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不同剂量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刺激原代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探讨BMP-2对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19天胎龄小鼠胚胎颅骨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hBMP-2对成骨细胞VEGF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经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表明,VEGFmRNA及蛋白在原代成骨细胞内稳定表达;半定量分析证实,不同rhBMP-2剂量组间VEGFmRNA的表达量呈一定变化规律,随着rhBMP-2浓度的升高,VEGF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当rhBMP-2剂量为300ng/ml左右时,VEGFmRNA的表达量最高,超过此剂量,VEGF的表达则有下降趋势。结论 VEGF可在原代鼠胚成骨细胞内稳定表达;rhBMP-2可促进VEGF在成骨细胞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系,rhBMP-2剂量为300ng/ml左右时,其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取小鼠胚胎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RT—PCR法检测rhBMP-2(300ng/m1)诱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VEGF受体(VEGF receptors,VEGF—R)的表达。(2)采用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s)和苏拉明分别阻断VEGF的合成及功能,观察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结节形成的影响。(3)在rhBMP-2诱导成骨的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性VEGF,观察对成骨细胞体外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VEGF—R(Flk-1和Flt-1)mRNA在成骨细胞呈稳定弱表达,rhBMP-2干预24h后VEGF—R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2)应用VEGF ASODNs和苏拉明可抑制rhBMP-2所诱导的ALP活性和钙结节形成,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3)单独应用VEGF并不能使成骨细胞分化为钙结节,外源性VEGF的加入亦不影响rhBMP-2刺激钙结节形成的能力。结论VEGF在成骨细胞可以自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VEGF至少部分参与了rhBMP-2的诱导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53介入治疗对VX2兔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开腹方法将VX2瘤细胞分别植入4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左叶,建立VX2兔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12只/组),分别进行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A组、B组、C组分别注入水化碘油、Ad-p53、Ad-p53+水化碘油.术后1周处死肿瘤兔,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实验组(A,B,C组)观测到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碘油栓塞后,肿瘤区MMP-2、PCNA表达略有降低,VEGF表达略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53组与Ad-p53+水化碘油组的MMP-2、PCNA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MMP-2、PCNA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MMP-2与VEGF及PCN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绪论MMP-2、VEGF及PCNA的增高预示着肿瘤高转移、高增殖能力,肿瘤血管高形成能力.Ad-p53及Ad-p53+碘油介入治疗可抑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减少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以纤维蛋白胶(FS)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3天龄新西兰兔MSCs进行培养,实验分为5组,A组(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含1μg/m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1μg/ml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纤维蛋白胶,B组(对照1组)培养液中加入单纯的纤维蛋白胶,C组(对照2组)培养液中加入含lμg/ml bFGF的纤维蛋白胶,D组(对照3组)培养液中加入含1μg/ml rhBMP-2的纤维蛋白胶,E组为单纯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入任何材料).采用细胞培养、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等方法对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贴壁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Ⅰ型胶原表达、超微结构变化等进行研究.结果 各组材料的促增殖作用和对细胞贴壁率的影响由强到弱均依次为C组、A组、B组、D组、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细胞ALP活性及Ⅰ型胶原表达水平由强到弱均依次为A组、D组、B组、C组、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表面粗糙,有微孔存在,各组细胞与其融合生长.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组的绝大部分细胞呈成骨细胞表型,细胞增殖旺盛,分化好,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并明显扩张,内有蛋白样物质,细胞外基质丰富,细胞周围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而各对照组或是细胞增殖活性高,但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差,或是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好,但细胞增殖活性较差,细胞外基质及胶原纤维少.结论 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FS bFGF rhBMP-2)可显著促进MSCs的增殖及其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强度635 nm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第2代SD大鼠BMSCs以InGaAsP半导体激光(635 nm,60 mw)不同能量密度(0,0.5,1.0,2.0和5.0 J/cm2)照射,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BrdU法绘制BMSCs增殖曲线.