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长22-25nt的单链、非蛋白编码RNA,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的功能,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与胃癌相关的miRNAs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MicroRNAs(miRNAs)是长度约22个核苷酸片段的进化保守分子,其转录后通过沉默目的基因而调节基因表达.miRNAs参与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如增殖、凋亡、细胞分化/代谢、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等等,且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miRNAs作用取决于其目的基因.miRNAs一旦功能失调,它们调节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细胞迁移的作用即变为抑癌或致癌.由于缺乏高度敏感非侵入性诊断标志物,胃癌高危个体的早期诊断率和总生存率仍然很低.近期许多研究表明,miRNAs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决定胃癌患者预后并预测生存期和胃癌患者复发.文章主要就microRNAs作为新兴生物学标志物在胃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杜义安  郭剑民 《中国肿瘤》2014,23(5):399-402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环境、生物和遗传因素等,促炎因子以及抗炎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炎性因子与胃癌易感性存在着重要的联系。相关炎症因子以多种途径促进胃癌的进展,包括直接激活NF—κB刺激肿瘤细胞、上调黏附因子及促进肿瘤周围血管再生,以上途径还可抑制机体免疫,促使肿瘤细胞进展和转移。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炎症因子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箐  马山蕊  王孟 《中国肿瘤》2017,26(5):371-377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18~24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可通过负调控靶基因,参与体内的基本信号传导途径.其主要来源于组织、血液、唾液,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不同来源的miRNAs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肿瘤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并且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中有可能成为新型的分子标志物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全文就不同来源的miRNAs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预后及基因治疗方面的潜在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microRNAs(miRNAs)是真核生物中一类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靶mRNA的表达。目前,miRNA功能学研究发现miRNA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化疗耐药、放疗增敏、血管形成、基因甲基化、诊断和预后有直接关系,提示miRNA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将阐述miRNA和胃癌放化疗的关系及其作为诊断、预后因子和基因治疗靶点基础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操珍  苏文 《中国肿瘤》2016,25(2):125-13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免疫功能异常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尤其是细胞因子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全文就细胞因子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阐述,可能为胃癌的免疫学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exosomes是一种大小为30~100 nm的囊泡状小体,能被多种细胞分泌,存在于各种体液中。exosomes作为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胃癌来源的exosomes通过运输miRNA、细胞因子等关键物质,影响靶细胞内PI3K/Akt、MAPK/ERK等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免疫逃逸等过程。现就近年来exosomes在胃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作用过程,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涉及胃癌发生、发展的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如c-myc、EGFR)、抑部基因(如P16)和凋亡基因(如bcl-2)。以上3类基因参与胃癌发生不同时期的分子病理过程,且呈现出一定规律性。通过对某些胃癌发生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对于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此时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低,且单纯的手术治疗即使进行根治性切除,预后仍较差。目前,为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率,改善胃癌预后,胃癌的治疗手段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前的新治疗模式已经出现,如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模式统称为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方向,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并提高R_0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从而改善预后,且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了新辅助治疗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改善预后的可行性。现对胃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包装并鉴定表达人miR-29的慢病毒,并检测miR-29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miR-29前体序列,插入到慢病毒载体质粒pGCL-GFP多克隆位点后,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Helper1.0及pHelper2.0共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分离纯化并浓缩慢病毒并检测其滴度。负载miR-29的慢病毒感染SGC-7901细胞后,采用MTT法观察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miR-29前体DNA序列正确插入pGCL-GFP,包装的慢病毒滴度达2×108TU/ml;包装成功的重组慢病毒可有效增加SGC-7901细胞内miR-29的表达丰度;与未感染慢病毒的SGC-7901相比,感染负载miR29慢病毒的SGC-79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感染空载体慢病毒的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负载miR-29的慢病毒感染后对SGC-7901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空载体慢病毒(25.90%±7.41%vs.9.96%±4.86%,P=0.011)。[结论]成功包装并鉴定人miR-29慢病毒表达载体;miR-29可有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微小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微小RNA、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0-01的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541篇,中文文献37篇。纳入标准:1)miRNA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2)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3)miRNA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共9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最后纳入分析27篇文献。结果:微小RNA在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如增殖、分化、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在不同肿瘤中能够发挥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的作用。通过检测组织或者患者血液及血清中微小RNA表达情况的变化可以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指标。结论:深入研究微小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望在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微小RNA(miRNA)通过与靶基因互补位点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发挥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过程。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mi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也是当前一大热点,miRNA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miRNA与乳腺癌相关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内分泌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肿瘤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新近研究证实miRNA的表达变化是乳腺癌耐药机制之一。miRNA通过上调药物外排转运、抗凋亡蛋白、调节多药耐药信号传导网络等方式促成上皮 间质转化并形成肿瘤干细胞。miRNA亦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α表达、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细胞生存信号及细胞凋亡等途径引发耐药。miRNA可能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因子、内分泌治疗疗效评估的预测因子以及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陈彪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0):946-950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miRNA是一系列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的非编码小RNA。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证据表明,原发性肝癌中存在一些异常表达的miRNA,它们多靶向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从而广泛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重要的涉及癌细胞发生演变的病理过程。异常表达的miRNA及其功能靶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肝癌的发病机制,也为探索新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miRNA表达谱还与肝癌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分期、分级等临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提示miRNA不仅可能用于肝癌诊断及个体化治疗,也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工具。本文就肝癌发生、发展、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及其作用靶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期大量研究发现微小RNA在胃癌的发展、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已有报道证实miR-451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胃癌的筛查,miR-203、miR-21可能成为胃癌诊断的标志物.微小RNA既可以发挥癌基因作用,也可以发挥抑癌基因作用,如miR-141通过对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表达的抑制来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胃癌腹腔灌注化疗临床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局部复发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作为进展期胃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IPC相对于全身化疗有着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药物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目前IPC常用的药物有5-Fu、PDD、喜树碱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紫杉类药物更适用于IPC,并在临床取得了独特的疗效.IPC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本文就晚期胃癌腹腔内化疗的机制、特点及药物的选择和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直径在40~100 nm,是多种活性细胞分泌产生的胞外囊泡,其内的微小RNA(miRNA)广泛参与肿瘤疾病的发生进展。胰腺癌是一种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泌体中的miRNA在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和耐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胰腺癌的临床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此,针对胰腺癌相关的外泌体miRNA及其与胰腺癌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癌腹腔灌注化疗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复发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作为进展期胃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IPC相对于全身化疗有着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药物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目前IPC常用的药物有5-Fu、PDD、喜树碱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紫杉类药物更适用于IPC,并在临床取得了独特的疗效。IPC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本文就晚期胃癌腹腔内化疗的机制、特点及药物的选择和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