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90例GAD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及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指标。将研究组、对照组进行HRV指标和HAMA评分相关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总分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24h每5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低频功率(LF)呈正相关(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或等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重度GAD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味,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性焦虑因子、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HRV〔时域指标:24 h内全部窦性心律(NN)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 NN 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相邻NN R-R间期差值>50 ms占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结果 治疗方法与时间在HAMA评分及其因子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HAMA评分及其因子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方法在HAMA评分、精神性焦虑因子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方法在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4、6周中药组患者HAMA评分、精神性焦虑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6周两组患者HAMA评分、精神性焦虑因子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6周两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中药组患者SDNN、SDANN、PNN50、H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中药组患者LF、LF/H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疗效确切,可改善HRV。  相似文献   

3.
广泛性焦虑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与心率变异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选取GAD患者5O例,进行HAMA的测定,同时对患者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进行HRV指标测定.最后将HAMA指标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HAMA总分与HRV指标中SDANN有相关性(P<0.05);躯体因子分与SDANN、LF有相关性(P<0.05);精神因子分与RMSSD、PNN50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广泛性焦虑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与汉密顿量表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关系.方法 选取GAD患者8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进行HRV指标测定及HAMA的评分,最后将HAMA指标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HAMA总分和因子分,HRV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MA总分与HRV指标中SDANN有相关性(P<0.05);躯体因子分与SDANN、LF有相关性(P<0.05);精神因子分与RMSSD、PNN50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抑郁障碍(MDD)均可导致心率变异性(HRV)降低,进而增加其共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焦虑和抑郁情绪对HRV参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也缺少GAD共病MDD对患者HRV影响的相关研究。目的 探讨GAD和MDD对HRV参数的影响,以及GAD共病MDD的HRV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90例患者,其中GAD患者(GAD组)、GAD共病MDD患者(GAD共病MDD组)和MDD患者(MDD组)各30例,另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西省精神病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由临床医生使用自制的人口学资料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焦虑、抑郁情况。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周内,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完成HRV检查并进行分析,包括时域分析〔总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分析〔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HAMA-17评分和HAMD评分与HRV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四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AMA-17评分高于MD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组和MDD组HAMD评分高于GA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L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LF低于GAD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HF低于GAD组(P<0.05)。MDD组HF、LF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患者LF、HF、LF/HF与HAMA-17、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GAD和MDD均可导致HRV降低,且与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GAD共病MDD可能导致更低的HRV,需要临床医生关注其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广泛性焦虑(GAD)患者不同性别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特点。方法选取30例男性和30例女性GAD患者为研究组,男女各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进行24hHRV时域和频域指标测定,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男性、女性GAD患者研究组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标化低频功率(nLF)、标化高频功率(nHF)低于同性别对照组,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高于对照组(均P〈0.05);青年GAD患者女性SDNN、nHF均低于男性焦虑症组.LF/HF高于男性组(均P〈0.05)。结论GAD患者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为主,其中女性比男性迷走神经功能下降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指标,探寻站桩功对焦虑状态的调节效应。方法以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焦虑自评量表≥50分)为受试对象,按里1?1配比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为期10周、每周不少于5次的三圆式站桩功练习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站桩功干预开始前与完成后,分别采集2组HRV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站桩态,试验组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差50 ms以上相邻窦性心搏间期数占窦性心搏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均较前升高,且试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标化低频功率(LFn)降低,标化高频功率(HFn)升高,且试验前后,LFn、HFn、LF/HF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段LFn、HFn、LF/H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圆式站桩功对练习者的HRV指标水平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且有益于自主神经的平衡。其对焦虑状态的缓解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60岁)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北京世纪今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CTT-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12Hoter)系统对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6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24h连续监测,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HRV(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各项进行对比分析.HRV四项时域各项指标:SDNN(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NN50(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对比分析,以及HRV频域各项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 LF/HF.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对比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到高度显著(P<0.05,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控功能显著失衡.  相似文献   

9.
