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清洁效果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病人84例,按照随机分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擦拭法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先冲洗后口腔擦拭再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清洁、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清洁明显改善,发生口臭、口腔炎和VAP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口腔擦拭法和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法,可提高病人口腔清洁,降低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灌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需口腔护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灌洗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溃疡等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采用口腔灌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彻底清除口腔内的污垢,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降低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灌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需口腔护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灌洗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溃疡等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采用口腔灌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彻底清除口腔内的污垢,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降低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之一[1] 。口腔发生细菌感染 ,易诱发全身性疾病的感染或加重原发病。因此 ,口腔护理在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我科 (ICU)经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 ,由于口腔内有气管插管的存在 ,更难保持口腔的洁净 ,常不能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 ,对此 ,我们对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口腔护理进行了改进。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换药碗盛蒸馏水 5 0~ 60ml,2 0ml大空针 1具 ,吸痰管 2根、棉球 3~ 5个 ,电筒、口灵 (复方茶多酚含漱液 ,系云南大学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研制 ) 5ml、镊子或止血钳。1 2 方法 吸蒸馏水 2…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应用效果,找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确实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洗法,实验组采用冲吸式刷牙口腔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及口腔牙菌斑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异味及口腔牙菌斑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吸式刷牙口腔护理法优于棉球擦洗法口腔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口腔异味,减少口腔牙菌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口腔冲洗加纱球擦洗法及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找出适合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方法,以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将14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试验组76例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加纱球擦洗法口腔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口臭、口腔炎症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28.51%,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2.85%;呼吸机相关怖炎发生率11.43%。试验组口臭发生率为5.26%,口腔炎症发生率为3.9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牢2.63%,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应用口腔冲洗加纱球擦洗对预防口臭和口腔炎症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58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29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行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口腔护理,测定两组口腔细菌数及口腔异味程度,观察并发症率及恢复时间.结果:插管后3d-5d观察组口腔细菌数及异味程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冲洗和口腔擦拭两种口腔护理方法进行临床实践进行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分60例,定义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利用口腔冲洗法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口腔擦拭法进行临床研究。从口腔异味、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和黏膜溃烂破损三个方面分别比较两组口腔护理的最终效果。结果进行插管后第1天从口腔异味、咽拭子培养阳性率、黏膜溃烂破损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情况对照结果显示P>0.05,无显著性差异。此后每天进行一次结果对照,对病人进行插管后的第3天检测结果中发现,两组病人在口腔异味、咽拭子培养阳性率、黏膜溃烂破损三个方面比较结果显示P<0.05,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从两组临床试验得知,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口腔冲洗应用效果相对来说是更好的,在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和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传统的口腔擦拭法远远达不到口腔冲洗的效果,此外,口腔冲洗护理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己定口腔护理液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综合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时间>48 h以上患者,共纳入120例符合条件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使用不同浓度氯己定口腔护理液应用于各组患者:试验组(2%)、对照组Ⅰ(0.2%)、对照组Ⅱ(0.12%)。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在口臭、口腔黏膜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时间及VAP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患者的VAP、早发VAP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对照组Ⅱ患者VAP发病率高于试验组(47.50% VS 20.00%,P=0.009)。结论应用2%氯己定与有效的冲洗加擦拭口腔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却无法用语言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如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病情危重、甚至濒临死亡,而经口气管插管导致暂时性失语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需求和愿望因而会产生不安全感及急躁、孤独、生气、害怕、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1],导致患者拒绝治疗,甚至自行拔管等危险情况的发生。2003年6月以前,我们未重视此方面情况,导致2例患者意外自行拔管,出现危险情况,马上又重新气管插管,贻误了患者治疗。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5.
冲洗擦拭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口气管插管(OETT)在危重患者救治中应用日益广泛。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粘膜干燥,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粘膜抵抗力下降,感染机会增加。口腔内的病原体繁殖移位,进入下呼吸道,成为引起肺部感染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原因。由于气管导管和牙垫的存在,以致口腔护理的难度加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难以对患者口腔舌面、牙齿等部位,以及深部积累的分泌物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 相似文献
16.
不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送入ICU病房进行抢救治疗。ICU是危重患背集中的场所.常青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很重要,特别是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更是有一定难度。虽有难度.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至少每口2次。 相似文献
17.
周晓菲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69-70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洗必泰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法进行口腔护理。两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在口臭、口腔溃疡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口臭、口腔溃疡和VAP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洗必泰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以我科2013年12月-2014年8月接收的3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对照组患者进行-次性医用牙垫寸带加胶布固定.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管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及颜面部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及颜面部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00%、6.06%、0.00%,对照组患者分为别12.50%、25.00%、15.62%,观察组各方面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不仅降低了患者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率,且更加舒适,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效的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在本院住院接受经口腔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以常规口腔护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治疗组护理:除了常规口腔护理所必备的用品外,还要备以注射器一支(50ml)、吸引器、生理盐水,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口腔进行冲洗。结果:治疗组中发生口臭、真菌感染、溃疡及疱疹的患者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冲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对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是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十分重要的措施,且广泛适用于临床[1].然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国外报道,VAP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VAP发病率为30%~55%[3].机械通气期间,镇静剂的使用抑制了患者咳嗽反射,插管和牙垫的不仅口腔分泌物增多,细菌繁殖能力增强,而且给口腔护理带来诸多不便,这些均有利于口咽部细菌定植.在加拿大16个ICU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结果表明,吸入口咽部定植的病原菌是引发VAP的潜在、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通过观察实施口腔护理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和VAP发生率改变等方面,探讨口腔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