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性瘫痪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难治之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及时、早期的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现就83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83例脑性瘫痪患儿为1999年3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男65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6岁,中位年龄3岁8个月。全部病例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确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犤1犦。2.2临床表现运动伤残:痉挛性脑性瘫痪61例(73%)、其他类型22例(27%)。并发发育异常:智力低下65例(78%)、语言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分析穴位按摩法治疗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探讨将其列入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治疗对象均系1998年10月~2001年10月我疗育中心收治的全国各地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诊断及临床分型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为准犤1犦。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2.5岁;按瘫痪部位可分为偏瘫7例,四肢瘫8例,双瘫12例,重复偏瘫3例,按病情可分为轻度8例,中度16例,重度6例。1.2穴位按摩法(1)抑制方法:按摩者以指腹逐渐着力于一定穴位,按顺时针方向,以…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残障疾病中最为复杂的疾患之一,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的病例除瘫痪外还有智力不足、抽搐及视听或言语功能障碍。此病是一种社会性医疗问题,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自1997年9月~2002年2月共收治小儿脑瘫病人39例,现将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39例患儿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9岁,平均4.8岁。其中痉挛型脑性瘫痪22例,锥体外系型脑性瘫痪9例,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5例;混合型3例。患肢肌力:0级7例,1级9例,2~…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引用神经运动发育及引导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24例脑性瘫痪(脑痪)患儿进行运动训练,现总结体会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据1989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诊断标准,收集脑瘫儿24例,其中婴幼儿8例,学龄儿童16例,年龄4个月~14岁。22例均为痉挛型双瘫或偏瘫,2例肌胀力低下型;24例中21例语言智力基本正常,3例智力语言轻度障碍。1.2方法训练方案以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档案,每两三个月随访1次,以1年为终末评估。训练方法:(1)姿势异常的训练犤1犦: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矫治性的…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4月~2001年3月采用针刺配穴位封闭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17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患者176例,男136例,女40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4岁,多为2~5岁;疗程15~118d。患儿均为单纯痉挛型或以痉挛为主要表现的混合型,无严重智力障碍。方法针刺法:以头针为主,取穴为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言语区、平衡区。体针以取阳明经穴为主。上肢:肩、曲池、合谷、阳溪;下肢: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30号…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一组在小儿早期发病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并可同时伴随有癫痫、智力低下、听力及视觉障碍等。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工作现已成为社区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将1989~1998年期间住院诊治的50例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回顾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8例,6个月~1岁22例,1~2岁15例,2~3岁5例。早产低体重儿9例,新生儿窒息2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9例,高胆红素血症2例,过期产1例,原…  相似文献   

7.
1997年开始,应用穴们注射联合氟桂嗪治疗小儿偏头痛并与索米痛治小儿偏头痛进行对比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61例,男34例,女27,年龄4~12岁,平均(8±1.6)岁,其中无先兆型偏头痛11例,有先兆型偏头痛50例,痛程2~28周,平均(7±2.1)周,头痛持续时间:30min~6h;发作频率:每月发作1~7次,平均2.8次/周。依据Prensky所提出的标准诊断犤1犦。(1)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2)具备以下6条中的3条:①头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腹痛;②偏侧头痛;③搏动性或跳动性…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1月~2002年3月,对高危新生儿及脑性瘫痪(脑瘫)儿20例进行早期干预,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20例患儿,男12例,女8例,月龄4d~4个月,平均(2.62±1.35)个月。治疗前确诊脑瘫者3例(15%),月龄1~6个月,平均(3.53±1.56)个月。可疑脑瘫17例(85%)。脑瘫诊断符合1998年佳木斯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所提出的标准,并参与其早期诊断要点犤1犦。可疑脑瘫诊断为界于正常和脑瘫之间,如肌张力稍有异常或发育稍滞后等。20例患儿均经头颅超声或CT检查发现有损伤表…  相似文献   