结果 低强度635 nm半导体激光照射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的增殖,最佳能量密度为0.5 J/cm2;大鼠BMSCs能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泌VEGF、NGF;5.0 J/cm2低强度半导体激光照射能够显著促进BMSCs分泌VEGF、NGF.结论 635 nm波长低强度半导体激光照射能够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增殖及分泌功能,且与照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氧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旁分泌作用对人成骨细胞( MG-63)增殖、迁移及成骨的影响。方法分别于低氧及常氧条件下培养UCMSC,获取两种UCMSC条件培养基。实验分为3组:低氧培养基组、常氧培养基组、DMEM对照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常温培养MG-63。于培养1、3、5 d后用四氮唑盐( mosmann tetrazoline colorimetry,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记录各组的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划痕法检测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迁移能力;于培养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成骨钙结节的形成。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低氧及常氧条件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低氧及常氧培养基组的MG-63细胞在培养1、3、5 d后的增殖能力均大于DME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氧组大于常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法结果为此两组细胞迁移能力大于DMEM对照组,且低氧组细胞迁移能力大于常氧组;钙结节染色结果显示低氧组成骨钙结节形成最多,常氧组次之,DMEM对照组最少。 ELISA法检测低氧组VEGF含量高于常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氧预处理UCMSC可增强其旁分泌功能,促进成骨细胞MG-63的增殖、迁移及成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预处理激活低氧诱导因子-1,探讨低氧状态下成骨细胞矿化及超微结构影响的调控作用.方法:获取大鼠颌面部成骨细胞,分别在低氧含量(2%O2)、常规氧含量(21%O2)及低氧含量(2%O2)+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条件下进行培养,在不同培养时间分别检测成骨细胞表达的矿化、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加入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后细胞在长期低氧状态下分泌碱性磷酸酶的能力以及钙结节形成能力无明显降低.讨论: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可促进低氧状态下成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的高表达,有利于低氧状态下成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可加快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增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改良Appel法采集兔PRP,同时培养该兔BMSC,将培养成功的BMSC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含10%PRP的培养液,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液,分别对两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的检测(MTT法)、ATP活性检测(试剂盒)及矿化能力检测(Von-Kossa染色)。收集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兔BMSC胞体丰满,细胞突起明显增长;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强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细胞在第4、8、12天时ALP活性强于对照组(P<0.05),第16天时无显著差别;实验组每孔矿化结节数(4.083±2.022)个,对照组每孔矿化结节数(3.417±1.285)个,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RP对BMSC的生长增殖有促进作用,但对该细胞的矿化能力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促进背根神经节细胞(DRGC)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DRGC细胞,通过Transwell共培养小室与HMVEC进行非接触共培养,实验设HMVEC单独培养组、DRGC单独培养组、HMVEC与DRGC共培养组及PD90780组。PD90780组HMVEC使用NGF拮抗剂PD90780预处理1 h后,再与DRGC共培养。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GF的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DRGC生长情况;MTT检测细胞增殖水平;Real-time PCR检测GAP-43 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GAP-4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RGC细胞中Ki-67、PCNA、GAP-43、ERK、p-ERK、AKT、p-AKT的表达。结果 HMVEC与DRGC共培养明显上调NGF水平。与DRGC单独培养组比较,HMVEC与DRGC共培养显著提高DRGC细胞增殖水平及增殖相关蛋白Ki-67、PCNA的表达,GAP-43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ERK、AKT信号通路活化明显增加;与共培养组比较,PD90780处理组DRGC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Ki-67、PCNA、GAP43表达水平下调,ERK及AKT信号通路活化受到抑制。结论 HMVEC通过分泌NGF发挥促进DRGC增殖的作用,NGF拮抗剂能够逆转HMVEC对DRGC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定向神经分化的效率和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ADSCs并纯化、鉴定,将第3代ADSCs分为三组: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ADSCs组(空白组);不含神经元生成素-2(neurogenin-2,Ngn2)基因慢病毒空载体转染ADSCs组(空病毒组);慢病毒载体介导Ngn2基因转染ADSCs组(Ngn2组);各组细胞均用含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培养基诱导15 d.