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腭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模式,以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52例大龄腭裂患者按年龄不同分为A组(8~16岁,n=18)和B组(16岁以上,n=34),A组进行改良兰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B组进行改良兰氏法同期咽后壁瓣咽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个月,观察创口愈合情况、语音清晰度、高低鼻音、鼻漏气及鼻咽纤维内镜检查情况.结果 语音评估显示,A组和B组患者高鼻音和鼻漏气程度均显著下降,语音清晰度提高;32例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完全,余20例患者术后虽仍有腭咽闭合不全,但在鼻咽纤维镜下腭咽闭合率达80%以上.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的腭裂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  相似文献   

2.
大龄腭裂患者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及其语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并研究其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24例大龄腭裂患者行腭裂裂隙关闭手术以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3.
重建腭咽部肌肉对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两组不同腭裂修复术后患者的X线造影比较观察,了解腭咽部肌肉重建对腭咽闭合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腭裂及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分为腭咽部肌肉重建腭裂修复组(重建组)和改良兰氏腭裂修复术(非重建组),并采用鼻咽部钡造影X线侧位片检查摄取静止和发Ⅲ音时的侧位片,对鼻咽腔面积、可移动鼻咽腔距离及腭咽闭合方式进行观察和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重建组在腭咽闭合功能、鼻咽腔面积缩小率、静态可移动鼻咽腔中份腭咽距离和静、动态可移动鼻咽腔下份腭咽距离等方面优于非重建组,并可形成多种形式的咽后隆突-软腭闭合方式;非重建组腭咽闭合完全良好的患者在鼻咽腔面积缩小率方面要优于腭咽闭合不良的患者。结论 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的主要功能区在可移动鼻咽腔中份。腭裂修复术时重建腭咽肌肉有助于缩小鼻咽腔面积和提供协调的腭咽闭合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腭裂宽度与腭咽功能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2020年44例腭裂患者,均采用Furlow法修复裂隙。根据术前腭裂裂隙宽度的不同,分为较窄组、中等宽度组、较宽组,对各组患者进行腭咽功能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内容包括主观语音判听、鼻咽纤维镜检查。结果 主观语音判听结果显示,3组术后腭咽闭合不全者为20%,而鼻咽纤维镜检测结果显示为18%,两种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测结果显示,较窄组腭咽闭合不全率显著低于中等宽度组及较宽组(P<0.05),中等宽度组与较宽组腭咽闭合不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腭裂宽度与术后语音清晰度评分、鼻咽纤维镜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0、0.560,P<0.05),即腭裂裂隙越宽,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率越高。结论 Furlow法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具有差异性,与术前裂隙宽度大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磁共振技术观察测量腭咽结构的可行性,并比较腭裂术后成年患者与正常成年人腭咽结构的差异,用于指导腭裂修复术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的6例成年男性腭裂修复术后患者(腭裂组),年龄18~26岁,平均21.8岁。招募6例皖北地区健康成年男性(正常组),年龄19~28岁,平均23.3岁。对2组测量对象进行语音检测,评估语音发音和腭咽闭合情况。行正中矢状面静态三维和动态磁共振扫描,在矢状面、冠状面和腭帆提肌平面(斜冠面)测量软腭长、有效软腭长度、腭咽比、腭高、腭帆提肌长度及厚度等32个数据,共测量2次。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对2次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判断测量结果误差大小。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语音异常,腭咽闭合均完全。2次测量的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r值范围在0.789~0.925(P<0.05),即2次测量结果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正常组腭帆提肌形态较为流畅,而腭裂组腭帆提肌形态不规则,中线处可观察到不连续现象,且提肌插入软腭时角度明显不同。