室的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验案,经过数据筛选、清洗、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501首,涉及药物245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甘草、茯苓、瞿麦、生地等,性味以寒性、平性、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及肝经为主,核心处方以八正散和知柏地黄丸为基础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多用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之药,同时滋阴补肾、疏肝解郁,虚实兼顾,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20.
温补法治疗肾虚消渴肇始于仲景,消渴病的发生与肾虚密不可分。消渴病日久,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故温补法多用于消渴之肾阳不足、阴阳两虚及命门火衰之证。历代医家均有相关论述,并遵循其法沿用至今,并在现代临床医学实践中获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