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N)阳性表达以观察神经元分化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Mash1、Hes1、Dll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索分化机制. 结果 诱导培养基诱导15 d后,Ngn2组、空病毒组、空白组阳性表达NeuN分别为90.12%、45.34%、40.2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Ngn2组Dl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病毒组和空白组(P<0.01),Mash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病毒组和空白组(P<0.01);空病毒组和空白组Dll1、Mash1和Hes1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再程序化ADSCs诱导后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单纯ADSCs提高近99%,再程序化ADSCs定向分化神经元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Dll1蛋白水平,同时下调Mash1、Hes1蛋白水平,抑制notch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定向神经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hVEGF)转染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后的体外表达情况,并以含该转染体系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大动物负重骨缺损的修复研究。方法将外源性基因rhBMP-2和rhVEGF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的方式转染第四代ADSCs,以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后,用RT-PCR和SABC免疫组化法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其转染后第2天和第4周表达情况。建立小香猪自体前肢尺骨中段1.5cm骨缺损模型,分3组进行对比试验:(A组)转染了生物活性因子的ADSCs与脱细胞骨基质材料(ACBM)复合而成新型组织工程骨植入修复组;(B组)未转染生物活性因子的ADSCs复合ACBM植入修复组;(C组)未处理组。以x线和组织切片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转基因ADSCs在转染后瞬时和4周时都可表达rhBMP-2和rhVEGF。大动物骨缺损修复实验中,前2周内3组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的急性炎症反应;连续x线观察和骨切片显示:A组在术后第3个月已完全修复,且修复效果和进程明显优于B组,C组缺损则主要由纤维结缔充填。结论rhBMP2及rh-VEGF转染ADSCs后可获得4周内稳定的表达。携带该缓释体系的新型组织工程骨是一种具有显著成骨能力的优良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成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的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置于回转器中培养,另一组则在地面重力环境下培养,60h后,将成骨细胞置于流室系统中进行刺激实验。流体剪切应力(FSS)分别为0.5Pa和1.5Pa,作用时间分别为30min和60min。其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 在1G组,相同时间不同水平FSS作用诱导的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FSS作用30min与60min所诱导的COX-2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模拟失重环境下COX-2蛋白表达发生下调性变化,仅在1.5Pa FSS作用60min的成骨细胞中检测到蛋白表达。相同时间和FSS下,模拟失重组与1G组COX-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模拟失重时成骨细胞撂学信号转导功能发生了显著的下调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调控的TK及CD融合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系统(AdVEGF-CDglyTK)与超液化碘油混合栓塞兔肝癌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36只荷VX2瘤兔随机分4组,LP组(单纯超液化碘油栓塞组);LP AdVEGF-CDglyTK组(超液化碘油 AdVEGF-CDglyTK栓塞混合栓塞,介入术后腹腔注射GCV 5-FC治疗组);AdVEGF-CDglyTK组(单纯灌注AdVEGF-CDglyTK,介入术后腹腔注射GCV 5-FC治疗组);NS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于术前及术后第10、15天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4组兔术前肿瘤体积在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10天、15天的各组之间肿瘤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P AdVEGF-CDglyTK肿瘤增长率最小.VEGF表达方面:LP组表达较其他三组高(P<0.05).MVD:LP AdVEGF-CDglyTK组较其他组低(P<0.05). 结论 在对兔肝癌的治疗中,与单纯碘油栓塞以及单纯灌注AdVEGF-CDglyTK相比,AdVEGF-CDglyTK与碘油混合肝动脉栓塞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生长率,减少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肝肿瘤放疗及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后MRI动态灌注表现及其半定量指标最大相对信号强度增减率(MRSI)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及CD34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选取45只肝肿瘤大鼠,随机分成放疗组、酒精注射组及未治疗组,每组15只,分1天、3天、7天共3个时间点观察;(2)每组大鼠每个时间点均采集MRI动态灌注图像, 后处理得到灌注曲线及MRSI;(3)MRI检查后取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PCNA,VEGF,CD34)检查;(4)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MRI图像对照分析. 结果 (1)放疗组PCNA染色增殖指数较未治疗组下降, VEGF染色阳性率稍减低, CD34染色阳性表达的微血管数减少及MRSI下降; 且MRSI与PCNA染色增殖指数、CD34染色阳性表达微血管数及VEGF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2)酒精注射组PCNA染色增殖指数较未治疗组下降明显,并见CD34染色阳性表达的微血管数显著减少,VEGF染色阳性率及MRSI明显减低;MRSI与PCNA、VEGF及CD34呈正相关. 结论 放疗及酒精注射治疗对大鼠肝肿瘤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MRI动态增强能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所起的作用。方法:18只SHR大鼠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组,每组6只。