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5’-氮杂-脱氧胞苷酸(5’-Aza-2’-deoxycytidine,5’-Aza-dC)联合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介导的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多柔比星(adriamycin,ADR)耐药的影响。方法:5’-Aza-dC联合不同浓度TAM处理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后,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Rα与BCRP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ADR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结果:5’-Aza-dC可浓度依赖性去除MDA-MB-435s细胞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恢复ERα蛋白的表达,0.5μmol/L5’-Aza-dC可获得较高水平ERα蛋白的表达;0.5μmol/L5’-Aza-dC或100μmol/LTAM单独处理细胞,对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0.5μmol/L5’-Aza-dC联合1、10和100μmol/LTAM处理细胞后,BCR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了18.3%、41.1%和75.3%;0.5μmol/L5’-Aza-dC联合10和100μmol/LTAM处理后,细胞对ADR敏感度分别增强至阴性对照组的1.4和4.2倍。结论:在5’-Aza-dC恢复ERα表达的前提下,TAM可显著下调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BCRP蛋白的表达并增强细胞对ADR的敏感度,2者联合可能成为逆转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Fan J  Lu JS  Yin WJ  Lei W  Wu FY  Wu J  Hou YF  Li DQ  Di GH  Shen ZZ  Shao ZM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2):886-889
目的通过药物诱导雌激素受体(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恢复ER的表达,探讨其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方法采用HDAC抑制剂古曲抑菌素(TSA)联合DNMT抑制剂5-AZA-CdR(AZA)作用于MDA-MB-435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细胞ERα及其下游基因产物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的mRNA水平;以水溶性四氮唑盐-8(WST-8)方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增殖水平。将药物诱导后的MDA—MB-435细胞接种裸小鼠,观察其在体内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药物诱导后,MDA-MB-435细胞恢复ERα表达,ERα下游基因产物PR和psz的表达增加。2.5μmol/LAZA和100ng/ml TSA诱导MDA-MB-435细胞后,其ERα表达最强。诱导后的MDA—MB-435细胞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中表现出不同的增殖能力。与未经诱导的细胞相比,诱导后的MDA—MB-43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经诱导的细胞联合4-羟基三苯氧胺后,其增殖能力进一步下降(P〈0.01);而单用4-羟基三苯氧胺不能抑制未经诱导的细胞的增殖(P〉0.05)。在裸鼠体内,诱导处理后的MDA—MB-435移植瘤较未经处理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去除雌激素后,诱导后肿瘤细胞在体内增殖能力进一步受到抑制(P〈0.01)。结论通过TSA和AZA联合诱导作用,MDA-MB-435细胞株中沉默的ER恢复表达ERα。并且该ERα是具有功能的。经过诱导的细胞株在体内及体外对雌激素均恢复反应。联合应用HDAC抑制剂以及DNMTI抑制剂可以恢复乳腺癌细胞MDA—MB-435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这为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对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As2O3处理ERα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ERα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反转录PCR(RT-PCR)检测ERα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以雌激素受体α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 为阳性对照。结果MDA-MB-231细胞ERα启动子CpG岛存在高甲基化,经过As2O3处理后,CpG岛高甲基化水平降低,ERα mRNA恢复表达。结论 一定浓度的As2O3能够使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ERα启动子中的CpG岛发生去甲基化,重新恢复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中药五味子抗癌有效成分木酚素及其代谢产物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以及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作用,并评价五味子对于乳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ATP 生物荧光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ATP-TCA),检测五味子木酚素对50例乳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并检测不同浓度五味子木酚素及其代谢物(END、ENL)对于ER(+)的MCF-7、T47D和ER(-)的MDA-MB-231、MDA-MB-435细胞株的杀伤作用。评价五味子的体外作用有效率及其与雌激素受体表型是否相关。