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不同类型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3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9个斑块进行检测,根据斑块类型分为软斑组(21个)、硬斑组(11个)和混合斑组(17个),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类型之问的关系.结果 49个斑块中共有35个增强,其中19个软斑,13个混合斑,3个硬斑;未增强的14个斑块中,硬斑8个,混合斑4个,软斑2个.超声造影对软斑、混合斑、硬斑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0.47%(19/21)、76.47%(13/17)和27.27%(3/11).超声造影对软斑组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硬斑组(P=0.001),与混合斑组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较敏感地显示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下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显像特征,探讨时间-强度曲线诊断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患者(冠心病组66例,非冠心病组66例)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87例颈动脉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SonoLiver)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各类斑块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总发生率(89.4%)较对照组(42.4%)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以软斑最多见,且以颈动脉分叉处较其他部位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软斑达峰时间、最大峰值强度比、曲线下面积与非冠心病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且以软斑为主;超声造影较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位置及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中新生血管较混合斑明显增多,冠心病发病率高,为不稳定斑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量化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分布密度,有助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CCA)及颈内动脉(I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速度(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主干及分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检出软斑50例、硬斑22例和混合性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84.00%;对照组颈动脉检出软斑10例、硬斑3例和混合性斑块4例,斑块检出率为17.00%;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物理特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识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及斑块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实时超声造影显像特征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及脑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 对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89处斑块行超声造影(CEUS),根据斑块的回声特征,将其分为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比较三组间的脑梗死率、MPO浓度及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的差异,并分析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0浓度的相关性.常规对患者行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脑梗死事件.结果 软斑组脑梗死率、MPO浓度及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显著高于混合斑组及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MPO浓度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8.结论 斑块的类型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血浆MPO浓度有关,对其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并指导临床预防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周蕾  王晓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79-4580
目的 讨论原发性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高频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120例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类型.结果 (1)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两组颈动脉斑块以硬斑最多见,高血压组软斑和混合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高血压组硬斑占42.7%,扁平斑占6.1%,混合斑占17.1%,软斑占34.1对照组硬斑占53.3%,扁平斑占20.0%,混合斑占6.7%,较斑占20.0%.(3)两组颈动脉斑块主要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发生率最低的是颈外动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高频超声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简便、有效、安全、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定量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特点.方法 62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被分为脑梗死组(27例)和非梗死组(35例),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检测,应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在机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特点,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新生血管内的增强强度(IE)及增强密度(DE)明显高于非梗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客观地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总体增强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病程小于5年为A组(36例);5~10年为B组(31例);大于10年为C组(33例);正常对照组为D组(30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如有斑块形成,测量其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重构指数(RI),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糖尿病各组颈动脉血管重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C组血管重构发生率高于A、B组(P<0.05);C组血管负性重构发生率高于正性重构发生率(P<0.05);A、B组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高于负性重构发生率(P<0.05);C组中软斑及混合斑的血管负性重构发生率高于A、B、D组(P<0.05);软斑、硬斑及混合斑之间重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组的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TC、LDL-C及ApoB高于硬斑组及混合斑组(P<0.05)。结论应用高频超声能够简便、准确、综合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究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10例,设为实验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非脑梗死患者11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斑块的性质。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情况。结果经临床超声检测对比,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90例,检出率为81.6%,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22.1%,(P<0.05);实验组检出动脉粥样斑块软斑38例、混合斑45例,所占比例(92.2%)远大于硬斑(7.8%);对照组检出硬斑19例(79.2%),远高于软斑及混合斑例数。两组斑块性质、大小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对斑块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和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应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B-flow技术对不同糖耐量水平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87例受试者根据糖耐量不同分为3组:正常糖耐量(NGT)组28例,糖耐量减退(IGT)组33例,糖尿病(DM)组26例.运用B-flow技术对不同糖耐量水平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B-flow与传统二维显像及CDFI在斑块检出率上的差异. 结果 DM组的IMT测值、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IGT组的IMT测值、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明显高于NGT组(P<0.05).各组检出斑块中软斑所占比例高于混合斑及硬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斑块类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low对软斑块的检出率优于二维超声及CDFI. 结论 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与不同糖耐量密切相关;运用B-flow技术检测不同糖耐量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较传统方法 方便、可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和超声造影(CEUS)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不同价值。