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MMP-7、MMP-9在结直肠癌腹腔微转移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性。方法:收集9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腹腔冲洗液,进行CEA、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确定腹腔微转移。使用组织阵列仪制作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检测MMP-7、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腹腔微转移的关系。结果:CEA、CK20联合检测腹腔微转移率为32.7%(32/98)。MMP-7、MMP-9在伴有腹腔微转移的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和96.88%,明显高于无腹腔微转移结直肠癌表达率72.73%和68.18%(P〈0.05,P〈0.01)。结论:MMP-7、MMP-9可能在结直肠癌腹腔微转移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及腹膜返折以上直肠癌组织核转录因子(NF-k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腹腔微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癌和腹膜返折以上的直肠癌患者80例腹腔冲洗液,进行CEA、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确定腹腔微转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发肿瘤NF-kB、MMP-9蛋白表达情况;以透射电镜观察癌细胞之间的连接特点.结果:1)CEA、CK20联合检测的腹腔微转移率为35.0%(28/80).2)结直肠癌组织中NF-kB、MMP-9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P<0.05;NF-kB阳性组和阴性表达组中腹腔微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40.7%(24/59)和19.0%(4/21),P<0.05.MMP-9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组腹腔微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39.4%(26/66)和14.3%(2/14),P<0.05;NF-kB与MMP-9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且为线性关系.3)腹腔微转移阳性患者的肿瘤细胞之间的连接以简单连接和接触连接为主,而阴性组细胞间存在较多的桥粒连接.结论:NF-kB、MMP-9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腹腔微转移.NF-kB可能通过上调MMP-9表达,而促进癌细胞脱落至腹腔形成微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表达情况,并以25例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78.3%和90.0%,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和VEGF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反映结肠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结直肠癌和50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内LMVD值。结果 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和78.00%,而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4.00%和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中的LMVD值为(15.18±2.16),显著高于结直肠癌旁组织(5.24±1.09)(P<0.01);Id-1和MMP-9的表达及LMVD值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等均具有相关性(均P<0.01);癌组织中Id-1阳性表达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癌组织中MMP-9阳性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结直肠癌组织中I d - 1 与MMP- 9 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结论 Id-1和MMP-9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上调可能是诱导结直肠癌微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钙黏附素(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对8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N-caclherin、MMP-9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N-cadher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25%,其中A、B期患者和C、D期患者分别为28.9%和57.1%(P<0.05);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58.6%和31.4%(P<0.05);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5.8%(P<0.05)。(2)MMP-9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其中A、B期患者和C、D期患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5.7%(P<0.01);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分别为82.8%。47.1%(P<0.01),发生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55.2%(P<0.05)。(3)Kaplan-Meier分析,N-cadherin、MMP-9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cadherin、MMP-9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 Ncadherin、MMP-9的表达与直肠癌关系密切。对判断其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51(CD15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结直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1和MMP-7的蛋白表达,阐明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CD151和MMP-7在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20)和15%(3/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39/50)和72%(36/50),CD151和MMP-7在大肠正常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6,P<0.05;χ2=18.811,P<0.05)。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无关联(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远隔器官转移、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结直肠癌中CD151和MMP-7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rs=0.314,P=0.026)。  结论  CD151和MMP-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3和MMP-9的表达,以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结果:STAT3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和7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0.0%和35.0%,P值均<0.05。癌组织中MVD值为36.02±9.7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1.25±7.35,t=11.97,P<0.01。癌组织中STAT3和MMP-9均阳性表达时MVD值明显高于均阴性组或单一阳性组,P值均<0.01。STAT3、MMP-9和MVD三者均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相关,P值均<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值均>0.05。结论:STAT3、MMP-9及MVD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3项指标对判断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100A4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100A4蛋白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S100A4蛋白和M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S100A4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不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中差异明显(P<0.05),分期越晚、发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短者表达越高;MMP-2表达在结直肠癌不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中差异明显(P<0.05),分化越低、分期越晚、发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短者表达越高;2种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100A4蛋白可能介导了MMP-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100A4蛋白和MMP-2表达有助于判定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p5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MP-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2/40)和82.5%(33/4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30.0%)。