结果:五味子对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体外有效率为34.0%(17/50);五味子木酚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降低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MDA-MB-435、MDA-MB-231的存活率,且该抑制作用和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关系并不明显(P>0.05),五味子木酚素在较低浓度(0.1-30μmol/L)下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表现出促进增殖的作用,当浓度提高至100μmol/L后,五味子木酚素对MCF-7、T47D增殖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木酚素的低浓度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在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MDA-MB-231中并不明显,当浓度提高至100μmol/L后,五味子木酚素对MDA-MB-435、MDA-MB-231增殖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ENL、END(3-1000μmol/L)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株存在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有剂量依赖效应,未发现其与细胞雌激素受体表型有关联(P>0.05)。木酚素在较低浓度区间(0.1-30μmol/L)促进ER(+)细胞株的增殖,但对ER(-)细胞株作用不显著。结论:五味子对乳腺癌细胞系以及乳腺癌患者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DNMT1和ER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及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中DNMT1的蛋白阳性表达率较低,分别为10.00%、46.05%;而在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为86.11%(P<0.05)。乳腺癌组织中ERα蛋白的表达与PR表达状态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DNMT1与ERα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419,P<0.001)。结论 DNMT1蛋白高表达于ERα阴性乳腺癌,而在正常乳腺组织及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对乳腺癌诊断及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DNMT1表达与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以及二者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26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了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126例三阴性乳腺癌中,DNMT1阳性表达率为38.1%,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4.8%,DNMT1表达水平与ERα基因甲基化呈显著正相关(r=0.220,P=0.013)。与TNM Ⅰ-Ⅱ期组织相比,在TNM Ⅲ-Ⅳ期组织中ERα基因甲基化显著增加(P=0.04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DNMT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43)。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S及DFS缩短显著相关(P=0.020,P=0.036);DNMT1阳性表达可显著缩短患者OS(P=0.034),同时可使患者DFS出现缩短趋势(P=0.054)。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DNMT1蛋白参与了ERα基因甲基化,且该事件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病程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ER阳性和ER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整合素亚型α5β1、α4β1和组织蛋白酶D蛋白的表达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R阳性MCF7及ER转染阳性MDAMB231和ER阴性MDAMB231人乳腺细胞中整合素亚型α5β1、α4β1和组织蛋白酶D蛋白的表达,了解它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结果 MCF7、ER转染阳性MDAMB231和MDAMB231细胞中整合素亚型α5β1基因DNA,mRNA表达量各不相同。整合素亚型α5β1、α4β1和组织蛋白酶D蛋白在三株人乳腺癌细胞中的定位各不相同,且存在数量上的差别(P<005)。三苯氧胺具有诱导α5β1表达的作用,而对α4β1和组织蛋白酶D无影响。 结论 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整合亚型α5β1、α4β1和组织蛋白酶D状态有关,三苯氧胺具有诱导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34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是否参与调节ERα并影响他莫昔芬(TAM)的敏感性。方法:RT-PCR检测48例癌组织miR-342和ERαmRNA水平及其中24例癌旁组织miR-342的表达;免疫组化评价癌组织ER、PR、HER-2和VEGF的状态;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及MB-231的miR-342、ERαmRNA水平;检测MCF-7细胞瞬时转染hsa-miR342(分mimic、inhibitor及各自阴性对照共4组)48h后miR-342和ERαmRNA的变化;1×10-8 mol/L 17-β雌二醇(E2)单独或联合2×10-5 mol/L TAM处理MCF-7细胞72h,CCK-8法测不同转染组细胞增殖;各转染组细胞1.5×10-5 mol/L TAM处理48h,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miR-342及ERαmR-NA在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均明显升高,P<0.01;miR-342和ERαmRNA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3。miR-342在HER-2阴性(P=0.001)及VEGF阴性(P=0.031)乳腺癌组织中上调;miR-342与PR、淋巴转移、病理分级等因素无明显关系,P>0.05;癌与癌旁miR-34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MCF-7细胞mimic组ERαmRNA表达为1.80±0.14,高于对照组的1.0±0.0,P=0.001;inhibitor组为0.747±0.087,较对照组低,P=0.037。TAM作用72h,mimic组细胞增殖率为(45.9±1.3)%,与对照组的(55.0±1.5)%相比明显抑制,P=0.001;inhibitor组增殖率为(72.9±1.9)%,较对照组升高,P=0.000。流式细胞术分析TAM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mimic组凋亡率为(9.54±1.14)%,较对照组的(4.50±0.46)%增加,P=0.002;inhibitor组凋亡率为(3.06±0.42)%,较对照组的(4.95±0.59)%降低,P=0.011。