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 mg/(kg·d),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 d。2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9〈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60例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口服小儿七珍丸合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30例和对照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30例,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热退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缩短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治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Vitc营养支持、美林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退热、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比较对照组快(P〈0.01o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治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5例,随机分为2组。热毒宁组53例,静脉滴注热毒宁0.5~0.8ml/kg,1次/d,疗程5~7d;对照组52例,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1次/d,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一热毒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探讨百蕊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其临床效果、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蕊颗粒配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好的抗病毒、退热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故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银翘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口服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以维生素C、维生素B:口服及对症处理,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咽部充血、疱疹消退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5天后观察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22%对照组85%(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占彪  欧明才 《四川中医》2013,(12):116-117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惠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惠儿在体温控制、流涎消失、疱疹溃疡消退、总疗程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显效率62.0%,总有效率99.O%,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41.5%,总有效率为9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照组57例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吴金锴 《新中医》2015,47(9):169-170
目的:观察清咽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研究组53例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清咽解毒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2.4%,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9.4%,对照组为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咽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周期均为7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流涎停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银翘藿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8例总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巧香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3):31-31,37
目的:观察银翘藿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符合小儿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患儿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口服银翘藿茵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改善发热、消退疱疹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银翘藿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儿童风热乘脾证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儿科诊治的风热乘脾证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宝泰康颗粒口服治疗,疗程为5 d。观察并对比患儿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量恢复时间,同时对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心肌受损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84.3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量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治疗后,2组IL-6、SAA及CK-MB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以发热为主诉的风热乘脾证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可以明显缩短患儿发热时间,缓解疼痛及食欲减退的症状,促进疱疹愈合,同时减轻心肌损害,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介质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相关,同时可防治心肌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儿童回春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儿童回春颗粒,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5.8%;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回春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疱疹性咽峡炎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给予馥感啉口服液口服,对照组56例给予利巴韦林口服,观察比较两组疗效、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患儿易接受、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适宜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媛媛 《新中医》2016,48(11):141-142
目的:观察清心泻火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清心泻火法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疗程3天。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平均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6%,对照组6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泻火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患儿高热、疱疹消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97.6%,对照组为48.8%、8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败毒饮对EV71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9例EV71感染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服用中药败毒饮治疗,对照组97例采用常规抗病毒对症治疗,对比观察2组在退热时间,皮疹、口腔疱疹溃疡消退时间及临床总体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疹、口腔疱疹溃疡消退时间及临床总体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服用中药败毒饮治疗小儿EB71感染,疗程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