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评价剖宫产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对206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肌层采用单次全层连续缝合,术后观察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术后病率,B超探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部分病例随访2年。结果:术中术后出血61例,但未发现因缝合所致出血者;晚期出血及子宫切口感染均为0;B超探测显示子宫复旧良好,切口愈合良好者1980例(96.02%),子宫切口轻微炎性反应81例(3.93%),严重炎性反应伴积液1例(0.048%),显著低于文献2.36%(P<0.001)报道。随访病例无不良体征。结论: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安全简便,值得推广为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2.
刘芹 《淮海医药》2012,30(2):152-15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全层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全层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术后无须拆线。对照组阴道黏膜连续缝合,肌层及皮下组织用间断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术后4~5 d拆线。比较2组产妇缝合时间,会阴切口疼痛情况,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切口硬结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2组在缝合时间,产后切口疼痛及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切口愈合良好,硬结少,无疤痕,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冷丽丽 《江苏医药》1996,22(11):795-795
我院从1994年6月~1995年12月在135例剖宫产术采用了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单层缝合法。临床资料证明,此法确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35例单层缝合术中,过期妊娠15例,臀位26例,头盆不称51例,胎儿窘迫17例,子病6例,胎膜早破5例,横位2例,骨盆畸形3例,双胎3例,前置胎盘5例,胎盘早副1例,疤痕子宫1例。135例中,择期手术34例,进入产程101例。破水时间距手术时间最长2~24小时。羊水改变有27例。二、手术操作手术操作按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常规直至胎…  相似文献   

4.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的缝合通常用双层缝合法,有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率为0.40%~1.26%[1]。作者自1990年10月始改用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法,至1994年10月,临床应用158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年龄: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3岁。1.2产次:初产妇131例,占82.9%,经产妇27例,占17.1%,1.3手术指征:此术式适用于所有剖宫产术。本组头盆不称41例,胎儿宫内窘迫引例,臀位16例,前置胎盘15例,疤痕子宫14例,骨盆狭窄或畸形13例,重度妊高征12…  相似文献   

5.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横切口单层与双层缝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河北医药》2000,22(10):770-771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剖宫产率逐年增加 ,寻求一个最佳的剖宫产术式是非常重要的。本组病例选择我院 1997年 3月~ 1998年 2月间 ,需行剖宫产结束分娩2 4 1例 ,随机分为 2组 ,单层缝合组 112例 ,行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术 ;双层缝合组 (对照组 ) 12 9例 ,行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术 ,进行对比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2 4 1例 ,年龄 2 2~ 4 2岁 ,2组无明显差异。产次 :试验组初产妇 10 4例 ,二胎以上产妇 8例占 7.14% ;对照组初产妇 118例 ,二胎上以产妇 11例占 8.3%。产前情况 :2组产妇均无早破水 ,3d内无合房史 ,体温低于 37℃。血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探讨子宫切口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对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孕妇,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对对照组实施双层连续缝合法。对两组孕妇子宫切口愈合、子宫复旧等指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缝线吸收、切口愈合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子宫复旧、体温以及血常规异常等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子宫切口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缝合后对合平整、组织缝合层次少,有助于原解剖结构的恢复,对子宫切口愈合极为有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将皮内连续缝合术用于手术切口缝合,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对剖宫产术手术切口采用连续皮内缝合1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常规方法剖宫产120例为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6.5岁。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和麻醉同常规剖宫产。研究组采用耻骨联合上3 cm作5~6 cm弧形切口。采用1号丝线成间断缝合皮下脂肪。用4-0无损伤缝合线行切口皮内连续褥式缝合。对照组全部采用腹壁直切口1号线常规间断外缝皮肤。  相似文献   

