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12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与常规保守治疗的比较,了解血液净化治疗在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地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124例中,男81例,女43例,年龄26~69岁,平均368岁。其中危重型103例,重型21例。将其随机分为血液净化治疗组和非净化治疗组。净化组共78例,其中危重型68例,重型10例。78例中,发热期病人5例,低血压休克期38例,少尿期34例,多尿期1例。非净化组危重型35型,重型11例。12 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净化组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血液净…  相似文献   

3.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甚高;大多死于顽固性休克、大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尤其在少尿期,严重的高血钾症,稀释性低血钠症及代谢性酸中毒构成的Moore死亡三角可直接威胁生命。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心力衰竭,脑水肿可导致病人突然死亡。一般内科保守治疗收效甚微。70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 H F)病情复杂多变,如未及时合理救治,死亡率较高.今年来EHF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改进,死亡率有60年代的20%~40%降至近年的10%左右.现将有关救治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型及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近两年明确诊断为重型和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3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出院后随访,报道如下。随访方法 36例均在出院后半年至两年来院随访,随访时详细询问出院后恢复情况、查体、作肾图及有关化验检查。检查IgG、IgA、IgM时采用琼脂扩散法(诊断血清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常值分别为12.06±3.36、1.40±0.70、1.57±0.79mg/ml;淋巴母细胞转化率(LT)试验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认为由病毒引起。临床上可分为有肾脏损害综合征和无肾脏损害综合征两大类。我国以第一类较多。病理变化主要为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中毒性损害,血管壁脆性及渗透  相似文献   

7.
1986年12月河北隆化县医院收治1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鉴于承德地区第二(?),故加以报告。病历介绍患者孙某,住院号4825,男,23岁,农民,河北隆化县人。于1986年12月26日入院。入院前30天全身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服中药治疗无效。近6天突然发热,体温38—39℃。头痛、眼眶痛、腰痛及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瘀斑。继而腹痛,恶心,吐暗红色液体3次共500毫升。3天前意识恍惚;尿量每日约200毫升,尿呈淡红色。黑便一次。既往健康。于1986年10月中旬在野外居住1周,有与野鼠接触史。  相似文献   

8.
51例流行性出血热症状重,变化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根据病程,积极采取预防性治疗,为肾脏修复创造机会和条件,这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治愈26例均经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而痊愈。  相似文献   

9.
对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症状、体征、并发病、伴发病及传染媒介、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1例有进食鼠肉史,属消化道传播。城市居民由于体内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功能低,病毒入侵后,可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发病率虽低,但危重型多见。神经系统表现为昏迷、神经精神异常、脑出血;并发病有肺部感染、高血压、肠道菌群失调等。2例抢救成功,1例死于脑出血。强调有条件的单位要尽早给予血液透析,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病情险恶,常危及生命。我院于1996年1月成功地抢救了一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41例,女6例,全部符合全国分型的重型及危重型的标准。入院时发热、休克、少尿三期重叠者8例;休克、少尿重叠者7例;透析前无尿27例;少尿20例;蛋白膜尿阳性者27例;肉眼血尿33例(15例为全血尿)。全部病例均曾应用大剂量利尿剂或导泻治疗无效.透析开始时间,病程6~15天者45例,23天1例,26天1例。  相似文献   

12.
降低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71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血透护理杨建英(第一附属医院血透室南昌330006)我院血透室自1978年1月~1995年12月采用血液透析(血透)疗法抢救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7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血透护理体会综述如下。1临术资料本组71例患者,男5...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休克、肾衰、大出血、肺水肿和脑水肿等危重症侯群的防治,是降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死率的重要关键。一、难治性休克的治疗:部分危重休克患者,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反应甚微,多提示预后不良,是本病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对这类病人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积极扩容,扩容原则是:“一早、二快、三适量”。根据我们的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重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结果 治愈55例,死亡7例,2例自动出院失访.结论 对病人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肾脏损伤、并发症的护理是护理的重点,并强调消毒隔离的管理和饮食指导、基础护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念海 《重庆医学》1993,22(4):211-212
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尤其是重危病例,由于病理损害广泛而严重,病情发展快,极易发生多种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仍较高.本文比较分析了6例尸检病例的病理损害和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aemorrhagic fever,EHF)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虽然近年EHF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重危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本文通过对38例重危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EHF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急性肾衰,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发热、休克期重叠,并发急性肾衰的危重型EHF病例抢救成功的经验介绍如下: 男,45岁。因发热(40℃),头痛、腰痛5天,呕吐,尿少1天于1987年11月17日入院。查体:T:37.5℃,BP%mmHg,神清、四肢冰凉,结膜充血水肿,仅软腭见出血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0岁,因“咽痛伴高热4d,右下腹痛1d”入院。4d前患者出现疲劳后咽痛,伴发热、头痛,体温最高达39.4℃。在当地卫生院按“急性扁桃体炎”治疗,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U/d,并对症治疗。2d后体温有所下降,且咽痛减轻。1d前,患者突然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最高体温达40.1℃,遂转入我院。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