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10d。应用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川芎嗪组患儿治疗后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均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IL-4和IFN-γ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川芎嗪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对尖锐湿疣患者Th1/Th2平衡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8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尖锐湿疣患者均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局部电灼术,对照组加用膦甲酸钠40 mg·kg-1,每日2次,疗程15 d;治疗组加用胸腺五肽2 mg,每日1次,疗程3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的浓度,治疗后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尖锐湿疣患者的血清IFN-γ、IL-2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P<0.01)。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血清IFN-γ、IL-2、IL-4、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完成41例,治疗后血清IFN-γ、IL-2、IL-4、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完成39例,治疗后血清IFN-γ、IL-2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15%vs.3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腺五肽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及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对尖锐湿疣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忠亮  王坚强  奚利群 《海峡药学》2009,21(10):116-117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COPD患者Th1/Th2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观察匹多莫德治疗的COPD患者的外周血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IL-4/IFN-γ比值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治疗组IL-4/IFN-γ比值为1.8±0.3,对照组IL-4/IFN-γ比值为2.6±0.5,两组数值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6月内,治疗组AECOPD有5人次,因AECOPD住院人次为1人次;对照组AECOPD有23人次,因AECOPD住院人次为8人次,两组数值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匹多莫德对COPD患者的Th1/Th2细胞功能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匹多莫德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预防AECOPD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治疗前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孟鲁司特组),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C组(健康体检组)比较IFN-γ/IL-4比值;治疗后,比较A、B两组患者IFN-γ/IL-4比值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IFN-γ/IL-4比值A组为1.32±0.25,B组为1.29±0.24,两组基本一致(P〉0.05),但明显低于C组的1.96±0.30(均P〈0.01);治疗后,IFN-γ/IL-4比值A组为1.55±0.28,B组为1.89±0.33,B组比A组升高更明显(P〈0.05)。B组显效率76.7%,明显高于A组的23.3%(P〈0.01);B组总有效率100%,亦高于A组的83.3%(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女性SLE患者Th1相关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结果SLE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IFN-γ、IL-4、IL-10与ANA、C3、C4、CRP、ACA、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活动性评分均无相关性,经治疗后IL-2、IFN-γ水平在治疗后升高,IL-4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SLE患者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支持SLE患者体内存在Th1细胞向Th2细胞转化,表现为以Th2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余振东  吴波  彭雁忠  桂耀庭 《医药导报》2005,24(12):1118-112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疗效与Th细胞因子的变化关系。方法以慢性乙肝患者39例作为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IFN-α治疗,拉米夫定100 mg·d-1,po;IFN-α 5MU,隔日肌内注射。联合治疗1 a后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及Th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以2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并根据HBV DNA复制指标及HBeAg/HBeAb转换情况将治疗组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均值明显升高(P<0.05)、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5);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血清IL-2、IFN-γ均值明显升高(P<0.05),IL-4、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IFN-α治疗慢性乙肝可显著抑制HBV-DNA复制;联合治疗后有效组免疫状态可由以Th2型为主向以Th1型为主转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性。方法检测39例不同基因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2、IFN-γ、IL-4)的表达,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IL-12、IFN-γ、IL-4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基因型C型组与B型组比较,ALT、IL-12、Th1/Th2明显升高(P〈0.05),IL-4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Th分化的不平衡,C基因型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8.
王国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65-1666
目的:观察骨风宁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9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骨风宁(9例)和磺胺柳氮吡啶(SSZ)(1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o—clear cells,PBMC)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骨风宁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IL-2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IL-4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SSZ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L-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骨风宁胶囊能使IFN-γ、IL-2表达降低,促进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使病情缓解。SSZ可促使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张灵鹏 《中国药师》2009,12(11):1619-1621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血浆Th1/Th2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50例门诊RGH患者(治疗组)予以BCG—PSN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IFN-γ和IL4水平的变化。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第4~6月与治疗前3个月相比,平均复发频率明显减少,皮损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治疗组患者血浆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IL-4水平明显增加。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浆IFN-γ水平明显增加,IL-4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后6个月血浆IFN-γ和IL4的水平增加或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RGH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BCG-PSN治疗RGH的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外周血CD4^+细胞,纠正Th1/Th2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毛支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前后及10例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对照组)血清白介素(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毛支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及IL-4/IFN-γ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处于失衡状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明显调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失衡,预防喘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1.
