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 探讨35%正磷酸不同预酸蚀时间对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取18颗完整无龋坏的磨牙,均磨出4个牙本质平面.按照颊、远中、舌、近中4个牙本质面依次循环分为对照组(12个牙本质平面)和研究组(进一步分为0 s组、10 s组、20 s组、30 s组和40 s组,各12个牙本质平面),对照组采用35%正磷...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口腔牙体和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 ,如嵌体、冠、固定桥等 ,有赖于牙本质与粘接剂牢固、持久的粘接。以往人们认为 ,由于牙本质的自身特性 ,如高有机物含量、管状结构以及小管液的渗出等使牙本质很难获得有效的粘接 ,从而成为牙体、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1 ,2 ] 。但是 ,近年来的许多文献认为牙本质及其表面的有机成份 ,如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和预备体表面的复合层 ,对粘接剂的粘接是有利的[1 ,3~ 5] 。因此上述的矛盾观点也就成为各国口腔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牙本质的有机成份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作一综述。1 牙本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glass-infiltrated alumina oxide ceramic,In-Ceram)简称为渗透陶瓷,是一种新型的全瓷冠桥修复材料。由于临床陶瓷修复体的破坏多发生在粘接面,提示我们该界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本研究通过使用不同的粘接剂粘接渗透陶瓷与牙本质,将渗透陶瓷、树脂粘接剂和牙本质的粘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界面的断裂模式的观察,探讨不同的树脂粘接剂在渗透陶瓷与牙本质间的抗拉伸粘接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利君  张敏 《重庆医学》2005,34(3):345-347
目的考察全瓷粘接剂对不同处理剂作用后的牙本质的粘接抗剪强度.方法将收集的离体恒磨牙打磨至暴露浅层牙本质,分别以10-3溶液、0.5MEDTA、20%磷酸溶液处理后,用全瓷粘接剂将其与复合树脂片粘接.所有试件均置于37℃蒸馏水中,24h后测试粘接抗剪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组的抗剪强度为(20.61± 3.56)MPa,EDTA组最低为(11.54± 2.81)MPa,磷酸组最高为(26.84±3.37)MPa.统计分析显示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全瓷粘接剂与20%磷酸处理后的牙本质可获得较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步法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与不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匹配使用时,光固化模式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用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OptiBond Versa(VSA)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OptiBond All in One(AIO)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SEB)作为对照,同时选择RelyX Ultimate(RLX)和Nexus 3 Universal(NX3)作为不同的双固化树脂水门汀。收集新鲜无龋磨牙80颗,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平面。根据粘接剂种类、粘接剂是否进行光固化和水门汀种类的不同组合分为16组,每组随机5颗。按照说明使用各组粘接剂,光固化(10 s)或者不进行光固化后,在粘接剂上方放置树脂水门汀厚度为1 mm,光照20 s(650 mW/cm2),然后在水门汀上方分层填压复合树脂并固化(厚度5 mm)。水中储存24 h后,使用慢速切片机制备横截面积1 mm×1 mm的条形树脂-水门汀-牙本质样本,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 SBU光固化后与RLX和NX3联合使用,粘接强度[(35.45±7.04) MPa和(26.84±10.39) MPa]显著高于未光固化组[(17.93±8.93) MPa和(10.07±5.89) MPa, P<0.001]。SBU在相同光固化模式下,与RLX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与NX3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P<0.05)。与对照AIO相比,SBU光固化后与RLX匹配使用时的粘接强度高于AIO组[(35.45±7.04) MPa vs. (24.86±8.42) MPa, P<0.05],而未光固化下SBU的粘接强度低于AIO组[(17.93±8.93) MPa vs. (22.28±7.57) MPa, P<0.05]。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VSA与对照粘接剂SEB在不同的光照模式及联合使用不同的水门汀各组之间的粘接强度(25.98~32.24 MPa)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的固化模式以及双固化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均有一定的程度的影响。对于两步法通用型粘接系统,固化模式以及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靳松  陈杰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1):812-814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剂对托槽脱落牙面再粘接新托槽的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正畸拔除人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颗。