结论:miR-342的表达可以一定程度预测ERα的表达水平,并作为分子标志预测乳腺癌细胞对TAM的敏感性;miR-342有望成为潜在靶点来参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Masp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8d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在药物处理前后的生长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的检测,RT-PCR检测细胞处理前后MaspinmRNA的表达。结果5μmol/L 5-Aza-CdR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8d后,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5μmol/L5-Aza-CdR作用72h后可导致MDA-MB-435S细胞G2/M期阻滞,减少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百分比。RT-PCR显示Maspin mRNA在5μmol/L 5-Aza-CdR作用72h后重新表达。结论在人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中,Maspin基因可能因高甲基化而导致转录失活,经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可使Maspin基因重新表达,后者能导致该肿瘤细胞G2/M期阻滞,并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TRG)对体外培养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ER+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TRG(0~50μmol/mL)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48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PARγ和ER-α的表达。结果:MTT结果示TRG浓度≥5μmol/mL时MDA-MB-231细胞(P值分别为0.006、0.006、0.000和0.000)和MCF-7细胞(P值分别为0.007、0.006、0.004和0.001)的存活率降低。FCM检测结果表明,经TRG作用后肿瘤细胞主要集中在G1期。以上2种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对TRG的敏感程度较MCF-7细胞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TRG处理后的MDA-MB-231细胞中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升高(相对强度分别为2.045、2.600和3.038),MCF-7细胞的ER-α表达水平则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降低(相对强度分别为1.164、1.130和0.680)。结论:TRG对ER+和ER-乳腺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ER-乳腺癌细胞对TRG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雌二醇(E2)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SGC-7901细胞分为E2干预组和对照组,E2干预组加入不同浓度E2(0.1μmol/L、1.0μmol/L)干预24小时,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含无水乙醇的培养基。CCK8检测E2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PCR检测E2对胃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Oncomine公共数据库查询ERα的表达情况。结果:E2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具有浓度依赖性。E2处理组SGC-7901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68.866±3.336)%]较对照[(59.333±0.294)%]显著增加,G2期和S期细胞总比例下降,1.0μmol/L E2作用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G1期阻滞(P<0.01)。两种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均表达于胃癌细胞SGC-7901,且其相关基因ERα和ERβ mRNA表达水平不随E2浓度的增加而改变。利用Oncomine公共数据库查询发现ERα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结论:E2直接作用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引起G1期阻滞。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用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细胞株MDA—MB-435抑癌基因E—cadherin(上皮钙粘附素,简称E—cad)表达的影响。观察DNA甲基化的可逆性,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在用5-Aza—CdR处理MDA.MB-435细胞株前、后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E—cad基因5’-CpG岛甲基化改变;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E—cad蛋白表达;用半定量RT—PCR观察E—cad mRNA的变化。结果:①MDA—MB-435细胞在用药前E—cad基因甲基化PCR扩增阳性(116bp),而非甲基化PCR扩增阴性。用0.5μmol/L的5-Aza—CdR处理后发现该细胞E—cad基因甲基化PCR扩增阴性,而非甲基化PCR扩增出阳性条带(97bp)。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E—cad蛋白:用药前细胞未见E—cad蛋白表达。用5-Aza—CdR处理后在细胞膜可见E—cad染色阳性。③RT—PCR发现用5-Aza—CdR处理前细胞不能扩增出630bp的E—cadmRNA特异性条带;用0.5、1.0、2.0、5.0μmol/L的5-Aza处理细胞后都可检测到E—cadmRNA转录,且mRNA水平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去甲基化药物5-Aza—CdR能有效地逆转MDA—MB-435细胞株的E—cad基因异常甲基化,诱导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初步探讨ERβ和NF-κB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ERβ和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ERβ和NF-κB蛋白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ERβ后的MDA-MB-231细胞中ERβ表达变化和NF-κB蛋白的表达,以及用免疫共沉淀检测转染后ERβ和NF-κB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MDA-MB-231细胞中ERβ和NF-κB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但转染ERβ后ERβ表达增加,NF-κB表达降低,二者之间表达呈现明显相关性。