分别予治疗组和对照组皮下注射全反式维甲酸(ATRA)10mg/Kg体重或溶媒,高血压药物治疗组予卡托普利0.25mg/Kg体重管饲,每天一次,均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SHR大鼠心肌、血管平滑肌(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以及心肌ACE-mRNA、ACE2-mRNA的表达。结果:维甲酸治疗组心肌、血管平滑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的PCNA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维甲酸治疗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维甲酸治疗组ACE-mRNA的表达低于卡托普利组及对照组(P<0.01),卡托普利组ACE-mRNA的表达也低于对照组(P<0.01);而维甲酸组ACE2-mRNA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及卡托普利组(P<0.01),后两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甲酸能抑制SHR模型心肌、血管平滑肌PCNA的表达,并在增加ACE2-mRNA表达的同时减少ACE-mRNA的表达,从而有可能干预增殖性血管疾病的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对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修复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形成背部失去神经支配的2cm×2cm慢性创面并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每组20只),在7、12 d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创面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和标记指数.结果T组较C组Bcl-2、PCNA表达及标记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VEGF基因治疗能明显促进慢性创面修复细胞的增殖,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PAMAM)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抗血管生成对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作用及时机.方法 120只BALB/c雌性裸鼠经皮下移植法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后,分为以下4组:ES转染组(n=33),病灶局部注射20μg pcDNA3.1(+)-hES+65μg PAMAM混合液85μl,PAMAM组(n=30),病灶局部注射65μg PAMAM+无菌蒸馏水混合液85μl;生理盐水组(n=27),病灶局部注射生理盐水85μl;空白组(n=30),病灶局部未做任何处理.每组又分为建模后第1天和第14天给药两个亚组.给药1周后处死动物,对裸鼠卵巢、子宫及EMs病灶进行称重,并测量病灶大小,计数卵泡数目、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病灶中E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建模后第1天给药裸鼠中,ES转染组腺体中ES表达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但异位病灶重量和体积、VEGF表达水平及MVD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模后第14天给药裸鼠中,与其余3组比较,ES转染组腺体中ES表达增高、VEGF表达降低,异位病灶体积缩小、重量减轻,MVD降低(P<0.05).在ES转染组中,与建模后第1天给药亚组比较,建模后第14天给药裸鼠VEGF表达水平及MVD明显降低(P<0.05).在建模后第1天和第14天给药裸鼠中,与其余3组比较,KS转染组心、肝、肾、卵巢及子宫未见明显组织形态学改变,且卵巢、子宫重量及卵巢卵泡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模后14d采用PAMAM介导20μg ES基因病灶局部注射对裸鼠人EMs模型具有治疗作用,且对心、肝、肾及内生殖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Ad-p53介入栓塞治疗兔VX2肝癌的抑瘤效果及对兔VX2肝癌中p53/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X2瘤细胞接种于4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建立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经股动脉途径行肝固有动脉插管,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水化碘油(A组)、Ad-p53(B组)、Ad-p53 水化碘油(C组)。术后1周处死动物,取肿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53/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1周后,各组肿瘤体积均增大,但A、B、C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B组与C组的MMP-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MMP-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的表达趋势与MMP-2蛋白一致,p53与MMP-2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d-p53介入栓塞治疗兔VX2肝癌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少转移;p53蛋白表达的增高预示肿瘤转移潜能增加,增殖能力增加;MMP-2蛋白表达的增高预示着肿瘤的高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高脂喂养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氢化钠(NaHS)组[NaHS20μmol/(kg.d)]、炔丙基甘氨酸(PPG)组[PPG20mg/(kg.d)]。假手术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均以高脂饮食饲养并行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8周后观察血浆H2S含量、损伤处血管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比值;Western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颈动脉斑块IL-10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浆H2S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内膜显著增生(P<0.01),IL-10蛋白和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NaHS组血浆H2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内膜增厚明显受到抑制(P<0.01),IL-10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PPG组血浆H2S水平显著降低(P<0.05),损伤处血管内膜增生更为显著(P<0.05),IL-10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