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粘接前磨牙托槽,浸泡于生理盐水37℃恒温水浴24 h后加载剪切力使托槽脱落,再分别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GC Fuji ORTHO LC粘接剂、Transbond XT粘接剂粘接新托槽,生理盐水37℃恒温水浴24 h后加载剪切力使托槽脱落,记录托槽抗剪切强度,并记录托槽脱落后粘接剂残留指数。结果 3组间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间AR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初次使用京津釉质粘合树脂粘接的托槽脱落,使用Transbond XT粘接剂再次粘接新托槽粘接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微剪切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离体健康智齿8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6颗。低速切割机暴露牙合面中层牙本质后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进行牙本质粘接,所有试件设计为粘接半径1 mm、高3 mm的树脂柱试件。粘接时除空白组按常规步骤完成粘接外, 其余4组在Ⅰ液(底涂剂)处理后,分别采用3种浓度(0.01 mol/L、0.3 mol/L、0.5 mol/L)的EDC乙醇溶液和乙醇溶剂对牙本质表面处理1 min 后涂布Ⅱ液(粘接剂)完成粘接。将所有试件放入含0.5%(质量分数)氯胺T生理盐水浸泡24 h后进行微剪切实验,并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模式。结果: 0.01 mol/L、0.3 mol/L、0.5 mol/L EDC处理组、乙醇溶剂处理组的即刻微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35.29±8.97) MPa、(40.24±9.68) MPa、(37.38±9.66) MPa、(37.49±7.76) MPa,高于空白组(33.81±7.98) MPa,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在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EDC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强度、断裂模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3种通用型粘接剂和1种第7代粘接剂粘接牙本质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处理模式下即刻和老化后微拉伸强度的差别。方法:128颗无龋第三磨牙根据不同粘接剂[Optibond Versa(OV),All?bond Universal(AU),Single Bond Universal(SU),Adper Easy One(AEO)]随机分为4组。每种粘接剂组各半分别使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的模式。牙齿与复合树脂粘接后一半样本储存于37 ℃纯水中24 h,另一半经5 000次冷热循环老化实验。沿长轴将牙齿切割成约0.9 mm×0.9 mm柱状试件,测试其微拉伸强度,使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结果。未经冷热循环各组取切片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结果:冷热循环、酸蚀模式分别与粘接剂种类因素存在两因素交互作用,经过冷热循环后和使用自酸蚀处理时3种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均优于AEO(P < 0.001)。未经冷热循环时,OV、AU的微拉伸强度均>AEO;OV的微拉伸强度>SU。采用酸蚀?冲洗模式处理时,AU的微拉伸强度>AEO,AU的微拉伸强度>SU。结论: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整体要优于第7代粘接剂,尤其是经过冷热循环后和自酸蚀处理时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纤维桩树脂核技术因操作简便、颜色美观、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等诸多优势,在桩核冠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系统的核树脂及粘接剂,其中核树脂/水门汀系统因其可同时进行纤维桩粘接和树脂核重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效率,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青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3种粘结剂对钛-贵金属的粘结效果?方法:用3种粘结剂[Clearfil SA Cement(SA)?RelyX Unicem(Uni)?3M易调型玻璃离子粘固剂(GI)]粘结抛光钛片与喷砂处理过的贵金属,水浴24 h后检测粘结强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粘结界面破坏情况?结果:SA组?Uni组的粘结强度明显高于GI组,具有统计学差异,SA组与Uni组之间粘结强度无显著性差异?SA组的试件界面破坏方式全部为贵金属—粘结剂界面的破坏;Uni组中,2个试件表现为混合破坏,3个试件表现为内聚破坏;GI组的试件则全部表现为混合破坏?结论:Clearfil SA Cement与RelyX Unicem在钛—贵金属界面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骨髓腔分别用高压脉冲水枪冲洗、髓腔刷洗(骨髓腔清创,简称"冲刷")处理及不做处理后,骨水泥与骨界面及其结合情况,进行界面力学测定,对结果作比较.并根据该实验提出骨髓腔清创术的概念.方法实验选用马尺骨40根,分4组抗拉力冲洗刷洗组(10根),抗拉力未处理组(10根),抗扭转力冲洗刷洗组(10根),抗扭转力未处理组(10根),处理后用相同方法注入骨水泥.通过CT截面扫描观察界面结合情况.