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性及不良反应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作为首选。近年来,由于临床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增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也出现许多剂型。其中以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最为普遍[1],存在安全用药隐患。临床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否做皮试有争议[2],我国尚无明确统一的规定,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具有法律效应的《中国药典》上并未明确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3]。因此,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安全用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福  黄文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62-963
目的分析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本院2005年-2008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入库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统计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DDC及金额和DDDS的比值,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4年来每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销售数量和总金额在不断增加,2008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销售占全年抗菌药品销售的65.35%。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分子结构,均由主核及侧链两部分结合而成。青霉素类主核6-氨基青霉烷酸中含有一个饱和的噻唑环及一个β-内酰胺环。头孢菌素类的主核7-氨基头孢烷酸是由一个六元杂环和β-内酰胺环骈合而成,因此它们均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通过6-氨基位置侧链的增添而制出合乎各种要求的耐酸、耐酶、广谱的新青霉素。不断改换头孢菌素主核第3位和第7位侧链,发展出了抗菌力强和抗菌谱广的各种头孢菌素衍生物。今天,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抗菌治疗中占重要位置。有学者称:“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就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限制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对临床常见分离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产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菌株比例的影响,为下一步实施更为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 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针对住院患者采取限制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策略,分别统计2011 ~ 2015 年青霉素类、 一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统计5 年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菌株比例。结果 三 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从26.1 下降到8.23,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强度也有所下降,一二代头孢菌素 和碳青霉烯类使用强度上升;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变化不大,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 菌阶段性下降,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变形杆菌持续稳定下降,且与三代头孢菌素用量减少相关。结论 限制三 代头孢菌素可降低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的比例,该效应有一定的延时,如果采取 更为全面的抗菌药物控制策略,而不仅是限制某一类抗菌药物,则可避免“挤气球效应”,造成其他药物的使 用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以促进临床安全用药,降低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方法:统计我院输液室2008-2010年132例既往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患者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不良反应药物有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诱因及临床表现。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合并用药、患者本身原发病、环境、年龄、情绪、饮食、饮酒、输液速度、药物用量、药物质量、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使用量逐年上升,临床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学习药理知识,了解药物常用剂量与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正确、合理、规范地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才可及早发现或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王清云 《包头医学》2023,(1):30-31+48
目的 :探究微生态制剂联合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均行葡萄糖注射液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微生态制剂治疗,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胃肠功能[胃泌素(MTL)、胃动素(GAS)]及副作用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MTL、GAS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15.91%)与对照组(13.6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改善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我院2005年至2007年抗感染药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销售金额较大的是头孢菌素类和复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占抗感染药销售金额的绝大多数;DDDs较大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结论:头孢菌素类和复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我院的应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头孢菌素对敏感菌株有强烈抑制作用,属β 内酰胺类抗 生素。头孢类抗生素是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 物。到目前为止,它们的主要来源是用半合成法将7 ACA 进行结构改造,制备出有活性的头孢菌素类化合物。据统 计,1990年以前,各国使用的头孢菌素主要品种有39种[1], 而199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对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来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金额,DDDs,DDDc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应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用药利弊分析——头孢菌素医疗纠纷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药品抗菌谱广,对厌氧菌有高效,变态反应发生率较青霉素类低,对酸、β-内酰胺酶较稳定.头孢菌素类已发展到第4代产品,第3代头孢菌素类提高了抗绿脓杆菌的活性,延长了半衰期,减轻了对肾的毒性.第4代头孢菌素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梁志金 《广西医学》2008,30(8):1282-128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是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类不同厂家提供的药品说明书未提及对此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及浓度,只提示该类药物为青霉素类,使用前应进行皮内敏感试验,阳性者禁用;对头孢菌素药物只提示青霉素过敏性慎用或不用。临床上为了用药安全,只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衰竭患者头孢菌素脑病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明  黄向阳 《吉林医学》2011,32(14):2730-273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头孢菌素类脑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2009年6月共2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神经症状表现多样。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定位体征,CT检查无病理性改变,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头孢菌素脑病的发病机制考虑与其肾功能不全导致排泄率低有关,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及早停药。患者多在2~6 d内缓解。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类药物制定过敏试验标准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试验标准,减少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临床上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的调查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存在部分交叉过敏反应。结论 头孢菌素类不宜采用青霉素G皮试液代替,以使用头孢菌素进行过敏试验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连续监测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分析其耐药趋势。方法:对我院1998至2002年临床分离的505株克雷伯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结果: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类广泛耐药,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降至30%,对氟喹诺酮类敏感率在50%,左右,对氨基糖苷类、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较高,对四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的敏感性逐年下降,对部分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敏感性也呈下降趋势,检测出多株耐亚胺培南菌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率高于臭鼻克雷伯杆菌、催产克雷伯杆菌,臭鼻克雷伯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催产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最高。结论:克雷伯杆菌临床感染率及耐药性逐年增加,必须对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2006-2008年病区抗感染药物应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26.64%-31.27%,品种数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最大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占抗感染药物总销售金额的2/3以上;用药频度较大的是青霉素类、第3、4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应控制第3、4代头孢菌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赵冬梅 《当代医学》2021,27(33):125-126
目的 研究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药学服务,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不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临床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抗生素脑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探讨头孢菌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日剂量2~4g)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结果3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抗生素脑病中引起脑病的抗生素均为头孢菌素,所有的患者疑诊抗生素脑病后均立即停用头孢菌素,并给予对症处理及强化血液净化治疗后神经精神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肾衰竭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头孢菌素可引起神经毒性,推测与药物的清除率下降、游离药物浓度增高及头孢菌素的c-2侧链中的氨基群的神经毒性有关。肾衰竭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阴沟肠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常见菌 ,它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呈现出高耐药性 ,尤其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1]。根据1 995年 Bush- Jacoby- Mederios分类学 ,阴沟肠杆菌产生的 β-内酰胺酶属于染色体介导的 amp C基因编码的头孢菌素酶 ,分子生物学分类为 C类酶 ,它不但产生特异性β-内酰胺酶 ,还可产生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ESBLs) [2 ,3 ] ,因此其耐药性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我们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见 1 3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对其进行了 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疹患者是否可安全地遴选另一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方法结合一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皮疹的肝脓肿患者病例,对遴选的抗菌药物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对头孢菌素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类似R1侧链的头孢菌素,但仍可考虑用不同侧链的头孢菌素治疗。国家应不断普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知识,更改药品说明书,完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过敏反应后的诊治流程,培养专业化医疗团队,更好地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0.
病因(一)药物:是最常见的原因。1、抗生素:青霉素类最常见,尤其是青霉素 G,据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0.004~0.015%。甲氧苯、苯唑、乙氧萘、羧苄、氨苄青霉素等亦可引起。头孢菌素类偶可引起,特别是先锋霉素Ⅰ、Ⅱ。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均有β-内酰胺环,可有交叉过敏反应,但发生率低。患者对青霉素类过敏者约91~94%对头孢菌素类不过敏,也有少数人仅对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