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青 《家庭用药》2013,(2):21-21
一些糖尿病患者特别紧张自己的血糖数值,他们希望血糖控制得“完全正常”“越低越好”,甚至低到正常值以下,结果出现了低血糖反应。许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高血糖,却没有意识到低血糖的危害性。实际上,低血糖的危害性远远超过高血糖,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将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诺和锐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为4次/d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组三餐时皮下注射诺和锐,晚上12时皮下注射诺和灵N。对照组三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晚上12时皮下注射诺和灵N。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诺和锐总量,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体重变化和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治疗组血糖控制平均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发的2型糖尿病应用诺和锐治疗更有利于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病程在10年以上口服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需要应用胰岛素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大多数患者应用预混重组人胰岛素,其中一部分患者全天胰岛素用量超过50 U但血糖控制不达标,血脂控制不理想,且低血糖发生率高.为了良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58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依据血糖谱分析其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本研究组中有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在每餐后出现显著的血糖升高现象,特别是在早餐后更为明显,患者的血糖峰值出现在早餐后的1.6 h;且血糖>14.0、11.2、7.9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7%、15%、26%;患者的72 h CGMS中血糖>7.9 mmol/L曲线下的面积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呈正相关。另有20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且多发生于凌晨3点左右,多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只有2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反应。结论血糖情况控制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较明显的高血糖情况,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谱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的总体血糖控制情况和动态血糖波动细节的信息,对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和低血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20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给予指尖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观察组同时应用指尖血糖仪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监测,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统计2种血糖监测方法对低血糖的诊断情况,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出的低血糖和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指尖血糖仪(P<0.05);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为先进的血糖监测手段,可全面、客观地反映孕妇孕妇各时段的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特点,并能准确、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发生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使血糖控制更具具体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可引起记忆减退,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通过健康宣教和个人指导相结合,加强患者及其家属识别能力,对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动态监测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状况. 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42例HbA1c<6.5%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 结果 42例患者中,12例(28.6%)发生低血糖(血糖≤3.0 mmol/L),其中8例低血糖发生于凌晨0:00~3:59,4例为无症状低血糖;18例(42.9%)发现高血糖(血糖>11.1 mmol/L),17例发生于三餐后. 结论 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发现有高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存在,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7%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特征,探讨其血糖波动凋控目标。方法将68例HbAlc〈7%的T2DM患者分为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止常组(31例)与MAGE升高组(3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用MAGE、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MBG)、日间血糖绝对差(MODD)对血糖波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时间百分率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基于避免低血糖的发十,以ROC曲线对血糖波动控制目标进行探讨。结果①血糖波动特征:68例MAGE(4.54±2.87)mmol/L,MBG(7.14±1.73)mmol/L,SDBG(1.80±0.95)mmol/L,MODD(1.92±1.25)mmol/L。低血糖发生率63.24%(43/68),共发生低血糖59次,其中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占81.36%(48/59),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89.58%(43/48)。②MAGE止常组与MAGE升高组比较。低血糖发生次数构成比、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时间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MAGE、MBG、SDBG与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时间百分率相关(P〈0.01)。⑧基于避免低血糖的发生,MAGE控制目标为〈3.6mmol/L,SDBG控制目标为〈1.73mmol/L。结论血糖控制达标的。F2DM患者中仍有较多患者存在血糖波动大的现象,较易发生低血糖。临床治疗应选择可降低血糖波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纳入实验病例来自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A组患者开展一般性常规护理,B组患者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评估两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护理满意率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率。结果 B组患者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血糖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B组护理满意率、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控制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减少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4例,参考组患者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饮食、心理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时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血糖检查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误诊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行血糖检查后紧急处置的44例,未行血糖检查仅给予一般急救处理1例。