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Glu)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探讨其检测价值。方法:检测了31例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和47例无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Glu、GSP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GSP水平显著高于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的GS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糖尿病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和痊愈出院时比较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GS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lu检测可以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监测病情,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GSP检测可以作为鉴别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增高是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重要依据,也可作为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35例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38例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P<0.05);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4.8±1.4)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9.1±3.2)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为(42.11%),明显高于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25例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和25例无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25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P〈0.01~0.05);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5.6±1.5)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11.2±2.9)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52.00%)明显高于糖尿病颅脑损伤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和果糖胺(F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糖和血清FA检测。结果: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及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的血糖水平(15.9±2.33mmol/L,9.8±1.97mmol/L)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6±0.77mmol/L,P<0.01)。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FA(4.31±1.45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A(1.65±0.27mmol/L,P<0.01)。糖尿病患者组与无糖尿病患者组的FA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FA水平(1.90±0.23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1);而无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无显著性相关(r=0.367,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糖与FA,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增高的原因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5.
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监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淑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55-4056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与血糖的相关性及其对糖尿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4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GSP及空腹血糖检测,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餐后2h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组空腹及餐后2hGSP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中空腹及餐后GSP差异无显著性(P>0.05),DM组GSP与FBG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P<0.01,P<0.001)。结论:GSP与血糖的相关性好,它对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血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DM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GSP及空腹血糖(FBG)检测,并对DM患者再进行餐后2h血糖及GSP测定。结果:DM组患者血清中空腹及餐后GSP与对照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DM组中空腹与餐后GSP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GSP与FBG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P<0.01,P<0.001)。结论:GSP与血糖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华  王永卿  钟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16-1516,1518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Glu)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联合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Glu和GSP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法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继发急性脑血管病组和单纯急性脑血管病组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继发急性脑血管病组的GS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急性脑血管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单纯急性脑血管病组的GS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继发急性脑血管病组Glu和GSP入院时与痊愈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急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显著高于痊愈出院时(P〈0.01),但G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Glu和GSP水平对鉴别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的增高是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89例,分为既往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另选100例无糖尿病及其它主要器官病变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空腹静脉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之间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正常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早期鉴别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可靠方法,可以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进行早期干预,对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均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中检测的价值。方法:对134例糖尿病患者,82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26例高糖伴高脂患者及241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的GSP、FBG、TG及CH测定分析。结果:DM组GSP、FBG、TG、CH与对照组之间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IGT组TG、CH与对照组之间结果无明显变化(P>0.05),而IGT组GSP、FBG、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高糖高脂组与对照组GSP、FBG、TG、C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GSP浓度的增高与糖尿病血糖升高及高脂血症有密切关系,GSP检测对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疾病控制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糖化血清蛋白(GSP)和空腹、餐后2h的血糖及游离脂肪酸(FFA)浓度的测定,分析其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4例,正常对照组31例,采用葡萄糖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酮胺氧化酶法测定GSP的浓度;酶比色法测定FFA的浓度。