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2例经彩超、D2-二聚体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0例(其中5例门诊治疗),普通肝素组22例,除肝素制剂不同外,其它治疗方案相同。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中,16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中,基本治愈者18例,有效者3例,无效1例,2例发生出血,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有2例出血病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大大降低出血风险,部分患者可在门诊安全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尿激酶联合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40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巴彦淖尔市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通过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40联合治疗1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结果:多数患者经过抗凝、溶栓治疗3~4d开始出现下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周左右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治疗结果:有效135例占70%;显效45例占30%;无效为零。患者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时给予抗凝、溶栓联合祛聚、活血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髋关节置换后运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利伐沙班预防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2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区别(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后运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有一定的临床成效,但利伐沙班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谢静 《中国药业》2013,22(5):125-12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2.3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7例(16.28%)(χ2=4.962,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量机械预防,低分子肝素采用腹壁皮下注射0.5 mL、每12 h给药1次,间歇充气加压装量采用双下肢交替使用、每天共6 h,连续14 d.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动态观察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10 d进行深静脉血栓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9%),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0.71%o结论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臣富  张文龙 《天津医药》2011,39(3):268-270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因下肢骨折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73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2 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方法 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巴曲酶、华法林等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例. 定期查血凝常规、TT、APTT,监测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前后检查B超了解血栓表现和患肢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1周内19例患肢水肿消退,4例延迟至12d完全消退,肢体后周径缩小40%;B超显示下肢静脉血流通畅19例,13例患者仍可见血管内部分血流充盈缺损(<50%).结论 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17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抗凝措施,两组均于术后7d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凝血指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3.26%,经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4例(4.65%)、对照组有2例(2.33%)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结论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可显著获益。结论住院接受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早期采取低分子肝素进行血栓预防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活血祛瘀汤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术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7天,持续口服活血祛瘀汤1个月,配合应用下肢气压泵等机械预防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3.2%,无肺栓塞病例出现。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配合活血祛瘀汤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稳定、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科的67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股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行介入溶栓,同时予抗凝、活血、祛聚治疗,其中24例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患者出院后均口服华法林继续抗凝治疗。结果67例患者中,显效58例(86.6%),有效9例(13.4%)。临床治愈时间10~25d,平均(18±8)d,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0个月,随访率为92.0%(61/67)。结论DVT患者应及早诊断,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及时应用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活血等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DVT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X线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在诊断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132例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造影X线表现正常占9.1%;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32.5%;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46.2%;深静脉血栓形成占4.6%;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占0.8%。结论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为血管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溶栓药物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用价值.方法 对1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应用尿激酶,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溶栓降纤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78例,好转60例,无效6例.结论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以作为临床溶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检测有无血栓形成、血栓程度、部位、范围以及血流充盈的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显示43例,以DSA为诊断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率95.6%。其中,28例患者存在多个部位血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周围血管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每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治疗慢胜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Hepa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are major clinical anticoagulants and the drugs of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The discovery of an antithrombin binding domain in heparin focused interest o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heparin's antithrombotic/ anticoagulant activity. Various heparin-mimetic oligosaccharides have been prepared in an effort to replace polydisperse hepa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with a structurally-defined anticoagulant. The goal of attaining a heparin-mimetic with no unwanted side-effects has also provided motivation for these efforts. This article review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of structurally-defined heparin-mimetic oligosaccharid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索钙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每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索钙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索钙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每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索钙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致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诊断与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妊娠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妊娠期发病12例,均给予抗凝、祛聚、改善微循环等处理后症状好转。所有孕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现象。12例有5例要求中止妊娠,1例自然流产,4例行剖宫产术,2例顺产,出生胎儿未见异常。结论妊娠期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对孕产妇生命造成极大危害,对临床可疑者,应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