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与喂养适宜技术;口服吗叮啉及液体灌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达立通颗粒鼻饲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6例临床疗效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476例早产儿早产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的喂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上升 ,早产儿的喂养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给早产儿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一直困扰着产儿科医生。以下就近年来早产儿的喂养临床研究及实践作以概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与其生后充足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摄取及吸收能力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早产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粘膜屏障功能和动力学功能不成熟 ,加之各种疾病的影响造成其喂养困难。目前 ,多采用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的方法 ,即静脉营养加微量喂养并逐渐向全肠内喂养过渡。1 静脉喂养早产儿生后的能量消耗高于足月儿 ,但由于早产儿胰脂酶活性低 ,胆盐浓度低 ,对脂肪吸收差 ,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合凝乳酶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5例,均给予管饲或口服红霉素,同时给予温箱保温、洗胃、通便、防治感染、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管饲或口服复合凝乳酶胶囊,连用5 d.比较两组3及5 d的临床有效率,观察呕吐次数、腹胀情况、奶量及胃残留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53/55)高于对照组82.7%(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或腹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加奶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凝乳酶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等刊载的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口服红霉索不同剂量(每日3~15 mg/kg为小剂量,>15 mg/kg为大剂量)及纳入对象胎龄(≤32周或>32周)行亚组分析,以评价其在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结果 共纳入9个RCT,包括542例早产儿.因部分研究指标存在差异,未能全部行合并分析.(1)预防性研究:对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小剂量较大剂量红霉素口服能缩短达到全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时间(WMD=-2.99,95%CI:-3.99~-1.98).(2)治疗性研究:胎龄≤32周时,大剂量红霉素较安慰剂能缩短达到全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时间(WMD=-7.06,95%CI:-7.91~-6.20,P<0.01);能缩短住院时间(WMD=-8.10,95%CI:-14.02~-2.18,P=0.007);胎龄>32周时,大剂量红霉素能缩短全肠外营养时间(WMD=-3.90,95%CI:-7.20~-0.60,P<0.05);与对照组相比,红霉素可以降低黄疸发生率(RR=0.36,95%CI:0.21~0.63,P=0.0003),依据剂量大小行亚组分析提示仅大剂量红霉素能减少黄疽的发生.结论 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红霉素能缩短达全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的时间.而在治疗时,大剂量红霉素能加快达全肠内喂养时间,缩短住院及静脉营养时间,而且还能减少胆汁淤积相关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早产的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早产儿的喂养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争论的焦点在于开始喂养的时间 ,喂养方式及喂养内容。肠内喂养与肠外营养对早产的低出生体重儿同样存在风险。对每个早产儿胃肠功能的评估仍有赖于临床观察 ,各种研究多集中于胃肠功能的成熟方面。现就肠道喂养的易混淆问题予以介绍。一、初生早期选择肠道喂养还是肠外营养早期肠道喂养能促进胃肠道黏膜形态、生化及功能成熟[1],提高早产儿胃泌素 (GAS)水平及其对喂养的耐受性 ,还有利于免疫功能的成熟 ,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缩短住院天数。而出于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的恐惧 ,延迟肠道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雀巢蔼儿舒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对照组给予标准早产儿配方奶粉。两组患儿均采用每次奶量先自主吸吮喂养,余量经口胃管注饲,生后生命体征平稳者、轻度窒息者及Ⅰ~Ⅱ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生后24h内开奶,有中重度窒息及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生后24~48h开奶,奶量从15mL/(kg·d)开始,按20~30mL/(kg·d)速度增加奶量。喂养过程中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之后改为等量标准早产儿配方奶。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两组完全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生后2周内体格发育情况,平均每天体质量增加速度,每周监测血糖,血清钾、钠、氯、钙和尿素氮、肌酐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气等用以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为11.1%(3/27),低于对照组38.5%(10/26),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每天体质量增加速度快于对照组,生后14d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可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改善早产儿早期营养状况,可作为暂时得不到母乳的早产儿的早期代乳品。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发病率约为1/3000~1/4500,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消化道畸形,手术治疗是食管闭锁惟一的治疗选择。随着科技的进步、麻醉条件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抗生素的应用和手术技术的改进,手术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但由于目前各地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对食管闭锁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差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围手术期的管理和麻醉水平也有差别,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还有很大差异。围手术期管理对食管闭锁患儿的成功救治非常重要,因此本文总结近两年来我院食管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食管闭锁的成功救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口服液配合非营养性吸吮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67例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予保暖、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外加早期鼻饲管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多潘立酮口服液及在喂养前后15min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喂养耐受发生率和从静脉营养过渡到完全胃肠道营养需要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静脉营养过渡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明显效果,且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早产儿肠内营养过程中一个常见且重要的临床问题,目前对FI的临床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防治措施还有待规范。FI既是早产儿的一种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疾病的早期病理征象,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轻微肠道炎症反应。通过选择合适的奶类、实施个体化肠内营养、改善喂养护理细节等可有效防治FI。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中、西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撰写高质量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早产儿FI临床诊疗指南是未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早产现已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随着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早期营养对其生长、疾病转归和远期健康的影响。