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评估基线HBsAg定量值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对55例PEG-IFNα2b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雅培i2000HBsAg试剂动态检测血清基线、治疗期间HBVDNA载量或HBsAg滴度。评估HBsAg定量值对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结果经PEG-IFNα2b单药治疗48周后,HBsAg基线>20000IU/mL(A组)的患者18例,获得病毒学应答(VR)率16.67%;1500~20000IU/mL(B组)的26例,获得VR应答率42.31%;<1500IU/mL(C组)11例,获得VR应答率63.64%。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log10HBsAg下降值大于0.5组与小于0.5组间取得VR与SVR(持续性病毒应答)的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10HBsAg下降值>1.0组与<1.0组间取得VR与SVR的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8例中,有16例经PEG-IFNα2b单药治疗24~48周,HBVDNA仍为阳性。结论HBsAg基线水平联合HBVDNA定量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对优化PEG-IFNα2b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80%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可发展成慢性肝炎,如果不治疗大多数患者在20年后可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成肝癌(HCC),故丙型肝炎病毒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社会和公哭卫生问题,其治疗也成为非常紧迫的问题。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治疗。常用的干扰素有聚乙二醇(PEG)化干扰素α和普通干扰索(IFN)α。我科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丙肝38例,其中使用PEG-IFNα+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12例,普通IFNα+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2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对慢性丙肝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HCV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国产α2b干扰素(300MU/d)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并设常规治疗组(VitC、门冬氨酸)为对照。于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患PBMC内HCV-RNA和血清内HCV-RNA、抗-HCV。结果:α2b干扰素治疗组2个疗程后慢性丙肝患PBMC、血清内HCV-RNA和抗-HCV转阴率分别为42.31%(11/26)、57.69%(15/26)、65.38%(17/26),常规治疗组慢性丙肝患PBMC、血清内HCV-RNA和抗-HCV转阴率分别为13.64%(3/22)、22.73%(5/22)、27.27%(6/2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α2b干扰对PBMC内HCV-RNA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Env/IFNα-2b融合基因在痘苗病毒中共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选择的真核表达载体pJ16,是以痘苗病毒复制非必需区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以牛痘病毒包涵体(ATI)启动子和串联的p7.5突变型早期启动子为基本构件的痘苗病毒表达载体。插入编码AIDS病毒(HIV-1)外膜蛋白env与编码干扰素IFNα-2b基因。方法:经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在细胞内同源重组,排选HA^-斑。获得重组痘苗病毒vJ16env/IFNα-2b。经免疫荧光、Dot blot、SDS-PAGE、Western blot和免疫小鼠后血清抗体IgG OD值检测。结果:vJ16en/IFNα-2b能表达Env-IFNα-2b融合蛋白,分子量约100kDa。免疫小鼠实验,血清抗体IgG OD值组间均数比较(P<0.001),含IFNα-2b与vJ6env组比较(P>0.05),但有增高趋势。结论:重组病毒表达的Env-IFN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国外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报导较多[1],国内报导疗效不一。本院1995年至1998年以大剂量重组α干扰素(α-IFN)治疗CHC29例,现总结报导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传染病科收治的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CHC患者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20~60岁(平均4672岁)。病程均1年以上。1·2 治疗方法 使用α-2b-IFN(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产品)治疗。每例患者每日肌注α-2b-IFN6×106单位,疗程8周,总剂量为336×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应用于干扰素(IFNα-2b)治疗后,产生干扰素抗体(IFNα-2b抗体)情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乙肝病人(HB eAg、HBV DNA均阳性)应用于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d时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迹行NFα-2b抗体、HBeAg及HBV DNA检测。[结果]55例病人治疗后90d时共查到干扰素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36.4%。干扰素抗体阳性病人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为25%(5/20);干扰素抗体阴性组病人HBeAg阴转率为57%(20/35),HBV DNA阴转率为54%(19/3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4,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后,部分病人 可以产生干扰素抗体,并可减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董咸峰 《现代保健》2011,(24):55-5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ct)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复常率及HCVR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应。结论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优于IFNα联合利巴韦林,是一种理想的慢性丙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索夫华 《工企医刊》2001,14(1):53-54
重组干扰素α-2b具有天然α-干扰素的广谱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笔者观察了应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12例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本组24例慢性丙肝,22例有血浆等血制品输用史。12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男9例,女3例,年龄18岁~56岁,平均35.61岁。未接受干扰素治疗的12例患者为对照组,男10例,女2例,年龄20岁~61岁,平均42.51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IFNα-2b)加表阿霉素(EPI)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70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分为两组:36例膀胱灌注IFNα-2b 1000万IU加EPI50mg,34例膀胱灌注单用EPI50mg。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12~48个月,lENα-2b加EPI组复发5例,复发率13.89%,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EPI组复发12例,复发率35.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ENα-2b加EPI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EPI,能明显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年龄60岁以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初始剂量为120万U/次,皮下注射,隔日1次,加利巴韦林600mg/d,治疗1个月后,根据病情调整IFNα-2b及利巴韦林剂量,治疗24周或48周及停药24周时观察疗效。