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63例(年龄>55岁)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钢板组)36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置换组)27例.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9.7个月,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内翻畸形愈合、腋神经损伤、肱骨头坏死、异位骨化各1例,撞击综合征4例.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大结节不愈合2例,大结节移位消失、撞击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各1例.钢板组三部分骨折Constant- Murtey评分优于置换组(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部分骨折Constant - Murley评分和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出血量置换组少于钢板组(P<0.05). 结论 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均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对患者年龄、骨的质量、骨折类型、粉碎程度及肱骨头坏死可能性的判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尺神经前置对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骨科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尺神经前置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术后两组并发症有切口红肿、皮下血肿、钢板断裂、神经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两组的并发症基本缓解。结论尺神经前置术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中具有促进临床疗效、改善肘关节功能和减少不良反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eer评分、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内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eer评分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 P<0.05);在组间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前Neer评分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的Neer评分存在明显差异( 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活动情况,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传统钢板相比可以更好保护骨折处的血运,促进骨折的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强化患者各方面的恢复情况,效果显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董泽民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569-1570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病例22例,其中采用髓内钉治疗11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1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对关节功能影响等。结果经随访12~36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肱骨干骨折选用髓内钉及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取得很好疗效,髓内钉对患者创伤较小,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对照组)和锁定钢板(试验组)内固定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7±16)min,解剖型钢板组为(152±21)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340±14)ml,骨骼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4)d,解剖型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460±16)ml,骨骼平均愈合时间为(143±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锁定钢板组为5.8%,解剖型钢板组为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恢复功能比较,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85.3%,解剖型钢板组为50.0%,锁定钢板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对骨折血供破坏小,能取得较好的固定效果,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可进行早期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和常规前臂Henry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MIPPO技术和常规前臂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IPPO组(20例)和Henry组(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上肢功能评定标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5个月.按照DASH评分:MIPPO组(6.16 ±2.45)分,优于Henry组的(10.94±4.25)分(P<0.05).MIPPO组手术时间较Henry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Henry组少(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PPO和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均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8.
吴吉林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74-1077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6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转予间骨折的患者87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47例)和DHS(40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6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近端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多于DH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近端锁定钢板组出现2例锁定螺钉进入髋关节的并发症,DHS组出现1例髋内翻、1例头钉拔出.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与DHS相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锁定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创伤关节外科收治的3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16例(置换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4周时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次性手术费用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置换组Neer评分优良率为75.00%,内固定组Neer评分优良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置换组VAS评分(2.14±0.52)分,内固定组VAS评分(2.37±0.6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置换组Constant-Murley评分(65.28±13.04)分,内固定组Constant-Murley评分(61.44±11.6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锁定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花费无明显差异,术后疗效相近。术式的选择主要依赖骨折复杂程度和患者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例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固定组治疗,对比两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两组手术中和手术后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48 h血红蛋白值、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两组延迟愈合例数,术后并发症情况(膝关节疼痛、感染、固定针脱落).结果 根据kolmert功能评价,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3.3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降低延迟愈合率,减少术后48 h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马江川  石铸  陈江  毛剑  王友华  刘璠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175-1177,1179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对132例75岁以上股骨粗隆骨折病人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Gamma钉治疗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结果:本组47例行动力髋螺钉、42例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43例行Gamma钉治疗,Gamma钉组平均手术时间82.24 min,长于DHS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0.0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时间最短(P〈0.05)。Gamma组出血量最多(P〈0.0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组最少(P〈0.05)。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并发症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3种固定物均可以有效地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临床工作中应根据骨折类型、固定物的特点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做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参数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等影像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时间短、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术与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5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行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术(22例),另一组行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型锁定加压钢板与普通T型钢板均可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以T型锁定加压钢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髂骨植骨与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0例, 女22例;年龄65~75岁[(69.5±8.5)岁]。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 四部分骨折16例。18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植骨组), 24例行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非植骨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 6, 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和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6, 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Neer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8.5±3.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植骨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1±0.7)个月, 短于非植骨组的(4.2±0.9)个月(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 两组肩关节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43例采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Rasmusse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虽增加了手术时间及费用,但能减少住院时间,加快骨折愈合,恢复原有解剖结构,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值得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固定和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TM型)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外科自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肱骨干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21例和闭合复位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治疗35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方面小于锁定钢板固定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而在功能恢复上两组无明显差异,且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组(n=35)在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自锁型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相对耗时短,出血量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间相同分型、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探讨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不同特点.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乌鲁木齐兵团医院创伤骨科分别接受股骨近端解剖钢板、髋动力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A组,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Gamma钉B组内固定手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共121例,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统计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随访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数据.结果:针对改进的EVENS不同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与B组比较在改进的EVENS分型Ⅰ、Ⅱ型中髓内与髓外内固定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改进EVENS评分Ⅲ、Ⅳ型中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髓内和髓外固定系统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使用有一定借鉴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三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结果锁定钢板治疗组的疗效与三叶钢板治疗组,在满意度、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和输血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刚板可使骨折部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对骨和软组织血供影响小,可使患肩关节早期安全的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多功能带锁髓内钉(TINMI)、双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09年3月~2014年7月治疗的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患者80例,根据采用内固定的不同分为TINMI组、钢板组,TINMI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5.7±7.9)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8例,高空坠落伤12例,其他伤5例。钢板组4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8.3±8.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高空坠落伤15例,其他伤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部分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NMI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钢板组(P0.05),TINMI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2.9%,钢板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NMI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14.3%,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为2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NMI与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手术操作复杂程度类似,但TINMI具有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短、骨折愈合优良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anatomical locking plate,ALP)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9月对89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PFNA组,45例)或ALP(ALP组,44例)进行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PFNA组为61.4 min,明显短于ALP组的114.8 min(P <0.01).出血量PFNA组为119.3 ml,明显少于ALP的组136.8 ml(P<0.01).引流量PFNA组为74.9 ml,明显少于ALP组的80.3 ml(P <0.01).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为4个月,ALP组为4.1个月(P>0.05);骨折愈合后髋关节的Harris评分PFNA组为91.2分,ALP组为89.8分(P>0.05).PFNA组2例复位欠佳,ALP组均复位良好.PFNA组无明显不良并发症,ALP组1例骨折不愈合. 结论 应用PFNA和ALP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后髋关节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但PFNA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较适合应用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