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明  吴景忠 《眼科研究》1998,16(4):294-294
颈动脉—海绵窦瘘是由于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与海绵窦之间的异常交通而引起的神经—眼科综合征。其病因多为外伤性,也可为自发性或先天性。由于其瘘口部位特殊,治疗方法颇多,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既能可靠地封闭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而血管内栓塞是较理想的治...  相似文献   

2.
眼缺血综合征是眼前后节及眼动脉供应的其他眼眶组织的一种严重慢性缺血表现.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治疗时应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及眼部表现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具体措施包括针对眼部缺血及其并发症的局部非手术治疗,以改善颈动脉血液循环为主的手术治疗,以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冠心病等全身疾病的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8眼(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介入治疗并随访分析。结果7例经颈内动脉置入成功。1例经颈内动脉失败后,经眼上静脉置入成功。术后症状逐渐减轻,1~6月随访观察症状体征消失,瘘口消失,血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通畅,海绵窦不显影。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安全性高,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许平  程浩 《眼科新进展》1998,18(4):231-233
海绵窦动静脉短路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以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血管病变。作者总结9例经MRI和DSA确诊并通过栓塞治疗治愈的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做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16~65。,平均38a,病程smo~3a,均为单眼发病,右眼6例,左眼3例。临床表现有突眼、斜视、暴露性角膜炎、眼压持续升高、顽固性头痛、视力下降等等。11超检查4例/8例、CT检查4例/5例、MRI检查8例/9例发现扩张增粗的上眼静脉。DSA9例/9例证实为海绵窦动静脉瘦,其中3例主要由颈内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地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致伤原因,致伤物,就诊时间,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 本文2例行股动脉插管可脱球囊栓塞术后第二天杂音消失,眼球突出明显好转。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经颈内动脉灌注溶栓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经颈内动脉灌注溶栓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效果及对全身的影响。 方法 对15只猫30只眼静脉注射光化学药物后激光照射猫视网膜动脉形成CRAO模型,随机分为3组 :颈内动脉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猫10只眼,分别经颈内动脉、股静 脉给予尿激酶(UK)溶栓,空白对照组仅静脉给予等渗盐液。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判断 动脉再通情况,同时作血液生化指标检查以观察其对全身的影响。 结果 用药4h后,经颈内动脉灌注组5只猫8只眼动脉完全再通,占80%;静脉组4只猫5只眼完全再通,占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R值的95%可信区间无重叠,相差显著)。用药后,颈内动脉给药组血液中的凝血、纤溶、抗纤溶等指标均优于静脉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P 值均<0.01)。 结论 在用UK溶栓治疗实验性CRAO中,颈内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更安全有效,这为临床治疗CRAO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和动物实验资料。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86-188)  相似文献   

7.
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 OIS)是由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的眼前后节缺血综合征。1963年Kearns和Hollenhorst最早报道了由于严重颈动脉阻塞引起的眼部缺血症状和体征,并将其命名为“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实际上“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是轻型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而眼缺血综合征是因为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的眼前后节缺血改变。OIS患者主要是老人,平均年龄65岁,男女比例约2:1,病变可累及任何一只眼,双眼发病率约20%。患者除眼部病变外,常合并其他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搏动性眼球突出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搏动性眼球突出(颈动脉海绵窦瘘)使用可脱性球囊介入手术栓塞治疗的方法、结果和技术特点。方法 分析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9例,数字影像监测下采用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结果 19例中,15例(78.9%)保持了颈内动脉通肠、4例(21.1%)闭塞了颈内动脉,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海绵窦动静脉笑是颈内动脉与海绵窦异常吻合的结果。本病常是突然发生,为单侧性,有自发性搏动,因为颈内动脉破裂,与海绵窦相通,塞内静脉便充满动脉血液,血液流量大增而逆转,大量血液冲回眼静脉,故当动脉收缩时,眼球做冲动性突出,动脉舒张时则压力略下降,由于动脉压降低和静脉压升高并存,引起眼眶和眼的缺氧和静脉充血综合征[1],海绵窦动静脉瘘一旦发生,则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和体征[2]。我院1982年~1993年收治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回顾性连续观察1982-1993年间海绵窦动静脉瘘6例6眼。均为男性,年龄20~37岁。右眼、左眼各3…  相似文献   