张业  冯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5):548-549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RV的各项时域指标的检测,根据血糖变异系数分为持续性高血糖组和波动性高血糖组,分析在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时,两组HRV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波动性高血糖组的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NN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均低于持续性高血糖组(<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比持续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时域指标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特征及依帕司他对其的影响。 方法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2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帕司他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时域指标包括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24 h内相邻的两个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心率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的比(LF/HF)的变化。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DNN、SDANN、rMSSD、PNN50、LF、HF、LF/HF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帕司他组治疗6个月后HRV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依帕司他可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是否与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5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进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测定,同时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定。最后将HRV指标与心理评定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HRV指标中dVLF、PNN50、SDANN与HAMA总分有相关性(P〈0.05);dLF与HAMA躯体因子分有相关性(P〈0.05);SDNN、dHF与HAMA精神因子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测定HRV指标对反映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卿  柯蕴倩  王艺明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1):1372-1375
背景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变化及早期诊断尚不明确。目前对皮质醇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水平变化研究不一致。目的 探讨血浆及唾液皮质醇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门诊或病房的3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患者组。另选取同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和咨询门诊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受试者,并分别测定受试者清晨血浆、唾液皮质醇水平。患者组服用盐酸帕罗西汀6周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对比治疗前后皮质醇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者组血浆皮质醇、唾液皮质醇、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治疗后血浆皮质醇、唾液皮质醇、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治疗前血浆皮质醇水平、唾液皮质醇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59,P<0.01;r=0.78,P<0.01)。结论 血浆皮质醇和唾液皮质醇水平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升高,皮质醇水平与广泛性焦虑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血浆、唾液皮质醇水平对早期识别广泛性焦虑障碍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指导 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87例青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SCL-90)和心率变异性(HRV)测定分析,把正常人群(对照组)和青年抑郁症患者(观察组)测定的HRV指标、SCL-90得分分别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与饮食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观察组患者测定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01)。(3)观察组患者SCL-90得分与HRV指标具有相关性,人际关系敏感分别与HF、SDNN、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276、-0.217、-0.221、-0.230,P<0.05);敌对分别与HF、SDNN、PNN50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220、-0.279、-0.217,P<0.05);抑郁、睡眠与饮食均与LF/HF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217、0.272,P<0.05);精神病性与SDNN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221,P<0.05)。(4)观察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负向预测HF指标(β=-0.272,P<0.05)、RMSSD指标(β=-0.221,P<0.05)和PNN50指标(β=-0.226,P<0.05),睡眠与饮食正向预测LF/HF指标(β=0.262,P<0.05),敌对负向预测SDNN指标(β=-0.285,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并且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睡眠和饮食症状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与抑郁症(MDD)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差异。 方法:对30例GAD患者、30例MD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 SSR的潜伏期与波幅,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HC)比较。 结果:GAD组治疗前SSR潜伏期低于HC组,波幅明显高于H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DD组治疗前潜伏期比HC组明显延长,波幅明显低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有2例未引出波形。经治疗后,GAD组潜伏期水平较治疗前延长,接近于对照组水平;波幅较治疗前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MDD组潜伏期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MDD组的SSR潜伏期明显延长,GAD组潜伏期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D组波幅明显低平,而GAD组波幅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SSR各参数与HAMA和HAM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73。 结论:GAD与MDD在SSR的电生理检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特点。 方法 收集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104例,强迫症(OCD)患者114例,社交焦虑症(SAD)患者37例及63名正常对照者,其中GAD、OCD和SAD组内按入组时药物使用情况各分为两个亚组:A组为从未使用过任何精神科药物者或经过药物清洗1周及以上者;B组为入组时正在进行药物治疗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交往焦虑量表(IA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DNF的质量浓度;并对其中18例患者于药物治疗10周后复测各量表及血浆BDNF的质量浓度。 结果 ①各病例组血浆BDNF质量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病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病例组内A、B亚组间血浆BDNF质量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性别对各组血浆BDNF质量浓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影响(P>0.05);各病例组患者血浆BDNF质量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焦虑状态评分、病程的关联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1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10周后,血浆BDNF质量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DNF的水平可能为焦虑障碍疾病状态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对58 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
HRV分析与NT-proBNP测定,按HRV结果分为HRV异常组和HRV正常组,比较两组的时域和频域指标以及NT-proBNP水平,
并将所有患者的HRV指标与NT-proBN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RV异常组NT-proBNP水平(320.2±88.3 pg/ml)与HRV正
常组(80.4±25.2 pg/ml)比较,显著增高(P<0.01),NT-proBNP 与SDNN、三角指数、低频功率、极低频功率负相关(r=-0.55, P<
0.05; r=-0.52, P<0.05; r=-0.62, P<0.01; r=-0.5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NT-proBNP 水平与HRV相关,NT-proBNP 升高提
示糖尿病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合并菩提树放松技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根据ICD-10中GAD诊断标准选择124例G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n=62)和对照组(n=62)。干预组固定接受度洛西汀(20mg/d)合并菩提树放松治疗,2次/周,连续8周;对照组仅接受度洛西汀(20mg/d)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2、4、6、8周末用SAS、HAMA评定疗效,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低频(low frequency,LF)与高频(high frequency,HF )比值(LF/HF)进行观察。结果1.两组干预后SAS和HAMA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干预前:对照组(63.52×14.25)分,(30.26×11.25)分,干预组(64.35×14.33)分,(29.83×10.85)分,干预8周后:对照组(30.23×6.68)分,(9.28×3.20)分,干预组(25.14×5.59)分,(7.70×2.87)分](均P<0.05)。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 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LF/HF较对照组减低,特别是第13,14,15,16次干预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3-16=-2.806,-2.725,-3.572,-2.272;P 13-16=0.006,0.007,0.001,0.025),焦虑严重指数值与LF/HF值呈显著正相关( r=0.342, P<0.05)。结论度洛西汀合并菩提树放松技术能有效提高GA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青年广泛性焦虑(GA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心理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并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RV时域、频域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帕罗西汀能提高广泛性焦虑患者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同时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改善交感-迷走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