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正心内赘生物清除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3.45%,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2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2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因为原发性心内膜炎18例,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前心功能不全(NYHA Ⅲ级或Ⅳ级)18例。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清除感染灶,同期矫正心内畸形,心瓣膜置换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4~6周。结果本组近期死亡1例,1例随访术后8个月死亡,20例随访2年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无法控制的感染及心力衰竭应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及时手术,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IE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外科治疗经验。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随访6个月到10年,出院患者死亡3例,生存患者中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4例。结论 IE经外科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心内膜炎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凯  周达新 《上海医药》2009,30(2):71-73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变化,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及无器质性心脏病比例(17.0%)有所增加。92.6%的患者有发热,仍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首发症状。院外接受抗生素治疗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低(37.2%)。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8.8%,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功能衰竭(81.8%)。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及致病菌发生变化,院外接受抗生素治疗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低,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临床特点的变化、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确诊的28例IE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发热(100%)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23例;21例IE经过内科抗感染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痊愈,临床治愈率75%;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院内死亡3例。结论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IE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基础心脏病是IE常见病因之一,及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早期诊断、适时治疗及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IE患者52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结果既往有心脏病史37例(71.15%),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1例(40.38%),风湿性心脏病7例(13.46%):临床表现51例(98.08%)伴有发热,另外胸闷气促、脾大、贫血者多见;血培养阳性25例(48.08%),且以草绿色链球菌6例(26.67%)居多;超声心动图检查中30例(57.69嘲发现心瓣膜或流出道赘生物。经积极治疗后治愈35例(67.31%),好转13例(25.00%),死亡4例(7.69%)。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应采用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均接受手术治疗。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术前均经抗菌治疗2周以上。血培养阳性2例,均为链球菌。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6例,脾脓肿1例。手术中清除所有病灶,同期瓣膜置换6例,心内畸形矫治1例。结果 术后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脑出血1例及瓣周漏1例,其他患者随访至今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改善。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外科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根据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通过指导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结果 35例患者平均疗程60d,均获痊愈。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的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疼痛减轻或消失。心排血量恢复,血压正常,脉搏有力。焦虑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及转归。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胸心外科病房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患儿24例,所有病例均彻底清除感染灶,纠治先心病及瓣膜病变对其治疗方法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21例,死亡3例。其中4例<6个月婴幼儿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反复迁延不愈,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在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条件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矫正心脏畸形,痊愈出院。其他20例患儿经积极抗感染及控制心力衰竭治疗后,心内膜炎得到控制,心力衰竭缓解而择期手术,其中17例痊愈,3例因并发低心排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死率。先心病并发IE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超声心电图在诊断上有重要作用;常规血培养有假阴性结果;对先心病合并发心内膜炎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确诊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86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且对其进行血及赘生物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病原体种类、心动图表现等。结果 86例患者共行97例血液培养,致病菌种类最多的为草绿色链球菌,其次为口腔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治疗后,86例患者显效24例(27.91%),好转48例(55.81%),无效14例(16.28%),总有效率为83.72%,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很大提高。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超声诊断及血液培养可以诊断;在治疗中先采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良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0年6月~2008年6月,对4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施行外科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2007年住院的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例中6例有基础心脏病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钙化、瓣叶脱垂。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基础心脏病、赘生物,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IE患者的临床和ECHO资料。结果IE多发生于原有器质性心脏病(以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基础上;赘生物在附着位置、大小、形态及随病程变化等方面都具有其超声特点;ECHO可检出瓣膜脱垂、腱索断裂、瓣膜穿孔、瓣周脓肿等心脏内并发症。结论ECHO在IE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因诊断、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致病微生物、治疗及预后。方法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心外科65例IE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IE患者,男女比例2.1∶1,平均年龄(41.5±13.4)岁,细菌培养阳性率63.08%,手术率81.5%,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占58.18%,住院死亡率9.23%。应用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为主,基本合理。结论IE患者多患有基础心脏病和退行性瓣膜病,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职工医院收治的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50例、心脏杂音50例,肝肿大49例;血培养阳性29例,占患者总数的51.79%,其中草绿色链球菌1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36例发现心瓣膜或流出道赘生物。结论基础心脏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病因;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确诊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6.
左梦颖  黄美容 《江苏医药》2020,46(3):316-320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158例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IE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采取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结果发热是158例IE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95.6%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并发症是心功能不全,其次为血管栓塞,链球菌仍是最常见致病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发现128例IE患儿存在心内赘生物,TTE诊断心内赘生物的灵敏度为87.2%,特异度为62.5%。本组IE患儿治愈率为64.6%,治疗有效率为79.7%,病死率为10.1%。手术清除赘生物是儿童IE预后的保护因素,脑栓塞、心功能不全、脓毒血症是其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IE的基础病因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链球菌仍是最常见致病菌。TTE诊断儿童IE价值较高。规范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及适时外科手术清除赘生物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56例IE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左房室瓣置换24例.双瓣膜置换19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右房室瓣成形3例,右房室瓣置换2例,Bentall手术1例;同期矫治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8例.急诊手术占34%(19/56).结果 长期存活50例,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早期死亡4例(7.2%).其中3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人工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死亡2例.结论 对IE,尤其是急性心衰伴进行性加重不能控制者,应在血流动力学及瓣膜条件恶化前积极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2.86%)。术后随访6个月至5.5年均无心内膜炎复发,33例心功能Ⅰ~Ⅱ级,1例心功能Ⅲ级。结论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附着的部位、大小、数量和有关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术中基本一致,而且可以发现有没有心脏基础的病变和是否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并赘生物的准确率高,可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那开宪  余平 《首都医药》2006,13(22):30-31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发展、药瘾者的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IE)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对IE的认识较前有很大的变化。1.IE的分类以往对IE常按病程划分为急性及亚急性IE,但这种划分仅适用于未经治疗的病例,而且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急性及亚急性IE二者间常无明显界限,故常统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按其病因又可分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静脉药瘾心内膜炎。2.IE的病因多数IE发生在有心脏损害的基础上,常见为心脏瓣膜病、先心病、人工瓣膜置换等。过去IE主要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近些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