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无创伤性电生理检查在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1月至 2003年 12月对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 5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患儿进行体表 12导联心电图检查(ECG)、食管电生理检查(TEAP),并与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CG对房室折返性PSVT(AVRP)诊断敏感性为 100% ( 20 /20 );但对 5例P波不明显的房室结折返性PSVT(AVNRP)均漏诊;TEAP对AVRP和AVNRP总诊断敏感性为 90 3% (28 /31),对AVNRP无漏诊;ECG和TEAP对PSV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 (20 /25)和 91% (30 /33)。结论 联合应用ECG和TEAP等无创性电生理检查能对儿童PSVT作出正确诊断及分型,是一种安全可靠、无痛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8例儿童心动过速的非创伤性及创伤性电生理研究,揭示儿童心动过速类型多样化,以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食道心房调搏作为无创性方法可进行初步诊断,并在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及时终止之以缓解产下状。  相似文献   

3.
食道心房调搏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术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室上速病儿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诱发出室上速发作26例(92.8%),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4例(53.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例(30.8%),房内折返心动过速3例,未定型1例。以短阵超速抑制法可终止心动过速24例,药物可终止心动过速22例。与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的6例比较,结果基本相符。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是一种适用于小儿的安全可靠、简便无创的心脏电生理学检查方法,对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机制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TEAP检查且后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50例PSVT患者的电生理资料。结果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为诊断金标准,TEAP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左侧房室旁道(LAP)、右侧房室旁道(RAP)的灵敏度分别为92.9%、83.1%、90%,特异度为86.4%、100%、95%,准确性为90%、96%和94%。TEAP对AVNRT诊断符合率为92.9%(26/28),其中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而2例快慢型的AVNRT均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TEAP对AVRT诊断的符合率为86.4%(19/22),3例被诊断为慢快型的AVNRT。结论 TEAP对儿童PSVT发生机制的判定及初步定位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对少数PSVT发生机制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对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作出分型诊断;同时应用程序电刺激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全组病例均为一次静脉给药(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后复律.无1例应用电转复治疗者.1年后复发律为5.88%.同时,选择了31例PSVT 患儿,应用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等药物作常规转复,结果显示:用药疗程较长,疗效不稳定;仅电击复律数即迭9人.1年后复发率为38.71%.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组2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确定分型22例(81.5%),其中旁道折返占63.6%,房室结折返占22.7%,表明小儿SVT以旁道折返为最常见,经随访显性旁道折返所致SVT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推测与小儿传导系统发育规律及旁道电生理特性发生演变有关。另根据本组超速抑制终止SVT的起搏周期与相应的SVT-CL呈高度正相关,故提出公式,起搏周期=06×SVT-CL+88ms为估计适宜终止SVT的起搏周期。本组用TEAP行急性药物试验20例次,指导选择有效药物,可为临床治疗SVT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食道心电生理诊治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食道电牛理检查(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与心内电牛理(electrophysiology study of the heart,EPS)比较研究,探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前TEAP对小儿SVT的发病机制、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适应证规范应用.方法 对1998年8月-2007年1月经RFCA治疗的SVT 34例患儿的TEAP及EPS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VT 34例,30例TEAP显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eardia,AVRT)25例,与EPS的诊断符合率为96.7%(29/30例);EPS诊断AVRT 30例,AVNRT 4例.成功消融32例,手术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TEAP与EPS检查结果符合率较高,可作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初步诊断及定位,为选择EPS及RFCA术指征重要辅助手段;RFCA根治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肯定,是小儿SVT安全可行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3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经食道调搏,确定诊断电生理类型28例,可能诊断2例。急性药物试验21例,慢性药物试验12例,根据电药理试验结果选择药物预防SVT发作,有效率达91.7%。说明食道调搏是一种有用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有助于小儿SVT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疗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 triculartachycardia,PSVT)是儿科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如不及时纠正 ,可导致心力衰竭 ,甚至心源性休克或猝死。近年来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开展 ,PSVT治疗手段亦不断完善 ,但药物复律仍是控制小儿室上速发作的重要方法 [1]。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 ,共收治该病患儿52例 ,选择性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复律治疗 ,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52例PSVT患…  相似文献   