结果:2型糖尿病组空腹GSP、FFA及餐后2h的血糖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组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浓度与FFA呈正相关(r=0.8722、r=0.8553,P<0.01),与GSP呈正相关(r=0.9277、r=0.9091,P<0.01);餐后FFA虽较餐前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SP和FFA浓度的测定对2型糖尿病的监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何伶俐  杨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76-357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GSP、及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98例。结果:DR组HbA1c及GS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A1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FBG和血清GA检测情况及Glasgow预后评分进行资料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各组FBG和LDH水平,分析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以及FBG和LDH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LDH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损伤组(P<0.01,P<0.05);高血糖组患者LD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FBG组(P<0.01,P<0.05);预后差与死亡组患者FBG、LDH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P<0.05);糖尿病性高血糖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血糖、LDH既能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又能对评估预后及治疗起指导作用;血清GA的检测可作为鉴别脑外伤患者应激性与糖尿病性血糖增高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指导降糖及综合治疗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FBG和血清GA检测情况及Glasgow预后评分进行资料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各组FBG和LDH水平,分析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以及FBG和LDH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LDH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损伤组(P<0.01,P<0.05);高血糖组患者LD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FBG组(P<0.01,P<0.05);预后差与死亡组患者FBG、LDH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P<0.05);糖尿病性高血糖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 血糖、LDH既能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又能对评估预后及治疗起指导作用;血清GA的检测可作为鉴别脑外伤患者应激性与糖尿病性血糖增高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指导降糖及综合治疗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我们分析了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以下简称白内障患者)34例,正常对照组26例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白内障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白内障患者男女之间血糖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回族与汉族白内障患者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男女汉族白内障患者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外伤患者血糖(Glu)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以探讨血糖增高的原因。方法:按患者外伤前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血清Glu和GSP检测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和酮氨氧化酶法。结果:外伤患者中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Glu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而GSP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在外伤患者中检测GSP,对血糖增高原因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2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2组,糖尿病组90例,非糖尿病组102例,对照组分析了糖尿病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颅肪损伤程度、好转率和死亡关系。结果:高血糖水平升高组与非血糖水平升高组颅脑损伤程度大、死亡率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特别是术后恢复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程度预后的重要参数。提示在积极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应将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有直接保护脑组织作用,损伤限制在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高血糖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3例脑外伤患者分为GCS3~4分组,5~6分组及7~8分组,检测其入院时及5~7d的空腹血糖值、静态血压并作比较。结果:血压与血糖无直线相关关系;3组病人各组间及与正常值之间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GCS与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糖值≥10mmol/L,死亡率增高。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伤情的指标,应重视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监测,努力控制高血糖,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致大鼠海马体的炎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海马体造成的炎性损伤。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葡萄糖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M组)和持续高血糖模型(MS组),并错时腹腔注射给予葡萄糖、胰岛素制备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鼠模型(MF组)。血糖波动造模第6周时,测定大鼠一般生理学指标,血糖(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等血液生化指标;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体中IL-1β、IL-2、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1)血糖波动造模第6周时,M组、MS组及MF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N组(P<0.01),M组、MS组及MF组之间在1%极显著水平下无差异(P>0.01)。(2)尾静脉注射STZ 1周后,M组、MS组、MF组的Glu、TG、LDL-C都有显著性的提高(P<0.01),HDL-C显著性下降(P<0.01)。(3)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海马组织的IL-1β、IL-6、IL-8以及TNF-α均呈现显著性变化(所有P<0.05),组间IL-2水平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血糖波动模型MF组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显著高于M组和MS组水平(P<0.01)。尽管IL-2水平在各组间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仍可见血糖波动模型MF组中表达水平最低。(4)M组、MS组、MF组的逃避潜伏期、经过平台的次数以及在平台象限内的游泳距离与N组相比均呈极显著提高(所有P<0.01),其中血糖波动模型MF组的逃避潜伏期和过平台次数显著高于M组和MS组(P<0.01),提示MF组空间定位和记忆功能受损最严重,平台象限内的游泳距离在三种糖尿病模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急性高血糖和慢性持续性高血糖而言,波动性高血糖对大脑海马体造成的炎性损伤以及功能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2 mmol/L和/或2 h血糖>14 mmol/L)30例,分别予以2周的CSII和MSII,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静脉葡萄糖耐量(IVGTT)试验的胰岛素分泌,得出IVGTT中血浆胰岛素的峰值(AIR)、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Homa IR),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CSII组治疗前后AIR、Homaβ有显著性差异(P<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5);MSII组治疗前后AIR、Homaβ和Homa I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AIR、Homaβ和Homa I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IR和Homaβ有显著性差异(P<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糖、三酰甘油、载脂蛋白、胆固醇、糖化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apo B100、LDL-C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po A-Ⅰ与HDL-C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lu、TG以及Cho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LDL水平与Glu呈正相关(r=0.631,P<0.05),与LDL-C、Hb A1c水平无相关关系(r=0.328、0.32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提升,且与血糖值呈正相关关系。对评估糖尿病的治疗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