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l例(24髋)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治疗观察,探讨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一期内收肌切断、骨牵引,二期骨盆Salter截骨,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及关节囊部分切除紧缩缝合为主的综合性手术矫正全部畸形,术后石膏外固定或牵引4~6周,拆除石膏牵引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全部21例随访2~10年,应用SaverinX线评定标准和Mackay临床评定标准,效果满意,优良率达83%。1例差(4%),无一例切口感染及截骨处不愈合,无一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结论对于闭合复位失败及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髋臼Salter截骨的同时,做股骨短缩和旋转截骨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马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258-259
目的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采用Pemberton截骨、Chiari截骨联合股骨上端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大龄患儿26例。同时行股骨转子下短缩外旋截骨,双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6周去除石膏固定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观察髋关节功能,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结果随访6个月~3年,术后功能评价优15髋、良9髋、中3髋、差1髋,总优良率为86%。其中,Pemberton截骨组优9髋、良4髋、中1髋、差0髋,优良率为93%;Chiari截骨组优6髋、良5髋、中2髋、差1髋,优良率为79%。未见感染、股骨头坏死,再脱位等病例。术后关节僵硬1例,通过术后功能康复治疗后有所改观。结论对于大龄患儿,也应该针对不同的病情灵活的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合理的手术干预并配合积极的,有医务人员指导的术后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大龄发育性髋脱位的治愈率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丁芹 《黑龙江医药》2012,25(2):333-334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髋脱位)指生后或生后不久出现股骨头脱出髋臼,并伴有骨性和软组织发育不良,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国内为0.39%,女孩较男孩高[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治疗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异:1岁以内穿连袜套、使用外展架将两髋保持在外展位;1~3岁行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复位前持续皮牵引2~3周,酌情行股内收肌肌腱切断术;3岁至学龄前,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或股骨旋转截骨术;学龄期及成年人行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护理需依照相应的治疗方法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进行实施.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60例掌龄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Salter截骨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DH),力图降低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病残率,提高治愈率.方法 使用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7~15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65例89髋,随访时间1年~14年5个月,平均7年3个月.结果 Trevor评分优良率达到80.89%,仅有1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占16.9%,对照Salter标准,病残率和股骨头坏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陆鸣 《中国当代医药》2013,(4):43-44,46
【摘要】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联合股骨近段旋转截骨术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联合股骨近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例共26例(29髋)。按照年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进行内收肌切断和股骨髁上牵引术。术后应用改良的McKay评定标准和Severin评定标准分别对髋关节功能和影象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A组治疗效果略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及深部组织感染、坐骨神经损伤以及髂骨植骨块骨折和移位等。结论对于年龄小于6岁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一期行骨牵引和内收肌切断术,二期行Salter骨盆截骨术及股骨近段旋转截骨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改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CDH)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CDH36例45髋,平均随访3年3个月.术后观察髋关节功能,X线片显示的截骨愈合程度、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结果 髋关节功能良好40髋(88.9%),股骨头坏死2髋(4.4%),髋关节功能障碍3髋(6.7%).结论 改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CDH可加大股骨头包容,有效纠正髋臼指数且可避免影响髋臼容积,更有利于稳定关节,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繁多,多年来不断改进,到目前为止已趋完善。特别是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改变有了新的、较全面的认识。先后出现了不下十几种术式。本组40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以髋周软组织挛缩松解术做为基础选择性地使用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即如果松解复位后紧者,则选加股骨短缩截骨术(但单侧髋脱位仍以尽量少短缩些  相似文献   

8.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下简称先髋脱)是造成DDH(髋臼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为骨科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患儿为3岁以上时以手术治疗为首要方法。本院自1998~2011年以来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髋脱11例15髋,手术均一期采用"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骨盆内移截骨、髋臼造盖并加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采用这一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充分纠正髋部畸形,改善髋关节机械应力,矫正髋臼过大前倾角,为患儿髋关节以后的发育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髋臼后上方切骨改良弧形加盖加股骨粗隆下截骨法治疗大龄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观察疗效。方法用此方法对7~11岁的大龄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2例56个髋关节实施手术。取髂骨块从内板切2~3个"V"形骨槽,弯折使之呈与髋臼相适应的弧形,紧贴髋臼后上方关节缘做皮质下弧形切骨,将骨块嵌入切骨线,并加股骨粗隆下截骨。结果获得随访28例36髋,优24髋,良8髋,可4髋,优良率88.9%。结论髋臼后上方切骨改良弧形加盖加股骨粗隆下截骨法对大龄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学龄期先天性髋脱位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解剖畸形及病理变化逐渐趋于复杂 ,严重的髋臼退化及股骨上端的变形使单一的手术方式不能奏效 ,而且存在着术后关节僵直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两大并发症 ,亦是国内外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July等在 1985年提出骨盆联合截骨术来矫正髋臼及股骨上端的畸形。我院 1988— 2 0 0 0年在该术式的基础上摸索改进 ,采用改良的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98例 12 1髋 ,摸索出一些经验供同道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98例 12 1个髋关节 ,女性 79例 ,男性19例 ,年龄在 7…  相似文献   

11.
