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指数(AI)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者86例作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TC、TG、LDL-C及HDL-C,计算AI值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C、LDL-C、non-HDL-C、AI值显著增高,HDL-C显著降低(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仅non-HDL-C和A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47,r=0.314,P0.05)。结论:CHD患者有较高的non-HDL-C和AI水平,可预测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267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Apoa),计算出LDL/HDL-C和TG/HDL。比较各组血清脂蛋白水平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与44例冠脉造影正常组比较。结果:CHD组HDL-C、Apo-A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CS组较SAP组HDL-C、Apo-AI显著降低(P0.01)。血浆Apo-B水平越高,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越多。结论:HDL-C、Apo-AI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而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选择10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单支病变组32例,双支病变组41例,三支病变组29例,同时测定并统计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LDL-C/HDL-C比值升高,H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脂各组分和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积分的相关分析表明,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一致的,通过异常的血脂代谢有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血脂及部分血脂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无狭窄者)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再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测定血脂水平并对其单项血脂和部分血脂比值与冠脉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高于正常对照组,载脂蛋白A1(Apo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冠心病组的TC/HDL-C、TG/HDL-C、LDL-C/HDL-C高于正常对照组,ApoA 1/ApoB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增加,TG/HDL-C、TC/HDL-C、LDL-C/HDL-C值升高,ApoA1/ApoB值降低(P<0.05).结论 血脂和血脂比值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上具有一定意义,血脂比值较单项血脂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血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队列入选568例患者,其中经冠脉造影证实CHD患者374例(CHD组),冠脉造影正常者194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TC、LDL-C、HDL-C...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279例,其中临床确诊为CHD患者228例,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分,按评分结果CHD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LP(a),进行one-way ANOVA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D组HDL-C、ApoA1较非CHD组显著降低,而TC和LDL-C显著增加,随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升高,TC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C与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而TC与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DL-C异常与老年CHD患者的关系密切,可作为老年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45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无血管累及即0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化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根据HDL-C分为正常HDL-C组和低HDL-C组,分析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HDL-C逐渐降低。与正常HDL-C组相比,低HDL-C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冠状动脉相关分析表明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负相关(r=-0.739,P0.05)。结论随着HDL-C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增加,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致性,是冠状动脉病变初步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34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287例)对照组(59例).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L-C)浓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评分标准,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观察2组病例总胆红素(TBIL)与血脂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TBIL浓度冠心病组(7.6±3.2)μmol/L比对照组(12.1±3.2)μmol/L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TC、LDL-C浓度冠心病组(5.79±1.53)mmol/L、(5.34±1.48)mmol/L较对照组(3.82±1.15)mmoL/L、(2.27±0.69)mmol/L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C浓度冠心病组(1.11±0.57)mmol/L较对照组(1.46±0.23)mmol/L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TBIL与LDL-C、T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冠状动脉狭窄指数与TBIL、LDL-C、HDL-C有相关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L-C及TBIL与冠状动脉狭窄指数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TBIL水平降低;冠心病患者TBIL与TC及LDL-C有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TBIL及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脂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入选的150例研究对象分为CHD组(113例)和非CHD组(37例);根据狭窄冠脉支数将CHD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43例)、两支病变组(55例)和多支病变组(15例);计算患者Gensini积分并根据结果将其进一步分为30分组(49例)、30~60分组(45例)和60分组(1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HD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CHD组,射血分数(EF)明显低于非CHD组(P0.05);CHD患者hs-CRP、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L/H)、TG/HDL-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及非HDL-C(nHDL-C)水平随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升高(P0.05,P0.01),hs-CRP、总胆固醇(TC)、TG、LDL-C、L/H、TG/HDL-C、AIP及nHDL-C水平随Gensini积分增加而升高。结论 hs-CRP配合血脂参数对高龄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因胸口疼痛或胸闷等症状在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94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7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30例、冠心病组93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9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34例、双支病变组30例和三支病变组29例。比较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冠心病组患者血生化检查指标,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生化检查指标及Gensini积分,并分析血清LDL-C、non-HDL-C水平及non-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冠心病组受试者血糖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LDL-C、non-HDL-C水平及non-HDL-C/HDL-C比值高于正常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糖及血清TC、LDL-C、BUN、Cr、UA、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TG、non-HDL-C水平及non-HDL-C/HDL-C比值高于单支病变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non-HDL-C水平及non-HDL-C/HDL-C比值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Gensini积分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患者Gensini积分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57,P=0.031),血清non-H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01,P=0.010),non-HDL-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1,P=0.020)。