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炳厚老师在传统“肝脾(胃)合病”为指“肝脾不合证”和“肝胃不和证”的认识基础上,更详分“肝脾不合证”为“脾虚肝郁,肝脾不和”与“肝郁血虚,肝郁不和”,“肝胃不和证”为“阴虚肝郁,肝胃不和”、“肝气郁滞,肝胃不和”、“肝胃不和,偏有热象”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等,认为辨证必须细致,论治始能人微。并且强调:两脏合病,必须辨清以孰为主,即以肝为主,抑或以脾以胃为主,据此权衡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伤寒论》的论述,从病位、病性和病机等几个方面对脾约证实质进行剖析,认为脾约证的病位重点在脾而不在胃;其病性是实而不是虚;其病机是“其脾为约”。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脾约证》"脾弱"病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约”首见于《伤寒论》。历代对“脾约”的认识有:脾阴虚;太阴不固;脾阴外渗;脾土过燥;脾气不展;脾弱。而笔者认为“脾约”乃脾气不足,转输失调,津液偏渗。即“脾不足,令人九窍不通”。其辨证着眼点“大便革更”,“小便数”。用麻子仁丸治之,寓“益气通下”之意。本文揭示了“脾约”证是《阳明病篇》所涉及的一个特殊证型,为“益气通下”之法提供了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4.
脾约之我见     
脾约之我见朱珍才(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710000)关键词脾约,病因病机,理论研究对于脾约一证,现行《伤寒论》选读教材普遍认为:脾约一证,是由于胃强脾弱,使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使津液偏渗于膀胱,故小便频数,因而肠中干燥...  相似文献   

5.
浅谈脾约证     
脾约证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于这段经文的论述,最早见于宋代成无已所著《注解伤寒论》。论曰:“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今脾强胃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为脾约丸,通便润燥。”后世医家多从其说。笔者认为,用“胃强脾弱”来解释脾约证,有违仲景旨意,与临床所见也不相符,麻子仁丸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伤寒论》的论述 ,从病位、病性和病机等几个方面对脾约证实质进行剖析 ,认为脾约证的病位重点在脾而不在胃 ;其病性是实而不是虚 ;其病机是“其脾为约”。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吉林中医药》1986年第3期发表的“‘脾约’是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吗”一文所述的“脾约乃胃强脾亦强,脾过于为胃行其津液所致”的观点不敢苟同,兹述管见如下。 1.“约”字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字,它有约  相似文献   

8.
刘智群  金小晶 《河南中医》2016,(10):1675-1677
太阳阳明是脾约,正阳阳明是胃家实,脾约证的病位在脾,而不是在胃;脾约证是介于承气汤证与蜜煎导证之间的一种虚实夹杂的病证,本证之虚为脾阴亏虚,而非脾气亏虚,病机为阳盛阴受约。脾胃互为表里,脾主为胃行津液,生理上互相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约证之所成,乃由脾胃之气亢盛,过量吸收胃中津液,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小便数;阳盛而阴虚,脾胃中之津液亏虚,肠腑干涸,濡润失职,而中消便难。故本证实为虚实错杂之证,治疗当以麻子仁丸缓攻胃肠之燥热,滋养脾胃之阴津。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胃强脾弱"、"肺失传送,脾亦失调"、"脾胃湿热相搏"等学说,探讨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的涵义及异同,提出麻子仁丸证不等同于脾约证的观点以及脾约证有胃热脾约及脾胃湿热两种理解。  相似文献   

10.
“脾约”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论述。《伤寒论》原文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金匮》中所论与其仅有一字之差,即“大便则鞭”之“鞭”字为“坚”字,而意全同。“脾约”,注家及讲义多释为:胃强脾弱,使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使津液偏渗于膀胱。笔者所释与此相反,即脾约乃胃强脾亦强,脾过于为胃行其津液所致。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般在解释"脾约"时,均是以麻子仁丸一证作对应,未能说明为何脾约属于"太阳阳明"。考《素问.经脉别论篇》水液输布的理论,可发现过去解释脾约为"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时,与《内经》的思想相悖。细读《伤寒论》,可知太阳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当属典型的脾约证,是由于肺气不利而胃气盛实,因而约束了脾气散精的功能,故出现下利。而葛根加半夏汤、葛根黄芩黄连汤与麻黄汤等证,亦可属太阳阳明脾约证之列。  相似文献   

12.
胃强脾弱证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汉良 《中医杂志》1998,39(2):75-76
在中医内科的临证中,常可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这种表现出胃纳强而脾运弱的病证,辨证属胃强脾弱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胃强脾弱证,就反映了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叶氏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二一论脾约、肝着与肾着“小肠主液”,“大肠主津”,“胃为津液之府”,“脾为胃以行其津液”。四者输布津液,必须平衡协调,互为体用。如果胃气强,脾气虚,不能助胃以行津液,肠无所滋,其脾为约,必然肠津枯涸,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素特征分布及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2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提取其中医病位、病性证素以探寻分布特征并分析脾相关证素在疾病发展中的占比及影响。结果 病位证素以肾(207例)为主,其次为脾(204例)、肝(112例)、胃(74例);病性证素以湿(215例)为主,其次为气虚(213例)、阳虚(183例)、痰(155例)、阴虚(149例)、血虚(140例);脾、湿证素在慢性肾衰竭病程中占比大,分别为脾(85%)、湿(89.58%);证素“肾”“脾”“胃”“湿”对慢性肾衰竭疾病进展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病位多与肾、脾相关,且随着肾功能进展,脾证素占比逐渐增大,病性证素以湿为主,因此探讨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帅 《双足与保健》2009,(11):40-43
反胃,是以脘腹痞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又称“胃反”。多因脾胃虚寒或脾’肾两虚、胃中积热、痰浊阻胃、气血瘀阻所致,以脾胃虚寒证较多见。  相似文献   

16.
吴生元教授对妇女月经不调同时具有头痛、胃脘痛及痛经者,名之曰“月经不调三联证”,认为气血不和,肝脾肾胃机能失调是其发生、发病的根本原因,临床辨证分为气血两虚型、血寒气滞型及寒凝血瘀型,采用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的方法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黄慧花  税典奎 《陕西中医》2023,(1):104-107+111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是非心源性胸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税典奎教授认为食管源性胸痛的病机多与“气、痰、郁、湿、瘀、热”有关,病位主要在食管、胃,与肺肝脾三脏密切相关,多由脾气虚弱,脾失健运,肝气郁结,胃气上凌于心胸而发病。将其分为脾胃虚弱证(香砂六君汤合左金丸),胆胃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小柴胡汤),肝胃郁热证(丹栀逍遥散),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脾肾阳虚证(温氏奔豚汤),胸膈郁热、瘀血阻滞证(血府逐瘀汤),附医案一例。  相似文献   

18.
麻子仁丸原方见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中,仲景用其治疗脾约证,即脾弱胃强,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干硬者。笔者在儿科临床中运用其原方或加减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效果显著,现谈谈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胃溃疡类疾病,属中医“胃脘痛”或“胃痛”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肝、脾、胃有关,多由肝郁气滞,失于条达,横逆犯胃,或郁久化热伤阴,或气滞日久,导致血瘀,或饮食失节,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致。然久病不愈,损伤脾阳,寒自内生,则成虚寒之证。临证时需要辨明寒热虚实,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20.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气逆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临床运用“气逆三脏”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分别从藏象学和经络学的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最后,从“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肝—脾—肺”三脏分期用药这两方面来论述“气逆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