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拟行临床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临床治疗前2-3 d行MRI平扫、增强及灌注成像,然后将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灌注值、重建灌注图。结果:原发性肝癌为高动脉灌注、低门脉灌注;将原发性肝癌病灶中心与边缘相比,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中心的HAP、HPI高于边缘,PVP低于边缘;病灶中心与边缘的全肝灌注量(T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模糊瘤灶的PVP高于边缘清晰瘤灶,边缘模糊瘤灶有更多门脉参与供血。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除能提供解剖图像外,还能反映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于临床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主要的治疗方法。TACE术后疗效的早期、准确及有效判断,直接决定病人的后续治疗及预后。以MR扩散加权成像(DWI)、MR灌注加权成像(PWI)为代表的反映微观变化的MR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先于肿瘤形态学的变化,通过反映细胞密度或肿瘤血管密度,从而帮助早期判断肿瘤治疗的反应。就MRDWI及PWI评价原发肝癌TACE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江利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25(1):6-8
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使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成为可能,它可用来评估心肌的血流灌注,确定心肌梗死的范围,评价心肌血流的储备。本综述了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的序列、方法、绎比剂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吕衍春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9,22(6):341-345
磁共振灌注成像是反映组织的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可以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根据成像原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对比剂首过灌注成像、动脉血质于自旋标记及血氧水平依赖对比增强技术,其中第一种需要注射对比剂,而后两种不需要。在肿瘤诊断方面,较多的学者应用第一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已在恶笥肿瘤放化疗疗铲观察、探查肿瘤留或复发、肿瘤恶性程度的分级以及确定肿瘤范围等方面显示了其优越性,在良、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分析90例接受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PAB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程度、介入治疗方式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90例肝癌患者术前血清PAB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患者术前血清PAB值有显著差异(P<0.01),为Child A>Child B>Child C,血清PAB值与肝功能Child分级一致。对于肝功能Child B和Child C级患者,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术后血清PAB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PAB值可较为敏感而准确地反映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肝脏储备能力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观察血清PAB值变化可及时发现肝功能衰竭,并为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灌注成像及其在肌骨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磁共振(MR)检查已经成为诊断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重要手段。虽然常规MR增强扫描对于肌肉骨骼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已经受到肯定,但是基于动态增强技术发展而来的MR灌注成像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以及进一步的定量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灌注成像技术,我们可以观察组织中造影剂早期分布特点并进而分析组织微循环状况,定量研究组织血管化程度。本文主要综述了MR灌注成像的成像方法、图像处理技术和其在肌骨系统肿瘤诊疗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大小肝癌病灶以及小肝癌病灶与肝硬化实质间的灌注差异,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30例)的59个病灶及周围肝实质行肝脏MSCT灌注扫描。测量肝癌病灶和硬化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伪彩图。结果:不同大小肝癌病灶间各灌注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9个病灶中≤3cm病灶14个,其血流量、血容量及肝动脉分数值均明显高于肝硬化实质(P<0.05),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57、0.848和0.969;其它的灌注值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有助于在肝硬化实质中检出早期肝癌,尤其是肝动脉分数的测定,当临界值设定为0.30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00%和90%。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GE)治疗前后MR PWI表现和灌注值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28例,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 d分别进行MR PWI,得出术前及术后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斜率(MSD)和信号增强比(SER),采用t检验比较TACE术前与术后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肝细胞癌瘤区时间信号曲线(TIC)TACE术前呈快速下降,TACE术后趋向平缓;TTP及SER术前分别为(51.2±10.3)s和60.6±36.3,术后分别为(43.7±12.0)s和41.2±27.5,术后较术前降低;NEI值术后为149.6±80.1,术前为108.7±58.9,术后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D值术后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 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TACE术前后的血流变化,用于评价TACE早期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R perfusion imaging in early detection of findings following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Twenty eight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confirmed HCC were evaluat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R perfusion imaging at pre-TACE and 3 to 10 days after TACE. The negative enhancement integral (NEI) ,the time to peak(TTP) ,the maximum slope of decrease (MSD) , the signal enhance ratio (SER) were acquired from MRI software FuncTool 2. 