测出抗拉力(2组)、抗扭转力(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分别观察骨水泥表面及骨小梁表面的情况,作对比.结果 CT截面扫描可见冲刷组界面结合率为64.47%,未处理组界面结合率为26.67%,相差37.8%,经统计学检验得P<0.005,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冲刷组的抗拉力及抗扭转力明显高于未处理组,经统计学检验得P<0.01,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镜下观察发现两组骨水泥表面及骨小梁表面的情况有明显不同.结论骨髓腔高压脉冲冲洗加刷洗可显著增强骨水泥与骨界面的结合强度,为临床骨水泥假体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radio-frequency atmospheric-pressure glow discharge,RF-APGD)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1)收集新鲜拔除的、无龋坏的、完整的第三磨牙52颗,采用精密低速切割机制备平行于牙合中层牙本质薄片,每颗离体牙制备1片 [(900±100) μm]。将52个中层牙本质薄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片,无处理;实验组48片,按新型RF-APGD等离子体不同处理温度(4 ℃、10 ℃、20 ℃、30 ℃)平均分为4组,每大组12片。每大组按照不同处理时间(10 s,20 s,30 s)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4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矿牙本质表面形貌。(2)收集20颗完整第三磨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4颗。对照组,无处理;4 ℃、10 ℃、20 ℃和 30 ℃ 4个实验组,每组采用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20 s。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低速水冷精密切割机垂直于牙长轴去除牙合面牙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采用32%磷酸酸蚀剂对牙本质表面进行酸蚀;采用牙本质粘接剂和树脂进行牙本质-树脂粘接,采用万能力学机进行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即刻微拉伸强度测定,观察不同温度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对牙本质-树脂即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1)扫描电镜观察脱矿牙本质表面形貌显示,30 ℃和20 ℃新型 RF-APGD 等离子体处理组,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表面经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10 s即会出现微结构的破坏;10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脱矿牙本质表面 20 s,即会出现牙本质胶原纤维之间间隙变小、表面结构坍塌等现象;4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10 s、20 s及30 s,脱矿牙本质表面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均能维持蓬松结构。(2)牙本质-树脂即刻微拉伸强度结果显示,对照组为(47.4±0.5) MPa,4 ℃、10 ℃、20 ℃和30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分别为(57.8±0.7) MPa、(51.9±0.7) MPa、(29.7±1.0) MPa和(22.2±1.5) MPa,其中4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所获得的微拉伸强度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和10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牙本质-树脂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提高了21.9%和9.5%。结论:4 ℃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对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的处理,较更高温度的新型RF-APGD等离子体更有利于提高牙本质-树脂的即刻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7种不同的光复合树脂热循环试验后的机械性能,探讨各性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每种树脂(A110:AH、ESTELITE∑:ET、AELITE:AT、Z250:ZS、CharmFil plus:CP、Z350:ZH、Grandio:GD,其中AH、ET为微充填复合树脂,AT、ZS、CP为混合型复合树脂,ZH、GD为纳米型复合树脂)制成直径为12 mm,厚度为1.0 mm的实验样本。所得样本在37℃的蒸馏水中浸泡24 h,然后在5℃和55℃下间隔15 s冷热循环1 000次。应用尖端速率为0.5 mm/min的双轴挠曲强度试验测量材料的强度值(ISO4049),所得数据采用Weibull和ANOVA统计学分析。样本断面经扫描电镜观察,剩余样本碎片经Knoop硬度试验测试(负载50 g,时间10 s)。结果最高和最低的Weibull系数值分别出现在AH(18.752)和AT(5.290)组,最高和最低的双轴挠曲强度值分别出现在ZS(158.2MPa)和ET(54.0 MPa)组。不同填料的强度值大小依次为混合型复合树脂>纳米型复合树脂>微充填复合树脂,具有相同类型填料的复合树脂之间的强度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度试验所得碎片的数量与材料强度大小成正相关。GD组的硬度值最大(110.81±14.77)kg/mm2,AH组平均硬度值最小(42.81±1.91)kg/mm2,复合树脂的强度值与硬度值成正相关。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树脂基质和填料之间是裂痕形成的薄弱部位。结论纳米型复合树脂比混合型复合树脂更适于临床应用。