8.
周少静  关俊霞 《安徽医药》2019,23(3):533-535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北省任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符合剖宫产分娩指征且为首次剖腹产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常规缝合方式,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方式。评估手术1年后两组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发生例数(8例比2例)、肌层厚度[(6.03±0.88)mm比(7.51±0.96)mm]及憩室容积[(0.42±0.05)mm3比(0.31±0.04)mm3]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剖宫产与术后并发症均有明显上升,切口愈后不良为其主要因素。我院自1990年7月~1995年10月共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35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全层间断+U型缝合法对疤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子宫切口进行缝合的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再次行剖宫产的疤痕子宫产妇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不同,分双层连续缝合组(n=60)和全层间断+U型缝合组(n=97),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缝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24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缝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异常子宫出血时间、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盆腹腔粘连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层间断+U型缝合法对疤痕子宫切口进行缝合安全且易于掌握,缝合效果良好,止血迅速,特别适用于有产后出血风险及仍有分娩意愿的产科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术后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本文结合我院对子宫肌层缝合方法两个阶段两种方法,即以往的连续缝合加褥式包埋(简称褥式)与现行的连续锁边(简称锁边)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1 回顾性分析两阶段两种剖宫产子宫肌层缝合方法1995-04~1997-05产科总住院1300例,剖宫产482例,剖宫产率为37.08%;1997-05~1999-08产科总住院1438例,剖宫产490例,剖宫率34.75%。两组资料产妇的平均年龄、孕产次数,剖宫产指征、新生儿体重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 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产妇平卧于手术台上,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取下腹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预后比较。方法采用1308例社会因素剖宫产患者中532例行再次剖宫产时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及盆腔组织粘连的情况比较对照。结果传统的子宫切口缝合方法在再次剖宫产时肌层厚度,组织粘连方面均优于单层缝合方法。结论单层缝合虽然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通过这次的对照分析,双层缝合仍然有子宫切口肌层厚度佳,盆腔组织粘连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连续缝合和双层缝合褥式包埋缝合两种缝合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剖宫产后对子宫切口行双层缝合褥式包埋缝合方式缝合;观察组90例,剖宫产后对子宫切口行单层连续缝合方式缝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子宫切口缝合时间、子宫复旧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子宫切口缝合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单层连续缝合方式缝合用于剖宫产子宫切口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李虹  赵忠桢  徐虹 《天津医药》2000,28(3):146-148
目的观察改良子宫下段横切口双层缝合为单层缝合,是否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将510例初次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并分别于产后42、60及90天行B超检查。结果(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3.84±4.73)分,比对照组(51.09±4.85)分短(P<0.01)。(2)术后病率观察组为1.5%,比对照组7.1%低(P<0.01)。(3)产后42、60及90天B超检查,子宫切口A型愈合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宫下段切口整齐,解剖清晰,较薄者,采用单层缝合法,损伤下段组织少,异物少,不影响切缘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术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及对子宫切口憩室(PCSD)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产妇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子宫下段分层缝合术,观察组予以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PCSD发生率、PCSD容积及周围厚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24h出血量、恶露持续天数及产后血红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PCS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子宫切口憩室容积为(0.31±0.04)mm2,低于对照组的(0.45±0.06)mm2,子宫切口憩室周围厚度为(7.35±0.76)mm,高于对照组的(6.02±0.62)mm(P<0.05)。结论: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更佳,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PCSD形成。  相似文献   

17.
会阴切口全层缝合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阴切口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 2 0 0 2年 7月~ 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2 4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12 0例 ,采用传统缝合方法 ;研究组 12 0例 ,采用全层缝合。观察两种缝合方法会阴切口缝合时间对会阴切口感染率和产后住院日数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会阴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0 5 ) ,会阴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5 ) ,产后住院日数明显缩短 (P <0 0 5 )。结论 会阴切口全层缝合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 ,减少产妇疼痛 ,降低切口感染率 ,促进会阴切口愈合 ,缩短产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进子宫全切术后愈合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子宫全切术患者4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切除后给予常规缝合,治疗组在子宫切除后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5.38±1.32)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46±1.54)d,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腹部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阴道残端出血、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0%,对照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2.0%,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缝合方法能促进子宫全切术后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与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剖宫产产后出血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30例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产妇经不同处理方式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总并发生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分娩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院普外科 1992年在临床上采用连续皮内缝合后 4 8h内拆线获得成功[1] 。 1995年 1月至 12月间我院普外科对首次手术病例采用普通丝线皮内缝合关闭切口 90例于术后 4 8h内拆线 ,与丝线常规缝合关闭切口 90例于术后 7d拆线进行临床对照观察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分组按手术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皮内缝合组 (下称皮内组 )和常规缝合组 (下称常规组 )。皮内组 90例 ,无菌切口 15例 ,包括斜疝修补术 6例 ,乳腺手术 4例 ,甲状腺手术 5例 ;污染切口 75例 ,包括阑尾切除术 3 2例 ,胆道手术 3 3例 ,胃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