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钠肽水平改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90-139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脑钠肽(BNP)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6例稳定期COPD患者,其中40例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以44例健康人作对照.测定其血浆BNP、肺动脉压(PAP)、血气、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 COPD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3.6±34.9)与(21.1±10.3)ns/L),P<0.01],BNP水平与PaP、PaO2、FEV1、FVC呈正相关(r=0.67、0.66、-0.63、-0.51).结论 血浆BNP水平变化对COPD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检测其血浆脑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按患者血气分析氧分压程度分为A组(中轻度低氧血症组)22例, B组(重度低氧血症组)18例;按照患者血常规程度分为C组(感染组)21例, D组(非感染组)19例;按照患者肺动脉压高低程度分为E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3例, F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974.14±614.47) 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04±16.46) pg/ml,研究组组内比较:B组血浆脑钠肽水平(1519.83±515.38) pg/ml明显高于A组(527.67±148.72) pg/ml, C组(1412.64±546.32) pg/ml明显高于D组(489.49±119.07) pg/ml, F组(1558.50±503.60) pg/ml明显高于E组(542.23±161.20)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中其血浆脑钠肽水平较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明显增高,检测血浆脑钠肽水平对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右心衰竭严重程度、低氧血症程度及合并感染情况等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水平变化关系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肺动脉高压组30例与肺动脉压正常组28例,另取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三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值与动脉血气分析值,通过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收缩末期右心室内径的大小、其与左室内径比。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其血浆BNP水平、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室/左室内径比均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其肺动脉压力与血浆BNP值呈正相关(r=0.42),肺动脉压正常组其血氧分压与血浆BNP呈负相关(r=-0.3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血浆BNP是右室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崔静  姚莉  周小妹  陈婷  刘宝 《安徽医药》2012,16(1):65-6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清脑钠肽(BNP)0~24 h,24~48 h和恢复期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和恢复期的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在0~24 h,24~48 h和恢复期时间段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0~24 h,24~48 h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01)。结论动态监测BNP的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浆中脑肽钠(BNP)及内皮素(ET)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3、5、7d与健康对照组静脉血中BNP、ET水平。结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发病后1、3、5、7d,患者血浆BNP、ET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血浆BNP含量分别为(125±30)、(123±28)、(130±33)、(139±36)ng/L;ET水平分别为(168±26)、(167±30)、(171±32)、(183±37)ng/L.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浆BNP、ET水平明显升高,BNP和ET参与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其含量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COPD急性发作入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检测60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BNP值,分析比较发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与未发生组BNP水平的区别.结果 发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BNP水平为(679.6±274.5)pg/ml,未发生组BNP水平为(251.8±134.7)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对于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发现左心功能不全有着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COPD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含量,并比较观察组心功能不同分级间NT-proBNP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给予适当的治疗后,各组NT-proBNP 浓度均下降。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NT-proBNP 浓度越高。结论血浆NT-proBNP 水平有助于诊断老年慢性COPD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分级也有一定预测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孙海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14-15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07例CHF患者(心衰组)及38例无器质心脏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 分别测定两组BN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左室功能.结果 心衰组中心功能Ⅱ、Ⅲ及Ⅳ级者BNP水平分别为(159.38±63.29)ng/L、(475.87±89.79)ng/,L、(1 129.89±133.46)ng/L,LVEF分别为(0.52±0.06)%、(0.41±O.06)%、(0.36±0.05)%,与对照组的(52.18±21.65)ng/L、(0.7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7.24、9.31、6.27、8.30、11.35,均P<0.01).且BNP水平与LVEF值呈负相关(r=-0.407,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随LVEF的降低而升高.BNP可能是心力衰竭恶化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邱红  徐家玲 《江苏医药》1999,25(10):788-788
近十年来已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活跃的内分泌功能,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是一对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本文通过观察3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ET-1、NO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COPD病人中的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对象:本院1997年8月~1998年8月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心病(符合1979年修订的慢支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及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标准)患者37例,男ZO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平均74.5)岁,其中慢支急性发作25例,病程均>10年;肺心病心功能不全12例,病程均In15年。25例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各50例,分别检测BNP浓度并分析其与动脉血气、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比较NIPPV治疗前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浆BNP与pH值、PaO2呈负相关(分别为r=-0.687和r=-0.693,P均<0.001),与PaCO2呈正相关(分别为r=0.786,P<0.001),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958,P<0.001);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与pH值、PaO2呈负相关(分别为r=-0.628和r=-0.609,P均<0.001),与PaCO2呈正相关(分别为r=0.539,P=0.001),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826,P<0.001);AECOPD合并Ⅱ型呼吸哀竭组血浆BNP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27.58±249.1)pg/ml VS (150.46±126.18) pg/ml, P<0.01];NIPPV治疗48 h后血气指标好转,血浆BNP较治疗前下降[(228.02±99.27)pg/ml VS (942.53±248.19)pg/ml,P<0.01];治疗后肺动脉压力较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定,可以有效降低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按入院及门诊就诊顺序选择COPD患者90例,分为两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n=30),COPD缓解期组(n=60).选择正常健康人60例,分为两组;老年健康组(n=30)、非老年健康组(n=30),均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相似文献   

12.
