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食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疑似食管异物患者行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三维重建,分析图像质量并判断有无异物,并了解异物存在部位、异物刺入食管壁的程度及有无穿孔等。结果76例患者CT图像质量均可达到诊断要求。76例患者CT检出异物57例,47例经内窥镜取出异物证实;2例经手术取异物证实;8例经CT检查发现食管异物,但内窥镜取异物时未发现,经再次低剂量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原诊断食管异物区域及其F段食管内均未发现异物,则诊断为食管异物已脱落。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有效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要;三维重建技术对食管异物的检出及内窥镜取异物或手术前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贺长斌  李林 《微创医学》2013,8(4):431-43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5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低剂量MSCT轴扫及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疗中的价值。结果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5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鸭骨、鱼骨;7例钡棉透视、5例食管镜检阴性;低剂量MSCT轴扫加三维重建均清楚显示异物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低剂量MSCT轴扫加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高,可清楚地评价异物形态、位置、食管损伤程度、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并发症等,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辐射剂量,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临床高度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及不明原因反复肺部感染的患儿,用多层面螺旋CT行薄层扫描并结合三维重建,分析有无异物及确定异物位置,并经手术证实的资料完整的患儿360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异物6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31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66例;合并阻塞性肺气肿190例,阻塞性肺炎97例,肺不张7例,肺脓肿1例,气管破裂1例,纵隔气肿3例,胸水1例。以上病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并顺利取出异物。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有效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技术,能较准确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并及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应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报告6例义齿嵌顿性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患者,经颈侧切开进路异物取出术。6例病人术后经鼻饲、持续颈侧创腔负压引流,均痊愈出院。对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要点进行了讨论,认为颈侧切开进路取食管异物可避免食管进一步损伤及纵隔感染,对病史较长,已形成食管周围炎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物损伤性食管周围脓肿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16例异物损伤性食管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食管的损伤部位和继发感染范围进行分类,单纯颈段食管周围脓肿者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异物取出术,胸段食管周围脓肿者行开胸纵隔脓肿清除+异物取出+带蒂大网膜填充瘘口手术,颈段食管周围脓肿累及纵隔行颈部脓肿者切开灌洗引流+异物取出术。结果16例食管周围脓肿患者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均康复出院。结论异物损伤性食管周围脓肿的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根据损伤部位和病变累及范围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尖锐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32例尖锐食管异物经食管镜顺利取出异物,其中30例表麻,102例全麻,6例因食管镜下取出异物不成功,改用颈侧切开取出异物。结果本组13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并发食管穿孔10例,食管周围脓肿5例。讨论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检查,手术在全麻下,必要时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食管肌肉的充分松弛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严重并发症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食管异物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8例中,治愈157例占99.37%,死亡1例占0.63%,出现严重并发症33例占20.89%,其中食管穿孔11例、食管周围脓肿6例、咽后壁脓肿5例、颈部脓肿5例、纵隔脓肿2例、气管食管瘘2例、主动脉损伤1例、败血症1例.结论硬管食管镜下取出异物是治疗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对于异物嵌顿严重者应选择全麻;食管镜下取出失败或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应及时行颈侧切开或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严重并发症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58例食管异物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8例中,治愈157例占99.37%,死亡1例占0.63%,出现严重并发症33例占20.89%,其中食管穿孔11例、食管周围脓肿6例、咽后壁脓肿5例、颈部脓肿5例、纵隔脓肿2例、气管食管瘘2例、主动脉损伤1例、败血症1例.结论硬管食管镜下取出异物是治疗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对于异物嵌顿严重者应选择全麻;食管镜下取出失败或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应及时颈侧切开或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诊断食源性食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20例经食管镜、手术证实的食道异物患者,通过MS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NIP)、容积再现(VR)与X射线平片、食管镜检等,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0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骨、鸭骨、鱼骨片、鱼刺等;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对异物形态、大小、长度、边缘锐利度能清楚显示,且定位准确.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较X射线平片、食道镜检高,同时可评价食管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全方位展示异物与食道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起严重并发症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食管异物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8例中,治愈157例占99.37%,死亡1例占0.63%,出现严重并发症33例占20.89%,其中食管穿孔11例、食管周围脓肿6例、咽后壁脓肿5例、颈部脓肿5例、纵隔脓肿2例、气管食管瘘2例、主动脉损伤1例、败血症1例。结论:硬管食管镜下取出异物是治疗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对于异物嵌顿严重者应选择全麻;食管镜下取出失败或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应及时颈侧切开或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复杂食源性异物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术后证实为食源性异物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单独或联合应用X线摄片、吞服造影剂摄片、电子内镜检查、MSCT扫描4种检查方法,评估异物的形状及空间定位、与主动脉的关系、是否伴并发症。结果应用前3种检查方法诊断异物20例(83.3%),满意完成上述术前评估6例(25%),进一步应用MSCT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全部诊断异物并满意完成上述术前评估(100%)。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其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食源性异物,尤其是与主动脉关系密切的不规则异物及游走至消化道外的异物的术前评估中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值得首选。  相似文献   

12.