腭裂组具体测量数据中咽宽为(23.83±3.48)mm、咽深为(29.94±3.52)mm、骨性咽深为(39.68±3.63)mm、腭长比为1.18±0.16、腭咽比为0.87±0.91、发/i:/时软腭膝部和鼻后棘、悬雍垂连线的夹角[PVU角(动)]为(105.68±20.54)°、腭帆提肌内侧段长度为(13.13±1.00)mm、腭帆提肌插入间距为(24.63±2.54)mm、腭帆提肌起点角为(58.0±3.3)mm,均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裂组腭宽为(37.5±1.43)mm、软腭厚度为(9.48±1.03)mm、软腭相对伸长度(/ts/)为(1.09±0.05)mm、安静时鼻后棘和鼻前棘、软腭膝部连线的夹角[APV角(静)]为(180.51±8.55)°、腭帆提肌厚度为(4.07±0.25)mm、腭帆提肌起点间距为(52.27±7.08)mm,均小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磁共振技术测量腭咽结构方法可行,且腭裂成人和正常成人的腭咽结构、软腭动度和腭帆提肌形态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腭裂早期修复时需要注意提肌的解剖复位,尤其是对作用较大的外侧段的保护和延长,以及软腭瓣分离时有效软腭体的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唇腭裂修复术对语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唇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反向双Z术组、咽后壁瓣成形术组、腭因肌瓣术组,观察吹水泡时间、软腭抬高角度α0、腭最高点与咽后壁的最短距离d(mm)、语音清晰.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吹水泡时间、软腭抬高角度α0、腭最高点与咽后壁的最短距离d(mm)、语音清晰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手术方式是恢复唇腭裂患者语音的最佳选择,三项检查是评价腭音闭合不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介绍在Furlow法的基础上,加腭咽环扎的应用原理及腭裂修复实践。采用大腿阔筋膜,通过剥离子将阔筋膜引入咽侧壁及咽后壁隧道内,通过环扎进一步缩小咽腔。本组共治疗20例,随访10例患者,发音优7例,良2例,差1例(此患者术后时间短,不足2个月)。Furlow法延长软腭,环扎进一步缩小咽腔,使通过常规的手术方法不能或难以修复的不完全腭裂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本组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 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 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轻腭咽成形术后全麻清醒期内咽干及咽痛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近1年收治的80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返回病房后给予0.45%生理盐水间歇性氧气雾化吸入。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h口唇湿润、有光泽,咽干及疼痛情况较前明显缓解。结论:腭咽成形术后即行雾化吸入治疗可减轻术后咽干及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缓解UPPP术后吞咽痛的有效方法。 方法:择期行UPPP患者36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鼻腔插管。术毕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两组PCA用药为:芬太尼(10μg/m1).含恩丹西酮8mg.总量100ml。预充量4ml,背景速度2ml/hr,PCA量2ml,锁定时间15分钟。A组为单纯PCA组,B组除PCA镇痛外,术后患者吞咽痛时自行用双氯酚酸钠咽部创面喷雾。术后6、12、24、48小时观察安静及吞咽时的疼痛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各时间段间PCA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情况。 结果:安静时VAS评分.相同时刻组间比较、组内各时刻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吞咽时VAS评分,相同时刻组间比较,B组均小于A组(P〈0.05),组内各时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CA按压次数.B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A组较B组多见(P〈0.05)。 结论:芬太尼静脉PCA可适度缓解UPPP术后安静状态时疼痛。但无法解决患者吞咽痛,加用双氯酚酸钠局部喷雾可明显减轻患者吞咽时疼痛。  相似文献   

11.
12.
13.
Aim: To describe a novel way of monitoring a buried fasciocutaneous anterolateral thigh (ALT) flap used for pharyngeal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 tubed ALT flap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a circumferential pharyngeal defect following resection of a carcinoma. An island of skin based on a separate perforator and externalized through the neck incision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flap. It was removed as a bedside procedure on the fifth postoperative day. Results: The externalized skin island allowed easy monitoring of the buried tubed free‐flap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pharynx. Simple clin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colour and capillary refill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flap instead of more complex and invasive methods. Conclusion: When feasible, a second skin island based on a separate set of perforator vessels provides an easy, safe and simple method of monitoring a buried free‐flap.  相似文献   

