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1例瘢痕性眼睑外翻患者的护理经验.睑外翻可分为:先天性、痉挛性、老年性、麻痹性和瘢痕性等 5种,其中以瘢痕性睑外翻最为常见[1].瘢痕性睑外翻是由于眼睑皮肤和深部软组织广泛瘢痕形成或皮肤缺失所致.瘢痕的收缩引起眼睑垂直张力异常,牵拉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由于结膜长期暴露,得不到泪液的湿润,使得睑结膜干燥、充血、肥厚甚至角化.轻者短期内可无症状,久之下睑逐渐松弛,失去张力,症状加重[2].方法:对1例手术治疗瘢痕性眼睑外翻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例瘢痕性眼睑外翻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矫正了眼睑外翻,恢复了眼睑的正常解剖和功能,并在此前提下获得容貌上的改善,患者对此非常满意.结论:瘢痕性睑外翻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是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心理上对手术预后的担忧,我们应给与一定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树立自信心配合手术治疗.对于我科2012年1月2日收治的1名瘢痕性眼睑外翻的患者,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角膜水肿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机械性、化学性损伤及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部分患眼术后可发生角膜失代偿、大泡性角膜病变等引起严重视力障碍。为此我科运用循证护理,辩证施护。对预防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或减轻水肿程度。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光性眼炎是较为常见的眼科急诊,是由于眼部吸收一定能量的紫外线照射后所造成的损害.它多发生在电焊操作或室内紫外线消毒等紫外线辐射场所.由于一些操作人员的防护意识薄弱,防护设施不全,造成电光性眼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虽然短期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大,但是反复多次发生可引起慢性眼睑炎、结膜炎、胬肉形成或角膜变性,影响视力[1].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全麻手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外科行全麻手术的2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25例,术中空气采用空气克菌片消毒、气管插管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拔管前麻醉师用较细吸痰管深部(26~28 cm)充分吸痰,对照组125例,术中无空气消毒措施,气管插管前患者不漱口,拔除气管插管之前常规吸痰,吸痰深度约24~25 cm;观察两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2.8%,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2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麻手术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麻醉机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针对麻醉机细菌污染与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分别使用环氧乙烷与含氯消毒液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效果,分析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采用环氧乙烷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消毒处理后,经细菌培养检验,附着在机体及其配件上菌株阳性率为1.67%,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过的麻醉机及其配件阳性率为1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675,P<0.01).结论 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规范消毒处理对降低应用麻醉机全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化学性眼烧伤常并发慢性角膜溃疡及角膜血管翳。现将我们经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 患者女性,29岁,1981年7月9日被高温的碳酸氢钠溶液烧伤面部和眼。当时查体见:左跟上下眼睑皮肤Ⅰ度烧伤,部分睫毛烧焦脱落,角膜未受伤;右眼上下眼睑皮肤Ⅱ度烧伤,高度水肿,睫毛全部脱落,上下眼睑粘贴在一起,不能睁开,用开睑器撑开眼睑,见下穹窿部结膜有烧伤  相似文献   

7.
电光性眼炎是由于眼睛直接注视紫外线(波长为2500~3050埃)而引起的以结膜、角膜损害为主的眼部损伤。此种眼部损伤多见于电焊工操作时未戴防护眼镜者或旁边的辅助工人。电光性眼炎的临床表现为: 小潜伏期:接触紫外线后(电弧光)30分钟~8小时,最长可达24小时。 (2)症状:双眼不适,异物感、剧烈头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或有闪光幻觉。严重者可出现眼睑痉挛,视力明显下降。 (3)体征: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瞳孔缩小,角膜点状上皮脱落。用2%荧光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点状着色,或弥漫性着色。病程急性期可维持1—3天。电光性眼炎的病因病理为:大量紫外线(波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美发美容导致的眼病有日益增高的趋势,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眼部损伤最常见的是洗染液进入眼内,或用擦头毛巾擦脸引起的眼睑(眼皮)及服内碱性化学烧伤和过敏反应,导致眼睑水肿、起丘疹,结膜(白眼珠)、角膜(黑眼珠)充血水肿,视物不清,刺痛流泪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遗留瘢痕或导致视力下降。其次是文眉、文眼线,由于操作不当或消毒不严格而导致眉毛、睫毛脱落、感染等。据调查,市面上绝大多数美发美容店为个体所有,有的店为了获取较高的利润,所使用的洗染剂是从个体商贩手中购买的质量不过关的廉价货…  相似文献   

