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CT诊断先天性双胆囊一例李文杰,王宗乾患者男,49岁。发现右上腹包块20天伴疼痛。3天前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右上腹可触及4cm×6cm包块。B超检查揭示:肝外囊性包块,胰腺肿瘤待排。CT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增大约13.1cm×5.75cm×5c...  相似文献   

2.
CT诊断新生儿巨大肝母细胞瘤一例赵振国青科樊新萌患者男,出生1天。出生后即表现为腹胀、呕吐。体检见腹部高度膨隆,腹部偏右侧扪及一巨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CT检查:肝右叶一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密度不均,CT值27~53HU,其中有索条状及片状低密度...  相似文献   

3.
簇形征——化脓性肝脓肿的早期重要征象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描述肝脓肿的CT表现,总结簇形征在肝脓肿的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经证实的17例肝脓肿的CT表现,并与霉菌性、结核性肝脓肿及肝转移瘤的CT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6例(占35.3%)有小于2cm的多发性小脓肿,在CT上表现为簇形征。结论:簇形征是早期肝脓肿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的CT及B超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及B超检查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特征性表现。方法:作者回顾分析了脂肪肝的98例CT及78例B超资料。结果:98例CT中肝内血管及腹膜显影各36例;78例B超中33例肝内血管回声减弱,23例纤维隔回声减弱。结论:CT中腹膜显影原因在于肝脏密度的减低。根据CT中肝密度减低程度、肝脾CT值之比、肝内血管显示、肝表面腹膜显影程度将脂肪肝分成三级。B超中相应有肝回声增强光点密集程度、肝内血管纤维隔回声减弱程度的三级改变。据此可对脂肪肝病变程度、肝功能实质状况做出估价,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胆管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胆管癌CT诊断的正确率,探讨CT及超声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胆管癌资料,包括CT64例、B超49例。分析病变的CT表现,评价CT和超声对胆管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按胆管癌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三类:(1)肝内胆管癌;(2)肝门区胆管癌;(3)胆总管癌。三种类型各有其CT特征。CT确诊率为84%,超声确诊率为86%,CT和超声作为互补的检查方法,其确诊率可达96%。结论:CT和超声互补,可作为胆管癌尤其是肝门区胆管癌和胆总管癌术前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肝坏死的CT诊断二例刘光华,张庆,王俭例1男,15岁,乏力、纳差、尿黄35天,恶心、呕吐10天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治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84umol/L,结合胆红素3l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1U.肝炎免疫An...  相似文献   

7.
原发肝门区胆总管类癌一例王东江顾华麻增林患者女,42岁。右上腹间断性疼痛4年,B超诊断为慢性胆囊炎。5天前,劳累后右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翌日出现黄疸并发热。B超示:肝内胆管及肝门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占位病变不除外。图1CT平扫,肝内胆管...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脏肉瘤的CT诊断(附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肝肉瘤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血管肉瘤2例,非血管源性肿瘤4例。结果:血管肉瘤的CT特征是多发、病灶增强明显和钙化;而非血管源性肉瘤特点为单发、较大、边界欠清的分叶状混合密度肿块伴有坏死囊变。结论: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可提示原发性肝肉瘤诊断,确诊需靠活检。  相似文献   

9.
经肝动脉泵碘油灌注治疗肝癌的一些并发症及其处理已有文献报道,现将肝内碘油管状铸型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1岁。2年前因左肝原发性肝癌行左肝切除、肝动脉置泵术。术后泵内注射碘油5次,每次约15ml,间隔时间28~35天。术后共作6次CT检查:肝内碘油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和其它原因所致肝硬化的CT表现异同点。材料和方法:对照分析了50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30例其它原因所致肝硬化及50例正常肝扫描的CT增强前后扫描表现。结果: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在CT上出现条纹状和网格状高密度影有相当高的比例可达70%,另外还可在门脉和脾静脉处等部位见到钙化影,肝脏各叶大小变化及比值与其它原因所致肝硬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脏内出现条纹状和网状高密度影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较具特征的影像学表现,CT对此具有很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白鼠肝癌模型乳剂增强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乳状造影剂在肝脏CT增强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给正常大白鼠及肝癌大白鼠注射乳状造影剂后行CT扫描,并做泛影葡胺增强对比。结果:注射乳状造影剂后,正常肝脏CT值增加45HU肝内肿瘤CT值仅增加1.2HU。乳剂增强CT可检出0.5cm大小的肿瘤。病理结果显示:乳剂颗粒被肿瘤周围肝组织的Kupfer细胞和肝细胞吞噬。肿瘤组织中没有乳剂颗粒。结论:乳状造影剂对正常肝脏有明显的增强效果。肝内肿瘤组织不增强,使肝脏和肝内肿瘤对比度增加,使小肝癌的检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CT诊断肝囊虫病二例张凌脑囊虫病较常见,但肝囊虫病则少见,我科随访2万多例CT资料只有2例肝囊虫病得以证实,现介绍如下。例1男,53岁。无症状体检时发现肝肿大,B超见肝内有多数直径小于1.0cm的囊样结节灶,建议做CT检查。CT平扫示肝内作者单位:6...  相似文献   