陈文建  孙军  宁波  张思成  白传卿 《安徽医药》2013,17(8):1319-1321
目的评估脱位程度对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疗效的影响。方法对闭合复位治疗DDH的39例(62髋)进行平均2.8年的随访,术前以Tonnis分级评估脱位程度,应用Severin放射线评价标准和Mckay临床评价标准评定疗效,Kalamchi和MacEwen分级评估股骨头缺血坏死(AVN),总结临床记录和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脱位程度对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62髋中30髋Severin放射线满意,满意率为46.9%,复位前Ⅰ度、Ⅱ度、Ⅲ度、Ⅳ度脱位的远期满意率分别为92.9%、50.0%、18.8%、25.0%。48髋Mckay优良,优良率为77.4%,复位前Ⅰ度、Ⅱ度、Ⅲ度、Ⅳ度脱位远期优良率为100.0%、83.3%、62.5%、50.0%。20髋发生AVN,发生率为32.3%,Ⅰ度、Ⅱ度、Ⅲ度、Ⅳ度脱位AVN发生率分别为0%、16.7%、56.3%、87.5%。统计分析显示:闭合复位时不同脱位程度的患儿术后AVN发生率、形态学满意度、功能学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位时脱位程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脱位程度越低闭合复位治疗后形态学及功能学越好,AVN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SARS后ARCO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4年疗效。方法选择18例患者,对17例34髋进行非手术综合治疗,对未作非手术综合治疗的1例2髋进行观察。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分型系统为评价手段,对18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8例36髋平均随访50个月,观察的1例2髋进展到ARCOⅢ期并接受手术治疗,其余17例34髋关节功能保持优良。结论非手术综合治疗SARS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良好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有限制动外展支具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1~3年随访,探讨X线结果、临床功能与治疗方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不同年龄、不同脱位程度患儿的治疗方法及防止并发症出现的具体措施。方法:71例共96髋复位后应用有限制动外展支具,结果随访,根据周永德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9.6 %。股骨头坏死率为4 .2 %。结论:有限制动外展支具能提高闭合复位的成功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是一种疗程短、效果好、痛苦少、并发症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邓信昌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43-354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股骨头缺血性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股骨头缺血性无菌性坏死患者,其中双侧髋关节病变10例,单侧病变6例,对26个病变部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治疗,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未出现骨折及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患者出院后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达到预期目标,行走不受限,基本恢复了日常生活。肢体长度延长3~5 cm,平均3.4 cm。 Harris评分由术前36.2分恢复至术后90.1分。结论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股骨头缺血性无菌性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32例保留股骨颈联合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保留股骨颈联合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初步体会。方法选取自2006年4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行保留股骨颈联合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2(34髋)例患者,其中男14例(14髋),女18例(20髋),平均年龄43.5岁,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通过影像学了解假体位置、松动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得到访,平均随访时间48(16-108)个月,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0.53±4.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55±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检查示,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碎裂,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骨折,无关节异响、翻修,无可观察到的磨损和骨溶解,无明显异位骨化,1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假体脱位,1例患者术后3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保留股骨颈联合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5岁以下、骨质良好并且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身体运动量较大的患者短期随访效果满意,但远期疗效需更长期的随访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鲍海星  严清  孙俊  李徽  俞胜宝  黄定安 《安徽医药》2014,(12):2312-2314
目的:探讨大直径(36 mm)股骨头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对51例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采用直径36 mm股骨头陶瓷对陶瓷人工全髋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0例,女21例,平均54.2岁(20~79岁),术前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3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9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原发骨性关节炎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本组均为单侧关节置换,采用Link公司提供的直径36 mm股骨头BIOLOX Delta复合陶瓷对陶瓷(四代陶)界面,髋臼外杯及股骨柄均为生物型。结果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 min(55~13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20 mL(100~1000 mL),随访时间4~15个月(平均7.6月)。随访内容包括Harris评分及X线摄片,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6分(28~55分),术后改善至91.2分(82~97分),该组无术后脱位、假体周围感染、深静脉血栓,X线未见异位骨化及假体松动表现,无陶瓷碎裂及髋关节异响。一例并发术中股骨干骨折,行钢丝固定;1例并发臼底骨折,因髋臼假体稳定未做特殊处理,术后3月骨折愈合;1例Crowe Ⅱ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者术后自觉有髋关节不稳,仍在进一步随访之中。结论大直径(36 mm)股骨头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大,脱位率低,界面磨损率低,更加适合年轻、对髋关节使用要求较高的有关节置换指证的髋关节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并随访14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平均随访1年以上,常见并发症有再脱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认为术前充分牵引,术中适度加深髋臼及关节囊紧缩缝合是手术的关键,强调年长儿童术前髂腰肌切断牵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4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2个月的随访,本组优15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63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25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36例(38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术后1、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疼痛发生率及翻修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或股骨侧骨溶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股骨柄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髋臼磨损或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且疼痛及翻修率较高。因此对于该类老年患者推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