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后遗症是以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病机虚实夹杂,病位非独在经络、血脉,还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故临床因辨证论治,把握本质病机,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风先兆证辨证施治验案的讨论,认为运用中医药治疗阻止中风发生具有临床意义,中风先兆证的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大力发扬祖国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学术特色,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谭新华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年来,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深谙病因病机,活用"外之症实根于内""杂病治肝""久病治肾""久病治血"等理论,对于某些外科疑难后遗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后遗症的发生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疾病的治疗时间,有时甚  相似文献   

4.
失眠乃阳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症,临床多因肝阴不足,心神不安所引起,但辨证施治应综合考虑,凡能引起阴阳失和,阳不入阴者皆可导致失眠。故临床应辨证论治,把握本质病机,注重内脏的调治,以求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朱勤社 《陕西中医》2006,27(8):1006-1007
疑难病往往因为病程长、疗效差,使许多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治疗疑难病关键在于辨证论治、抓主要病机、守法守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1持续房颤伴心衰案梁某,男,52,农民。2002年5月6日初诊。主诉:气短1年,心慌胸闷1  相似文献   

6.
<正>王维峰教授系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国家重点专科(中医脑病)、重点学科负责人,山西省第二批中医领军人才,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从医30年来,他致力于中医中风病的研究及临床,大胆创新、反复探索,将醒脑开窍针法及神经反射理论融于一体,创立了醒脑通督针法,配合中药汤剂,形成了独特的中医临床诊疗特色,广泛应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治疗中风后运动障碍验案2则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例1:闫某,男,67岁,2019年2月25日初诊。  相似文献   

7.
邓朝阳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74-1775
黄某,女性,80岁。反复头昏20余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d。患者20余年前劳累后出现头昏,某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病,服多种降压药治疗,血压波动在140—200/90—110mmHg。1日前早晨发现患者左半身不遂,神昏,随即送人我院,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现症见神志恍惚,左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角右歪,左侧肢体疼痛,饮水易呛,咳嗽咯白痰,大便日一行,纳稍差,舌暗红,苔腻,脉沉滑。  相似文献   

8.
中风的某些顽固并发症或后遗症,是临床上很棘手的问题。笔者近年在临床中进行了探讨,举隅如次一偏瘫肢体剧烈疼痛中风后,有部分病人不久出现患侧半身剧烈疼痛,异常不适,痛苦难忍。多因病变损及丘脑,出现中枢性疼痛。属于局部经脉阻闭,气血淤滞所致。治疗当以活血化淤,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1975年至今接诊中风后遗症病例众多,遵循辨证原则施治,疗效良好,今举案介绍如下. 1 通窍活血汤治痰瘀阻塞偏瘫 李某某,男,73岁.1995年3月26日初诊.患者于1994年9月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头颅CT检查:脑血栓,脑动脉狭窄.经市中心医院救治后,留有后遗症.证见舌强言謇,口角流涎,左上肢麻木,左手不能握物,左侧手足浮肿,左臂不得高举,左下肢瘫痪不遂,肌力Ⅱ级,舌淡紫苔白,脉弦涩.BP150/90mmHg;心电图: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0.
经方治疗排尿性昏厥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晋生 《四川中医》2003,21(1):47-47
排尿性昏厥常发作于青壮年,醒后多如常人,勿需特殊治疗,但对反复发作者,可根据医圣张仲景对有关疾病的论述,结合患者之体质,予以辩治,及时解除患者身心之苦。治验中寒饮上蒙清窍者,以利水渗湿、温阳开窍为法,投五苓散加菖蒲取效;阴亏痰(湿)热蒙窍者,则以清热除湿、益阴生津,佐以祛痰开窍法,用百合地黄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味治疗;阳虚血亏、清窍失养者,循温通心阳、健脾养血之法,拟灸甘划汤加减收功。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记载。其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其后遗症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废不能用,  相似文献   

12.
谢新才  孙悦 《北京中医》2012,(4):247-249
正每位医生在自己的行医过程中,都会有刻骨铭心的病案,历久弥新。贺老行医70载,所治病患无数,其中不乏经典医案,本文挖掘贺老从医70年深藏于记忆中的一些案例,加以分析整理,供同道赏析。1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女,42岁。主诉:腰及右下肢放射性疼痛数月。现病史:患者自今年4月底开始出现腰及右下  相似文献   

13.
傅汝林为贵阳中医学院教授,从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主要从事血液病的临床研治工作.现将其治疗血液病的几则验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在老师指导下运用针刺治验中风后偏盲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马某,男,50岁。2013年12月29日初诊。!于2013年9月突发脑梗死,经治疗好转后出现左眼!外向视野偏盲3月余。曾静注疏通血管的药物及口服中!药!,未见好转,寻求针灸治疗。现症见:左眼外向视野偏!盲,视物模糊,偶有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左手指及!左下肢麻木,跛行步态,纳眠可,二便调。左上肢肌力4  相似文献   

15.
谢新才  孙悦 《北京中医药》2012,31(4):247-249
每位医生在自己的行医过程中,都会有刻骨铭心的病案,历久弥新。贺老行医70载,所治病患无数,其中不乏经典医案,本文挖掘贺老从医70年深藏于记忆中的一些案例,加以分析整理,供同道赏析。1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女,42岁。主诉:腰及右下肢放射性疼痛数月。现病史:患者自今年4月底开始出现腰及右下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汤证1.1顽固性头痛案楚某,女,54岁,已婚,农民,1986年2月9日初诊。自诉头颠顶痛2a,每因痛甚而伴恶心呕吐。平素晨起后出现干呕,时呕粘涎痰,曾在家服用中西药皆不效,病延2a,形体渐渐消瘦,纳呆,短气,时有心悸,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弦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范永升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蝶形红斑、结节性红斑、银屑病、荨麻疹的4个临床验案,总结出其治疗皮肤病的临证特色,范教授认为这些皮肤病以热、瘀为病机特点,确立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为核心治法。  相似文献   

18.
1病例回顾 蒋某,女,28岁,农民,2013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因反复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8月余就诊,自诉10月前因分娩后不慎受凉,逐渐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遇寒加重,既往于外院行B超、腹腔镜等辅助检查后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长期服用抗炎、镇痛等药物治疗至今,疼痛有所缓解,但仍反复发作。刻诊:患者面色稍黯,自诉下腹部及腰骶部冷痛坠胀,月经推迟,经量少,色淡黯,疼痛每于经期及天气转凉时加  相似文献   

19.
三七最早见于《本草纲目》,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其干燥根又名参三七,主要产于云南、广西等地。本品止血作用良好,又能活血散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被称为“止血之神药,理血之妙品”。三七以其独特的疗效,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妇科月经病的临床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20.
已故全国名老中医任达然,生前任职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任老业医6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疑难杂症之辨治细致入微,疗效显著。兹将任老治疗中风后遗症验案3则整理介绍如下,公诸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