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口腔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口腔护理方案预防口腔并发症及VA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7年3月-2016年3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口腔护理方案在预防VAP中应用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文献23篇及口腔护理方案应用于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2345例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VAP发生率低、口腔异味发生率低、口腔溃疡发生率低、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P<0.01);但对口腔感染率、患者住ICU时间、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案是:详细的操作流程、对操作者的要求、床头抬高、气囊管理、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液的选择、每天口腔护理的次数、操作注意事项、恰当镇静等应用对于ICU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而言,能够显著降低VAP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氯己定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氯己定液行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ICU及CCU收治的须行机械通气的99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0.5%氯己定液与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口咽部与气管内细菌定植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有14例(26.41%)发生VAP,对照组有23例(50.00%)发生VAP,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插管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早发型VAP有4例(28.57%),对照组中早发型VAP有12例(52.1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氯己定溶液行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和延缓VAP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口腔护理液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以降低ICU患者VAP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口腔问题,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刷牙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使用刷牙和复方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评价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功能以及VAP的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口腔功能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舌头及舌苔、牙齿及牙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两组患者早发型VAP和迟发型VAP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氯己定口腔护理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口腔功能,并显著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对于存在明显口腔问题的ICU患者,推荐使用复方氯己定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益口含漱液对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细菌学的影响,探讨有效预防VAP的措施.方法 对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62例,对照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应用益口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均4次/d,疗程10 d;插管后每天进行声门下滞留物、气管插管内分泌物细菌学检查,比较两组VAP发生、机械通气及住ICU时间、口腔护理前后口腔细菌培养菌株数.结果 VAP发生率:<4 d对照组23.4%、试验组14.8%,4~10 d对照组27.2%,试验组1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V时间:对照组(14.2±2.37)d,试验组(8.96±1.09)d,住ICU时间:对照组(15.62±3.06)d,试验组(10.65±2.2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护理前后口腔内细菌培养病原菌检出数,试验组护理前55株、护理后30株,对照组护理前68株、护理后53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P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益口含漱液对气管插管MV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生物酶类消毒剂口腔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影响以及临床使用生物酶类消毒剂口腔护理的可接受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ICU收治的9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h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己定漱口水)和研究组(生物酶类消毒剂),每组各45例;使用统一的护理程序,以口腔疾患发生、机械通气和ICU监护时间、VAP发生以及微生物培养结果为指标,比较两种消毒剂对VAP发生的影响;同时比较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使用两种消毒剂进行口腔护理的接受程度。结果生物酶类消毒剂与氯己定漱口水相比,口腔疾患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以及微生物培养结果未见明显差异;观察期间患者均未发生VAP;生物酶类消毒剂可接受程度好于氯己定漱口水,生物酶类消毒剂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结论生物酶类消毒剂可作为预防VAP进行患者口腔护理的备选,可通过制定操作规程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使用生物酶类消毒剂口腔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5,(8):92-93
目的口腔定植细菌是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观察不同气管插管前口腔护理方法对患者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的影响,揭示其预防早发性VAP的机制。方法将入住ICU的152名患者随机分为A(49例)、B(51例)、C(52例)三组,分别为洗必泰口腔清洁组、牙刷刷牙组及联合干预组,观察各组早发性VAP发生率、ICU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早发性VAP的发生率C组低于A、B组,差异显著(p<0.05);ICU住院天数C组最短,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C组低于A、B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予洗必泰口腔擦洗联合刷牙清洁口腔可以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路欣 《医疗装备》2021,(1):169-170
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联合贝诺口爽口腔冲洗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ICU接收的9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声门下吸引联合贝诺口爽口腔冲洗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与口咽部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下吸引联合贝诺口爽口腔冲洗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口咽部病原菌的检出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临床抢救危重病患者时,及时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过程中合并的肺炎,临床上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约33%~71%[1].如何有效的降低,甚至是杜绝VAP的发生,已成为治疗危重病患者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VAP的研究发现,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口臭,保持外观整洁,口腔清洁化的护理项目称为口腔护理,是现今杜绝VAP不可缺少的治疗.如果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彻底清洁口腔内细菌真菌等各类致病菌的定植,防止其因误吸等导致下行感染引发VAP的发生,可以有效的缩短危重病患者的治疗疗程.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VAP的发生,笔者针对口插管接呼吸机的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后行口腔擦洗,再进行口腔冲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清洁效果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病人84例,按照随机分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擦拭法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先冲洗后口腔擦拭再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清洁、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清洁明显改善,发生口臭、口腔炎和VAP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口腔擦拭法和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法,可提高病人口腔清洁,降低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探讨预防VAP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某院ICU 2008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6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实验组,76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0例),以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为观察指标,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清洁口腔后共培养出病原菌10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3次/d,分离出细菌314株;实验组行常规口腔护理后,在口腔内喷洁悠神纳米长效抑菌液,3次/d,分离出细菌37株。