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医院管理》2018,(1):21-24
目的了解就诊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及支持程度,分析影响患者选择分级诊疗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医疗机构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结合统计学方法建模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选择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主要考虑其方便快捷就医、服务价格和医保报销等优势,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机构认同感是吸引患者选择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基层卫生机构有所欠缺之处;患者的分级诊疗认知和影响因素评价发现,有64.6%的患者表示愿意选择分级诊疗,但大多数(77.6%)的患者对分级诊疗工作尚不熟悉,且支持程度并不高,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提示,医疗服务机构应当从方便快捷就医、完善医疗质量和价格、提高服务能力和完善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继续改善。结论建议加大对分级诊疗的宣传,增强患者了解和支持程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且加强社区与医院的分工协作,完善分级诊疗的配套制度,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昆山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对分级诊疗现状的认知,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昆山市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分级诊疗认知程度、分级诊疗赞同情况、分级诊疗可行情况、分级诊疗解决就医难、转诊人数及转诊便利性等分级诊疗基本认知方面,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认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分级诊疗实施对诸如医院提供预约专家、专家下社区指导、开展业务讲座、社区人员收入降低、人才流失等,社区机构与医院调查对象认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院和社区机构对分级诊疗总体认知基本一致,而在一些涉及人员因素的具体指标中,医院与社区调查对象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夯实分级诊疗落地的具体措施,以便协调平衡推进分级诊疗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前后四川省居民就医选择及影响因素变化,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家庭追踪数据(CFPS)中同时参与四川省2014年、2020年两期调查的606名居民作为样本数据,运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2020年四川省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就诊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慢病患者(OR=0.345,95%CI:0.197~0.605),对看病点较满意(OR=0.368, 95%CI:0.136~0.995)的人更愿意去医院就诊,认为就医点医疗水平一般及以上(OR=1.993,95%CI:1.269~3.130)的人更愿意去基层就诊。2020年,高中以上学历(OR=0.505,95%CI:0.261~0.976),认为就医点医疗水平一般及以上(OR=0.304,95%CI:0.117~0.792)的人更愿意去医院就诊,看病点满意度一般(OR=3.847, 95%CI:1.378~10.734)的人更愿意去基层就诊。结论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程度并剖析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落实的合理化建议。方法:在海安市采取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40家基层医疗机构468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描述性分析、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对比和因素分析。结果:29.49%、54.49%及16.02%的基层医务人员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及不太了解分级诊疗;46.79%、47.44%及5.77%的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持非常认可、比较认可、不太认可态度;年龄、科室、在编情况、参加分级诊疗制度培训情况,机构是否有明确转诊指南是影响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P<0.05);所在地区、科室、职称、参加分级诊疗制度培训情况、对工作量的影响、提供的医疗服务满足需求的程度、转诊渠道通畅程度是认可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认知程度总体较高,需要明确转诊指南并辅以针对性宣传培训以提高了解程度,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对分级诊疗在农村的落实与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应重视较高职称医务人员,平衡工作量与薪酬待遇,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畅通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生对分级诊疗的认知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联体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儿童医院医联体模式下医联体单位的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科分级诊疗医生调查问卷,了解医联体单位医生对分级诊疗的评价与分级诊疗影响因素评价。结果:36.5%的人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分级诊疗政策,84.4%的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91.5%的人认为分级诊疗能缓解儿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69%的人认为分级诊疗在引导患儿家长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作用很大或有一定作用,59.7%的人认为分级诊疗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病源和医生的收入有影响。86.8%的人选择了偶尔或从未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过患儿,仅6.2%的人认为向上级医院转诊患儿非常通畅。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推动分级诊疗的政策支持、政府用于分级诊疗政策的资金投入、政府宣传分级诊疗制度的力度等是影响分级诊疗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务人员认可分级诊疗政策,但需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政府需加大对分级诊疗政策的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发挥医保主导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远程平台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佛山市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及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制度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形式,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372名居民中,84人表示知道分级诊疗制度,85人表示略有了解,知晓率偏低,仅为45.43%;分级诊疗制度支持人数为260人,支持率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对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影响,以及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5个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43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制度实施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月总收入、绩效工资占比、工作负担和医患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总体认知率达81.4%,其中三级医院依次高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不同科室类别、职称级别、绩效工资占比和薪酬变化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状况有差异。结论:要进一步发挥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关键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大对二级医院的关注,改革薪酬制度,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患者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就医机构选择意愿,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完善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改革效果的代表性选取浙江省D县、安徽省F县及贵州省Y县县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共1080例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结果]门诊就医机构选择中,75.12%的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14.66%选择县级及以上医院,10.22%选择药店;住院就医机构选择中,90.82%的患者选择县级医院,7.66%选择市级及以上大医院,1.51%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户口性质、家庭年收入、有无转诊经历、对分级诊疗的态度是患者门诊服务时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P<0.05);年龄、家庭年收入、对分级诊疗的态度是影响患者住院服务时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P<0.05)。[结论]患者门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住院选择县级医院意愿高,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在分级诊疗的推进中,应根据门诊和住院患者不同需求的影响因素精准施策,引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徐州市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评价及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制度实施提供建议。方法:按经济水平分层随机抽取徐州市6个社区和8个村庄的15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对比和因素分析。结果:徐州市城市居民制度认可率(65.9%)低于农村居民(75.8%),基层首诊赞成率(51.4%)高于农村(42.3%),65.1%的城市居民和68.8%的农村居民认为增强基层服务是促进分级诊疗的首要措施;影响城乡居民制度评价的相同因素有基层服务能力医保制度,不同因素的有经济因素、健康状况和健康体检。结论:城乡对制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应根据城乡现实差异和居民实际需求,从基层建设、医保改革、农村援助、健康管理等方面,提高城乡居民对制度的认可,提升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从供方视角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建议。