结果 44例患者在5~20min内慢慢苏醒,症状缓解及消失。留院观察24~48h,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内出院。1例患者本有癫痫史,入院前3h出现昏迷、抽搐现象,家属以癫痫发作送诊,急诊室先后考虑癫痫史、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测定血糖才知属低血糖昏迷。治疗后,25min神志逐渐清醒。结论对于昏迷患者,常规检测血糖是很有必要的。可有效避免因低血糖昏迷时间长,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组织损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tin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与指尖监测血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的意义。方法应用CGMS对住院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2h的血糖监测,同时用指尖血糖监测仪,每天至少监测7次血糖,观察比较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15例21次低血糖,而CGMS发现30例出现110次低血糖,其中20例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Unawareness of hypoglycemia,HU),以夜间多见。结论 CGMS是目前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较为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家庭医药》2010,(6):36-36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血糖过低时,人体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易怒,反应迟钝。许多车祸的发生都与肇事者血糖水平过低、反应迟钝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按照低血糖发生时段、频次、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26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血糖监测次数为31 974次,其中117人有低血糖发生,占总人数的45.00%;共发生低血糖次数为335次,占所有监测血糖次数的0.76%;空腹及餐前低血糖166人次,占49.55%;餐后低血糖111人次,占33.13%;睡前及凌晨低血糖58人次,占17.31%;有症状263人次,占78.50%;无症状性72人次,占21.49%(其中意识障碍需予静脉补充葡萄糖者12人次,占3.58%)。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中发生低血糖的比例高,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华北地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为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门诊访谈、调查问卷、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回顾病历的方式,收集2006年12月-2007年3月华北地区15家三甲医院门诊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信息,包括一般情况、血糖控制情况、治疗用药和就诊前3个月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应用最多的药物为双胍类(40.4%),其次为磺脲类(38.9%)。应用磺脲类药物达最大剂量和超剂量的患者最多(24.0%),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较多(占所有低血糖患者的61.9%)。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和单药治疗的患者所占比例大,联合用药的患者仅占24.1%。单药治疗的病程为(3.7±3.2)年。回归分析显示,用药种类与药物的应用剂量和病程呈正相关,与餐后血糖(PBS)呈负相关。结论:华北地区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部分药物应用剂量偏大,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单纯生活方式控制和单药治疗所占比例过大,开始用药治疗和联合用药的时间过晚;存在部分不合理联合用药情况。建议早期规范联合用药,减少单药剂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予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后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4例在我社区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SMBG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SMBG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措施,持续1年。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性低血糖事件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SMBG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MBG组的症状性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并结合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监测血糖,治疗周期为12 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方法对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4 d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给予CSII治疗结合CGMS动态监测血糖后,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控制良好,并且无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发生(P〈0.05)。结论CSII结合CGMS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名平素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生长抑素治疗顽固性腹泻期间出现血糖显著升高。考虑生长抑素通过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而影响血糖水平,会因机体内后两种激素水平的不同而对血糖产生不同的影响。建议使用胰岛素促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及低血糖患者应谨慎使用生长抑素,在使用生长抑素时需加强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II)与动态血糖监测(CGMS)结合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2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让他们连续佩戴3天的CGMS,并在监测的第2天对其进行CSII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量来对患者给予适量的胰岛素,在完成血糖监测以及治疗后,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高、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发生次数以及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在3天后的高低血糖出现率以及平均血糖浓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低血糖持续时间以及发生次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能够对患者的具体血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进行反映,在对T2DM患者进行治疗时,利用CGMS来对胰岛素的应用进行指导,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血糖含量进行有效地控制,而且还能预防患者发生低血糖以及血糖大幅度波动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GDM患者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法(CSII法)和重组正规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中效胰岛素(MDI法)治疗。结果 CSII法治疗组血糖达标所用胰岛素日均总量低于MDI法;CSII法治疗时日血糖最高值、平均血糖漂移幅度和低血糖发生人次均明显低于MDI法;CSII法日平均血糖和血糖漂移>78.0mm/L的例数略少于MDI法。结论使用CSII法治疗较MDI法胰岛素用量少,血糖控制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