结果:22例患者有20例耐受较好并完成疗程,1例因无法耐受利巴韦林治疗提前终止,另1例因血小板过低提前终止治疗。与治疗前比较,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的ALT、AST、HCVRNA,均有明显改善(P<0.05),停药后随访24周仍效果理想。结论:小剂量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近期及远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静脉应用低剂量 IL- 2联合中等剂量的 IFNα- 2b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IFNα- 2b 小剂量递增至 1000万 U/m2@ d~ 2000万 U/m2@ d,静脉滴注 7~ 10d,随后 IFNα- 2b300万 U~ 600万 U/m2,皮下注 射,每周 2次;静滴 IFNα- 2b期间 IL- 2 60~ 100万 U/d,分次静脉推注或滴注,连续 5天;以上每 1月为一疗程.结 果: 3例肿瘤完全切除术后应用者生存 4月、 53月和 65月迄今无复发转移;余 7例带瘤生存 2年以上 1例, 3年以 上 5例, 5年以上 1例,其中完全缓解 2例,死亡 1例(生存 26月);副作用主要有发热、肌肉关节酸痛、食欲减退、轻 度 WBC下降等.结论:静脉联合应用低剂量 IL- 2和中等剂量 IFNα- 2b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有效、安全,值得临床进 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艾滋病病毒外膜蛋白(env)与干扰素(IFNα-2b)融合基因表达质粒,观察其在痘苗病毒中共表达结果。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IFNα-2b基因片段插入到env基因的nt8383位点,经脂质体转染与血凝素阴性蚀斑筛选,挑出重组痘苗病毒。经免疫荧光、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表面有绿色荧光。Westem-blot与Dot-ELISA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的裂解物中存在表达的env/IFNα-2b蛋白。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已证实α-干扰素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有效,ALT复常率在40~70%,而且停止治疗后ALT正常者仍有10~30%,儿童丙型肝炎虽少见,也可考虑用抗病毒治疗。近期的一项非对照试验已显示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6个月后(一疗程)有相当比例患儿ALT恢复正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因此,作者进行了小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重组α-干扰素12个月一疗程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 1991年4月至1992年6月,对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儿(年龄2~14岁)进行研究。ALT异常6个月以上,治疗前1年内肝活检显示19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8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HCV RNA阳性22例。随机对照试验分两组,治疗组14例,用重组α-2b干扰素5MU/m~2,每周3次,连用4个月,如ALT下降50%以上者治疗延续到12个月。对照组13例未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自1976年Greenberg首次用天然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一定疗效以来,干扰素(IFN)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1]。为了探索人血白细胞IFN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适当剂量,本文用不同剂量的人白细胞IFN治疗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150例,并于1年后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选择肝功能正常而HBsAg、HBeAg及抗一HBc均阳性在1年以上者150例,其中90例同时有HBV-DNA阳性。治疗前未使用激素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应用干扰素(IFNα-2b)治疗后,产生干扰素抗体(IFNα-2b抗体)情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乙肝病人(HBeAg、HBVDNA均阳性)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d时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IFNα-2b抗体、HBeAg及HBVDNA检测.[结果]55例病人治疗后90d时共查到干扰素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36.4%.干扰素抗体阳性病人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均为25%(5/20);干扰素抗体阴性组病人HBeAg阴转率为57%(20/35),HBVDNA阴转率为54%(19/3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4,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后,部分病人可以产生干扰素抗体,并可减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干扰素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作者对使用干扰素治疗的10例慢性丙型肝炎(CHC)和1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内人白细胞抗原(HLA-1、HLA-2)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作了比较研究。根据患者肌注重组α干扰素(rIFN-α)的剂量(3~18MIU,共4周)分为以下4组:(1)CHB(6)组(即每日肌注6MIU IFN)6例;(2)CHB(18)组5例;(3)CHC(3)组3例;(4)CHC(6)组7例。结果表明,在应用IFN治疗前,4组血清ALT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CHC患者经IFN治疗2周后血清ALT平均水平明显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n=38)给予干扰素α-2b(IFNα-2b)500万I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1年;B组(n=30)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2年。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 2组药物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组HBeAg转阴率优于B组,A、B组HBV-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9、141。结论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干扰素α-2b成本—效果比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8.
王秋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65-3265,3304
我院皮肤科门诊2002年1月~2004年12月确诊的118例女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采用CO2激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干扰素)肌肉和(或)局部注射及中药消疣汤熏蒸等综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肌肉注射α-2b干扰素。治疗组肌肉注射α-2b干扰素。其中体质量在1Okg以下按107YU/kg,体质量在10kg以上10027U,每天1次;对照组肌肉注射病毒唑,每日10mg/kg,分2次其他综合治疗两组均相同,疗程3d。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6%。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69%;2组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11,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利巴韦林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90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干扰素α1b+胸腺肽α1组)和对照组(干扰素α1b组),均在保肝、护肝及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疗程3个月。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乙肝核酸(HBV—DNA)载量阴转率、HBeAg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α1的治疗,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该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