黄金忠 《华夏医学》2013,(6):1107-1110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42例食管异物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食管异物并发症中治愈39例,好转1例,2例食道癌转肿瘤科治疗.39例质硬、锐利的异物引起并发症的病程在3d以内者38例(90.5%),另外3例质软、钝圆的异物的病程分别为4~5 d.死亡2例(4.8%).结论:食管异物患者应及时就诊、及早取出异物,尖锐不规则异物在诊断治疗中则需谨慎对待,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老年食管异物患者应警惕合并食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与硬性支气管镜下手术情况对比,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23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出现位移1例,假阴性1例,异物咳出后检查3例,左主支气管狭窄1例,吸入性肺炎1例,均未见异物。各种重建方法均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结论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4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实施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与支气管镜下手术情况对比,分析CT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54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45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异物咳出后检查3例,位移1例,假阴性5例。结论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2例食管异物(义齿/假牙)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食管异物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食管异物(义齿)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287岁。患者均有明确的异物史(义齿),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和疼痛。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确诊。结果:在全身麻醉下,所有患者均通过硬管食管镜成功取出义齿。结论:硬管食管镜是食管异物(义齿)取出的有效方法,及时取出异物可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子鑫  罗哲鹏  叶志  郑明凯 《吉林医学》2012,(10):2035-2036
目的:探讨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并食管损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胃镜确诊的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并食管损伤病例的X线与CT表现。结果:X线表现:出现钡棉钩挂征27例,其中出现龛影并食管周围斑点片状高密度影2例,食管局部黏膜增粗紊乱及小斑点片钡剂残留2例。CT表现:骨性异物穿破食管腔,纵膈内见斑片状钡剂残留3例。结论:X线钡棉透视能够对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做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CT能够对食管穿孔做出准确、直观、全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谢俊萍  龙周  王旭娟 《海南医学》2013,24(21):3264-3265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胃镜下使用透明帽取食管异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胃镜下使用透明帽处理,配合舒适护理,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0例食管异物患者成功率为100%,均未出现食管穿孔、大出血及窒息等并发症.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胃镜下使用透明帽取食管异物治疗,可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儿童呼吸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可疑儿童呼吸道异物进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作为研究组;以气管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X线胸片或胸透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组与金标准符合情况。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楚显示病变部位、范围、有无继发感染,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是诊断儿童呼吸道异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食管异物的优越性和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38例食管异物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成像的表现以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进行总结。结果 38例有异物病史患者,确诊有异物32例(8例开胸的手术取出,24例食道镜下取出),排除异物6例(胃镜排除后抗炎治疗并连续观察1年无不适),诊断符合率100%。32例异物中,各种形态大小的鱼刺17例,鸡骨头或肉骨头10例,部分假牙套2例,硬钱币1例,鱼钩1例,螺钉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食管异物的诊断准确、直观,对临床治疗指导意义重大。多层螺旋CT是诊断食道异物的一种方便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取食管异物的方法和优点。方法采用双腔导尿管治疗24例儿童食管扁平光滑的异物。结果24例中1次成功取出21例,2例2次取出,1例异物进入胃内。结论双腔导尿管取儿童食管内扁平光滑异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