结论:MDA-MB-231细胞中ERβ抑制NF-κB 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HBV阳性与HBV阴性的肝癌细胞株雌激素受体α与β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与β在HBV阳性和HBV阴性的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V阳性的肝癌细胞株QGY-7701、QGY-7703、Hep-G2.2215和HBV阴性的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HHCC中ERα与ERβ的表达。结果HBV阳性的肝癌细胞株ERα与ERβ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HBV阴性的细胞株中的表达(P<0.05)。结论ERα与ERβ可能在HBV诱发肝癌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ressa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ER(+)的MCF-7和ER(-)的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置Iressa不同浓度组、时间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Iress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分析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结果:Iressa以0.01-1μmol/L浓度作用24h之后对2种细胞均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其中MDA-MB-231的抑制率于48h达到高峰;浓度为10 μmol/L时抑制率高峰,MCF-7出现在48h,而MDA-MB-231在72h;且同浓度的Iressa作用相同时间后,对MDA- MB-231的抑制率更高.结论:一定浓度的Iressa作用一定时间后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对ER(-)的MDA-MB-231细胞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氮杂脱氧胞苷对鼻咽癌CNE2细胞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μmol/L)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CNE2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对处理后细胞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用SYBR Green qReal Time-PCR法检测RASSF1A mRNA的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CNE2细胞中,RASSF1A基因呈完全甲基化状态,当用5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后,CNE2细胞出现非甲基化产物,20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后,CNE2细胞甲基化状态完全被逆转,均为非甲基化产物。阴性对照组CNE2细胞RASSF1A基因呈低表达,经5~20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后,RASSF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10和20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组,RASSF1A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20μmol/L处理组明显高于5μmol/L处理组(P0.01)。结论:CNE2细胞RASSF1A基因甲基化可以被5氮杂脱氧胞苷逆转,且5氮杂脱氧胞苷可促进RASSF1A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5氮杂脱氧胞苷对鼻咽癌CNE2细胞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μmol/L)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CNE2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法对处理后细胞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用SYBR Green qReal Time-PCR法检测RASSF1A mRNA的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CNE2细胞中,RASSF1A基因呈完全甲基化状态,当用5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后,CNE2细胞出现非甲基化产物,20μmol/L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后,CNE2细胞甲基化状态完全被逆转,均为非甲基化产物.阴性对照组CNE2细胞RASSF1A基因呈低表达,经5~20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后,RASSF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10和20μmol/L 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组,RASSF1A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20μmol/L理组明显高于5μmol/L处理组(P<0.01).结论:CNE2细胞ASSF1A基因甲基化可以被5氮杂脱氧胞苷逆转,且5氮杂脱氧胞苷可促进RASSF1A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Aza-dC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口腔表皮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及其相应的亲本敏感MCF-7和KB细胞的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dC(1、5和10μmol/L)作用72h及5-Aza-dC(10μmol/L)作用24、48和72h后,各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Aza-dC对耐药细胞株MCF-7/ADR及KBV/200均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上调。结论:5-Aza-dC可以通过使MCF-7/ADR及KBV/200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