13.
肝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报告7例肝结核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肝结核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报告的7例患者均经手术或肝穿病理证实。男3例,女4例;年龄24~58岁(平均50岁)。其中包括粟粒型肝结核、结节型肝结核和结核性胆管炎三个病理类型。结果:(1)粟粒型肝结核CT表现为肝脏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或表现为肝脏肿大伴有多发性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2)结节型肝结核可表现为肝内局灶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可有周边性强化;亦可表现为肝内结节状混杂密度灶,其特点是病灶中心密度高,尤其是伴有“粉末”状钙化,周围密度低,增强扫描有轻至中度的环形强化。(3)结核性胆管炎罕见,沿胆管壁走行的钙化、管型结石可能是本病的特点。结论:粟粒型肝结核CT表现缺乏特征性,除非有结核病史或伴有其他脏器结核,否则CT不能做出正确诊断。结节型肝结核和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肝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CT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脂肪含量与CT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实验组30只,制成脂肪肝模型。对正常组和随机抽取第一、二、三、四周末的实验组鼠各5只,行CT扫描,测得全肝的CT值。取左、中、右叶肝组织各一块,制成光镜切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得肝中脂滴的体积占整个肝组织的百分比(Vv值)。结果:在CT值与Vv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线性负向相关关系(γ=-0.950,t=12.90,P<0.001)。结论:利用CT值与Vv值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CT监测,不仅可对脂肪肝的程度、范围和脂肪含量做出估计,而且可替代肝活检定量法。在脂肪肝的治疗过程中,用该技术追踪随访疗效,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CT诊断一例结肠肝曲癌的体会毕宏昌,米萍,王亚丽,李迎庆我们做腹部CT检查时,遇到1例B超疑右叶肝癌的患者,CT平扫及强化扫描疑结肠肝曲癌,后经钡剂灌肠造影及手术证实,供同道参考。患者女,52岁。因上腹部疼痛3个月住院。B超检查:在肝门、胃窦、胰腺区...  相似文献   

16.
华支睾吸虫肝病的CT检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华支睾吸虫肝病的CT检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了32例华支睾吸虫肝病与36例肝外胆道阻塞所致肝内胆管改变的CT表现,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肝内胆管改变特征是胆管扩张由周边小胆管向肝门区发展及Ⅲ级以下胆管扩张,特别是被膜下小胆管扩张(P〈0.01),肝外胆管无扩张或以度扩张(P〈0.01),肝内胆管扩张的形态在同部位其改变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T能清楚地显示华支睾吸虫肝病所致肝内管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9岁,上腹不适月余,CT和MR示肝右叶原发性肝癌(巨块型)。患者未行有效治疗,一天晚饭后突发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较剧烈,不能忍受,急诊行介入检查,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至肝总动脉造影,DSA示:肝右叶巨大肿瘤血管,其内有不规...  相似文献   

18.
肝脓肿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检查手段很多如MR、CT、ECT、超声等。超声检查在这方面是很经济和有效的检查方法。我院通过超声检查肝脓肿给临床提供资料,经过手术证实有效符合率在90%以上,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材料与方法 本组26例肝脓肿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26~69岁,全部病例先经B 超和CT检查诊断肝脓肿,然后进行手术和在超声下穿刺诊治。最后诊断:阿米巴肝脓肿10例,细菌性肝脓肿12例,肝癌4例。方法:患者空腹仰卧在检查合,手持探头在左右肝区先纵、横、斜面探查,并分别计测…  相似文献   

19.
肝华支睾吸虫病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肝华支睾吸虫病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粪便检查证实的肝华支睾吸早 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CT平扫18例,增强扫描10例。结果:28例的CT表现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不扩张。结论:结果表明,肝华支睾吸虫病结合临床CT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0.
赵周社  周前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3,13(4):238-240,T016
对20例肝胶体和肝血池SPECT图像进行匹配,并进行了比较。其中对照组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组15例。病变组中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和原发性肝癌各2例,肝内转移癌1例。方法:①以肝胶体和肝血池SPECT横断面图像间最小失配度(MMD)作为最佳匹配标准;②由二个不同观察者通过视觉直接确定(TOM)肝胶体和肝血池SPECT横断面图像间最佳匹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图像匹配的结果无差别,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