Knoop硬度实验是否适用于复合树脂材料的硬度测量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 BG)预处理对维持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作用。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均分对照组、BG组、三偏磷酸钠(sodium trimetaphosphate, STMP)-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 PAA)-BG组(S-P-BG组)。各组均使用35%(质量分数)磷酸酸蚀牙本质样本,BG组再使用0.5 g/L BG涂擦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S-P-BG组先使用5%(质量分数)STMP、5%(质量分数)PAA浸泡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1 min,再使用0.5 g/L BG涂擦牙本质样本。各组样本使用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及3M Z350XT复合树脂粘接,并制备微拉伸柱状样本,每颗牙的柱状样本按时间随机分为24 h、1个月、3个月组。各组样本保存在37 ℃人工唾液(artificial saliva, AS)中相应时间后,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断裂界面形貌。另选取27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分为对照组、BG组、S-P-BG组,并按上述分组处理牙本质样本,再使用含0.1%(质量分数)罗丹明B的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完成粘接。去除样本牙根暴露髓腔,并保存在 37 ℃ AS中24 h、1个月、3个月后,髓腔内放置0.1(质量分数)荧光素钠溶液染色1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及混合层微渗漏。结果:AS中浸泡24 h、1个月后,3组微拉伸粘接强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泡3个月后,S-P-BG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为(36.91±7.07) MPa,高于对照组粘接强度(32.73±8.06) 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对照组、BG组3个月的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17,BG组P=0.01);S-P-BG组3个月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粘接强度[(37.99±7.98) MPa]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24 h粘接断裂面,3组均未见明显矿化;1个月、3个月后,BG组、S-P-BG组的粘接界面可见矿物质形成,S-P-BG组无明显胶原暴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BG组与S-P-BG组树脂突形成的形态及数量无明显差异;3组样本粘接24 h后粘接界面混合层均有渗漏,3个月后对照组微渗漏增加,BG组和S-P-BG组混合层微渗漏减少。结论:BG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能够在粘接界面形成矿物质,减少粘接混合层微渗漏;STMP、PAA 与BG共同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牙本质粘接修复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 BG)预处理对维持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作用。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均分对照组、BG组、三偏磷酸钠(sodium trimetaphosphate, STMP)-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 PAA)-BG组(S-P-BG组)。各组均使用35%(质量分数)磷酸酸蚀牙本质样本,BG组再使用0.5 g/L BG涂擦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S-P-BG组先使用5%(质量分数)STMP、5%(质量分数)PAA浸泡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1 min,再使用0.5 g/L BG涂擦牙本质样本。各组样本使用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及3M Z350XT复合树脂粘接,并制备微拉伸柱状样本,每颗牙的柱状样本按时间随机分为24 h、1个月、3个月组。各组样本保存在37 ℃人工唾液(artificial saliva, AS)中相应时间后,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断裂界面形貌。另选取27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分为对照组、BG组、S-P-BG组,并按上述分组处理牙本质样本,再使用含0.1%(质量分数)罗丹明B的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完成粘接。去除样本牙根暴露髓腔,并保存在 37 ℃ AS中24 h、1个月、3个月后,髓腔内放置0.1(质量分数)荧光素钠溶液染色1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及混合层微渗漏。结果:AS中浸泡24 h、1个月后,3组微拉伸粘接强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泡3个月后,S-P-BG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为(36.91±7.07) MPa,高于对照组粘接强度(32.73±8.06) 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对照组、BG组3个月的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17,BG组P=0.01);S-P-BG组3个月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粘接强度[(37.99±7.98) MPa]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24 h粘接断裂面,3组均未见明显矿化;1个月、3个月后,BG组、S-P-BG组的粘接界面可见矿物质形成,S-P-BG组无明显胶原暴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BG组与S-P-BG组树脂突形成的形态及数量无明显差异;3组样本粘接24 h后粘接界面混合层均有渗漏,3个月后对照组微渗漏增加,BG组和S-P-BG组混合层微渗漏减少。