9.
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室是医院传染物品回收处理的集中点,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和传播的关键科室.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难免受伤,因此,加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1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 对接触带有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各类器械,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点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尖锐的器械损伤而被传染.1.2化学性危害各种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对供应室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消毒液60%过氧化氢溅到皮肤上,可灼伤皮肤,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头痛,皮肤发痒,胸闷气短.60%过氧化氧残留在物品上的气体,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醉机不同消毒方式对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入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因各种疾病行手术治疗采用麻醉机全身麻醉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8例,其中A组患者所用麻醉机及其组件实施环氧乙烷消毒,B组予以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A组麻醉机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98.28%vs.84.48%,P<0.05);A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B组(1.72%vs.13.79%,P<0.05);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麻醉机及其组件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使用时需进行严格、规范、有效的消毒,以环氧乙烷作为主要消毒液体具有明显的意义,可有效提高麻醉机消毒合格率、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是一种集沐浴与消毒于一体的皮肤消毒剂,采用该液为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区域备皮消毒与术前沐浴,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10年8月-2011年7月68例急诊手术患者采用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进行手术区域备皮消毒和术前沐浴,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观察组和常规备皮、清洗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手术部位均为腹部,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洗手是手术前手术人员对手和臂消毒的常规措施,对预防手术切口的外源性感染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术前洗手消毒效果,我们对手术前手术人员洗手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1方法1.1洗手方法在流水肥皂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消毒剂约5 ml涂抹手、臂。从指尖到肘上10 cm,两手交替刷,注意指甲沟、指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约2 min,无菌水冲洗。换无菌刷蘸取消毒液约5 ml,刷手、臂2 min后取无菌擦手巾擦干。1.2消毒手、臂擦拭法:双手和前臂刷洗完毕,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将主要成分为氯己定一醇(异丙醇或乙醇)速效消毒液涂擦于手和前臂,约1 m…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角膜炎是准分子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准分子激光术后由于病原性微生物侵袭角膜组织,导致角膜组织的感染。LASIK术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的完整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但近年来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国内外眼科学者重视。1危险因素角膜屈光手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或用药时间过短;术前消毒不严格,角膜炎症、眼附属器感染未痊愈时手术;术中皮肤、睑缘、睫毛、腺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后,由于拔管不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后,拔管不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处理.结果 观察904例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36例,感染率为4.0%;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吸痰不当、术后过早拔管、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人为因素等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关系.结论 提高吸痰技术,准确把握拔管指征,尽量缩短麻醉手术时间,达到拔管标准后尽早拔管,认真落实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及无菌操作,加强责任心,可有效控制由于拔管不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眼睛是人体暴露部位.容易受到外来伤害。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如在工作场所中可能会有化学物喷溅到眼睛,也可能有外物意外飞进眼睛;电焊工作时,电弧光或紫外线太强也会伤及角膜。这种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害因素引起的眼疾称为职业性眼病。目前法定的职业性眼病包括: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中眼睛保护方法的研究.方法:随即将180例全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A、B两个观察组和一个实验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A组为生理盐水纱布组,眼睑闭合覆盖生理盐水纱布,再贴3M留置针贴膜;观察组B组为金霉素眼膏组,眼部涂满眼膏后闭合,再贴3M留置针贴膜;实验组为护眼凝胶组,眼睑先闭合粘贴护眼凝胶眼贴,后贴3M留置针贴膜.术中对3组手术患者分别观察比较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组有6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B组有4例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无并发症.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采用护眼凝胶眼贴能有效预防全麻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选择有效的清洗消毒及灭菌方法,使宫腹腔镜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养和使用进入科学化管理,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避免医源性感染.方法 通过两种灭菌方法的应用对比,消毒溶液浸泡灭菌法:手工清洗后,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10h灭菌,使用前用无菌水冲洗;低温灭菌器灭菌法:机械清洗消毒后采用低温灭菌器灭菌.结果 消毒溶液浸泡灭菌时间长、消毒液易挥发对人体有害,手工清洗不彻底,灭菌质量无法保证,监测结果合格率为96.6%;而机械清洗消毒低温灭菌器灭菌,合格率为100.0%.结论 机械清洗消毒低温灭菌器灭菌法安全高效、快速环保,明显优于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灭菌法,提高了宫腹腔镜的重复使用率,应广泛应用于内镜的消毒灭菌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王振华  刘洋 《中国保健》2008,16(10):338-339
角膜位于眼前部,是一种透明的保护膜,角膜可分为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共5层.除上皮层有修复能力外,其余4层受伤后均无再生功能,一旦受损伤后由瘢痕组织修复填补,使角膜失去透明性,严重损伤可引起内皮水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角膜深层异物多为植物类或铁屑类进入到角膜组织内,同时带入大量的各种细菌,或救治不及时可导致角膜发炎、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在临床中及时给予处理,预防感染、控制感染、减轻损伤,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方玲李凝(安徽省立医院230001)盆腔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常发生在分娩、流产、手术或其他物理性、化学性损伤后,或患者抵抗力减弱等情况下,由各种感染而引起的,患者病情常经久不愈。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241例患者随机...  相似文献   

20.
软包装盐水瓶替代洗眼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眼是清除眼结膜囊内的异物、酸碱化学物质和脓性分泌物,以及手术前清洁结膜囊,是眼科常见的护理操作。传统方法是将适量生理盐水倒入洗眼壶内进行眼部冲洗。操作结束后将洗眼壶重新消毒备用。由于洗眼壶为玻璃制品,多采用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法消毒,不仅耗材、耗时,而且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