血浆NT-proBNP检测在稳定期无肺动脉高压COPD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NT-proBNP检测在彩超检查无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意义.方法 选60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并进行血浆BNP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对血浆BNP水平高的COPD患者和血浆BNP水平低的COPD患者进行2年的急性加重期情况的随访比较.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NT-ProBNP(680.6±54.78)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0.4± 15.65) pg/ml] (P<0.05).血浆NT-ProBNP水平和射血分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5)和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5).在2年的急性加重情况随访期间,以NT-proBNP≥500 pg/n1为截点值,血浆NT-ProBNP水平高的COPD患者从开始随访到初次的COPD急性加重的时间[(6.25±1.23)月]较血浆NT-ProBNP水平低的患者加重的时间[(10.13±2.08)月]显著缩短(P<0.05),且急性加重的次数(3.35±0.25)显著增加(P<0.05).结论 血浆BNP是一种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COPD潜在肺动脉高压及左室功能障碍的一个筛选参数,并可作为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RNA-21)表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COPD患者70例分为单纯COPD组(A组 ,40例)和COPD并发PH组(B组 ,3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C组 ,30例).检测血清miRNA-21表达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 ,心脏彩超测定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B组血清miRNA-21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与C组(P<0 .01).miRNA-21与肺动脉收缩压和NT-proBN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和 0.44 ,P<0 .05 ).ROC 曲线分析显示 ,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 (95% CI= 0.762-0.926);取临界值2.18时 ,其诊断COPD患者并发PH的灵敏度为76.7% ,特异度为80.8% .结论COPD并发PH患者血清中miRNA-21明显升高 ,可能作为COPD患者并发 PH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钛前体(ET-proBNP)和心钠素(AN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42例正常受试者采用快速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ET—proBNP、ANP,并行同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同时应用超声波检测收缩期三尖瓣返流压力价差(TRPG)估测肺动脉压(PAP)。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NT—proBNP、AN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与ANP、PAP呈正相关,与PaO2、FEV1、MMEF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ANP共同参与了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NT-proBNP和AN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肺源性心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1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2.5mg/d,1周后增加至5~10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0.01);治疗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贝那普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朱刚  刘丽 《安徽医药》2014,(9):1702-170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血清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血清脑钠肽( BNP)、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第1天、第5天和恢复期的水平,并与2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OPD患者急性加重和缓解期的BNP、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天、第5天和缓解期时间段COPD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第1天,第5天血清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动态监测BNP、Hs-CRP对COPD的急性发作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液凝血系统功能的改变。方法采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稳定期患者25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D-二聚体、Fb、PT、APTT、TT间差异无显著性。较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和F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COPD重度患者与轻中度患者间比较,D-二聚体和F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凝血系统加强,抗凝系统减弱,存在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17(IL-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抽取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A1组)、100例稳定期患者(A2组)及100例健康人(C组)静脉血标本,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血清IL-17水平。并作肺功能检查,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FEV1%)。结果 A1组血清IL-17明显高于A2组[(73.1±58.4)pg/mlvs.(34.8±21.6)pg/ml](P<0.01),A2组血清IL-17高于C组[(16.4±7.6)pg/ml](P<0.01)。A1组血清IL-17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17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