结论血清LDL-C和non-HDL-C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且血清non-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优于血清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比值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对68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测定其血脂成分。结果CHD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LDL-C、TC/HDL-C、TG/HDL-C、LDL-C/H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LDL-C/HDL-C与CHD的相关性最强(OR=3.79,OR95%Cl=1.88-6.14)。结论 CHD患者存在多种血脂异常,LDL-C/HDL-C是一项有较好使用价值的CHD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年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年龄≤45岁的住院患者共156例.按照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6例)和对照组(60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亚组(55例)、双支病变亚组(21例)和三支病变亚组(20例).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47.3±77.8 mmol/L比306.1±76.6 mmol/L,P<0.01),并且随着冠状动脉受累支数的增多,血清尿酸水平逐渐增高(单支病变亚组322.8±74.6 mmol/L,双支病变亚组373.8±59.3 mmol/L,三支病变亚组383.6±82.1 mmol/L,P<0.01).经 Cumulative Logit 模型分析,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血清尿酸水平仍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独立相关(OR=1.008,95%CI:1.003~1.013,P<0.01).结论 在本组青年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且在青年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冠心病 ( CH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 ( T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探讨 TG在 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CHD患者 30 2例 ( CHD组 ) ,年龄 35~ 74岁 ,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 >5 0 % ,其中单支病变 196例 ,双支病变 5 1例 ,3支病变 35例 ,左主干病变 2 0例。对照组 315例 ,年龄 2 6~ 6 4岁 ,为健康体检者。所有受检者检查前一天晚餐禁食高脂肪饮食及禁酒 ,次日晨 7:0 0~ 8:0 0采静脉血 2 ml测TG。以 TG>1.7m mol/ L为高 TG血症标准。结果 :CHD组、对照组血清 TG水平分别为 ( 1.7± 0 .6 ) mm ol/ L、( 1.4± 0 .5 ) mm ol/ L ,差异非常显著 ( P <0 .0 0 1) ;CHD组高 TG者比率为 33.4% ,对照组为 9.8%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 P <0 .0 0 1)。 CHD组高 TG者双支、3支及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占 47.5 % ,正常 TG者为 2 8.9% ( P <0 .0 0 1) ,提示高 TG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重。结论 :血清 TG水平与 CHD关系密切 ,对 CHD患者异常 TG的干预 ,应是 CHD防治策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2 6 7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 1 0 1例,冠心病组1 6 6例,其中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6 8例,三支病变组4 4例,同时测定并统计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CH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TC、LDL C、载脂蛋白B(ApoB)、TC HDL- C、LDL- C HDL- C升高,HDL- 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血脂各组分和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积分的相关分析表明,TC HDL- C、LDL -C HDL -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是一致的,通过异常的血脂代谢有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LDL- C HDL- C、TC- HDL 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CH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方法:200例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被分为CHD组(149例)和非CHD组(51例),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冠脉病变积分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8.97±1.16)μmol/L∶(11.58±1.2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90±0.78)μmol/L∶(3.78±0.84)μmol/L]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P均0.01),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TBIL和DBIL均呈负相关(r=-0.460,-0.772,P均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血浆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测定其血浆Fib和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1支、2支和3支病变组,观察其Fib及TC、TG、LDL-C、HDL-C的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血浆Fib水平与血脂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Fib及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Fib、TC和LDL-C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P<0.05)。Fib、TC和LDL-C冠状动脉狭窄分数相关(r=0.666、0.378和0.429P<0.001)。Fib和LDL-C相关(r=0.534P<0.01)。结论血浆Fib水平的升高及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并且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血浆Fib水平和LDL-C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脂类代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因疑诊冠心病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95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95例患者依据造影结果区分为冠心病组(43例),非冠心病组(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血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2.01±0.65)比(2.38±0.92),P=0.024]显著升高。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甘油三酯(TG)、LDL-C/HDL-C、TG/HDL-C、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均呈正相关(r=0.183~0.256,P均<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43,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LDL-C/HDL-C、TG/HDL-C、AIP呈正相关(r=0.225~0.331,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61,P<0.05)。冠心病组Gensini总积分与各项血脂指标及比值呈正相关(r=0.068~0.201,P<0.05或<0.01),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138,P<0.01)。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血浆HDL-C水平升高能延缓冠心病进展,LDL-C/HDL-C比值、AIP是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性及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 测定9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老年患者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指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Lp-PLA2与冠心病的关系. 结果冠心病组Lp-PLA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52.7±129.0)μg/L与(204.0±59.7)μg/L,P<0.01].Lp-PLA2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Lp-PLA2与年龄(r=0.25,P<0.05)、三酰甘油(r=0.33,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7,P<0.05)、载脂蛋白B(r=0.36,P<0.01)呈正相关.在冠心病组,Lp-PLA2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P<0.05).Stepwise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与冠心病相关. 结论 冠心病患者Lp-PLA2水平升高,其水平的高低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1(qpolipoproteinA1,ApoA1)/载脂蛋白B(apoplipoprotein B,ApoB)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冠脉造影技术将120例患者分2组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ApoA1和ApoB,并计算出比值,探讨其与冠脉病变记分(CSS)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ApoA1/ApoB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oA1/ApoB比值与CSS呈负相关(P<0.05).结论 ApoA1/ApoB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将9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56例.另设对照组30名,为健康体检者.以分析法检测其空腹血浆Hcy水平.同时根据冠脉造影进一步将观察对象区分为单支病变组(31例)、双支病变组(29例)和多支病变组(30例).结果 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显著高于SA组(P<0.05);多支病变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而增加,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