9.
1999年本科在针刺方案基础上配合上田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观察病例全经本院神经科确诊,类型为单纯痉挛型脑性瘫痪病儿。76例随机分成综合组与针刺组,综合组38例,7个月~1岁8例,1+~3岁23例,3岁以上7例。针刺组38例,8个月~1岁10例,1+~3岁22例,3岁以上6例。依据《实用儿科学》第6版中的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确诊。方法 综合组:采用针刺与上田法相配合的方法治疗脑性瘫痪。(1)针刺:以头针为主,体穴为辅。头针取百会、四神聪…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脑性瘫痪(CP)是指从出生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所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导致小儿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现组对36例CP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病例自1996年2月~2000年9月收集各类CP患儿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5岁。所有患儿均附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早期或超早期脑性瘫痪诊断标准参阅孙世远主编的《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依据病情分型…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性瘫痪(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早期发现运动异常,尽早加以纠正,容易取得较好疗效[1]。1对象与方法1998~2000年收治小儿脑瘫痪100例,男61例,女39例,男女之比为1.56:1。临床分类:(1)病因:围产期窒息46例,早产或低体重儿27例,核黄疸9例,脑出血4例,其他14例。(2)临床分型:痉挛型67例,手足徐动型9例,强直型4例,共济失调型4例,肌张力低下型8例,混合型8例。(3)按受累部位分类:四肢瘫21例,双瘫52例,偏瘫18例,三肢瘫…  相似文献   

12.
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由于锥体系损害,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髋关节分离后,患儿的内收肌角、角、足背屈角都有明显的好转,对应的髋关节外展和踝关节背屈功能得到改善。自1999年购进重锤式髋关节分离器后,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脑瘫分型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为准,以痉挛型四肢瘫和痉挛型双瘫为主要治疗对象。其中,痉挛型四肢瘫12例,痉挛型双瘫38例。50例患儿中,0.5~1岁21例,1~1.5岁15例,1.6~2岁14例。男38例,女12例。1.2治疗方法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物理疗法( P T) 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274 例脑瘫患儿分组治疗。第1 组单纯药物组,第2 组药物、头针、穴位注射组,第3 组综合康复组。疗效评价分4 等:正常化、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总有效率,第1 组62 .9 % ,第2 组91 .1 % ,第3 组92.6% 。第1 组与第2 组总有效率之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01) 。第2 组与第3 组总有效率之比无显著差异( P> 0 .01) ,但第2 组与第3 组的正常化与显效率之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1) ,即第3 组的治疗质量明显优于第2 组。结论:以 P T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较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对轻、中型痉挛型脑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头针、体针、穴位注射、经络导平、诱导训练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5例,评价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提示综合疗法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配合适当的心理诱导教育及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小儿脑性瘫痪(CP)的病因病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根本上降低脑瘫的发病率,我们对103例CP的MRI的诊断及其康复治疗做进一步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一般资料:103例CP均系我院小儿神经科门诊根据病史、6大症状和6大体征诊断为CP,而CT扫描未能确定诊断或未见异常者。其中男64例,女39例。年龄1岁50例,~3岁26例,~7岁20例,~12岁7例;痉挛型81例,手足徐动型10例,共济失调型5例,强直型2例,混合型5例;四肢瘫52例,偏瘫21例,单瘫11例,截瘫7例,三肢瘫1…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致残性疾病,本组在收治70例脑瘫患者中,35例应用头针、穴位注射与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0例均系住院小儿脑瘫患者,其诊断及分型参照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修订的标准。其中男46例,女24例,年...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康复医学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事的迫切需要。高压氧医学是人类在与疾病作用中,发挥了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作用。本院自2000年3月~2002年3月收治440例脑瘫患儿,经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440例患儿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诊断标准犤1犦,其中男330例,女110例,男女比例3:1。年龄1个月~16岁,其中~6个月39例,6个月~1岁128例,1~2岁147例,2~3岁88例,3~6岁32例,6~…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4月~2001年3月采用非手术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176例,取效良好,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176例,男136例,女40例;年龄2个月~14岁,2~5岁为多;体重3~40kg;疗程15~118d。患儿均为单纯痉挛型或以痉挛为主要表现的混合型,无严重智力障碍。1.2方法(1)使用仪器为谢氏牌ZDL-401型经络导平治疗仪,苏药器监准字96第226123号。NMT91多功能神经-肌肉治疗仪,京药器监准字92第221018号。婴儿透明氧舱,武汉第七O一研究所研制…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对124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进行了头针治疗的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200例住院脑瘫患儿,诊断与分型均符合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确定的标准犤1犦,治疗坚持在3个月以上,男148例,女52例,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治疗组124例(头针辅以功能训练),对照组76例(单用功能训练)。其中痉挛型136例,手足徐动型23例,混合型26例,肌张力低下型13例,强直型2例。脑瘫的高危因素中窒息110例,早产35例,核黄疸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1例,先兆流产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刘振寰  朱小宁 《现代康复》2000,4(9):1310-1311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量化主估问题。方法 100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前后分别用修订的小儿脑性瘫 运动评价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20d后,脑性瘫痪患儿功能区得分和实际得分均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90d后,脑性瘫痪患儿第2、3、4功能区得分、实际得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以上)。结论 该量表有较好的敏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在国内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