11.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制,用心内电生理学方法检查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儿。结果:房室结折返9例,均为慢快型;房室折返共22例,其中隐匿性附加束11例,预激综合征10例,Mahaim束1例。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可使双通道显示,三通道变为双通道并利于室上速的产生。如双通道和附加束同时存在,室上速开始时折返环可以不固定。提示,室上速以房室折返为主,同一病例中可以有不同的折返回路及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对小儿心动过速的诊断、分型和终止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32例小儿快速心律失常进行分型诊断及转复治疗。结果心动过速32例中体表心电图表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27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5例,房室结折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婴幼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3例年龄<2岁的SVT婴幼儿.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7.59±9.80)个月.采用TEAP检查,随后根据记录食管心电图进行分型诊断,明确为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扑动后立即进行超速抑制终止心动过速.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SVT婴幼儿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室率为(233.31±46.79)次·min-1.其中29例次SVT中诊断为折返型SVT 23例次,房性动过速3例次,窦性心动过速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 2例次,窦性心动过速1例次,房性扑动14例次.宽QRS心动过速2例,1例为Ⅰ-AVB并室内传导阻滞,另1例经随访确诊为交界性心动过速并室内传导阻滞.经TEAP成功转复率为83% (34/41例).结论 婴幼儿SVT往往伴较快心室率,如不及时救治极易产生不可逆的损害.TEAP的应用有助于婴幼儿SVT的诊断分型,而且其安全快速转复窦性心律的优点在婴幼儿心动过速的抢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食道左心房调搏术对儿童预激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WPW、隐匿性预激(CAP)的电生理特性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经食道左心房调搏术(TEAP)对16例WPW综合征及26例CAP患儿 ,实施S1-S2 刺激、猝发刺激 ,测定旁路前传导时间(AP)、房室传导时间(FP)、旁路和房室结有效不应期(ERP)、功能不应期(FRP)及相对不应期(RRP)。诱发PSVT后 ,在食管心电图上测量R -P′及P′-R。结果16例WPW患儿 ,采用S1-S2 刺激诱发和中止PSVT9例(占56.3 %) ,在276例行TEAP的儿童中检出CAP26例 ;WPW及CAP中诱发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OAVRT)34例(97.1 %) ,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AVRT)1例(2.9 %) ;WPW诱发与未诱发PSVT组间旁路前传时间及不应期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EAP可诱发多数WPW患儿发生PSVT ;儿童预激综合征引起的PSVT中 ,以OAVRT最多见 ,AAVRT极少见。  相似文献   

15.
16.
经食道心房调搏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鲁珊陈小凤叶鸿瑁关于新生儿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尚未见报道。我院从1993年开始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方法测定了20例正常新生儿心脏电生理学参数,并对1例新生儿心房扑动(AF)患儿诱发及终止成功。对象:(1)足月新生儿20例...  相似文献   

17.
18.
18例小儿预激综合征临床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儿预激综合征(WPW)形成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的电生理特征,并观察普洛帕酮(心律平)对AVRT的电生理影响,对18例WPW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检测WPW诱发AVRT后的电生理变化并观察心律平对AVRT的疗效。结果:16例WPW前传有效不应期为200~600ms,平均300.94ms,旁路1:1房室传导频率≥190次/min,9例诱发的AVRT为顺传型,口服心律平出现旁路前传导阻滞。提示小儿WPW的旁路1:1房室前向传导速率快,无文氏传导,且旁路有效不应期长短相差悬殊;食道电生理检查可了解AVRT的类型,心律平可作为治疗AVRT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房室结双径路 (DAVDP)电生理特征随年龄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小儿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经食道心房调搏 (TEAP)诊断为DAVDP的 5 7例儿童的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7例DAVDP儿童 ,学龄前组 (3~ 7岁 ) 16例 ,学龄组 (7~ 14岁 ) 4 1例。学龄组的FP ERP及FP FRP显著长于学龄前组的 (30 4 0 6± 73 0 6 )ms与(35 0 0 0± 6 8 4 8)ms ,(P <0 0 5 )和 (36 7 19± 6 2 4 5 )ms与 (4 10 2 4± 6 8 2 8)ms,(P <0 0 5 )。年龄与FP ERP间存在正相关 (r =0 4 6 3,P <0 0 0 1)。两组间SP ERP无显著性差异 ,但年龄与SP ERP间也存在正相关 (r =0 4 4 2 ,P <0 0 1)。两组儿童的快慢径前向传导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年龄与快径路前向传导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 (r =0 319,P <0 0 5 ) ,年龄与慢径路前向传导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随年龄的增长 ,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特征发生了改变 ,这可能是随年龄增长AVNRT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诊断儿童不明原因心动过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28例不明原因心动过速患儿行TEAP的结果,并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比。结果共28例经TEAP患儿,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10.8±3.7)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2例,未诱发异位心动过速3例,诊断率为89.29%(25/28)。21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1例经TEAP未诱发异位心动过速,后经IEPS诊断为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1例左侧旁道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LP-AVRT)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AT),其余的诊断两者均一致,符合率为90.48%(19/21)。结论 TEAP诊断心动过速与IEPS符合率高,建议临床不明原因心动过速的患儿可以先行TEAP,以明确心动过速的诊断与分型,为下一步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