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深部痰液培养,对照组分离病原菌268株,实验组分离33株,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口腔护理预防效果,为降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5月医院心胸外科21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口腔生理盐水冲洗,记录两组患者VAP发生及预后;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VAP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14.29%、4.7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4.76%、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3.53%、30.59%、5.88%;年龄≥65岁、住院时间≥21d、机械通气时间≥14d、APACHEⅡ评分≥18分、有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合并基础疾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14d、APACHEⅡ评分≥18分、侵入性操作是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生理盐水冲洗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年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侵入性操作为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将预期接受机械通气>48 h者分为综合护理预防组(A组)、常规气管导管组(B组),A组采用半卧位+口腔护理+置予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气管导管且每隔2h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胸部护理+使用超过幽门的鼻十二指肠管作鼻饲,B组采用半卧位+口腔护理+常规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组B组,A组与B组VAP发生率为34.1%和66.7%,早发性VAP发生率为7.3%和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章琳 《健康研究》2012,(5):343-345
目的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液对ICU危重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为预防患者口腔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73例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黄芩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细菌阳性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漱口液替代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消除口腔异味,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式吸唾管干预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 118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68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吸唾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吸引,两组患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口腔粘膜损伤及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吸唾管持续低负压吸引,能彻底清除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及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冲洗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及效果,以便更好为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提供护理.方法 将60例行经口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48 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行口腔护理,从患者口腔细菌繁殖状况、口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在进行口腔护理前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阳性例数均为26例,细菌种类均为4种,阳性例数和细菌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进行口腔护理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阳性1例,细菌种类2种,对照组阳性4例,细菌种类4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进行口腔护理后,对口腔清洁度、口腔真菌、口腔溃疡进行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病死率3个项目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观察组为1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观察组(7±3.6)d、对照组(13±5.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2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双氧水和碳酸氢钠联合的口腔护理对于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VAP 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建立人工气道给予呼吸支持。对照组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使用双氧水和2%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的口腔感染率、VAP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上机7d内的口腔感染率和VAP发生率分别为1.67%和0.00%,低于对照组的11.67%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氧水和碳酸氢钠联合的口腔护理对于预防新生儿VAP有积极作用,预防新生儿机械通气期间的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17.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是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十分重要的措施,且广泛适用于临床[1].然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国外报道,VAP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VAP发病率为30%~55%[3].机械通气期间,镇静剂的使用抑制了患者咳嗽反射,插管和牙垫的不仅口腔分泌物增多,细菌繁殖能力增强,而且给口腔护理带来诸多不便,这些均有利于口咽部细菌定植.在加拿大16个ICU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结果表明,吸入口咽部定植的病原菌是引发VAP的潜在、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通过观察实施口腔护理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和VAP发生率改变等方面,探讨口腔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最佳的护理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医院ICU108例行机械通气患者VAP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108例患者中20例发生VAP,发生率18.5%,其中9例经治疗好转成功脱机,占45.0%,另有9例死亡,占45.0%,2例自动出院;经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者年龄、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P<0.05)。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强和重视口腔护理及预防患者误吸和反流,正确有效吸痰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VAP是MV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8.0%~60.0%,病死率高达30.0%~70.0%[1].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VAP预防策略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将气管插管MV患者口腔护理干预对VAP影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探讨预防VAP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某院ICU 2008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6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实验组,76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0例),以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为观察指标,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清洁口腔后共培养出病原菌10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3次/d,分离出细菌314株;实验组行常规口腔护理后,在口腔内喷洁悠神纳米长效抑菌液,3次/d,分离出细菌37株。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深部痰液培养,对照组分离病原菌268株,实验组分离33株,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