苑建房 《河北医药》2012,34(8):1133-113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比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3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PO2/FiO2监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IFN-γ、IFN-γ/IL-4明显升高(P<0.05),而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乌司他丁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FN-γ、IFN-γ/IL-4明显下降(P<0.05),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乌司他丁可以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恢复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平衡,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肤瘁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8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给予肤痒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西药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检测IFN-γ、IL-10和IL-18水平,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比较,并在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停药1月后,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西药组IFN-γ,IL-10和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西药组IFN-γ、IL-10和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组问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意义(P〈0.05)。联合组和西药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童慢性荨麻疹发病与机体免疫失衡有关,肤瘁颗粒联合氯雷他定可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李晓珍  张峰  游伟玲 《海峡药学》2010,22(7):117-11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多索茶碱口服、布地耐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10mg,睡前口服,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6.7%、总有效率为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83.3%(均P〈0.05)。治疗前IFN-γ/IL-4比值。治疗组、对照组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IFN-γ/IL-4比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CAV患者的Th1/Th2平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治疗CVA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朝锋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29-3231
目的:探讨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普米克组(对照组)35例和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组(治疗组)35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用氨茶碱、止咳化痰药等对症治疗.分别测定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eed expiratory volume in ls,FEV1)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同时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EV1与PEF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FEV1与PEF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4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IL-12水平治疗后显著上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Th1、Th2免疫偏移的相关性,以期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年于我院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80例,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80例最为对照,采用EASI对患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集患者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5、IL-31的表达。比较特应性皮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体内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对细胞因子与EA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D患者IFN-γ、IL-2等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4、IL-5、IL-31等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D患者IL-4、IL-5、IL-31的表达与EASI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A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Th1/Th2免疫偏移,纠正此免疫偏移状态,有望成为AD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及病毒变异后血清中Th1型[γ干扰素(IFN-γ)]和Th2型[白细胞介素(IL)-10]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后的细胞因子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拉米夫定治疗而发生病毒变异及未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患者血清IFN-γ、IL-10的水平。结果在治疗后6个月时,未变异组血清IFN-γ、IL-10水平与变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毒变异后,变异组IFN-γ水平均低于未变异组,IL-10水平则高于未变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出现变异后,机体细胞因子表达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ER-2多肽负载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5例HER-2阳性及HLA-A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Ⅱ~Ⅲ期)经标准治疗后行HER-2多肽负载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以及IFN-γ分泌型CD8+T淋巴细胞比例,观察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CD3+比例、CD3+CD4+比例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血清中IL-2、TNF-α、IFN-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IL-4、IL-10、IL-12无明显变化(P>0.05),IL-10/TNF-α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FN-γ分泌型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也显著上升(P〈0.05).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时间内,15例患者取得了13例病情稳定,2例病情进展的近期临床疗效.所有治疗患者均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行HER-2多肽负载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提高Th1型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并产生一定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喘平口服液对实验性哮喘豚鼠平喘的作用机制。方法:把体质量为250~300 g的50只清洁级封闭群幼龄雄性豚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正常对照组共5组,每组10只,造模后分别按要求给药,最后检测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FN-γ显著降低(P<0.01),IL-4显著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小剂量组使IFN-γ升高(P<0.05),IL-4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均使IFN-γ显著升高(P<0.01),IL-4显著降低(P<0.01)。结论:热喘平口服液平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影响实验性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使IFN-γ升高,IL-4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Th17类细胞因子IL-17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表达,以此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结肠组织及血单核细胞中IL-17和IFN-γ的表达。结果:UC组结肠组织中IL-17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UC组结肠组织IFN-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增加(P〉0.05);UC组血单核细胞IL-17、IFN-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IL-17升高在UC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