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远处转移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s’=0.3742,P=0.0069)。结论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转移有关,p53基因突变后MMP-2表达增强。联合检测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评估结直肠癌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2和MMP-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技术对45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中MMP-2和MMP-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MP-2和MMP-3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MMP-2的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而MMP-3的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MMP-2、MMP-3均是良好的肺瘤标记物,MMP-2与肺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MMP-3可能在肺癌侵袭转移中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MP-7在大肠癌(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7mRNA和其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7的原住杂交及免疫组化的结果大体是-致性,MMP-7在正常黏膜中的低表达和在腺瘤、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Dukes分期的升高,其表达呈上升的趋势;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MMP-7在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R5及其配体CXCL13以及MMP-12、MMP-1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6例结直肠癌及其切缘正常肠黏膜组织以及62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XCR5、CXCL13、MMP-12和MMP-13蛋白表达。结果 (1)CXCR5、CXCL13、MMP-12、MMP-1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3.6%,41.5%、83.5%和80.5%均高于在切缘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4.2% 、5.5%、11.9%和13.1%)及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24.2%、17.7%、69.4%和64.5%)(P均<0.05)。(2)CXCR5、CXCL13、MMP-12、MMP-1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P<0.05)。CXCL13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3)CXCR5与CXCL1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CXCR5、CXCL13蛋白表达分别与MMP-12和MMP-13呈正相关(P<0.05)。结论 CXCR5、CXCL13、MMP-12、MMP-13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复发, 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和复发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 在肝细胞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各自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别检测97例肝细胞肝癌MVD和MMP-2、MMP-9 表达的情况,其中复发与转移组49例,非复发与转移组48例。结果: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5),转移组MMP-2 和MMP-9 表达高于无发转移组(P=0.009,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VD增高、MMP-2 和MMP-9 过度表达可能与肝细胞肝癌转移、不良生存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MMP9及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永兴  冯一中 《肿瘤》2007,27(11):910-913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 9)、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E-CD)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特征和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MMP9和E-cadherin蛋白在52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其中3例为腺瘤癌变),同时以10例非肿瘤性肠组织作对照。结果:MMP9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组(10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9%),生存期<5年的患者组的MMP9过表达显著高于生存期≥5年的患者组(P<0.05)。E-CD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结直肠癌的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9的高表达及E-cadherin失表达或表达减低与结直肠癌转移浸润有密切关系。MMP9的阳性表达与E-cadherin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KAI1、MMP-9蛋白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在71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AI1、MMP-9的蛋白表达,进而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KAI1、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6%、67.6%,而20例正常胃组织中KAI1与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与MMP-9的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此外,KAI1的表达还与TNM分期有关(P〈0.05)。经统计分析KAI1与MMP-9呈负相关。结论 KAI1、MMP-9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胃癌的进展与预后的有力指标;KAI1、MMP-9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生成参与胃癌的进展过程,为临床针对胃癌的抗血管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的表达与大肠癌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更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及寻找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术后标本的MMP-9及TIMP-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MMP-9和TIMP-1蛋白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0.397,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大肠癌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TIMp-1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大肠癌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大肠癌患者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大肠癌Dukes C期肿瘤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Dukes A期及B期,肿瘤浸润越深,MMP-9蛋白的表达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在恶性度较低或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组织中,其TIMP-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较高.MMP-9蛋白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MP-9可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基质活检因子(MMP-7)mRNA 表达与食管癌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8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MP-7 mRNA表达。结果 82例食管癌患者中,MMP-7 mRNA 表达阳性率为37.5 %。MMP-7 mRNA 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28例复发患者中,15例接受动态观察,其中5例外周血中MMP-7 mRNA 表达阳性先于影像学3~6个月,8例同时阳性。结论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 mRNA 表达阳性可作为食管癌转移、复发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