14.
腭骨外侧缝牵张成骨闭合硬腭后部裂(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腭裂修复新方法,采用缝牵张技术诱导犬腭骨外侧缝骨再生,补偿腭裂骨组织缺损,形成硬腭后部的骨性修复,避免传统手术存在的语音效果较差和面部发育障碍的不足。方法用8周龄杂种犬9只,实验组经手术形成硬腭8mm 宽的裂隙。用牵张力分别为200g,360g和480g 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缝牵张器牵张腭骨外侧缝,使两侧腭骨向中线移动关闭裂隙。并设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实验对照组腭裂比手术时略有扩大;实验组则先后完全闭合,组织学发现实验组缝的骨缘有明显新骨形成。结论幼犬腭裂可以通过缝牵张诱导骨组织再生补偿缺损,形成骨性修复;NiTi-SMA 缝牵张器具有稳定可靠的牵张作用;三种不同牵张力值均能诱发缝区大量新骨形成,牵张力值较大者形成的新骨骨髓腔较大,骨小梁细长。  相似文献   

15.
16.
下鼻甲黏骨膜瓣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裂隙宽大的腭裂修复术中闭合软硬腭交界处裂隙的鼻侧面,确保缝合伤口一期愈合的方法。方法 设计蒂在后的下鼻甲黏骨膜瓣,并将该瓣转移至裂隙软硬腭交界处的鼻侧面,有效地减少局部组织缝合张力、闭合裂隙。结果 用本法治疗21例患儿,术后伤果口均一期愈合,无腭瘘发生,软硬腭交界处无明显的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下鼻甲黏骨膜瓣修复软硬腭交界处裂隙的鼻侧面,减少宽大腭裂的组织缝合张力,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传统腭裂软组织后推延长手术由于瘢痕挛缩和缺乏骨性支持而难以维持软腭的正常长度、位置和发育,手术损伤和瘢痕还导致面部生长障碍。本研究旨在用缝牵张技术延长硬腭,以避免传统手术存在的语音和面部发育问题。方法 8周龄杂种犬6只,腭骨内种置汞齐标记,用 NiTi-SMA 弓形牵张器前后方向牵张一侧腭横缝。维持8周。经临床,X 线,干骨观察缝牵张后变化。结果 4周时腭横缝牵张达到预定限度。X 线片显示,牵张侧腭横缝前后两点汞齐标志的间距增加1.5cm;前颌在牵张早期显著前突,随后逐渐回缩至两侧平齐。9个月头颅干骨发现,牵张侧腭骨后缘明显后移,上颌骨前移,鼻腭孔至硬腭后缘的距离较对侧增加4.6~5.9mm。结论腭横缝牵张可以造成永久性腭骨后退和上颌前移。  相似文献   

18.
腭骨外侧缝牵张成骨闭合硬腭后部裂(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腭裂修复新方法,采用缝牵张技术诱导犬腭骨外侧缝骨再生,补偿腭裂骨组织缺损,形成硬腭后部的骨性修复,避免传统手术存在的语音效果较差和面部发育障碍的不足。方法用8周龄杂种犬9只,实验组经手术形成硬腭8mm宽的裂隙。用牵张力分别为200g,360g和480g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缝牵张器牵张腭骨外侧缝,使两侧腭骨向中线移动关闭裂隙。并设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实验对照组腭裂比手术时略有扩大;实验组则先后完全闭合,组织学发现实验组缝的骨缘有明显新骨形成。结论幼犬腭裂可以通过缝牵张诱导骨组织再生补偿缺损,形成骨性修复;NiTiSMA缝牵张器具有稳定可靠的牵张作用;三种不同牵张力值均能诱发缝区大量新骨形成,牵张力值较大者形成的新骨骨髓腔较大,骨小梁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