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病理组织学与影像表现。方法 本文回顾性研究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其中,女性8例,男性2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3岁)。6例摄有胸部X线平片,4例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所有病例的影像表现均与术后病理对照。影像表现是按肿瘤形状、大小、密度、边缘、以及有无分叶征及毛刺征记录的。个别PSH的主要成分是通过显微镜检查记录的。结果 在X线平片上,PSH表现为孤立性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影,大小约2.0cm~4.5cm,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征。在CT像上,PSH病灶呈结节或肿块状,伴有钙化或低密度囊变区,CT值25HU~39HU。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CT与病理的关系是病变高密度与低密底,分别对应于其血管瘤成分与囊变区。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助于PSH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H患者的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10例PSH中,位于右肺6例、位于左肺4例,全部为单发结节灶。CT平扫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6个,边界不光滑4个;密度均匀8个,不均匀2个。其中空气新月征2例,瘤周磨玻璃样影3例,贴边血管征3例,邻近的右肺动脉扩张增粗1例。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3例。结论境界清晰、密度均匀、明显强化为PSH的主要表现,综合分析其他征象有益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CT特征。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右肺者14例,左肺10例;最大径为0.8~10 cm,平均3.08 cm;有3例位于肺门区,其余均位于肺外围(87.5%);20个病灶类圆形,4例有浅分叶,87.5%的病灶(21例)边缘光滑,45.8%(11例)的病灶有钙化,增强以后均有比较明显的强化,平均CT值净增(46.62±9.47)HU,有2例较大病灶内部尚可见到粗大扭曲的血管影。结论PSH除具备一般肺内良性肿瘤的特点外,有明显强化以及容易出现钙化是其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1.材料与方法1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咯血、反复肺内感染、哮喘等。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68岁,病程2—30年,均做X线平片检查及CT扫描。CT机为日立公司RADIX2000型螺旋CT机,扫描参数为:120KV、150mA、2mm层厚、10mm间隔,靶扫描,FOV240mm,扫描范围,自肺尖扫描至隔顶。胸部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SH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12例PSH均为单发病灶,中央型3例,周围型9例,发生于右肺7例,左肺5例,9例位于胸膜下,肿瘤大小7mm×8mm~50mm×45mm。CT平扫12例PSH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卵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3例见"尾征",2例见"晕征",1例见"胸膜凹陷征",1例见"浅分叶征",3例病灶边缘部分见沙粒状钙化,12例PSH均未见"毛刺征"。增强扫描肿瘤呈持续性进行性显著强化,动脉期、实质期CT值比平扫平均增加35 HU和65HU。7例PSH动脉期见"贴边血管征"。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扫描特别是增强检查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明确诊断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平扫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月至今经CT血管造影证实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9~71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分析CT平扫所示的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结果在常规X线检查12例中,9例表现为一侧肺野局限性片样高密度影,伴有胸腔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本组12例中有2例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扫描。CT平扫所示,上述X线所提示的9例阳性病例表现为一侧肺内实变灶,5例实变灶尖端指向肺门,伴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X线表现阴性者3例中,1例肺内未见实变,也无胸水,仅表现为肺动脉密度局限性减低;2例病灶位于下叶后基底段,表现为少许索条样稍高密度影,临近胸膜腔出现少许胸水。常规X线片上被膈面遮挡,显示不清晰。此12例中10例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本组12例行增强扫描,并进行工作站三维重建后,均可以看到肺动脉栓塞表现。结论X线常规摄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无特异性,CT平扫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玥  曾津津  彭芸  孙国强   《放射学实践》2009,24(2):145-14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囊肿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天~13岁,平均2.6岁。27例均行X线检查及CT平扫,其中12例行CT增强扫描和/或重组,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结果:27例中22例位于肺内,5例位于纵隔内。5例纵隔内囊肿均为单发囊性病变,液性密度;22例肺内囊肿14例为气性,7例为气液性,1例为液性,2例为气液性囊肿内有明显气液平面。囊肿直径从1cm到10cm。其中7例肺囊肿周围合并感染灶。增强扫描囊壁略有强化。MPR及V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及与气管、邻近器官的关系。结论:支气管肺囊肿可发生于气管支气管树的任何部位,CT扫描特别是CT重组能更好显示病变及与支气管、周围器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肺结核患者165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常规X线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清楚显示了肺结核的各种CT表现并做出分型。其中肺结核诊断正确率为84.8%,高于X线检查的41.2%,肺内病变部位检出率为97.6%,高于X线检查的46.3%,肺内隐蔽病变部位显示率达100%,高于X线检查的4.8%,分型误诊率为2.4%,低于X线检查的17.0%。各项比较,P〈O.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对各种肺结核做出准确诊断.并能做出诈确分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X线胸片和CT表现.术前14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10例行CT增强扣描,9例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15例中周围型肿瘤14例,中央型1例;肿瘤直径2.5~9.5 cm,病变位于右肺上叶5例、中叶3例、下叶4例、左肺上叶3例.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实质性肿块,3例肿瘤内可见偏心性不规则空洞,肿块边界光整6例、模糊2例、分叶4例、毛刺3例,另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炎致边界不清.1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显示肿块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肿块中央强化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强化.7例侵及胸膜或胸壁组织,4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远处转移.手术病理诊断为多形性癌8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3例,肺母细胞瘤2例.结论 肺肉瘤样癌的X线胸片和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X线胸片和CT表现.术前14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10例行CT增强扣描,9例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15例中周围型肿瘤14例,中央型1例;肿瘤直径2.5~9.5 cm,病变位于右肺上叶5例、中叶3例、下叶4例、左肺上叶3例.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实质性肿块,3例肿瘤内可见偏心性不规则空洞,肿块边界光整6例、模糊2例、分叶4例、毛刺3例,另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炎致边界不清.1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显示肿块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肿块中央强化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强化.7例侵及胸膜或胸壁组织,4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远处转移.手术病理诊断为多形性癌8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3例,肺母细胞瘤2例.结论 肺肉瘤样癌的X线胸片和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