方法 我院接诊的64例患者(99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行SMI和CEUS检查,比较SMI和CEUS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阳性率和位置差异,及两法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结果 99个颈动脉斑块,CEUS新生血管检出率(79.80%)明显高于SMI(53.54%),SMI和CEUS检测新生血管具有中度一致性(K=0.464,P=0.000)。SMI和CEUS检出新生血管的位置分布区域存在差异,SMI血流成像更易显示位于顶部的新生血管,CEUS更易显示位于基底部的新生血管。结论 SMI与CEUS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CEUS敏感性高,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与CEUS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中等一致性,两者结合使用才能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3例患者中,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斑块49处,经外周静脉团注SonoVue2.4ml后,观察不同性质粥样硬化斑块的造影显像特点,并对其可能机制做初步探讨。结果49处斑块中有35处超声造影表现为增强,表现为斑块周边或(和)斑块内部的线状增强,14处未见增强。按斑块性质分为三组,其造影增强率分别为软斑块90%(18/20),硬斑块38%(5/13),混合斑块75%(12/16)。结论斑块周边及内部的造影增强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同时亦可提示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的存在及其程度,有助于全面评价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内部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5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颈动脉、椎动脉常规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对49个粥样硬化斑块行超声造影,观察超声造影时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造影增强模式,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表现与斑块回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超声造影过程中清晰显示中内膜厚度并显示出常规超声未发现的9个斑块;对于诊断颈动脉、椎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间、常规超声与DSA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9个斑块中有35个超声造影表现为弱增强,增强模式以自外膜向中心增强为主,占54%(19/35),其中低回声斑块占53%(10/19);其次是自内膜及外膜向中心增强,占31%(11/35);自内膜向中心增强最少,占14%(5/35)。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组增强率分别为93%、71%、81%,明显高于高回声斑块组27%(P<0.05)。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颈动脉斑块显示率,有助于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可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形式,并能够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特征,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使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31个斑块,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大小及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31个斑块中有22个增强,且7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壁外向斑块内短线条状增强,15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腔内及管壁外周向斑块内呈稀疏点状增强,开始增强时间要比颈动脉的晚(P<0.01),达峰时间延长(P<0.01)。在增强的22个斑块中,软斑块12个,混合斑块10个。另9个超声造影未增强的斑块中,硬斑块5个,软斑块2个,混合斑块2个,斑块厚度均在3mm以下。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可以较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过程,揭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但受斑块厚度及斑块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99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行SMI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SMI和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阳性率和位置差异,以及两种方法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结果超声造影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MI(79.80%vs.5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4,P=0.000)。两种方法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P<0.05)。Kappa检验显示SMI与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一致性(Kappa=0.464,P=0.000)。结论 SMI与超声造影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超声造影敏感性高,更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作为粥样硬化斑块的长期随访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在检测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检测35例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颈动脉,记录斑块数量、位置、大小、表面形态、内部结构及内部回声等。观察颈动脉血流充盈情况,与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种模式之间对异常内膜的检出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5),且二维超声组异常内膜检出率高于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P<0.05),实时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组异常内膜检出率高于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P<0.05)。四种模式之间对颈动脉低回声斑块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但实时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对低回声斑块的检出率最高(24.13%)。12条正常颈动脉的二维灰阶血流成像声像图显示动脉壁结构层次分明,内膜纤细光滑,血管内血流回声均匀一致。29条颈动脉斑块的二维灰阶血流成像则表现动脉壁不光滑,10例硬斑和12例混合斑及7例软斑均表现为内膜粗糙不平或有斑块突入管腔,二维灰阶血流成像在斑块处呈"蚕蚀"现象。颈动脉分叉处血流呈旋涡状,回声强弱不均。结论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以高帧频和高空间分辨力在显示血管解剖结构的同时,实时显示动脉分叉和狭窄的病损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方法104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行颈动脉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结果软斑造影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增强强度比值也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结论研究表明软斑造影增强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超声造影技术为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超声造影评价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软斑内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经二维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软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30例)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颈动脉软斑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声学定量分析,记录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PI)、基础增强强度(BI)等参数,计算造影增强强度(EI,EI=PI-BI),并进行两组问比较.结果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斑块EI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EI值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颈动脉斑块后,斑块内新生血管减少.超声造影可以作为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疗效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增强的程度与常规超声斑块回声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其中双侧颈动脉病变的患者32例,共167个颈动脉斑块。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时仪器参数设置保持一致。常规超声上将颈动脉斑块的回声分为低、中、混合及强回声4种类型。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人为分为0~4级。定量分析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结果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增强分级的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H=47.4,P<0.0001),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增强越明显。低回声斑块中有75.6%(31/41)达2级以上增强,而部分中等回声及混合斑块超声造影也可表现为明显增强,2级以上增强分别占56.8%(25/44)及62.3%(38/61)。强回声斑块则只有1个(1/21,4.8%)表现为2级增强。低、中、混合、强回声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分别为(4.33±3.34)dB、(3.71±3.40)dB、(3.16±2.56)dB、(0.96±0.37)dB,增强强度比值分别为0.24±0.17、0.21±0.17、0.19±0.13、0.06±0.02。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增强强度(t=7.75,P<0.0001)及增强强度比值(t=4.49,P<0.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增强越显著,呈线性相关。结论超声造影可在常规超声评价斑块回声强弱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关于斑块稳定性的信息,有助于对患者的筛选,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