我院在2008-2010年收治的63例早产儿中进行早产儿喂养管理,从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乳汁选择到喂养方式有一些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方法对220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呕吐、腹胀和胃潴留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呕吐发生比例最高,胃潴留发生比例最低。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以出生体质量越低和胎龄越小,其比例越高。胎龄、出生体质量较低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时以腹胀多见,而较大的早产儿则以呕吐多见,胃潴留的发生则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表现明显。单一症状中,呕吐发生比例最高,胃潴留发生比例最低;复合症状中,呕吐和胃潴留、胃潴留和腹胀、呕吐和腹胀、呕吐胃潴留和腹胀发生的比例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倡母乳喂养对促进母婴健康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360例健康的住院自然分娩产妇,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200例与其他喂养(包括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组160例。比较两组母婴健康的差异。结果:母乳喂养组产妇产后出血、乳头皲裂、乳腺导管阻塞、乳腺炎、2年内是否妊娠的发生率均低于其他喂养组,均P〈0.05;母乳喂养组新生儿黄疸、腹泻、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其他喂养组,均P〈0.05。结论:提倡母乳喂养能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患病风险,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烧心、泛酸、胸痛等症状和(或)伴有并发症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较为多见,病程较长,易反复,只要及时治疗,正规治疗,疗程足够,可以缓解症状和治愈,但必须注意饮食的调摄,纠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疾病的复发。1 GERD的病因病因有食管裂孔疝、肥胖、饮酒、吸烟、幽门螺杆菌、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钙通道阻断药),其它包括妊娠、进行性全身硬皮病等等。2临床表现①烧心:烧心是GERD的最常见症状,典型情况下,烧心发生于饭后1~2小时,所进食物的成分对症状的产生有很大影响。②反胃(反酸):反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和肠道益生菌治疗足月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喂养不耐受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洗胃、通便及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口服小剂量红霉素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和肠道益生菌治疗,疗程10~14d。观察两组患儿开奶时间、胃残留量、呕吐、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患儿胃残留量、呕吐、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均有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营养性吸吮和肠道益生菌治疗足月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研究普萘洛尔辅助用药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病例选取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患者在发生急性活动性出血后42例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出血得到控制后给予奥曲肽泵入,并对无输血指征的患者给予普萘洛尔进行二级预防,其余42例对照组患者则在发生出血后仅给予奥曲肽治疗,方法同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并对比。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3例发生早期再出血,再出血发生率7.1%,对照组42例患者中13例发生早期再出血,发生率30.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来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而言,单纯应用奥曲肽预防再出血效果并不显著,辅助性应用普萘洛尔进行二级预防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达到持续降低门静脉高压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儿窒息与胃食管返流误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剖宫产儿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6例因GER-A引起窒息的择期剖宫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ERA均发生在生后第5-12分钟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梗阻。经处理后4例恢复正常,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1例因严重支气管痉挛而死亡,结论:该并发症的民新生儿早期抗胃食管返流机制不健全及采用剖宫产这种非自然分娩方式有关,新生儿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进一步将其中的喂养不耐受组患儿按出生胎龄分为<31周组和≥31周组,以及按出生体重分为<1250 g组和≥1250 g组。分析纳入对象的病历资料,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共612例,其中喂养不耐受组182例(29.7%),喂养耐受组430例(70.3%)。喂养不耐受组中,男婴103例(56.6%),女婴79例(43.4%);胎龄(30.6±2.3)周,其中93例(51.1%)胎龄<31周;出生体重(1298±417)g,其中93例(51.1%)<1250 g;134例(73.6%)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发生率为63.2%(134/212)。(2)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日龄为(2.7±0.9)d,消失日龄为(13.2±6.9)d,持续时间为(10.5±6.7)d,主要症状包括胃潴留100.0%(182/182)、腹胀54.4%(98/182)和呕吐17.0%(31/182)。(3)与胎龄≥31周者相比,胎龄<31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和消失更晚[(2.4±0.8)与(2.9±0.9)d,t=3.977;(10.4±5.2)与(16.0±7.3)d,t=5.935],持续时间更长[(8.0±5.0)与(13.0±7.3)d,t=5.450],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更晚[(9.4±4.1)与(12.0±5.1)d,t=3.672](P值均<0.05)。与出生体重≥1250 g的早产儿相比,出生体重<1250 g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和消失更晚[(2.5±0.9)与(2.8±0.9)d,t=2.540;(10.0±4.5)与(16.3±7.4)d,t=6.951]、持续时间更长[(7.5±4.3)与(13.5±7.3)d,t=6.690]、更少发生呕吐[23.6%(21/89)与10.8%(10/93),χ^2=5.308](P值均<0.05)。(4)出生体重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保护因素(OR=0.998,95%CI:0.997~0.99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OR=2.129,95%CI:1.163~3.897)、多胎(OR=1.812,95%CI:1.116~2.941)、生后48 h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OR=2.663,95%CI:1.619~4.381)、生后48 h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OR=5.211,95%CI:2.861~9.489)和宫内感染(OR=1.988,95%CI:1.060~3.728)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胎龄较小、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和消失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出生体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胎、生后48 h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生后48 h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宫内感染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气管食管瘘系由于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形成气管与食管间由瘘道相连通的一种疾病。新生儿可出现进食呛咳和反流。本例为V型:占0.5%~6.5%,食管通畅,但有斜行瘘管向前上方与气管相通,又称H型。由于H型用橡皮导管插入食管时不会遇阻,所以本病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出生后最初几天,由于胃肠道动力差,经口喂养大多有呕吐、腹胀等喂养不耐受的表现,因此无法经肠道喂养获取足够的营养,多需使用静脉营养解决早产儿能量摄取的问题。脂肪乳剂是静脉营养中的重要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证明:早产儿在生后24  相似文献   

20.
气管食管瘘系由于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形成气管与食管间由瘘道相连通的一种疾病。新生儿可出现进食呛咳和反流。本例为V型:占0.5%~6.5%,食管通畅,但有斜行瘘管向前上方与气管相通,又称H型。由于H型用橡皮导管插入食管时不会遇阻,所以本病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