方法:确定影响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因素,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专家咨询,利用DEMATEL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DEMATEL法分析结果显示,配套的补偿机制和奖惩制度、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医院对医生和患者的虹吸现象、医院规模扩张情况、医院内部考评、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医保报销比例是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完善医保报销比例,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加大财政补偿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互通共享;制定合理的医生薪酬制度,完善医疗机构内部考评机制,从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相结合,调查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工医疗保障意愿,并采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该地区农民工参保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民工医疗保障意愿低,他们的参保意愿受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医保的态度、两周内是否患病以及是否参与农民工医保以外的医疗保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注重农民工个体差异,通过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及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障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医疗事故的影响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上海市五年来发生的16起定性为医疗事故且责任人为护士的医疗纠纷进行统计,使用“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评价问卷”的维度对医疗过失环节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十分严重,护理人员在其中承担主要的责任;护理医疗事故防范的重点应为二级及三级医疗机构;医疗过失环节中,涉及护士的“素质与能力”部分的医疗事故最为常见.结论:应积极改善硬件设施配备和加强设备管理,创建无惩罚的上报文化,特别要注重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的同步提升,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学生早餐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改善医学生早餐饮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分层整群抽取了63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早餐知识平均得分为(8.52+2.81)分,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早餐知识得分均不同(均有P<0.05).仅48.1%的医学生每天吃早餐,24.4%注意早餐卫生,早餐质量优良率仅占3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认为早餐不重要、体重自我评价偏重是医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的危险因素.港澳台生、认为早餐不重要、体重过低是不在8点前吃早餐的危险因素.男生、母亲初中及以下文化、早餐知识贫乏是不注意早餐卫生的危险因素.低年级、中医专业、早餐知识贫乏、认为早餐不重要是早餐质量不优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学生早餐知识缺乏,学校应多途径加强早餐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以878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批数(PSQI)进行调查,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PSQI平均分为(5.36±2.73)分,18.00%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学生不同性别、专业、上网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体质指数(BMI)、吸烟状态、饮酒状态之间,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不同年级、学习时间、居住环境、锻炼等级之间,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级、锻炼等级、饮酒、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合理安排课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 ,以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市高校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测量表,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医科大学医学生33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总体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维(285.75±33.74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参加科研学习(OR =0.651,95% CI:0.441~0.960)、了解批判性思维(OR =0.460,95% CI:0.277~0.765)、热爱本专业(OR=0.559,95% CI:0.330~0.946)、参加过医院临床实习(OR=3.327,95%CI:2.053~5.392)是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广州市高校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平均得分低于欧美国家,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开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专业的热爱感以及合理的医院临床实习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提高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加强慢病管理、促进合理就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3个县区的600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XC小五号.EPS;P〗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为73.22%,基层首诊率为54.2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基层就医经历(OR=2.427,95%CI:1.539~3.829;OR=6.263,95%CI:3.215~12.201)、知晓分级诊疗制度(OR=2.093,95%CI:1.340~3.269;OR=3.900,95%CI:2.262~6.723)的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均高;城市(OR=1.835,95%CI:1.171~2.876)、年医疗费用高(OR3000~=5.301,95%CI:1.906~14.739;OR≥5000=3.088,95%CI:1.346~7.089)、有健康体检者(OR=1.956,95%CI:1.268~3.015)就医率高;文化程度低(OR高中/中专=2.433,95%CI:1.053~5.623;OR大专及以上=0.210,95%CI:0.048~0.914)、月均收入低(OR1000~=0.442,95%CI:0.236~0.829;OR3000~=0.075,95%CI:0.029~0.195)、年医疗费用低(OR1000~=0.108,95%CI: 0.033~0.349;OR3000~=0.108,95%CI:0.031~0.372;OR≥5000=0.093,95%CI:0.028~0.310)、距二/三级医疗机构远者(OR=2.759,95%CI:1.565~4.865)基层首诊率高。结论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较低,建议从健康管理、基层建设、流程简化、制度引导等方面,促进慢性病患者合理就医,保障慢性病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结核病人就诊延迟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6个县(区)819名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就诊延迟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819名肺结核病人中,就诊延迟者277人,占33.8%;就诊未延迟者542人,占66.2%。地区分布、职业是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肺结核就诊延迟比例高的地区、职业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小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医护人员疲惫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疲惫量表对嘉定区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487名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4.40 ±8.82)岁;男性占26.28%,女性占73.72%;医生占51.85%,护士占48.15%.医护人员中有20.53%的人没有疲惫,22.38%的人有轻度疲惫,18.48%的人有疲惫,9.86%的人有长时间疲惫,10.47%的人有特发性疲惫,18.28%的人有慢性疲惫综合征.婚姻状况、户籍和文化程度都对疲惫程度有影响.结论 该区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建立对医护人员健康状况的社会支持网等,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经处于快速增长期。而医务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甚至普通医疗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体液或被污染的针具刺破皮肤,具有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可能性。作为艾滋病高发的广州市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水平如何,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哪些是今后培训的重点人群,都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物流产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共调查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1342人,有效问卷1305份,以药物流产组331人作为观察组,手术流产组974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表格做可接受性的评估。结果:药物流产组20~39岁年龄比例(98.5%)高于手术流产组,大专及以上学历(60.4%)、月收入>3000元者(38.1%)、管理营销和自由职业(76.4%)均高于手术流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流产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和乡(村)计生人员等渠道获取流产知识不利于药物流产的选择。对既有药物流产史又有手术流产史的108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人群对两种流产方式的满意度无差异。结论:药物流产更易被教育水平高的人群接受,有人工流产经历的妇女对药物流产的可接受性与手术流产相似,应尊重妇女流产方式的知情选择,更好地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