5.36a Vers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SPSS 14,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est (t test) were utilized. Results The time intensive curve of tumor was observed to descend rapidly to reach the peak at pre-TACE studies, whereas it descended slowly to reach the peak on post TACE studies. The Value of TTP and SER prior to TACE were(51.2 ± 10. 3) s, 60. 6 ± 36. 3 respectively, and post TACE (43.7 ± 12. 0)s, 41.2 ±27. 5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of TTP and SER post TACE were lower than those prior to TACE (P < 0. 05). The value of NEI prior to TACE was 108.7 ± 58.9, and after TACE 149. 6 ±80. 1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 05). The Value of MSD post TACE were lower than those prior to TACE,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 05). Conclusion PWI is a very sensitive imaging technique that can be used to monitor early dynamic changes of HCC following TACE.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MR成像技术获得的肝灌注系数(HPI),评价其在反映肝移植前晚期肝硬化患者肝脏血供特点中的价值。方法:使用1.5T MR扫描仪对100例正常肝脏组和57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移植前的受体肝脏进行快速团注对比剂(Gd-DTPA)后的斜冠状断面单层2D SPGR序列的MR灌注成像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肝硬化组门静脉和肝实质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TIC)特点及峰值时间。根据腹腔干水平腹主动脉和门静脉主干的TIC为参照设置时间参数,计算受检者肝脏实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正增强系数(PEI)。设定肝灌注系数(HPI)=动脉期PEI/(动脉期PEI 门脉期PEI)×100%。对两组受检者HPI进行统计分析,根据HPI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curve,ROCcurve)选择诊断肝硬化的HPI参考标准。结果:对照组及肝硬化组门静脉曲线峰值时间分别为(38.66±4.14)s和(55.51±5.31)s,P<0.01;肝实质TIC峰值时间分别为(56.24±4.47)s和(81.39±7.02)s,P<0.01;对照组及肝硬化组肝实质的HPI分别为(18.9±3.5)%和(26.4±5.5)%,P<0.01;应用HPI>21.6%为诊断肝硬化的标准,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77%,阴性预测值为91%,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在活体状态下无创分析肝内血供,此技术可用于评估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前肝脏内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2.
幕上脑内肿瘤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幕上脑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6例幕上脑内肿瘤,行双倍剂量PWI后,计算病灶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结果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和Ⅱ级少突胶质瘤为高灌注,而Ⅱ级星形细胞瘤和淋巴瘤为低灌注,低、高灌注肿瘤的rrCBV间差异显著,而高灌注肿瘤之间和低灌注肿瘤之间无差异。肺癌和乳腺癌脑转移瘤的rrCBV高于消化道癌肿脑转移瘤。结论 PWI在幕上脑内肿瘤的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和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全肝灌注检查对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6例直肠癌患者(16例肝转移,30例无肝转移)行MR全肝灌注扫描,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序列(3D-VIBE),对比剂按注射流率4ml/s,扫描时平静呼吸,连续扫描90S,每3S进行一次全肝采集。在工作站上获取腹腔干水平腹主动脉、门静脉主干、肝实质和脾脏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计算肝实质的相对肝动脉灌注量(HAP)、相对门静脉灌注量(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并对有或无肝转移组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转移组HPI(平均0.387)高于无肝转移组(平均0.285),而肝转移组相对HPP值(平均0.967)低于无肝转移组(平均为1.332),其中HPI和HPP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组的相对HAP值(平均0.565)高于无肝转移组(平均0.535),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全肝灌注检查技术可分析肝内血流灌注的改变,对预测直肠癌肝转移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MRPWI)在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5例软组织肿瘤MRPWI,获得肿瘤实质的血容量(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由血流速度(BF)=BV/MTT得出BF。对良、恶性肿瘤两组样本MRPWI的各种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恶性肿瘤组的BV值为(44.04±6.18)ml/100mg、(178.45±20.32)ml/100mg,两组之间的BV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组的MTT值为(1882.28±98.87)s、(1907.26±44.20)s,两组之间的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组的BF值为(2.99±0.42)×10-2ml/(100mg·s)、(8.67±1.06)×10-2ml/(100mg·s),两组之间的BF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MRPWI对软组织肿瘤诊断的符合率88.89%(40/45),特异度85.71%(18/21),敏感度91.67%(22/24),阳性预测值88.00%(22/25),阴性预测值90.00%(18/20)。结论:BV和BF有助于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MTT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普通级36只家兔,随机分为一组对照组和三组实验组。