结论:BG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能够在粘接界面形成矿物质,减少粘接混合层微渗漏;STMP、PAA 与BG共同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牙本质粘接修复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牙本质表面的干燥或湿润状态对牙本质粘结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和比较两类5种粘结系统在干燥或湿润的牙本质表面进行粘结时形成的粘结界面的微观结构。结果湿粘结时5种粘结系统在粘结界面获得良好的渗透图象;干燥粘结时,两种以丙酮为溶剂的粘结系统在干燥粘结时形成的粘结界面,与湿粘结时有明显的区别,混合层较薄,并有明显的不完全渗透的结构和混杂层的形成;以酒精和水为溶剂的粘结系统在两种不同粘结状态时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使用新型的湿粘结系统时,牙本质粘结表面应该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以保证粘结剂在粘结界面的良好渗透,获得较高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d Coat)、多功能纳米黏结剂(Prime & Bond NT)、脱敏牙膏对玻璃离子
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聚羧酸锌水门汀(polycarboxylat cement,PCC)和树脂黏结剂(resin cement,RC)的黏
结剪切强度的影响,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96个离体前磨牙样本预备至暴露牙本质,随机分为GIC组、PCC
组和RC组,每组根据脱敏剂不同又分为对照组、Hybrid Coat组、Prime & Bond NT组、脱敏牙膏组,共12组,每组8个
样本,将钴铬合金黏结接头黏结到经脱敏剂处理的样本表面,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样本的黏结剪切强度并记录离断
类型。所得剪切强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Prime & Bond NT组、脱敏牙膏组比较,Hybrid Coat组
能显著增加GIC的黏结力(P<0.05);与对照组、脱敏牙膏组相比较,Prime & Bond NT组能显著降低PCC的黏结剪切强
度(P<0.05);与对照组、Hybrid Coat组、Prime & Bond NT组相比较,脱敏牙膏组显著增加了PCC和RC的黏结剪切强度
(P<0.05)。结论:用GIC黏结修复体,宜选用Hybrid Coat脱敏处理;用PCC黏结修复体,应避免与Prime & Bond NT配
伍;用RC黏结修复体,可选用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本实验选用的三种黏结剂中,GIC的黏结剪切强度最低,RC的
黏结剪切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的制备过程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磁控溅射法在普通金属托槽表面制备TiO2-xNx薄膜得到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将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通入氮气后在450℃条件下退火处理2h得到退火后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通过X射线衍射观察普通金属托槽及退火前、退火后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表面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3种托槽网底形貌.将60颗因正畸需要已拔除的健康前磨牙按照3种托槽和2种储存条件(室温蒸馏水、冷热循环)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按要求粘接,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并记录所有托槽的剪切强度,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表面为均一的锐钛矿相结构,晶粒粒径为30 nm.3种托槽的底板网格清晰,排列整齐,无明显不同.冷热循环条件下的3种托槽粘接强度均低于室温蒸馏水保存下的托槽粘接强度(P<0.01),同一处理条件下3种托槽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的粘接强度没有受到制备过程的影响,能够满足临床正畸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20.
无机填料对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机填料对粘接性树脂粘接强度与破坏韧性的影响,同时对4℃和60℃冷热循环试验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不含无机填料及无机填料含量不同的粘接性树脂为对象,采用抗拉粘拉试验及破坏韧性试验方法,分别对冷热循环试验前后各材料的粘接强度及破坏韧性加以测试比较。结果:无机填料的有无及含量多少对粘接性树脂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但对粘接性树脂的破坏韧性的影响有显著性,即无机填料的填加会使破坏韧性值降低。冷热循环测试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填加可提高粘接性树脂的粘接耐久性。结论:粘接性树脂应该科学适量地添加无机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