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菊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9):57-57
笔者总结1995年6月-2006年8月住院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13例救治体会,旨在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5年6月-2006年8月收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22~56岁.所有患者均在30~120min内发病,中毒症状:恶心、呕吐、流涎、胃部烧灼感、头昏、口唇及四肢麻木13例;心悸、气短、胸闷12例;心脏停跳感10例;发绀、昏迷、瞳孔散大、四肢抽搐、眼睑及颈部肌肉痉挛伴大汗淋漓3例;心律不齐11例,肺部闻及湿性啰音8例.心电图示I度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各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频发室性早搏8例;ST-T下移者10例. 相似文献
2.
覃玉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1):141-142
患者因头晕、头痛、腹痛4+h于2013年4月28日13:30入院.入院前半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腹痛,无畏寒发热,无晕厥,院外自购“藿香正气液”口服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2+h前患者突感四肢麻木,伴心悸,无四肢抽搐,无意识障碍.患者来我院途中突发大汗淋漓,呕吐淡黄色水样物1次,非喷射状,可见咖啡色样液体,未见血丝.入院查体:T35.0℃,HP 120次/min,R 23次/min,BP 100/60mm 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适中,神清神差,不断呕吐白沫,其中夹有咖啡色液体,见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检查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欠红润,颈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方法,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救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乌头碱中毒患者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明确的诊断,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进行以血液灌注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乌头碱类包括草乌、附子、附片。乌头碱中毒是基层急诊科的常见疾病,在冬季多见,因加工或服用不当可发生中毒,主要毒物为乌头碱,强烈兴奋迷走神经,作用于心脏,可导致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20例乌头碱中毒院前急救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根据病例进行分析,乌头碱中毒对机体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在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救治要点是及时正确使用阿托品和糖皮质激素,并根据心律失常选用相应药物.结论:在同时使用阿托品和糖皮质激素时,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因误服寺院自制藏药35粒(内含乌头碱,极量5粒/d)后感四肢麻木,恶心,呕吐3h,于2006年4月26日14:05急诊收入我院。入院查体:血压70/40mmH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中老年乌头碱中毒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36例乌头碱中毒的中老年患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心理反应特点及服毒原因,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患者中除1例因左室心力衰竭死亡外,其余35例患者均能够较好的配合急诊急救,抢救成功后送住院治疗,为后期的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心理护理对于乌头碱中毒的中老年患者不仅能够改善其在急诊急救过程中的一些不良情绪,而且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乌头碱植物如草乌、川乌、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草、抽山虎、附片等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顽症。由于使用不当或用药过量常导致中毒,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现将200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30例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例]男,25岁.主因风湿性关节炎服用白酒泡制的中药50 ml(2 000ml白酒中含草乌240 g),半小时后出现口脸发麻、心慌、气短,急诊入我院.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动态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的对策。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乌头碱中毒者入院(无心律失常时)及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治疗恢复正常心律后的QTd、QTcd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47例乌头碱中毒者入院时QTd、QTcd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中毒者治愈前后QTd、QTcd有显著差异,中毒者治愈后与对照组QTd、QTcd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Tcd可作为反映乌头碱中毒患者心脏损害程度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监测指标之一,并采取有效对策可达到抢救乌头碱中毒成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急性乌头碱中毒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经过。结果 26例好转。7例患者收入ICU,1例自动出院,1例服药量大,就诊时间过晚,急诊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1.4%(32/35),病死率8.6%(3/35)。结论掌握老年急性乌头碱中毒特点,迅速救治恶性心律失常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兼顾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救治,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乌头类植物药用加工后的干根3-4.5g水煎服,治疗风湿痛,外伤腰病,手足拘挛等。其根称乌头,支根称附子,含毒成分为乌头碱和苦乌头碱。1991年至1993年我院急诊科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在20岁-55岁,为治疗风湿病腰痛服用过量致中毒,其中4例饮用炮制的乌头,附子酒5ml-100ml(浓度不详),1例为用水冲服其药物粉末约15g。5例患者中,1例服后数分钟发病,2例约于服药后0.5h发病,2例于服药后1h发病。5例患者均在服药后2h内就诊。以口唇麻木,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出现口唇麻木、恶心、呕吐者5例,5例患者均出现心律不齐,心率在50~60次/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5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对5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进行分析,从临床表现、体征、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并从中毒机制上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和心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救治要点是及时、彻底的洗胃和正确、合理、及时地使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防治并发症.结论:心脏传导异常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是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显著特征,也是最重要、最多见、的危险因素和救治重点,采取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同时使用是最为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救治。方法2006年5月-2011年5月本院先后成功抢救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63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的特点及抢救治疗后的变化。结果63例患者均发生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为主。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均出现在临床重度中毒患者中.其中6例重度患者行急诊床旁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心律失常迅速减少,心电图转为正常。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多样化,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心律失常严重性直接反映临床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早期进行床旁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迅速纠正心律失常,使心电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所致快室率心律失常病例的救治分析。方法对我院救治的30例乌头碱中毒致快室率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乌头碱中毒致快速室率心律失常全部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结论抢救乌头碱中毒致快室率心律失常时,应小剂量开始、重复使用阿托品可明显稳定心脏电活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