对实验组家兔注射四氯化碳溶液,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然后分组行磁共振灌注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采用SE-EPI序列,通过软件处理后采集肝实质和门静脉的信号强度,计算出相对肝门静脉局部血流容积、相对肝门静脉局部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最大信号下降百分比和相对肝血流容积,每次试验结束后取肝脏行病理检查。对MR灌注参数与病理改变作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结果:MR灌注成像参数中最大信号下降百分比在各组间分别为0.750±0.080、0.534±0.168、0.572±0.119及0.626±0.03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参数在各组之间有相对减少或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灌注成像参数中仅最大信号下降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对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MR扩散、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MR扩散、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8例脑胶质瘤患者(19例高级别胶质瘤,9例低级别胶质瘤),术前行常规MR平扫,MR扩散成像、灌注成像和常规增强扫描,重建出表观扩散系数(ADC)彩图和相对脑血流容量(rCBV)彩图后,分别测量出肿瘤实质部分的最小ADC值和最大rCBV值.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值与术后病理学分级间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ADC值与rCBV值间的关系.结果 19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小ADC值为(0.95±0.29)×10-3 mm2/s;9例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小ADC值为(1.37±0.16)×10-3 mm2/s,两组间ADC值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4.09,P<0.001).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大rCBV值为5.49±1.87;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大rCBV值为1.70±0.73,两组间rCBV值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5.89,P<0.001).此外,ADC值与rCBV值间有统计学显著负线性相关性(r=-0.51,P<0.05).结论 MR扩散、灌注成像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诊断信息,更低的ADC值和更高的rCBV值提示为高级别胶质瘤;更高的ADC值和更低的rCBV值提示为低级别胶质瘤,它们对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MRI灌注成像,多数情况下能够对脑血流量行多层测量,该技术无创、无需注射对比剂或放射性物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均较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高。临床主要用于脑梗死的评价。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MRI灌注成像能较准确地量化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量。目前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对病变长时间的通过延迟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脑胶质瘤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PWI序列为GRE-EPIRIT2*WI,由灌注资料获取rCBV、rCBF图像,计算最大rCBV和rCBF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对照.结果Ⅲ~Ⅳ级胶质瘤(18例)的rCBF、rCBV分别为1.8~7.4和2.67~10.48,均值分别为5.4±1.8和5.75±3.85.I~Ⅱ级胶质瘤(12例)rCBF、rCBV分别为0.5~1.7和1.36~3.16,均值分别为1.4±0.3和1.75±0.65.两组间rCBF和rCBV差别有显著性(P<0.01,studentt检验).结论灌注成像对颅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MR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MR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34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及MR灌注成像 ,所有病例分为 3组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LGA) 12例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AA) 13例 ,胶质母细胞瘤 (GBM) 9例。灌注成像先得到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 ,并合成局部脑血容量 (rCBV)图 ,计算相对局部脑血容量 (rrCBV)。计算出感兴趣区对比剂首过期末的信号下降百分率 ,作出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 (MTT)图 ,得出MTT值 ,计算出微血管相对渗透值 (rP)。结果 LGA、AA及GBM最大rrCBV分别为 3.2 3± 0 .92 ,5 .0 5± 0 .6 6 ,5 .18± 0 .34;3组的微血管rP分别为 1.34± 0 .4 6 ,2 .17± 0 .2 8,2 .5 9± 0 .6 0。 3组间的rrCBV及rP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rP与rCBV有明显正相关 (r=0 .85 3,P <0 .0 1)。结论 MR灌注成像参数rrCBV、rP能在术前可靠地评价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级别。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MR灌注成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R灌注成像鉴别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定向穿刺活检证实的11例原发性脑淋巴瘤行MRI常规平扫、MR灌注成像和增强扫描.另随机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资料,用于MR灌注成像对比研究.MR灌注成像采用动态磁敏感性对比增强技术,计算每例肿瘤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比值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比值,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平均最大rCBV比值和平均rMTT比值.结果 增强后11例脑淋巴瘤均有强化,其中7例重度强化、3例中重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2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实质部分多呈不均匀性中重度强化,肿瘤内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囊变.11例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平均最大rCBV比值为2.05、平均rMTT比值为1.07;25例胶质母细胞瘤的平均最大rCBV比值为6.78、平均rMTT比值为1.04.两者之间平均最大rCBV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P<0.01)、平均rMT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P>0.05).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具有低rCBV比值的趋势,结合其常规MRI表现,MR灌注成像可作为鉴别原发性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