10.
经眼动脉超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评价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4例(4只眼)采用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导管介入眼动脉或颈总动脉行造影后,以尿激酶1.5~15万U直接灌注行溶栓治疗。结果4例中,2例术后视力大幅度提高,例1视力由术前数指,术后提高到0.5;例4视力由术前数指,术后提高到0.1。其余2例造影见颈内动脉始段闭塞和眼动脉起始部闭塞,经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给药术后视力无变化。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发病后溶栓治疗越早,临床疗效越好。有明显颈内动脉和眼动脉异常、采用溶栓治疗延迟者临床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高频彩超观察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眼缺血综合征-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二维结构及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受检者60例,分3组:健康组20例,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例.先行二维切面探查视网膜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结构有无改变,再行彩色多普勒探测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二维超声视网膜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回声正常,糖尿病组50%以上视网膜回声稍增厚、增强.彩色多普勒: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糖尿病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明显减低(P<0.05),阻力指数增高(P<0.05).结论 高频彩超可定期观察眼缺血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评价该病动脉硬化进展、眼血流灌注状况、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颈内动脉系向大脑和眼部供血的重要动脉。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多发于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的心血管病患者。其常见的眼部表现包括:单眼一过性黑蒙,眼-偏瘫综合征,以及“三偏”(即: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缺损和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因其最初的主要症状为黑蒙而常就诊于眼科,故眼科医师对此病应有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3.
眼面心牙综合征(oculo-facio-cardio-dental syndrome,OFCD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特征性表现为眼部、面部、心血管以及牙齿发育异常。眼部主要表现为先天性白内障,且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文献对 OFCD 综合征的报道逐渐增多。为提高对 OFCD 综合征的认识,本文对 OFCD 的临床表现、基因研究及综合治疗进展做一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16,40:213-216)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1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8例,硬脑膜海绵窦瘘5例)的眼上静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彩色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WD)频谱,并测定了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结果表明: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眼上静脉反向流动,朝向探头,呈红色或红蓝相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眼上静脉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高于硬脑膜海绵窦瘘患者的同类指标,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患侧颈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均高于健侧的同类指标,而硬脑膜海绵窦瘘的双侧颈内动脉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无明显差异。同时对3例海绵窦栓塞术后患者进行检测,表明眼上静脉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由此可以诊断并鉴别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硬脑膜海绵窦瘘。与B超、CT及MRI、DSA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快速、廉价、无创、无痛的提供二维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上海市中医医院(200071)朱莺指导者刘崇晏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为观察眼部的干燥征及其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无选择地以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对象,现将检查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已确诊的...  相似文献   

16.
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0例(12只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全身病史、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前节、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结果.结果 10例(12只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4例(6只眼);年龄55~66岁,平均59岁.患者均伴有心血管和(或)脑血管疾病.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至1.0,虹膜新生血管5只眼,眼压超过21 mm Hg(1 mm Hg=0.133 kPa)者3只眼.眼底表现为动脉细,静脉不同程度扩张但不迂曲,点片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视乳头水肿和新生血管,黄斑呈不典型樱桃红色.所有患者均行TCD检查,可见颈内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9例患者行FFA检查,均表现为动脉"前锋"现象,臂-视网膜循环时间、视网膜循环时间及脉络膜循环时间延长.所有患者均给予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虹膜新生血管5只眼中,2只眼行视网膜光凝,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只眼中,1只眼行睫状体冷冻术;1只眼行视网膜光凝及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新牛血管消退,眼压控制正常;1只眼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眼压正常.4例行DSA检查,3例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结论 由于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缺血严重程度不一,眼部表现复杂多样,需要眼科医师联合神经内、外科医师共同诊治.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5岁。因"左侧颈内动脉床上段动脉瘤破裂出血"在某院神经外科ICU住院5d,后因"Terson综合征"转入该院眼科治疗,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术后第1天,患者诉左眼轻度疼痛,查体:左眼视力光感,光定位不准,眼压1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8.
小梁切除术治疗Marchesani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骏  庞琳 《中华眼科杂志》1995,31(3):234-235
小梁切除术治疗Marchesani综合征一例李骏,庞琳Marchesan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 ̄[1,2],以小球形晶体伴骨、肌肉异常为特征,并常继发青光眼。我科曾收治一例Marchesani综合征继发青光眼患者,经小梁切除术得以治愈。现报道...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双侧Sturge-weber综合征一例殷悦,陈家彝,张立新双侧Sturge-weber综合征(SWS)伴有双侧青光眼较为罕见,国内仅有严密,曹伟〔1〕及刘武,刘磊,张舒心〔2〕各报告一例。我们手术治疗了一例双侧Sturge-weber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20.
眼缺血综合征是因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慢性缺血性和致盲性眼病。眼缺血综合征的眼前节临床表现主要有眼肌麻痹、上睑下垂、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角膜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炎及不对称性白内障等;眼后节临床表现主要有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网膜静脉扩张而不迂曲、中周部视网膜出血、视网膜棉絮斑、微动脉瘤、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及黄斑樱桃红斑点等。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临床上眼缺血综合征的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本文中笔者对该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